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改进舒更葡糖钠的合成工艺。方法 以γ-环糊精为原料,先用关键中间体(2)经过选择性溴代,然后再经成醚反应,合成舒更葡糖钠。结果 目标化合物经1H-NMR和HRMS确证结构,反应总收率>30%。结论 该合成路线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有良好的工业化生产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和评价我院儿童术后舒更葡糖钠的临床应用情况,为其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20年7~12月我院术后使用舒更葡糖钠的512例患儿的用药情况、舒更葡糖钠肌松拮抗作用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12例患儿主要就诊于五官科、普外科、泌尿外科;患儿麻醉时长主要分布在15 ~ 45 min;舒更葡糖...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HPLC-CAD法测定舒更葡糖钠(1)原料药中的7种有关物质(2~8)。色谱柱采用Poroshell 120 SB-C8柱(4.6 mm×150 mm,2.7μm),流动相A为0.5%甲酸溶液,B为甲醇,线性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柱温为35℃。电雾式检测器(CAD)雾化器温度为35℃,过滤常数为3.6 s,数据采集速率为5 Hz。结果表明,3在5~300 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1及其他有关物质均在2~40 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1原料药及各杂质(2~8)的定量限为0.985~1.145 μg/mL,检测限为0.493~0.573 μg/mL;2~8的平均回收率(n=9)为95.6%~99.4%,RSD为1.21%~3.32%。该方法准确、重现性好、精密度高,可检测1原料药中的有关物质,为1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舒更葡糖是一种新型肌松拮抗药,可以与罗库溴铵、维库溴铵等氨基甾体类肌松药结合形成螯合物,达到逆转肌松作用的目的。有研究发现舒更葡糖会影响凝血因子及血小板的数量与功能,导致围手术期凝血功能异常,进而影响围手术期患者的恢复及预后。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过敏反应、细胞膜磷脂等有关,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舒更葡糖导致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6年来文献报道中药品不良反应(ADR)病例的分布概况。方法:统计《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0~2005年的全年载文关键词索引中涉及ADR的病例报道,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的病例报道呈上升趋势。在报道的全部病例中,以过敏反应比例最高占42.97%,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以抗感染药为主;过敏性休克构成比高达24.42%;涉及中成药的病例占22.18%。结论:对于药品不良反应,要加强监测及时上报,临床应提高警惕,多渠道接受新信息,以减少ADR的重复发生,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7,(5):702-706
目的:了解舒更葡糖(Sugammadex)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就舒更葡糖的作用机制、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特殊人群应用和不良反应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舒更葡糖通过与氨基甾体类肌松药在血浆中特异性地紧密结合成稳定螯合物的方式降低血浆肌松药浓度,使神经肌肉接头处肌松药不断顺浓度差转运至血浆,再通过肾脏排出体外,最终达到拮抗肌松的作用。目前的研究推荐舒更葡糖用于改善罗库溴铵(ROC)的严重过敏反应,帮助解决无法插管通气的临床问题,以及快速、安全、有效地逆转健康成人的ROC和维库溴铵不同程度的神经肌肉阻滞。舒更葡糖在特殊人群的应用方面,暂支持其用于2~18岁儿童、老年人、肥胖者及心、肺、肝、肾(除肾衰竭)、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患者,但缺乏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和循证医学证据。舒更葡糖在2岁以下患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等的临床研究较少。舒更葡糖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但临床应警惕其潜在的严重过敏反应、QTc间期延长、出血风险增加和神经毒性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国内核糖核酸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有关医药数据库,下载原始病例报道,分析发生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提出合理用药建议。结果:共获得19篇25例核糖核酸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报道。男19例(76%),40岁以上的患者22例(88%),不良反应类型以过敏反应为主(一般过敏反应和过敏性休克),其他不良反应仅为个例报道。结论:注意患者和适应证的选择,密切监测用药过程中患者的反应并及时处理可有效预防核糖核酸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舒更葡糖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麻醉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60例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全麻患者资料,按是否使用舒更葡糖分为2组,观察组(导管鞘拔除后给予舒更葡糖钠2 mg·kg-1)26例,对照组(导管鞘拔除后给予新斯的明1 mg+阿托品0.5 mg)34例,2组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比较2组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单次给予地塞米松对舒更葡糖逆转罗库溴铵深度神经肌肉阻滞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结肠手术患者80例,ASA分级Ⅰ~Ⅱ级,未服用类固醇类药物。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麻醉诱导前试验组给予地塞米松0.15 mg·kg-1,对照组给予氯化钠注射液。2组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案相同,术中均持续给予罗库溴铵5~10μg·kg-1·min-1维持深度肌松,维持强直刺激后计数(PTC)为0~2。术后当PTC为1~2时,静脉注射舒更葡糖2 mg·kg-1。记录4个成串刺激比值(TOFR)恢复至0.9的时间、拔管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对照组TOFR恢复至0.9的时间、拔管时间和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分别为(6.0±0.7)、(7.5±0.5)、(36.8±5.8) min,试验组分别为(6.0±0.6)、(7.7±0.5)、(39.7±6.2)min,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2组术前、给药(舒更葡糖)时、给药后5和10 min,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托法替布所致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以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有关托法替布ADR的个案报道,并进行数据提取与分析。结果 收集托法替布ADR个案报道13例,其中女性8例,男性5例,年龄多集中在50~59岁。托法替布相关ADR平均发生在用药后1年余,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较多,在停药/减量或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 托法替布相关ADR多在长期用药后发生,尤其应重视皮肤ADR和感染的防治。