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青少年及成年人嵌甲的病因,并对应用彻底切除两侧甲生发层的甲襞成形术治疗嵌甲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顽固性嵌甲症患者68例,其中青少年组:36例,成年组:32例;部位:单足第一趾60例,双足第一趾8例;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3年,平均4个月;复发次数最少1次,最多6次,平均3次。分析青少年及成年嵌甲发病原因,并对所有患者采用彻底切除两侧甲生发层的甲襞成形术进行治疗。结果:青少年嵌甲致病原因主要为穿不合适、过紧的鞋子,多汗;成年嵌甲致病原因主要为修剪趾甲不当、创伤性甲损伤。68例患者中,青少年组36例,术后伤口愈合时间(6±1.38)d,成年组32例,术后伤口愈合时间(8±1.68)d。青少年组随访3~24个月,平均19个月,优良率达97.2%,成年组随访2~22个月,平均17个月,优良率达93.8%。术后拇趾外露甲体宽度患侧为(16.36±0.17)mm,术前拇趾外露甲体宽度为(16.58±O.36)mm,术后趾甲形态满意。结论:青少年和成年嵌甲致病主要原因各不相同。彻底切除两侧生发层的甲襞成形术治疗嵌甲效果满意,可获得较好的美观外形。  相似文献   

2.
趾端骨软组织矫形术在顽固性嵌甲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趾端骨、软组织矫形术治疗顽固性嵌甲的临床效果。方法1997年10月-2006年5月,收治顽固性晦趾嵌甲患者31例38趾,采用白行设计的趾端骨、软组织矫形术治疗。男23例27趾,女8例11趾。年龄12~28岁,平均17.5岁。病程2年1个月~14年,平均31.6个月。均经5~9次拔甲治疗。合并甲沟炎急性期14例18趾,甲沟炎慢性期17例20趾。选取同期收治足部疾病但晦趾完整38例患者作对照。测量患者甲沟深度及摄X线片,测量爪粗隆上翘比例r值。结果患者甲沟深度及r值分别为2.87±0.31mm及0.149±0、013,与对照组1、06±0.10mm及0.060±k0.01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0例37趾伤口I期愈合,1例1趾伤口延迟愈合。29例36趾获随访8~29个月,平均21个月。趾端外形良好,无复发或再次手术。结论(足母)趾末节趾骨爪粗隆上翘、甲沟肥大变深是(足母)嵌甲重要的解剖学病因,采用趾端骨软组织矫形术是根治顽固性嵌甲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甲基质甲沟联合矫形术治疗嵌甲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 1997~ 2 0 0 1年间的 314例嵌甲患者采用甲基质、甲床及甲沟联合矫形术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共 314例 ,男 189例 ,女 12 5例 ;年龄 7~ 6 1岁 ,平均2 3岁。左侧 115例 ,右侧 199例 ;单足趾 (指 )单侧 2 0 9例 ,单足趾 (指 )双侧 5 4例 ( 10 8侧 ) ,双足趾 (指 )单侧 2 4例 ( 4 8侧 ) ,双足趾 (指 )双侧 2 7例 ( 10 8侧 ) ;拇趾 30 5例 ,足第二趾 6例 ,拇指 3例。病程最短 7d ,最长 13年。2 结 果314例拆线后切口全部愈合。术后随访观察 ,时间最短为2个月 ,最长为 4年。感染复发 3例 ,嵌甲复发 4例。嵌甲根治率为 …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游离甲皮瓣移植再造拇指术后再造拇指指甲的远期改变.方法 对行 甲皮瓣移植再造拇指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再造拇指指甲外观,测量其宽度及长度,并与健侧拇指及供趾健侧趾进行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9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182个月,平均40个月.所有患者行拇指再造时均未作甲床修整.随访发现再造拇指指甲虽然均无畸形,外观佳,但指甲长度和宽度均有缩小,曲度增大.健侧趾甲床宽度为[(19.3±2.4)mm,x±s,下同],再造拇指甲床宽度缩小为(17.1±2.3)mm,两者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5.95,P<0.01);再造拇指的甲床宽度接近健侧拇指甲床宽度(17.1±1.7)m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P>0.05),但由于再造拇指甲床曲度明显增大,因而显得比健侧拇指甲床更小.