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股骨颈骨折三种内固定针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自行设计制造了一种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加压螺纹钉,并将其与斯氏针、三角针进行生物力学比较研究。选20个成年男性股骨上段防腐标本随机分为3组,将标本锯成内收经颈型股骨颈骨折。标本内固定后,在ZDM—500型试验机上进行轴压试验。采用位移传感器,应变仪和X—Y函数记录仪同时记录不同载荷下骨折部张开位移及旋转位移。结果显示:加压螺纹钉组在骨折标本张开位移为3mm时,其承载力及最大承载力明显大于三角针及斯氏针组(P<0.01,及P<0.05),且其旋转位移明显小于其他两组(P<0.01);三角针及斯氏针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青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物的生物力学对比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颈骨折为常见病、多发病,目前的内固定方法已近80种,但尚无一种被公认为最理想的.该文应用双爆光激光散斑干涉法(简称散斑法)和加载目测法,从生物力学角度,比较了有一定代表性的三种内固定方法——三刃钉、加压螺纹钉和三根细螺纹针对24具新鲜青、老年人尸体股骨颈骨折的固定效果.结果:三刃钉和加压钉由于在进针部位、角度和在骨内的应力分布特点较接近,故固定效果好.多根螺纹针对抗骨折面间剪力和旋转作用效果较好.结论:结果提示不同年龄病人应选用不同的内固定方法,骨质疏松的高龄病人应慎用加压内固定装置.  相似文献   

3.
骨密度对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效果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为提高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的效果,通过生物力学实验,观察骨密度对内固定强度的影响。方法:取成人股骨上段防腐标本20只,测量股骨颈骨密度值。根据骨密度值高低,将标本分为A、B两组,每组10只。两组的骨密度值有显著差异(P<0.01)。将标本制成股骨颈骨折模型,均用加压螺纹钉内固定后行负载实验,比较两组固定的强度。结果:骨密度低的B组标本在400N载荷下的骨折位移明显大于骨密度高的A组(P<0.01),且最大负荷也明显小于A组(P<0.01)。结论:骨密度对股骨颈骨折固定的强度有直接影响,骨密度值可作为预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内收型股骨颈骨折不同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有限元法对内收型股骨颈骨折的不同内固定方法对比评价,寻找合理的固定方式,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内收型股骨颈骨折为研究对象建立模型,模拟单腿站立时的受载情况,在固定角度一定的情况下分别进行有限元计算.结果两钉竖放固定时的抗弯抗张能力和稳定性较好,但抗扭性较差,三钉固定时按倒△方式固定时的名指标均比较好,单钉固定时综合效果并不最差,而且临床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结论固定效果与螺钉的数量和组合方式有着直接的联系,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固定方式对于股骨颈骨折的愈合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股骨颈骨折不同角度固定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测量20个股骨上段标本,X线片的压力骨小梁系统,按照其骨小梁系统采用低角度固定其股骨颈骨折标本,以临床常用角度固定的股骨颈骨折标本作为对照组,进行静力学测定。股骨上段骨小梁系统与股骨纵轴线所成角度均数为154.7±1.9度,骨小梁系统与股骨外侧骨皮质交点到大转子距离均数为7.3±1.0cm。低角度固定组承载力及最大承载力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且有更小的旋转移位(P<0.05)。本研究将低角度固定概念量化,对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的使用有显著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股骨颈骨折不同直径加压螺纹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直径加压螺纹钉内固定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取成人股骨上段防腐标本32例,挑选5例骨密度值相近的标本留用,其余27例根据骨密度值配对分成A,B,C,D,E,5组,制成股骨颈骨折模型,各组依次用直径5,6,7,8和9mm加压累纹钉内固定后,行生物力学实验,将留用的5例标本分别柠入5种加压螺纹钉,用CT观察螺纹钉对骨质的破坏范围,结果:随螺纹钉直径粗,各组在扭转5度时的扭力矩及扭转至屈服时的最大扭力矩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F=1.711,P>0.05;F=2.402,P>0.05),在股骨头下沉3mm时的负荷及负载至屈服时的最大负荷逐渐增加(F=8.391,P<0.01,F=7.268,P<0.01),螺纹钉对骨质的破坏范围随之增大,结论:在行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时,在保证内固定强度的前提下,应用 选用体积尽可能小的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7.
青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生物的生物力学对比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颈骨折为常见病,多发病,目前的内固定方法已近80种,但尚无一种被公认为最理想的。该文应用双爆光激光散斑干涉法和加载目测法,从生物力学角度,比较了有一定代表的三种内固定方法-刃钉,加压螺纹钉和三根细螺纹针对24个新鲜  相似文献   