临床用药时需要加强用药监测,及时识别,准确处置,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艾曲泊帕所致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发生发展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PubMed和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收载的艾曲泊帕致ADR的个案报道并进行分析。结果:收集艾曲泊帕致ADR的个案报道15篇共18例,其中男性7例(38.89%),女性11例(61.11%),年龄分布以50岁以上居多(13例,72.22%),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用药90 d以内(15例,83.33%),主要累及循环系统(7例,38.89%)和皮肤系统(6例,33.33%)。患者经停药或减量和/或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应关注艾曲泊帕所致ADR,加强用药教育,避免严重ADR的发生,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既往托珠单抗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信息进行总结,分析其所致不良反应(ADR)的规律和特点,以期为后续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和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自建库至2020年3月关于托珠单抗致ADR的病例报道,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原患疾病以及托珠单抗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计47例不良反应病例被纳入,男性9例,女性38例,年龄主要集中在≤30岁和61~70岁,构成比分别为21.3%、23.4%;原患疾病主要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构成比为51.1%;有4例明确指出ADR的发生与药物相互作用有关;ADR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主要以皮肤及附件(26.0%)、血液系统(18.0%)为主。结论临床使用托珠单抗时应加强用药安全性监测,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唑吡坦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PubMed数据库有关唑吡坦不良反应个案报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病例55例,男女比例1:1.12,年龄 ≥ 65岁者24人,构成比为43.64%;不良反应多发生于服药后1 d内,共34例,构成比为61.82%;累及系统/器官主要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表现为睡行症、精神异常、幻觉、睡眠饮食障碍等,其次为泌尿生殖系统。结论 临床应高度重视唑吡坦的不良反应,加强用药监护,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所致不良反应(ADRs)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2年1月-2011年7月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盐酸氨溴索所致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盐酸氨溴索引起的不良反应共计52例,男性多于女性。所致不良反应最多为全身性损伤(32例,61.54%)、皮肤及附件损伤(10例,19.23%)。结论:应重视盐酸氨溴索制剂的不良反应,加强用药监护,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鲁拉西酮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收集建库起至2023年12月31日鲁拉西酮致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案例报道25篇,合计35例患者。患者年龄15~81岁,平均年龄为46岁。女性(18例)与男性(1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患者来源于7个国家,美国最多(15例,42.9%)。给药剂量在20~160 mg。用药后6个月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27例,77.1%)。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以各类神经系统疾病(13例次,37.1%)为主,其次是精神病类(10例次,28.6%)以及血液和淋巴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心脏器官疾病和代谢及营养类疾病。35例患者中,32例患者停用鲁拉西酮后,不良反应逐渐改善或消失;3例患者鲁拉西酮减量后,不良反应有所缓解。结论 鲁拉西酮存在多系统和器官的不良反应,使用期间需要持续进行药学监护和随访,尤其是前6个月内,以便发生不良反应时能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患者临床用药安全,降低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安罗替尼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Embase及SCI数据库收载的安罗替尼致ADR的个案报道,进行分析。结果:安罗替尼致ADR的文献报道有13篇,共17例,其中男性10例(58.82%),女性7例(41.18%);年龄主要集中在41岁以上(88.24%);多发生在用药31~60 d (38.10%);ADR以心血管系统(33.33%)和呼吸系统(28.57%)损害为主;ADR主要表现为支气管瘘(5例),高血压(4例),手足皮肤反应(2例)等;经对症处理后,13例患者好转,4例患者死亡。结论:应加强安罗替尼ADR的临床监测,避免严重的ADR发生,确保临床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奥希替尼所致不良反应(ADRs)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关于奥希替尼不良反应的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奥希替尼致ADRs的个案报道共13例次;其年龄分布以61~80岁年龄段较多(8例,61.5%);多发生在用药后的90d内(10例,76.9%);奥希替尼致ADRs累计系统-器官主要以呼吸系统损害为主(9例,69.2%);ADRs好转后,9例(69.2%)再次给予奥希替尼治疗,均未观测到ADRs再次发生。结论:临床使用奥希替尼时应加强用药监测,警惕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应慎重评估再次给药后的治疗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克唑替尼致不良反应(ADRs)的发生情况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关于克唑替尼不良反应的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克唑替尼致ADRs的个案报道共30例次;其年龄分布以51~70岁年龄段较多(16例,53.3%);多发生在用药后90 d内(29例,96.7%);克唑替尼致ADRs累积器官位居前3位的分别为呼吸系统损害(32.3%)、胃肠系统损害(25.8%)和心律及心率紊乱(12.9%)。结论:临床医师和药师应了解克唑替尼致ADRs的规律和特点,加强用药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阿帕替尼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关于阿帕替尼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阿帕替尼导致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共计35例;其年龄分布以51~80岁年龄段较多(26例,74.3%);多发生在用药后90 d内(77.4%);阿帕替尼导致的不良反应累积系统位居前三的分别为心血管系统(24.2%)、消化道系统(24.2%)、皮肤黏膜及其附件(19.4%)。结论:临床医师及药师应加强对阿帕替尼不良反应的认识,加强用药监测,注重患者用药教育,以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