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目的 评估基于膀胱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VI-RADS)的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的诊断效能,以及VI-RADS评分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1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膀胱癌(BCa)患者的临床及mp-MRI资料,绘制各个mp-MRI序列和VI-RADS评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基于VI-RADS评分系统的mp-MRI对MIBC的诊断性能及预测能力。结果 基于VI-RADS评分系统的mp-MRI对鉴别肌层浸润性和非MIBC的诊断准确度及灵敏度最高,且VI-RADS>3时诊断效能最佳。结论 VI-RADS评分系统对预测肿瘤侵袭程度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可用于指导临床决策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CT及MRI检查在膀胱癌临床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经临床病理确诊的59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CT与MRI诊断,对比CT和MRI诊断膀胱癌分期的准确率及影像学表现。结果以临床病理为"金标准",MRI诊断准确性、特异性分别为93.22%、94.29%显著高于CT的69.49%、65.71%(P0.05)。CT上病灶呈菜花状、乳头状、丘地状,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部分可见钙化组织;增强扫描显示不同程度强化,延迟扫描以充盈缺损为主。MRI显示腔内型T1等信号,T2高信号,浸润型和腔外型T2上局部膀胱壁信号带连续性欠佳。17例增强扫描显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强化。结论 MRI诊断膀胱癌分期的准确性较高,对临床确定手术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膀胱癌的CT表现,探讨CT对膀胱癌分期的作用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探讨经手术与病理证实30例膀胱癌的CT回顾性对比分析,其中20例行CT增强扫描检查+延时扫描。结果膀胱三角区及膀胱后侧壁是最常见好发部位,表现为膀胱壁突向腔内肿块和(或)膀胱壁局限性不规则增厚;肿瘤平扫等密度,增强肿块显著强化:30例膀胱癌28例诊断正确,漏诊误诊各1例。结论CT对膀胱癌的诊断并不困难,但对直径小于1.0cm的肿瘤有时不易诊断,对低于T3a期的膀胱癌分期有限,需作MRI检查和GD-DTPA增强检查,定性诊断还需穿刺作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检查对膀胱癌的术前分期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膀胱癌患者48例,男34例,女14例,均行术前多层螺旋CT检查,将肿瘤CT征象与手术病理分期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CT检查对膀胱癌的总准确率为76.79%。对于膀胱壁内癌灶(≤T2b期)分期的准确率为79.49%,对于膀胱癌侵犯壁外结构的癌灶(≥T3期)分期准确率为70.59%。结论螺旋CT检查对膀胱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膀胱癌术前常规和主要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膀胱癌患者的CT表现以及临床分期的诊断价值进行综合研究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膀胱癌患者共计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CT表现特点,以及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结果的符合性情况进行综合对比与分析。结果:40例患者当中,10例患者为单纯乳头状、菜花状肿块;8例患者为膀胱壁显著增厚,伴发膀胱周边组织变;18例患者为乳头状、菜花状肿块混合膀胱壁显著增厚,伴发膀胱周边组织变;2例患者为膀胱憩室内肿块;2例患者膀胱区域内,未检出明显病灶。CT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共有37例临床分期相符,符合率为92.50%(37/40)。结论:膀胱癌CT诊断敏感,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结果符合率高,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灰阶超声造影对膀胱癌分期诊断的价值。方法经肘静脉快速注入SonoVue造影剂后,用灰阶超声造影技术分期诊断膀胱癌18例。结果与病理对照,T1和T4期符均为100%,T2期和T3期符合率分别为80%和83%。T1期膀胱癌分期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其他各期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相仿。结论膀胱癌的超声造影检查在分期判断上高于常规超声检查,同时对肿块内部血流灌注的观测又能准确作出诊断与鉴别诊断,此法可以和CT与MRI检查形成互补,提高膀胱癌分期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7.
冉隆富  俞琴 《四川医学》2003,24(9):914-915
膀胱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好发于 4 0岁以上的成年男性。本院自开展磁共振成像技术以来 ,已明确诊断了 2 2例膀胱癌 ,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男性 ,年龄 5 2~ 82岁 ,平均年龄 6 7岁 ,使用安科公司ASM 0 15P永磁型磁共振成像系统 ,采用SE序列 ,T1加权像 5 0 0 / 30ms ,T2 加权像 180 0~2 0 0 0 / 90ms ,层厚 8~ 10mm ,常规作盆腔横断面、冠状面及矢状面扫描。患者于扫描前一天清洁肠道 ,扫描前30min饮水 30 0~ 5 0 0ml,以充盈膀胱。1 2 结果1 2 1 膀胱内病灶数 :17例为单发 ,其中 2例伴右髂内血…  相似文献   

8.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临床上膀胱癌不同分期的治疗方案不同, 所以膀胱癌术前诊断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术后生活质量十分重要.目前常使用的B超、CT、MRI等检查方法各有优势与不足, 近年来DWI在膀胱癌诊断的研究成为热点.就弥散加权成像对膀胱癌的价值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磁共振成像(MRI)联合多层螺旋CT(MSCT)在膀胱癌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收治的100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行MRI和MSCT检查,以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I、MSCT及两者联合对膀胱癌的诊断效能,并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 MRI联合MSCT对膀胱癌的诊断准确率和诊断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独MRT、MSCT检查(P<0.05)。MRI在膀胱癌术前T1期、T2期、T3期和T4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5.06%、80.00%、72.22%、80.00%,诊断T分期的平均准确率为79.32%(P<0.05);MSCT的术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5.96%、73.33%、55.56%、60.00%,诊断T分期的平均准确率为63.71%(P<0.05);MRI联合MSCT的术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9.36%、83.33%、83.33%、100.00%,诊断T分期的平均准确率为89.01%(P<0.05)。结论 与独立的MRI或MSCT相比,MSCT联合MRI在膀胱癌早期诊断方面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更有助于膀胱癌的诊断及T...