8.
改良股骨髓内钉治疗不稳定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改良股骨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DHS)用于不稳定型股骨颈部骨折模型,探讨改良股骨髓内钉对股骨颈部骨折的治疗作用及力学性能优劣。方法男性健康成人股骨成对防腐尸骨湿标本左右侧各5根,均于股骨颈基底部锯断,制成pauwel角为60°的不稳定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模型,模拟髋关节动载荷,对两种治疗方式在髋载荷下的压缩试验及抗扭转性能进行测评。结果髓内钉组及DHS组对髋载荷的压缩反应张力侧均表现为张应变和张开位移,但髓内钉组的对抗断端分离移位能力大大优于DHS组;在压力侧,DHS组的断端间相应靠近嵌插反应较髓内钉实验组大,对不稳定骨折而言,这种反应有使压力侧骨折块挤压移位的可能。抗扭转性能DHS组显然不如髓内钉组强大。结论改良股骨髓内钉用于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的固定,其力学性能可保证骨折端的复位和固定要求,固定效果明显优于DHS。  相似文献   

9.
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朱振安综述戴克戎审校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骼的功能主要是保持机体外形、传导载荷并为机体器官提供稳固的框架。它既是肌肉运动的杠杆,也是关节活动的支柱,从而为肢体运动提供了条件。骨骼的刚度是肢体功能的基础,它使肢体受力后得…  相似文献   

10.
肱骨远端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确定肱骨远端骨折最佳的固定方式。方法:用新鲜尸体肱骨远端髁上载骨后,不同标本分别应用交叉松质骨螺钉、后侧倒“Y”形钢板、“J”形和1/3管形板及重建钢板内固定,生物力学测定方法为三点弯曲法,即前后弯曲及内外侧向弯曲时测定其强度。结果:又钢板平面相互垂直(内侧板置于心侧缘,外侧板置于后外侧)固定,是最坚固和稳定的固定方式(方差分析P〈0.01)。结论:肱骨远端应用双钢板平面相互垂直固定,重建了  相似文献   

11.
龙雨 《医学信息》2019,(15):42-44
股骨颈骨折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引起了临床上的高度关注。其治疗手段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方式,其中,内固定手术作为手术治疗的一种手段,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本文针对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股骨颈骨折手术空心钉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综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复位和三枚空心钉内固定是目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常用方法,利用有限元方法对空心钉内固定手术进行力学综合分析,可以找出一种符合生物力学规律的内固定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材料力学理论计算,分析了人单足站立时,骨折面所承受的螺钉预紧力和髋关节作用力所产生的轴向压、垂直分力和由此引起的弯距对骨折面与螺钉的综合力学效果.结果 获得了三颗空心钉内固定手术后,由各种力的综合作用所产生的螺钉及骨折面产生的内应力,并与许用应力值进行了比较.结论 从力学角度看,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手术是安全可靠的,术后病人可以快速复原,而且三枚空心钉的倒三角布局力学效果优于正三角布局.  相似文献   