再造拇指的甲床长度缩减更加明显,其测量值为(12.2±2.2)mm,与健侧趾甲床长度(14.7±2.4)mm和健侧拇指甲床长度(15.4±3.2)mm相比,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分别=5.72和4.27,P均<0.01).采用原套脱伤拇指指骨或髂骨植骨作为骨性支撑的两组再造拇指的甲床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游离甲皮瓣移植再造拇指术后再造拇指的甲床长度和宽度均会发生明显的萎缩,且由于指甲曲度增大,显得比健侧拇指指甲还小,因此术中无需对供趾甲床进行修剪.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性分析改良Winograd术联合甲沟重建术治疗重度嵌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8月-2022年8月,对53例63趾重度嵌甲症采用切除1/4~1/5甲床及甲根部的甲母质,清除肉芽肿及坏死糜烂,切除少部分甲皱襞,使用垂直褥式内翻缝合法重建甲沟。结果 术后2例出现红肿、渗出,给予拆线、换药、使用敏感抗生素后炎症消退,切口愈合;其他均一期愈合。术后2~3周拆除缝线。48例术后得到3~24个月,平均13个月随访,5例失访。所有随访患者均无嵌甲复发,无疼痛,不影响步态。外观良好,新生甲板无明显缩窄、畸形,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 改良Winograd术联合甲沟重建术治疗重度嵌甲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部分甲床和甲皱襞切除术治疗嵌甲的失误及并发症。方法我院对106例患者的112趾嵌甲行部分甲床和甲皱襞切除术,对手术失误和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残甲5例(5趾)经二次手术去除残甲;嵌甲复发2例(2趾),1例经再次手术治愈,另1例未处置;感染造成延迟愈合4例(5趾),经外科换药14~21d愈合。本组并发症合计发生率为10.7%。结论术中操作和积极预防处理并发症,是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拇甲瓣再造拇指术后的感觉功能恢复情况。方法2003年1月-2009年6月共行19例坶甲瓣移植再造拇指术.感觉功能的测量:行健侧坶趾趾尖及健侧对应指尖感觉功能测量.与术后指尖感觉功能测量的结果相比较,包括温度觉、痛觉、触觉、振动觉、两点辨别觉。结果术后随访12~58个月,平均26个月,皮瓣全部成活,指体外形满意,手指活动功能优良;感觉功能恢复结果:温度觉恢复最好,痛觉其次,触觉和振动觉达到正常70%;两点辨别觉恢复最差,两点辨别觉:健侧指尖(3.0±1.0)mm,健侧坶趾趾尖(6.5±2.5)mm,再造拇指术后指尖(9.0±5.0)mm。结论坶甲瓣再造拇指,外形逼真,功能优良;再造手指感觉功能恢复总体满意,但不完全并有选择性,再造手指的感觉功能更接近足趾而非手指。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100例嵌甲病人的手术治疗探讨部分甲皱襞和甲床切除术治疗甲沟炎的疗效。方法:对三种类型共100例甲沟炎病人施以部分甲皱襞和甲床切除术加以治疗。结果:共治疗100例,99治愈(其中80例一期愈合,19例感染,经引流、换药后二期愈合)。随访2~8个月,平均5个月,一例复发,无复发患者对趾甲外形满意。结论:嵌甲是引起甲沟炎主要的原因,部分甲皱襞和甲床切除术对治疗各类型嵌甲时手术操作简单,效果满意,复发率低,同时一定程度上有美甲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单指脱套伤修复的新方法.方法 2007年8月至2010年6月,应用游离第二足趾背甲皮瓣联合扩大的(足母)趾腓侧皮瓣修复单指脱套伤11例,其中示指6例,中指2例,环指3例.Ⅰ型脱套伤4例,Ⅱ型脱套伤7例.均急诊清创VSD封闭负压吸引,于伤后3~5d行手术修复.(足母)趾腓侧皮瓣内和第二足趾背甲皮瓣内的趾底神经与受区残端的指神经进行吻接.供区游离植皮.结果 11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2例第二趾背远端植皮部分坏死,后经换药愈合,1例指骨穿过存活的皮肤外露,手术截除部分外露指骨后伤口愈合.11例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3个月~3年,皮瓣颜色正常,质地柔软,外观不臃肿、接近健侧指.11例修复脱套指原第二趾背甲皮瓣感觉恢复达S3,原(足母)趾腓侧皮瓣修复的指腹饱满,两点辨别觉为6~9mm,平均7.0 mm.