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生源质量是决定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项目实施绩效的重要影响要素,也是后续人才培养的基点。通过实施定向医学生政策吸引了一批优秀生源,但定向医学生入学分数低于非定向医学生的现实不容忽视。通过对招生就业政策、学生报考动机、学习积极性和专业认同等进行分析,发现定向医学生生源质量受国家招生政策、高校知名度和学生就业顾虑等因素制约。鼓励更多“双一流”高校参与定向医学生培养,改革招生培养就业模式、允许定向医学生“二次选择”、加大招生宣传力度等方式,构建定向医学生的生源质量吸引机制,为筑牢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推进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工作,充分掌握医学生思政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发现思政素养及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为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特开展本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针对某医学院校2 145 名本科生思政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研。思政素养共涉及国家方针政策、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职业兴趣与职业发展、专业伦理和道德法制、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5 个方面。结果 医学生思政素养总体得分为4.20±0.77,学生在思政素养的5 个方面得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得分最高,职业兴趣与职业发展得分最低;对医学生总体思政素养得分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所在年级、专业类型、是否为学生干部、高考医学志愿是否为本人选择以及就读专业是否为意向志愿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医学生思政素养的总体水平待提升,职业兴趣与职业发展教育是未来课程思政教育的重点内容。课程思政教育十分必要,要充分把握医学教育发展规律,考虑学生专业学习的阶梯式成长特征,科学系统、循序渐进设计思政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3.
根据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本科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要求,落实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目标,以第二课堂为载体,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与开展居民健康管理为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通过建立档案、病种筛选、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健康管理、家庭访视、信息维护等方式,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打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坚实基础,并促进综合实践能力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4.
课程思政是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发力的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响应高等教育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笔者所在教学团队建设和实施了毒理学课程思政,总结出了毒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和经验。文章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毒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和方法,即深入挖掘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思政资源并建立思政资源素材库、发挥实验实习课实践育人的协同作用、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思政素养和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路径设计。将毒理学理论课和实验实习课中蕴含的多元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内容通过多种形式展现出来,同时也将教师的思政素养和教学设计能力激发出来,使课程思政结出硕果,实现了对大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靶向了大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等教育已经步入了课程思政全面建设的新时期,积极有效地落实课程思政已经成为高校教学的重点。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各专业学生均需要学习的专业必修课。目前,各种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给社会带来巨大威胁。在同传染病做斗争的过程中,一线医务工作者和科研人员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和担当,为我国各种传染病的有效控制做出了突出贡献,因此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进行课程思政具有极强的必要性。但目前对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思政的探索尚非常有限,为此,本研究对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思政进行了建设,设计了多种可执行的模式并进行了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研究可以为医学微生物学的课程思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十分关键。学校农村订单定向医学培养依据基层医疗卫生岗位胜任力要求,深化实习教学改革,构建了“三级一中心”的联动实习模式,着力培养医学生初步临床能力和全科医疗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基层全科医疗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并通过“四统一”、“五大专项”建立起联动实习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效保障了实习教学的同质化。  相似文献   

7.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学生承载着国家医学事业的发展与未来,担负着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伟大使命,培养医德高尚、有责任、有担当、善良勇敢的医学生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保障.构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体系,探讨医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尤为重要.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在思政教育和价值传播中蕴含知识底蕴.课程思政在教学...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渊博的知识,还在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为人处世的优秀品性。传统教育过于重视专业文化知识的传授,不利于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起到隐性思政的作用,与显性思政—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起构建全课程全方位育人模式,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医学院校肩负着培养医学专门人才的重任,因此针对医学专业开展的教学工作也较其他专业要求更高。文章探讨了课程思政在医学类院校中的开展现状以及在医学专业教学中的必要性。同时,将课程思政贯穿入医学专业教学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践行“思政”重要性。发挥“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培养要求,紧密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效率效果,并简略论述当前医学专业中课程思政开展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9.
药剂学是药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学科,也是与药物临床应用关系最为密切的学科之一。在药剂学课程中融合思政元素既是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的时代需求,更是药学生人才培养的切实要求。本文从课程思政建设方向和思政元素组成两个方面出发,对药剂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究和分析。药剂学课程思政的建设需要从教师队伍的思想素养、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法、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搭建等多个维度着手并且不断推进,其中思政元素体系建设是药剂学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药剂学丰富的课程内容,可以从安全生产事件案例、药物制剂研发过程与事迹、传统中医药制剂的历史发展等多角度对药剂学思政元素进行深入挖掘、构建药剂学课程思政元素体系,以药剂学课堂为抓手培养有责任、敢担当、能奉献的药学人。  相似文献   