13.
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手术参数的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手术是目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常用方法,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空心钉内固定手术进行力学综合分析,根据股骨近端力学实验的结果,建立股骨近端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可能影响手术效果的患者体重、骨折线角度、空心钉布局与角度等几个参数进行分组分析,提取骨折面、钉子的应力应变分析结果,获得了216组不同手术参数组合的情况下,影响术后愈合与承载能力的骨折端面的错位位移、钉孔底部应变、钉子最大应力、股骨最大应变四个参数,并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找到一组符合生物力学规律的内固定治疗参数,并应用于医疗机器人手术参数规划及手术效果的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5种不同空间构型空心螺钉对股骨颈骨折固定效果的影响。方法将股骨CT图像通过逆向重建获得PauwelsⅠ、Ⅱ、Ⅲ型股骨颈骨折几何模型。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获取不同内固定方式下内固定物与股骨颈头侧、干侧的应力分布,以及模型的位移分布。结果对于PauwelsⅠ、Ⅱ、Ⅲ型股骨颈骨折,倒三角置钉、两根平行钉、两根平行钉固定方式下股骨颈头侧应力峰值分别最大;倒三角置钉、倒三角置钉、两根平行钉固定方式下股骨颈干侧应力峰值分别最大,交叉置钉固定方式下内固定物应力峰值最小,强斜置钉固定方式下位移峰值最小。结论交叉置钉的固定方式螺钉变形断裂几率最小,倒三角置钉固定方式可为骨折处提供良好的力学环境。对于PauwelsⅠ、Ⅲ型骨折,强斜置钉固定方式预防股骨颈短缩的能力最强;而对于PauwelsⅡ型骨折而言,交叉置钉固定方式预防股骨颈短缩的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应用2枚中空双螺旋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愈后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骨折类型、复位质量、年龄及手术时间等因素与股骨头缺血坏死和晚期塌陷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1998年6月~2003年2月采用2枚中空双螺旋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52例患者骨折复位情况,对患者年龄、性别、骨折部位及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与股骨头缺血坏死和晚期塌陷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5~55个月,平均30个月。本组47例骨折愈合,愈合率90.4%。5例骨折不愈合,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占9.6%,改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5个月。结论对预后影响最大因素是骨折的部位及类型,其次是骨折的复位与固定情况和患者年龄。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原则应力求早期、解剖复位、牢固固定。2枚中空双螺旋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可靠,可莸得良好的固定效果,有动力加压作用,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与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在骨科内固定手术后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87例骨科内固定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8例患者术后感染作为感染组,另外49例患者术后无感染作为非感染组;于术前、术后1、3、7、14天时,检测所有患者的CRP与ESR表达水平,分析骨科内固定手术后感染患者的CRP与ESR表达变化规律;并对比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的CRP与ESR峰值、CRP表达水平异常率、ESR表达水平异常率.结果 38例骨科内固定手术后感染患者,术后14天内的CRP与ESR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水平,呈递增式变化;49例骨科内固定手术后非感染患者,术后CRP与ESR表达水平呈先递增后递减式变化,且术后3天CRP表达水平、术后7天ESR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水平(P<0.05);感染组患者术后CRP与ESR峰值、CRP表达水平异常率、ESR表达水平异常率均显著大于非感染组(P<0.05);将CRP、ESR联合考虑,任一指标超过阈值则诊断感染,两项指标均未超过阈值则排除感染,则对骨科内固定手术后感染诊断的灵敏度为99.00%,特异度为97.00%.结论 骨科内固定手术后CRP与ESR的表达水平均呈先递增后递减的规律性变化,通过监测CRP与ESR的表达变化,有利于早期感染的发现,且CRP比ESR更敏感,两者均可作为评估术后感染发生风险、病情严重程度、疗效及预后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应用牵引床辅助下小切口DHS内固定治疗高龄人群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2008年10月应用牵引床牵引闭合复位、小切口DHS固定治疗30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结果按董纪元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90%。结论小切口DHS微创技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并发症少、康复快的特点,是治疗高龄股转子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应用股骨近端锁定板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45例,其中股骨颈基底部骨折6例(Garden分型Ⅲ型2例、Ⅳ型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9例(Evans’s分型Ⅰ型4例、Ⅱ型8例、Ⅲ型13例、Ⅳ型4例),股骨粗隆下骨折10例.术后6个月采用Harris评分对所有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45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0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3 -11个月,平均5个月.术后6个月患髋Harris评分:优26例,良16例,中3例,差0例,优良率为93.3%.结论:股骨近端锁定板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和内固定牢固的优点,是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股骨骨折手术成功的几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临床上股骨干骨折术后出现并发症的29例病人进行分析,包括关节僵硬,感染,骨延迟愈合、骨不连,断钉、断板、弯曲松动退出、畸形愈合短缩等,采取不同方法进行积极二次治疗.结果 29例病人经二次治疗,临床均获治愈,经过6月~3年的观察,无再次并发症发生.结论骨折断端的血运保护、可靠固定如交锁钉、一期植骨是防止股骨干骨折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