手指伸屈功能按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评分法评定,优9指,良2例.结论 游离第二足趾背甲皮瓣联合扩大的(足母)趾腓侧皮瓣是修复单指脱套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48例嵌趾甲的病因分析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趾嵌趾甲的病因,介绍一种新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997年10月至2003年10月我科收治的趾嵌甲患者48例51趾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咬除末节趾骨末端爪粗隆部分,梭形切除趾端及趾甲两旁软组织。随访观察趾端及趾甲的外形、了解嵌甲复发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平均随访26个月,47例50趾嵌甲治愈,1例1趾复发,经再次手术后治愈。结论趾末节趾骨爪粗隆突上翘是形成趾嵌甲的原因之一,咬除趾骨末端爪粗隆并梭形切除趾端及甲根两旁软组织是治疗嵌甲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甲板、甲基质部分切除联合甲沟重建治疗重度嵌甲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允  杨国兴 《中国骨伤》2009,22(4):270-270
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7年4月采用患侧甲板、甲基质部分切除联合甲沟重建治疗82例躅趾重度嵌甲症,取得满意疗效。 1临床资料 本组82例,男53例,女29例;年龄16-52岁,平均为26-2岁。部位:右足蹲趾36例,左足躅趾42例,双足躅趾4例。外侧甲沟炎54例,内侧甲沟炎42例,其中包括单足双侧甲沟炎8例,双足双侧甲沟炎2例。  相似文献   

12.
自体指(趾)甲甲模在炎症性拔甲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各种甲沟炎症及甲下炎症往往需要通过拔甲来治疗,创面愈合后患者指(趾)甲常发生外形的改变,影响外观,并有部分患者因甲沟旁软组织失去指(趾)甲支持,引起嵌甲,而导致甲沟及甲下炎症复发需反复行拔甲治疗。我们采用患者拔甲后留下的指(趾)甲,制成甲模,移植覆盖创面,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1 临床资料本组共2 0例,男性14例,女性6例,最大年龄6 3岁,最小12岁。2 治疗方法2 1 指(趾)甲甲模制备 保留患者拔甲时遗留下的指(趾)甲,先以1 10 0 0的新洁尔灭反复冲洗后,以刀片除尽甲面上所残留的软组织,等距烙制小孔,孔径1~2mm ,每一甲面约6~9个…  相似文献   

13.
重度拇嵌甲症192例的外科治疗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拇嵌甲症的临床治愈率。方法:分析了192例重度拇嵌甲症发生的原因。在单纯拔甲术的基础上,行拇趾患侧的甲床、软组织及相应的甲根部、甲床纵行切除术。根据病情补加趾患侧甲沟前侧缘新月形皮肤皮下软组织切除术。结果:192例重度拇嵌甲症,随访185例,手术治愈180例,延迟愈合5例。结论:该手术治疗方法矫正了重度拇嵌甲症的解剖病变,明显提高了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嵌甲是对趾甲护理不当引起的钩状生长,趾甲向深部,长入叠盖的甲皱襞,嵌入甲沟内,使两侧甲沟消失。嵌甲多见于趾,目前临床上对嵌甲期(炎症期)和期(脓肿期)的早期采取保守治疗;而对于期的晚期和期采取手术治疗,但术后复发率较高。为降低复发率,我们在1998年6月~2004年9月,采用楔形切除部分甲皱襞和甲床治疗嵌甲,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39例(164侧)。男117例(140侧),女22例(24侧)。年龄12~28岁,平均17.3岁。病程2个月~6年。期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多汗及疼痛剧烈,两侧甲皱襞肿胀高出甲板侧缘,有渗出;期主要表现为甲板…  相似文献   

15.
