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提高肾脏非肿瘤实性肿块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12例的诊治过程,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和影像学特点。结果:除肾炎性假瘤和肾血肿有可疑或明确的病史外,其余无明确病史;全部病例行B超、CT检查,1例肾血肿CT提示“血肿不能除外”其余均诊断肾癌或肾肿瘤。手术治疗7例,4例按肾癌行肾癌根治术,1例行肾切除术;2例行术中冷冻活检1例提示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1例提示肾炎性假瘤。5例未手术者观察随访1~4个月后B超复查包块均消失。结论:虽然B超、CT等影像学的检查对肾肿瘤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是临床医生不应过高评价这些影像检查的诊断学意义。提高诊断水平,术前影像学的复查,肾穿刺活检及术中行冷冻病理检查可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对多房性囊性肾瘤(MLCN)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MLCN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例,女2例。年龄41-72岁,平均53岁。主要表现为血尿、腰部钝痛、肾绞痛和肾区肿块。分析其B超、IVU、CT、MRI检查所见征象,并与手术、病理所见对照。结果4例患者均行开放性手术治疗后痊愈。其中行肾切除3例,肾部分切除1例。患者术后随访6-18个月木发现复发。结论影像学检查是MLCN的重要检查手段,保留肾单值的肿瘤切除术是本病的首选治疗方法。多房性囊性肾瘤为良性肿瘤,术后均能获得痊愈。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对钙化性肾脏肿块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近年收治的3例异常钙化性肾脏肿块患者资料,结合文献就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结果:例1患者术前考虑肾癌,行左。肾癌根治术,病理诊断为乳头状肾细胞癌,随访27个月,患者恢复良好,无复发和转移。例2术前诊断肾脏良性肿瘤,行肿块剜除术,病理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二次行左肾癌根治术,随访37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例3术前诊断左肾盏结石,行左实质楔形切除术,病理为左’肾异常钙化灶伴炎性细胞浸润,随访39个月,身体良好。结论:异常钙化性肾脏肿块临床少见肾癌表现,术前确诊较为困难,预后较好,保留肾单位手术可供选择。  相似文献   

4.
我院2001年1月—2006年5月以舒肝理气、散结化瘀法治疗甲状腺囊实性肿块100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0例中,男36例,女64例,年龄14岁~78岁,平均年龄(38±7.7)岁。病程3d~2个月,平均0.6~1.6个月。甲状腺肿块直径1.5~3.4cm,平均(2.1±0.7)cm。血液中TSH高于正常者36例,7.0~8.6UIU/mL,平均(8.1±2.6)UIU/mL。2方法本组所使用舒肝理气、散结化瘀法中药:郁金12g,夏枯草12g,川贝母9g,海藻12g,昆布12g,海浮石12g,牡蛎12g,公英15g。若病人有胸闷不适,气短明显者,加生黄芪、石菖蒲。心烦失眠者加首乌、远志。肿块硬而痛者加川芎、元胡…  相似文献   

5.
囊性肾癌的诊断和治疗(附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提高对囊性肾癌的认识。方法:对7例囊性肾癌的临床、超声及CT的特点,以及病理学特征、手术方式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超声诊断囊性肾癌4例,CT诊断囊性肾癌7例;术后病理诊断肾癌囊性坏死5例,多房性囊性肾癌1例,单纯性囊肿恶变1例。5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例行肾部分楔形切除术,1例行肿瘤切除术。6例获随访,5例生存至今。结论:熟悉囊性肾癌的病理学特征及影像学的特点是提高囊性肾癌诊断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乳腺囊性肿块的诊治体会(附22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囊性肿块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对我院1988年4月至2003年5月期间收治的220例乳腺囊性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均手术切除及病理学检查,本组病例中乳腺囊性上皮增生症162例,积乳性乳腺囊肿26例.单纯性乳腺囊肿23例,乳腺叶状囊肉瘤5例,大导管内乳头状瘤4例。结论乳腺囊性肿块具有一定的共性和个性特点.术前B超检查和诊断性穿刺对乳腺囊性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但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手术可以明确诊断和治愈疾病。  相似文献   

7.
