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硬膜外麻醉与局部麻醉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局部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效果。方法:对62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局部麻醉组(n=17例)和硬膜外麻醉组(n=45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尿潴留、术后伤口疼痛、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复发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局部麻醉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尿潴留、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均少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结论:局部麻醉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术后并发症少,可早期下床活动,住院费用低,对全身器官功能影响小,尤其适合老年患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何加宁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0):23-23,29
目的比较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硬膜外麻醉与局部麻醉效果。方法将我院160例行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局麻组及硬膜外麻醉组,局麻组患者采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给予硬膜外浸润麻醉。结果局部麻醉组在手术时间、术后首次小便时间、生活自理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于硬膜外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麻醉下施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操作简单、对人体生理功能干扰小、患者痛苦小、安全性高、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及住院费用低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快速和高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孙锦海 《当代医学》2010,16(33):101-102
目的比较局部麻醉下与硬膜外麻醉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患者132例,随机均分为局麻组和硬膜外组,局麻组采取局部麻醉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硬膜外组采取硬膜外麻醉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术后情况及术后尿潴留方面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进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时,应首选局部麻醉下进行。  相似文献   

4.
陈浩 《甘肃医药》2014,(7):531-532
目的:研究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我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局部麻醉,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统计所有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在局麻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较硬膜外麻醉能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且缩短住院时间。结论:在局麻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并发症少,显著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且操作简单方便,发展空间广阔。  相似文献   

5.
422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麻醉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林 《重庆医学》2011,40(5):482-483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适宜的麻醉方式。方法 422例单侧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局部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观察麻醉效果、主要并发症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及进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手术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及患者对麻醉技术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多数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均可在局部麻醉下完成,局部麻醉可作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麻醉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治疗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适宜麻醉方式.方法 将400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麻醉治疗,分为局部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并且观察2组的麻醉效果、术后恢复状况和主要的并发症.结果 2组术后的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对麻醉的满意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股沟疝的无张力修补术中,局部麻醉组同硬膜外麻醉组相比较,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和较少的并发症,局部麻醉已经成为腹股沟疝的无张力修补术主要的、常用的麻醉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7.
张占军 《吉林医学》2013,(27):5578-5578
目的:临床研究在腹股疝无张力修补术中采用局部麻醉的麻醉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腹股沟疝行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临床麻醉资料。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局部麻醉组均优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结论:在行无张力疝修补术中采用局部麻醉不仅减轻患者疼痛、缩短手术时间,还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率,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由此在提高手术安全性的同时还拓宽了手术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方法:选取我院12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为局部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对比方式选择麻醉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在并发症的比较、总费用、住院及进食的时间比较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它统计项上无统计学意叉(P0.05)。结论:针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可选择局部麻醉进行手术,采用局部麻醉进行手术可取得理想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老年人在局部麻醉及硬膜外麻醉下行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该院2006年6月~2009年5月进行的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共126例患者,分为局麻组52例和硬膜外组74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局麻组在患者费用、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活动时间、并发症等方面具有优势,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方面与硬膜外组没有明显区别.结论 老年人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可明显降低手术费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简便、经济的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侯康  江山红  李云涛 《四川医学》2011,32(9):1393-1395
目的比较局部神经阻滞麻醉和持续硬膜外麻醉在老年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临床选取2007年2月~2010年2月我院普外二科收治的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的患者134例患者,共165侧疝,分为两组,一组使用经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一组使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手术时间、手术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结果两者麻醉效果同样肯定,但局部神经阻滞麻醉操作时间较短,手术时间短,手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及尿潴留发生率较低。结论综合比较显示,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中局部神经阻滞麻醉方法优于持续硬膜外麻醉,建议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局部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麻醉效果,为腹股沟疝修补手术选择最适宜的麻醉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72例腹股沟疝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136例患者采用局部浸润麻醉,136例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局麻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硬膜外麻醉组,两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在术中静脉镇静药物使用、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麻醉下行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安全有效,可以成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常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中老年腹股沟疝局麻和硬膜外麻醉无张力疝手术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中老年人在局麻和硬膜外麻醉下行无张力疯修补术的疗效、住院时间、平均费用、恢复正常生活时间及手术并发症等。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64例分局麻组(男82例)和硬膜外组(男82例):结果:局麻组病人平均手术时间(46min)、住院时间(2.8d)和手术并发症等都小于硬膜外麻醉组。结论:中老年腹股沟疝局麻下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可明显减少手术费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适宜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麻醉方式.方法我院自2007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腹股沟疝患者4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10例,治疗组给予局部麻醉,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统计临床并发症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相比较,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也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恢复时间、手术时间等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麻醉是大多数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适宜麻醉方式,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在局部麻醉下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选择腹股沟疝患者124例分为局麻组和硬膜外麻醉组,两组患者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结束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成功,创口愈合良好,局麻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短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在局麻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经济方便,疗效确切,具有广阔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与硬膜外麻醉比较,评价在局部麻醉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人工合成材料行腹股沟无张力修补术的263例成年患者,分为局部麻醉组(112例)和硬膜外组(151例).结果:局部麻醉组患者住院费用和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均明显小于硬膜外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伤口感染和疝气复发两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局部麻醉下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适宜的麻醉方式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为腹股沟疝后续治疗提供有效的治疗依据。方法选取100例2011年9月~2013年5月在梧州市苍梧县人民医院接受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同时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治疗时间明显缩短,而且平均下床活动时间比对照组患者明显要早,没有发生尿潴留,6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发生尿潴留,2组患者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伤口疼痛、并发症以及复发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满意度(97.5%)比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度(80.0%)明显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时,局部麻醉存在非常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能够为患者身体恢复与手术顺利实施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局部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疗效与安全性,为腹股沟疝的麻醉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0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局麻组50例患者采用局部浸润麻醉,硬膜外麻醉组50例采用硬膜外麻醉,比较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局麻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硬膜外麻醉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在术中静脉镇静药物使用、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麻醉下行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局部麻醉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局部麻醉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在局部麻醉下施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93例,时患者手术前合并症、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术后镇痛药应用、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以及平均总住院费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后疼痛耐受好,镇痛药物应用少,术后并发症少,平均术后住院天数4d,平均手术时间45min。结论:局部麻醉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具有安全快捷、患者痛苦少、费用低廉、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尤其适合于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9.
蔡功辉  陈智 《西部医学》2008,20(6):1193-1195
目的比较局麻和硬膜外麻醉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医疗费用成本以及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方法将422例单侧腹股沟疝病例随机为局麻组221例和硬膜外麻醉组201例,比较两组的并发症、麻醉满意度、术后住院时间,术前、术中、术后成本费用及构成资料。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病人对麻醉技术满意率比较两组元差异。术中的成本费用两组无显著差异,术后的成本费用、总费用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同硬膜外相比局部麻醉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不仅医疗费用更低,而且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施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可行性与临床经验.方法:局部麻醉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357例,对麻醉效果、手术时间、并发症和复发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术中疼痛耐受良好,中位手术时间42min,3~24h内可以下床活动,术后中位住院时间3.6d.术后尿潴留2例,切口皮下脂肪液化2例,阴囊积液2例,补片异物反应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96%.随访2个月~5年无复发.结论:局麻下施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快捷、安全、疗效好和疼痛耐受良好等优点,能明显降低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尤其适合老年人及合并慢性疾病的腹股沟疝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