部分拔甲治疗嵌甲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部分拔甲术治疗嵌甲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嵌甲拟行拔甲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全甲拔除术,观察组行部分拔甲术.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拔甲和首次换药剧痛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部分拔甲术治疗嵌甲疗效好,同时可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传统缝合与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缝线两线法缝合在手术治疗嵌甲症方面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Ⅱ期、Ⅲ期嵌甲症患者46例60趾,随机分为研究组23例30趾和对照组23例30趾,均采用改良Winograd术式治疗。研究组采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缝线创新缝合成形甲皱襞,对照组采用传统间断缝合方法缝合。比较两组切口愈合情况、渗出情况、拆线时间、近期甲外形、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术后(14.30±1.06)d拆除缝线,研究组(9.67±1.42)d拆除缝线,研究组23例共30趾侧嵌甲甲级愈合率达53.3%。所有患者应用VAS评分,研究组拆线时痛苦明显减轻,对甲皱襞术后外观满意度更高。结论应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缝线两线法缝合治疗嵌甲症缩短了手术至拆线的时间,减轻了拆线时患者的痛苦,甲皱襞成形效果更好,更有利于嵌甲症术后的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的甲板及甲基质部分切除治疗嵌甲性甲沟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6年3月收治的86例95趾足部嵌甲性甲沟炎患者,采用患侧部分拔甲、甲基质部分(约1/5)切除、甲床外翻抬高、增生肉芽组织切除联合甲襞修整方法治疗,观察术后疗效。结果患者术后愈合佳,除3例术后创面感染,再次清创后愈合,其余切口均Ⅰ期愈合。81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0个月~4年,平均12.4个月,患者趾甲外观完整,患趾感觉及运动功能正常,无复发,无并发症、后遗症发生。结论该术式是目前治疗嵌甲性甲沟炎的有效方法之一,手术时间短、微创、方法简单可行、恢复快、治愈率高、远期疗效确切,尤其不影响甲部整体外形美观,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刘新 《骨科》2015,6(6)
目的:采用减少创伤,清除仅与疾病有关的肉芽、甲板、甲母质(nail matrix,或甲基质onychostroma)等病变组织术式治疗嵌甲性甲沟炎,并随访评估疗效。 方法:2010年-2013年6月,门诊手术治疗206例嵌甲性甲沟炎患者。术中剪除病变侧甲板3-4mm,并刮除与之相关的甲母质,刮出炎性肉芽,术后换药。 结果 术后随访6月-2年,复发13例,术后3月复发人数最多,复发率6.3%,优良率:93.6% 结论:微创甲母质刮出术,创伤小,手术简单,疗效满意,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吻合趾背动脉的甲瓣修复拇指甲床及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2月,采用吻合趾背动脉的甲瓣修复10例拇指甲床及末节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患者甲瓣及足部供区的外形、感觉、活动功能等临床效果。结果10例甲瓣及供区皮瓣均一期成活。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6个月。拇指外形及功能满意,指甲大小与健侧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点辨别觉恢复良好。供区外形满意,足趾行走功能正常。结论采用吻合趾背动脉的甲瓣修复拇指甲床及末节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拇指外观及功能与健侧相近,手术创伤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简化的嵌甲矫正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介绍一种简单的嵌甲及其引起的甲沟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对于无症状的嵌甲或甲沟炎早期,采取简化的嵌甲矫正术,即部分拔甲和部分切除甲根部的甲床、甲母质;对于嵌甲引起的甲沟炎的化脓期或慢性肉芽肿期,行拔除部分趾甲、清创引流术,待炎症控制、创面愈合一个月后行简化的嵌甲矫正术.结果:本组共86例,病人经过12~18个月随访,均无复发.结论:采用简化嵌甲矫正术,患者恢复快、无复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