报告7例先天性小肾脏单输尿管异位开口的诊断与治疗。7例均为女性,年龄3.2~14.0岁,6例异位开口于阴道,1例开口于尿道。B超、IVU均误诊为先天性孤肾,3例作CT检查仅1例发现囊样变小肾脏,CDI检查4例均获确诊,7例均行发育不良肾切除而治愈。对其发病情况、胚胎发生学、诊断与治疗进行了讨论,认为CDI是诊断重要手段,对发育不良小肾脏者肾切除为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肾囊性病变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 采用常规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3例肾囊性病变组织学形态,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3个病例临床症状均为腰痛或血尿,最后经病理确诊为囊性肾瘤2例和多房性囊性肾癌1例。囊性肾瘤为多房囊腔组织,囊壁薄,内衬单层上皮。免疫表型:上皮细胞角蛋白(CK)、上皮细胞膜抗原(EMA)均呈阳性表达;间质成分波形蛋白阳性。多房性囊性肾癌囊壁被覆单层或多层胞浆透明的细胞,间隔内含聚集的透明细胞巢。免疫表型:透明细胞CK和EMA阳性,CD68阴性。结论 囊性肾瘤和多房性囊性肾癌均是少见的肾脏肿瘤。两种病变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改变极为相似,确诊需依赖病理检查。两种病变均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提高对肾脏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MESTK)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MESTK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3例MESTK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5.7(40-51)岁;临床表现为腰腹部疼痛或伴血尿;B超及CT检查显示肾脏囊实性或实性肿物,边界清,大小为7.0cm×6.0cm×5.0cm、7.6cm×7.5cm×7.0cm、4.3cm×4.0cm×4.0cm,增强后可见中等或明显强化。2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例行单纯肾切除术。结果:光镜下以不等量增生、腺管样或囊性扩张的腺上皮与以不同排列方式的梭形细胞间质混合组成为特征,两种细胞均分化良好,无明显异型性及病理性核分裂相。免疫组织化学显示上皮细胞CK(AE1/AE3)(3/3)、vimentin(3/3)、CK7(3/3)、EMA(2/3)+,梭形细胞vimentin(3/3)、SMA(3/3)、actin(3/3)、Desmin(2/3)+,肿瘤细胞ER、PR、CD117、S-100、HMB45、CK20、P63、CD34阴性。3例分别随访38、52、159个月,肿瘤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MESTK是一种少见的肾脏混合性肿瘤,确诊需依赖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治疗以单纯肾切除手术为主,患者大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1983年以来我院经手术和病理确诊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9例,男13例,女26例,平均年龄42岁,双肾肿瘤7例,单侧多发肿瘤8例。术前主要依靠B超和CT诊断。本文比较了各种影像学检查。讨论了肿瘤的自发性破裂和出血倾向。尽管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在病理有恶性存在,罕有局部浸润,未发现转移病灶。近来从DNA水平研究显示,该肿瘤为多中心源性的原发良性肿瘤。外科手术处理应根据肿瘤的具体情况,尽可能保存更多的肾组织,避免肾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钙乳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9年收治的12例肾钙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12例均经X线腹部平片和超声检查,4例行CT检查;8例行肾钙乳囊腔切除术,1例行肾切除术,3例无症状者作随访观察.结果:术前确诊为肾钙乳症5例,拟诊为肾钙乳症3例,误诊为结石3例、结核1例.9例手术者术后恢复良好,3例仍在随访观察中.结论: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X线、B超及CT检查.对于病灶〈25mm无症状者,可随访观察;对于〈25 mm有症状者,应及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在小肾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35例术后经病理确诊为小肾癌患者的B超、IVU、CT、MRI等影像学资料,比较分析各影像学检查的优缺点。结果:35例小肾癌病例,常规行B超、IVU检查,并结合CT或MRI检查。其中,B超诊断肾癌23例,准确率65.7%。IVU提示有肾盂肾盏受压等间接征象5例(14.3%)。21例行CT检查,诊断肾癌20例,准确率95.2%。14例行MRI检查,诊断肾癌13例,准确率92.9%。结论:综合应用B超、IVU、CT和MRI检查对于小肾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尤以CT检查更具价值。  相似文献   

14.