10.
11.
将思政教育融入国际法课程教学,是卫生法专业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在教学内容中将“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作为国际法课程思政教育的基础和核心内容,以国际法治为主题实现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并重,围绕“新时代”的国际定位构建课程思政从理论到现实的桥梁。编写融入充足思政元素的国际法课程配套案例集,转变国际法教师队伍课程思政的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完善对国际法课程思政的教学考核评价。  相似文献   

12.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和“立德树人”的核心育人相融合,课程建设是培养研究生科学思维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医学科研导论》是一门介绍医学科学学科基础知识与前沿进展的课程,旨在激发研究生科学研究的价值观念形成,提升科学研究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课程教学中通过提炼“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各教学环节,使得思政学习与专业知识以“同向同行”传授给学生,达到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为完善研究生教学中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死亡教育是一个探讨生死关系的教育历程,了解医学生在临床工作中面对死亡/濒死患者的现状、接受死亡教育的现状及需求,并对开展死亡教育提出建议。方法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应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被调查者7.9%接受过系统的死亡教育,被调查者在临床工作中,57%处理濒死/死亡患者困难,被调查者51.5%认为非常有必要对临床医学生开展死亡教育。结论  医学生的死亡教育匮乏、临床面对死亡/濒死患者的现状不理想,亟需开展死亡教育。建议设置科学的死亡教育课程目标;将死亡教育渗透到医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对医学生及时开展有效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教育部陆续颁布了针对美育工作的具体指导意见及课程方案,为高校美育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医学院校将美育作为培养师生品德、强化思政工作的重要抓手和主要渠道,通过打好第一课堂育人基础,拓展第二课堂育人空间,延展艺术活动育人载体,将医学特色与思政元素融入其中,以培养提高师生审美和艺术素养为目标,在浸润式教育和艺术实践过程中,使医学生建立了自信、健全了人格、获得了审美满足;同时,对教职工进行美育渗透、助其建立美育思维,由点到面辐射教学、服务和管理全过程,为医学院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不同社会时期和社会环境下有不同的道德诉求和道德评价。新时代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筑牢共同思想基础。考察分析新时代背景下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状况,分析存在于教学内容、课程安排、师资队伍和考核评价方面的问题,继而在教育理念、实践活动设计、课程安排和科学评价方面提出对应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6.
医学微生物学是重要的医学专业必修课程,面向二年级医学生开设.经过持续系统性课程思政建设,医学微生物学先后获批新乡医学院"首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河南省"2021年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样板课程".其课程思政主要实施举措包括:教师是关键,全员培训强化意识;明确思政目标,修订教学大纲;深入发掘思政元素,编写了53个思政案例;...  相似文献   

17.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将课程思政教育全面深入高校教学课程已经成为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目标。作为中医学重要的经典及专业课程之一,《温病学》的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在前期对2018级中医学本科五年制学生开展课程思政需求的问卷调查基础上,进行学情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在《温病学》教学内容中融入和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从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救死扶伤的医学精神、职业伦理和道德、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文化传承与创新创业等多角度探索实施温病学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达到增强爱国精神、培养奉献精神、培育传承精神、激发创新精神、唤起人文精神的目的。以期在传授温病学知识的同时,构建思政教育与温病学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教学环境,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知识传授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同频共振,为中医药事业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8.
教学与德育有机融会贯通,是当前教育领域的共识。医学本科生秉承"以德载医"的精神,肩负"治病救人"的重任,因此德育教育在整个医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医用有机化学》教材中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高校教师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的穿插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的思政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文章以医用有机化学课程为例,主要从教师的自身道德素养、德育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践和德育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三方面进行阐述,充分将新时代新理念融入大纲、教案和课堂中,化"知识"为"智慧",变"文化"为"品格",充分发挥医用有机化学课程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的创新与转化是中医药文化自信的持续动力源泉。培养中医药文化自信是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党的政治建设的具体体现,是高校的职能、教师的责任和大学生的本分。新时代需要培养大学生的中医药文化自觉,形成大学生的中医药文化认同,树立乃至坚定大学生的中医药文化自信。中医药文化价值取向和中医思维是中医药文化自信的主导与内核,是达成中医药文化自信最重要、最核心的组成要素。高校应以中医药文化价值取向为目标,以中医思维培养为关键,积极有效地探讨大学生中医药文化自信教育的多样化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