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全科临床师资培养是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质量的重要保证,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作为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在“5+3”临床基地师资培养方面,从师资的遴选、纳入标准、培训方式、考核机制等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培养建立具有带教实战能力的全科医学临床带教师资队伍,保障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及学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浙江省杭州市社区全科医学师资的带教现状和教学培训需求,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社区全科医学教学相关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9月—2017年3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杭州市中心城区内的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学师资进行调查。结果 184位社区全科医学师资参与调查(男性73人),平均年龄(40±8)岁,68位(37.0%)师资有带教经历,愿意从事带教工作的全科医学师资占总调查人数的53.2%(98人),愿意从事带教工作的主要原因为教学相长,不愿意从事带教工作的最常见原因是因为缺乏带教时间。全科医学教学相关知识培训需求方面,对全科医学技能和全科医学临床思维的培训需求最高,分别占75.4%和71.3%。教学方式培训需求以病例讨论的培训需求最高(73.8%),教学考核方式的培训需求以临床接诊考核最高(64.7%),教学培训方式和形式需求方分别以教学示范(60.4%)和短期学习班(73.8%)需求最高。结论杭州市中心城区内社区全科医学师资的年龄结构、学历水平等配比相对合理,有带教意愿,但缺乏带教经验。他们最需要接受的培训是全科医学临床技能、临床思维、临床技能考核等方面的内容;他们比较愿意接受的培训形式是短期的教学示范类培训。  相似文献   

3.
发展全科培养人才是关键,综合性医院全科基地全体师资应该承担起全科医师的培训使命。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全科规范化培训体系,但是在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实际问题需要探讨,全科学员轮转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是在专科轮转,专科师资的带教模式和方法是否符合全科住培细则的要求是全科教学的重点,全科住培专科带教模式的探索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加快全科医生的培养、目前专科轮转现状和全科住培工作专科带教模式的探索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实践证明这种专科师资带教全科学员的培养模式有利于加强全科医学学科建设,运用全科医学思维和方式系统化、规范化培训全科医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全科医生队伍是我国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与基石,对我国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健康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从人才培养体系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全科医生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在“5+3”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一体化培养全科医生的建议:①将我国“5+3”长学制医学生培养中的全科医生培养,定位于培养合格全科医生、全科医生临床带教师资和潜在的学术骨干;②在“5+3”医学教育中,全科住院医师培训的“3”年主要安排全科医学相关理论和临床社区实践技能培训;③通过加快推进全科医学学科建设和相关的政策引导,逐步扩大学生参加全科医学住院医师的比例;④加快推进我国临床医学教育学位体系改革,在全科住院医师培训合格且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后,授予医学博士学位(MD);对于研究有特殊兴趣的学生,可以继续攻读科学学位博士(PhD)研究生,提高科学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12 批966 名医生开展以提高临床带教岗位胜任力为目的的培训,探索全科临床师资培训新模式。本文初步构建了全科临床师资胜任特征模型,包括带教能力、构建全科临床思维、全科医学专业知识、医学基本知识4 个领域。以讲授、小组讨论、PBL、模拟病人教学、医患角色扮演、教学现场观摩、床旁教学、学员试讲、课堂互动等多种教学形式集中培训56 学时,并自学7 周后结业。收回培训学员的教学质量评估问卷6021 份,总体上76.0% 为满意,21.9% 为比较满意。本文认为,以“胜任力为导向、学员为中心”为策略,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符合全科临床师资的培训需求,能达到培训目标,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社区师资对临床医学本科生全科医学社区实习教学内容的评价及对制定社区实习带教手册的需求,为今后提高社区实习效果提供有效工具。方法2019年4-6月期间,对参与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科生社区实习的全科和公共卫生带教老师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和个人深入访谈。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全科和公共卫生带教老师对现行社区实习教学内容重要性的评价,带教老师对教学内容重要性的评价采用Likert量表进行评分,“重要”赋值为5分,“一般”赋值3分,“不重要”赋值1分,分别计算各项教学内容重要性的平均得分。个人深入访谈内容包括目前社区实习中应重点实习的内容以及带教过程中遇到的困难。2019年11月进行专题小组访谈,访谈内容包括如何确定社区实习教学内容以及如何制定社区带教手册。访谈资料根据录音和笔记整理并采用内容分析法归纳主题。结果发出问卷114份,收回105份。全科带教老师认为在社区实习中最重要的前3位内容为“病史采集”(4.91)、“体格检查”(4.89)和“书写病历”(4.89)。公共卫生带教老师认为在社区实习中最重要的前3位内容为“计划免疫”(4.83)、“妇幼保健”(4.83)和“传染病防控”(4.83)。