肾结核的诊断与治疗(附7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肾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肾结核的临床演变特点和诊治趋势.78例肾结核患者中,不典型肾结核28例.其中24例药物治疗,54例手术治疗.结果:24例药物治疗者均治愈;54例手术治疗者术后随访1~2年均治愈.结论:肾结核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和影像学检查.其治疗应根据患者病情和肾脏破坏情况给予个体化治疗,包括适当的化学药物治疗、外科手术以及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和解决胰腺囊性肿瘤诊治中的常见问题。方法:回顾分析了1984-2002年中25例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治资料。结果:既往曾被误诊为假性囊肿而作囊肠或胃吻合11例,误诊率44.0%;手术切除率68.0%;除3例浆液性囊腺瘤外,其余22例中恶性占68.2%;随访22例,半数以上病人生存3年多,其中8例仍健在。结论:提高对胰腺囊性肿瘤的认识,减少误诊和积极的手术切除是改善其预后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晚期肾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245例中晚期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和血尿是最常见的症状,分别为55.5%、41.2%、29%、31.8%和53.8%;IVP、B超、CT、膀胱黏膜活检和MRU诊断符合率分别为30.2%,57.1%,89.8%,29.1%和85.6%.手术治疗245例,其中肾切除210例,一侧肾切除对侧输尿管再植21例,挛缩膀胱行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9例,双肾结核肾积水肾功不全5例行肾造瘘.结果:245例患者中,治愈238例,未愈7例,治愈率97.1%.结论:尿液检查、IVP、膀胱镜检查及黏膜活检对肾结核早期诊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B超、CT、MRU对中晚期肾结核诊断有决定意义.中晚期肾结核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特发性肾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0年8月我科收治的特发性肾出血36例。结果:36例患者中肾动静脉瘘28例,微小肾盂及。肾盏癌4例,肾动脉瘤3例,肾假性动脉瘤1例。其中29例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2例行肾切除术,4例行肾盂癌根治术,所有治疗后患者血尿均消失;1例因肾动静脉瘘多处,未进行治疗。结论:外科常见的特发性肾出血病例以肾血管疾病最为常见,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及肾动脉栓塞术对特发性肾出血的诊治有重要意义。对于难以确诊的特发性肾出血患者,要考虑到微小肾盂肾盏癌的可能,输尿管软镜检查对其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典型肾错构瘤的误诊原因,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不典型肾错构瘤的临床资料。18例均行B超检查,15例行CT扫描,8例行MRI扫描,6例行IVU检查。3例接受保守治疗;15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3例行肿瘤剜除术,5例行肾部分切除术,7例行肾癌根治术。结果:B超诊断肾错构瘤10例(10/18),CT诊断肾错构瘤7例(7/15)。3例保守治疗者获得随访,肿瘤大小无明显变化,无转移。15例手术治疗者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肾错构瘤,随访未见肿瘤转移或复发。结论:大部分肾错构瘤可通过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对于不典型肾错构瘤,术前应仔细分析影像学检查,结合病史尽量明确诊断,减少不必要的肾切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肾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肾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男2例,女1例,年龄17-34岁。临床表现包括腰痛1例,肉眼血尿1例,腰痛并镜下血尿1例。多普勒超声和CT扫描显示肾脏肿块,2例体积较大,其中1例伴有肾静脉血栓形成。2例男性患者行肾切除,1例女性患者行肿块切除。结果:3例患者术后血尿,腰痛均消失。术后随访6个月-2年,无复发或并发症,复查CT和尿液检查未见异常。结论:肾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病变,其症状主要为腰痛、血尿。肾海绵状血管瘤少有术前诊断,多为术后病检证实,CT、B超、MRI和肾血管造影均有诊断价值,但不能完全与恶性肿瘤区分。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盂旁囊肿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2例肾盂旁囊肿患者的诊治资料,比较B超、KUB加IVU、CT等检查方法与治疗手段在肾盂旁囊肿中的应用意义.结果:12例患者11例手术成功,手术时间45~75 min,平均55 min.出血30~50 ml,平均45 ml,未出现肾蒂及肾盂损伤等并发症,住院时间7~15天,平均11天.12例患者获术后随访3~32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B超、IVU及CT是诊断肾盂旁囊肿的有效方法,B超结合IVU可作为常规检查,CT对诊断本病准确率高.微创手术治疗是目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