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螺旋CT增强扫描在膀胱癌术前分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到2016年3月泌尿科的可疑浸润性膀胱癌患者51例,术前行多层螺旋CT检查(动态增强扫描、平扫),手术后病理证实,将术前的CT检查结果和术后的病理结果在进行对照对比。结果51例可疑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共发现癌灶57个,其中癌灶的术前CT扫描分期和术后病理分期T1(5/5)、T2a(9/9)、T2b(11/11)、T4b(1/1)的相符率为100%,T3a、T3b、T4a与术后病理分期相符率为63.6%(7/11)、75%(9/12)、75%(6/8),术前CT扫描分期和术后病理分期膀胱癌分期的的对照相符率82.45%(48/57)。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在膀胱癌术前分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螺旋CT薄层动态增强扫描可作为膀胱癌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所致的膀胱出口梗阻合并膀胱肿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整群选取9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致膀胱出口梗阻合并膀胱肿瘤患者,观察组:53例选择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和膀胱肿瘤电切治疗,对照组:42例选择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和膀胱部分切除术,对比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患者均康复,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和3年生存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明显的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相对于部分切除而言,治疗膀胱出口梗阻并膀胱肿瘤采用等离子电切方式可达到更好效果,可明显减轻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许明伟  张杰  周晓光  王伟  程凯 《医学综述》2012,18(10):1587-1590
目的针对1例表浅性膀胱癌患者,借助循证医学的方法进行证据检索和评价,寻找合适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后,提出临床问题,计算机检索Pubmed(1998~2011年)、Cochrane图书馆(2011年第4期)、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2011年)等,查找治疗表浅膀胱癌有关的系统评价、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等,并对所获证据进行评价。结果纳入表浅膀胱癌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29篇,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27篇,根据所获证据给患者制订治疗方案。结论以高质量证据、结合患者情况制订治疗方案,能明显提高表浅性膀胱癌患者的近期疗效,但远期预后尚需更长时间的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浅表性膀胱癌的治疗方法.方法浅表性膀胱癌(Ta-1,G1-2)49例,平均年龄60岁,施行经尿道膀胱电切(TURBT)34例,部分膀胱切除15例.术后表阿霉素(EPI)加卡介苗(BCG)膀胱内灌注40例,丝裂霉素C膀胱灌注9例,定期膀胱镜检查,尿细胞学检查和随访.结果 49例患者经1~3次治疗,随访12~72个月,平均36个月.14例出现1次或1次以上的复发,最后9例进展为T2以上的分期肿瘤.6例施行膀胱全切,2例发生远处转移,3例死于膀胱肿瘤.结论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早期行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膀胱内药物灌注预防肿瘤复发,并严密随访,对肿瘤进展迅速者应尽快施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  相似文献   

14.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是临床常见的膀胱癌类型,适宜的手术方式、围术期管理以及术后化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一种新的手术方式,其减少了术中损伤,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且不良反应少。围术期及术后应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可降低手术难度,有效延长患者的无病生存期。近年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阻滞剂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免疫疗法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拉帕替尼和纳武单抗已被批准用于肿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观察18例改良的乙状结肠膀胱术作为可控性尿流改道治疗膀胱癌的临床效果。18例患者术后均获6~18个月随访,术后尿控满意。本术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低压,可控,是患者和泌尿外科医生容易接受的可控性尿流改道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研究~(18)F-FDG PETCT显像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核医学科2013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34例可疑膀胱癌患者,术前分别采用增强CT和~(18)F-FDG PETCT显像进行诊断,通过参考手术病理结果回顾性分析~(18)F-FDG PETCT显像诊断的效果。结果该34例经手术病理观察均确诊为移行细胞癌,增强CT、~(18)F-FDG PETCT显像诊断准确度分别为91.18%、94.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共有11例膀胱肿瘤出现盆腔淋巴结或邻近组织转移、浸润,~(18)F-FDG PETCT显像诊断准确度为72.73%,明显高于增强CT(27.2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和增强CT均是临床诊断膀胱癌的有效方法,但~(18)F-FDG PETCT显像在观察膀胱肿瘤病灶的转移和对邻近组织的浸润效果较好,对指导临床诊断和了解肿瘤病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癌手术治疗的方法的选择。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肾、输尿管切除及膀胱部分切除术和输尿管下段及膀胱切除,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结果:病理报告均为移行细胞癌。术后2周开始行羟基喜树碱20mg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10—15次,并辅助应用ATV—MDV肿瘤疫苗1ml皮下注射,每周一次共8—16次,随访5—13个月,未见肿瘤局部复发。结论: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癌可视为输尿管癌的一个特殊类型。经典的术式为肾、输尿管全切及膀胱袖状切除术。对低期低级的输尿管肿瘤可以局部切除,并且治疗效果大致相同,尤为适合对侧肾脏有病变的患者。经输尿管镜电灼,电切及激光等腔内径创切除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上尿路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趋完善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膀胱癌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1例膀胱癌患者的超声图像及超声在整个膀胱癌诊治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超声分型与病理分型符合率94%,认为超声检查在膀胱癌诊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结论:超声在膀胱癌诊治中有相当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