参与个人深入访谈的 12 位带教老师认为社区实习内容中全科医疗部分和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应各自重点突出;带教过程中由于带教老师水平不一,急需制定以案例为导向的社区实习带教手册;带教老师带教时间不充裕,带教任务重、压力大。专题小组访谈确定了社区实习具体教学内容和以案例为导向的社区实习带教手册编写思路。 结论通过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制定了针对本科生2周社区实习的具体教学内容以及以案例为导向的带教手册框架,为社区带教老师提供了方便可行的教学参考,将有利于社区实习内容切实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有效开展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高其专业和心理素养,以使其能胜任全科工作的培训教学方法。方法选取30名全科规培学员作为多元模块教学组,26名全科规培学员为传统教学组。多元模块教学组根据全科医学学科特点制定4个培训模块。并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传统带教组为全科学员在固定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出科考核分为理论考核、综合能力和操作实践考核、课后作业三部分,由教学秘书统一考核。结果出科成绩考核多元模式教学组在临床操作技能、综合临床能力、基础理论成绩和课后PPT评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培训效果多元模式教学组学员的学习主动性、专业认同感、人文关怀、沟通能力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四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规培学员对教学模式满意度调查显示多元模式组学员总体满意度高于传统带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元模块教学方法较传统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值得在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推广学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本科生全科医学2周社区实习效果。方法2016年5月-2016年6月,通过自身对照,在北京市5个城区的6家首都医科大学社区卫生实习基地,对参加社区实习的首都医科大学五年制临床医学的本科生(155名)分别在实习前后采用自设问卷进行现场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实习内容参与情况、实习前后对全科医学的认知和态度等,对于社区实习效果即认知及态度评分在实习前后的差异,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对于认知差异的影响因素,采用多重线性回归进行分析。结果实习前问卷发放145份,实习后发放153份,经匹配后,回收有效问卷139份,参与问卷调查的实习学生对全科医学总的认知情况在实习后评分高于实习前评分(t=-2.241,P=0.008),对全科医学的态度在实习前、后没有发生变化(t=-1.838,P=0.082),实习内容种类数是学生对全科医学的认知差异的影响因素。结论本科期间开展社区实习能够增强临床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认知,但对于全科医学态度无明显变化。高校应继续完善社区实习内容,改进实习时间,加强带教师资队伍建设,以进一步提高社区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风险引导式带教对医学检验实习生带教效果的影响旨在为提高检验科医学检验实习生临床带教效果提供相关依据与经验。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实习的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61人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实习的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64人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师带徒"方法进行一对一带教,实验组患者采用风险引导式带教,两组人员的实习时间均为4周。在风险引导式带教对检验科医学检验实习生培训4周后,比较实验组实习生及对照组实习生的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评分及实习生满意度等数据。结果对照组实习生的理论考试评分和实践考试评分分别为(83.06±3.15)分、(85.06±3.15)分低于实验组实习生(95.36±3.28)分、(94.24±3.40)分,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实习生的满意率为95.31%高于对照组实习生的80.32%,实验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引导式带教能够提高检验科医学检验实习生的理论、实践水平,实习生满意率较高,带教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混合式教学在医学本科生临床技能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0年1月—2021年3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实习的120名医学本科生纳入研究,行数字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给予常规教学、混合式教学,对比两组学习动机、临床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带教工作质量及带教工作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带教后的学习动机评分包括外生动机与内生动机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临床理论知识(43.25±5.00)分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包括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评分(58.25±1.05)分、临床操作技能评估(direct observation of procedural skills,DOPS)评分(92.27±7.14)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带教工作质量评分(85.54±5.22)分、带教满意度(96.00%)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医学本科生临床技能实习中,采用混合式教学的带教效果...  相似文献   

11.
实验教学中心是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平台。河北北方学院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心,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聚焦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3个目标维度,从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加强实践与教学平台建设、强化平台开放共享、构建层次分明的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加强实验教学中心建设,进一步强化教师引领作用,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专业素养、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同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新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下临床实习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2020年1月—6月参加临床实习的50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纳入A组,应用新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下的教学改革方法进行带教,另选取本院2019年7月—12月参加临床实习的50名医学生作为对照研究对象,纳入B组,应用常规教学方法进行带...  相似文献   

13.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改革临床教师评价标准,践行教书育人使命,首都医科大学根据临床教师的教学工作内容及特点,制定了临床教师教育教学业绩评价体系,并率先付诸实践。旨在对教师的教学综合能力开展量化的、科学的分类评价。2020年11月-2021年1月,学校首次对各临床医学院、教学医院(共计34家教学单位)的7 680名临床教师开展了教学综合能力的评价工作。通过系统的评价与分析,确定了教学型教授与教学型副教授教学综合能力平均水平分数线,为2021年11月评聘教学型临床教师职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这项研究为我国新时代临床教师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实践经验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融入“思政元素”的情景教学法对在肝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生48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融入“思政元素”的情景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对两组规范化培训学生理论考试、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及教学评价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得分比较,试验组在接诊患者、临床思维路径分析、医嘱处置、病案书写、医患沟通能力和实践技能总成绩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学生教学效果调查问卷比较,试验组在提升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职业道德素养和总体教学满意度方面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融入“思政元素”的情景教学法在肝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PBL教学法为基础的心理学教学实践的影响,探讨提高心理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9月—2020年8月参加临床实习的68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自主学习能力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医学生进行分组,分为A组(自主学习能力一般,评分<125分)与B组(自主学习能力优良,评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预防医学专业课教师脱产到实践教学基地学习的意向及影响因素。方法  2020年3月以在线网络调查的方式对广西2所高校的52名预防医学专业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2名研究对象中,86.5%的人认为脱产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ation, CDC)学习有必要;75.0%的教师有意向到CDC脱产学习。对于脱产学习,研究对象考虑的问题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脱产学习期限(86.5%),脱产学习能否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73.1%),脱产学习对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是否有帮助(69.2%),学习的岗位工作内容与专业是否匹配(63.5%),CDC是否愿意接收并支持教师的学习(59.6%);大多数人认为脱产学习的时间期限安排为6个月比较合适。结论  大部分预防医学专业课教师期望能到实践教学基地进行脱产学习,同时教师们对脱产学习的时间期限、效用和制度保障等都非常关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以校医院为依托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合理用药通识课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选修课程学生分为传统教学班和实践教学班,传统教学班采用传统课堂内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班采用课堂内理论与课外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学生在校医院辅助参与医疗及药事服务工作,制作健康传播材料并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结果 实践教学班级平均成绩(82.56...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学专业学生教学管理中应用PBL和TBL两种教学模式的整体效果,重点评估比较两种不同教学模式下的推广价值。方法本课题研究,选取了学校2015级妇产科专业实习生36人,随机分成2组,即PBL组和TBL组。PBL组18人、TBL组18人,重点围绕着产科临床影像医学分析,实施前后均以问卷调查及统计量表的形式来评估实际教学效果。结果PBL组优化后总平均成绩为(82.32±3.10)分,提升效果明显,差异显著(P<0.05)。TBL组总平均成绩为(80.00±4.50)分,提升效果明显,差异显著(P<0.05)。此外,PBL组和TBL组教学优化后彼此间并无差异(P>0.05)。结论PBL和TBL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学教学管理中,均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值得推广。其中,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可督促学生在理论知识接收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参与临床医学全过程的实践,包括接诊、诊断、治疗、护理等,切实提升专业学生解决问题及医患沟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医学临床教学的同质化研究是医学教育各培养环节中共同关注的课题,直接关系到医生的执业水平。本文通过从医学临床教学同质化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实现临床教学同质化进行了讨论,并以首都医科大学为例就如何实现临床教学同质化的实践进行了论述与思考。以期与医学教育同道一起共同探讨和实践,走出临床教学同质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