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在重症监护室(ICU)已广泛应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输液、胃肠外营养支持以及血液净化等治疗,但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entral venous catheterassociated infection,CVCI)也随之增多。我们对32例诊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其菌群分布情况及相关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2.
结合2011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出版的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最新指南,从皮肤消毒液的选择、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浸渍敷料和浸渍导管的选择方面综述了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3.
4.
尹彩霞 《护理研究》2015,(6):730-731
[目的]分析我院重症监护室深静脉置管病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情况、病原菌种类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重症监护室299例深静脉置管病人抽血进行血培养及拔管进行导管尖端培养,调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情况及病原菌监测情况。[结果]299例病人中,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21.4%(64/299)。检出病原菌64株,排在前3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29株(45.32%)、铜绿假单胞菌7株(10.94%)、鲍曼不动杆菌6株(9.38%)。[结论]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较高,耐药菌感染多,与导管部位、留置时间有关,故应加强无菌操作及置管的规范管理,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殷超鸣  周静 《当代护士》2018,(4):113-114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1月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134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危重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7例,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系统性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10.45%(7/67)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8.36%(19/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96%(6/67)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4.78%(3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较高,通过早期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其发生率,对于患者病情改善以及疾病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NICU救治危重新生儿的过程中,中心静脉置管是应用效果比较好的救治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注射血液制品、药物、血液净化及全肠外营养等领域。但该种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也容易引起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等一系列的并发症,不仅会影响到原发病的治疗,甚至还可能延长新生儿住院的时间,使新生儿病死率呈现增长趋  相似文献   

7.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控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血流相关感染控制策略。方法从我院自行开发的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软件中提取中心静脉置管患者238例为研究对象。了解中心静脉(CVC)留置的科室分布、疾病分布状况、感染情况与控制方法等。结果CVC置管的科室以ICU、心胸外科、肿瘤科、肾内科为主;基础病以肿瘤、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冠心病为主;238例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5人6次,其中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4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68%;静脉炎2例次,例次感染率为0.84%;皮肤软组织感染1例次,例次感染率为0.42%。结论建立软件与三级监控的系统,深入临床培训,限制插管地点与人员,缩短留置时间,加强护理,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CR-BSI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ICU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现状,探讨建立导管日志控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效果.方法 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方法,便利选取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呼吸监护室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对照组51例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干预组43例患者采取以建立导管日志为主的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CRBSI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发生感染5例(9.8%),干预组发生感染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453,P<0.05).干预组导管的千日感染率为0.00,对照组为4.36‰.干预组记录完整的日志为31条(72%)导管,记录不完整的12条(28%).结论 建立导管日志,切实做好无菌操作、管路观察及维护等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CRBS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在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85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20例(采用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和对照组430例(采用普通中心静脉导管),比较两组CRBSI发生率,分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菌的种类与特点。结果发生CRBS166例,其中实验组25例,对照组41例,两组导管留置7d前CRBSI感染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P〉0.05),7d后实验组CRBSI感染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3.91,4.30,P〈0.05)。实验组减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病原体主要为革兰阳性菌。结论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可明显减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心静脉置管是目前临床输液常用的技术,为需要静脉营养支持、中心静脉测压、危重患者抢救、输注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等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输液方式,具有保留时间长、静脉刺激性小等优点[1]。同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也逐年增加,尤其是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已成为导致原发性菌血症的重要原因之一。CRBSI的发生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了医疗费用及病死率[2]。护士作为中心静脉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士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认知行为的现状。方法调查2015年8—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ICU护士200名,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ICU护士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认知调查问卷和ICU护士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ICU护士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认知总得分为6~19分,平均总得分(12.43±2.47)分,处于中等水平。ICU护士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行为总得分为69~100分,平均总得分(93.23±7.02)分,得分较好。ICU护士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认知的影响因素包括护龄、职位和是否学习过指南;ICU护士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护龄和接受培训的方式。结论应采取分层、分阶段的方法,加强ICU护士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知识的相关培训,包括学习指南和定期考核等,提高ICU护士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认知行为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上应用日趋广泛,各种深静脉导管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给药、补液及肠外营养支持。在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治疗中,中心静脉导管可以说与生命紧密相连。近年来,尽管在静脉导管材料、种类及置管技术上不断进步,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RI)仍很常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病房中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相关因素。[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发放给我院收集到的所有ICU病房病人以便了解和掌握其一般情况,实施Logistics分析方法得到ICU病房病人出现CRBSI情况的最主要原因。[结果]年龄超过60岁、导管材料为普通双腔、留置管部位为股静脉、留置管时间为7d以上这几个因素的P值都小于0.05,且其OR值也都处于95%可信区间内,是影响到ICU病房病人出现CRBSI情况的最主要原因。[结论]年龄超过60岁、导管材料为普通双腔、留置管部位为股静脉、留置管时间为7d以上这几种情况都是影响到ICU病房病人出现CRBSI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与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干预策略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是血管内置管最严重的并发症.本文概述了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定义和诊断方法,介绍了如何施行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干预策略,以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并简要描述了香港地区在这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基于文献研究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风险预测模型进行总结,从模型的构建方法、预测能力、临床应用及不足等方面综述,为构建更适用于临床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风险预测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目的:探讨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的病原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3年6月期间我院1327例次中心静脉置管病例中确诊的24例CRI病例,分析其病原体分布,感染与静脉导管留置类型、时间的关系。结果:CRI病例中,留置单腔导管者9例,留置双腔导管者15例。共分离菌株2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2株.革兰阴性菌7株.真菌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见(7株),其次是真菌(6株)。CRI以置管后第8~14天发生率最高(56%)。结论:预防的重点在于避免导管腔内及腔外的污染。重视穿刺点皮肤的消毒,选用单腔导管,减少不必要的间置装置,操作者水平的提高以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均能有效减少CRI的发生。对怀疑CRI者不应立即拔管,可先试行抗生素锁治疗,在24~48h后无效者应立即拔除导管。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感染不易控制、病情严重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真菌感染的病例。应及时拔除导管。  相似文献   

17.
结合2011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出版的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最新指南,从皮肤消毒液的选择、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浸渍敷料和浸渍导管的选择方面综述了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WHONET 5.6软件对2015年1月-2018年12月ICU分离的CRBSI患者的病原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279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58.06%,革兰阳性球菌占36.92%,真菌占5.02%。药敏结果显示,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菌素类、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和氨曲南的耐药率较高;主要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G、苯唑西林、复方新诺明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高。结论 应加强ICU内CRBSI的监测,降低CRBS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神经外科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订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1 24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导管拔除后均进行导管培养及血培养。结果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为5.31%,日感染率为10.42‰。置管时间7d、置管部位为股静脉或颈内静脉、输注静脉营养液、年龄≥50岁、置管者年资5年、患者体质指数≥25.0、合并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将增加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结论缩短管道留置时间、尽量选择锁骨下静脉置管、避免长时间持续输注静脉营养液、加强置管者资格培训、增强患者免疫力可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索和评价ICU成人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的相关证据,并对证据进行总结。方法计算机依次检索BMJ最佳临床实践、Up To Date、G-I-N、NGC、NICE、SIGN、RNAO、医脉通、JBI、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CINAHL、EMBASE、SCCM、CDC、INS、SinoMed、CNKI、万方数据及VIP自建库至2019年3月关于综合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及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证据总结、最佳实践、实践推荐、系统评价及原始研究。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包括指南2篇、实践推荐1篇、指南更新意见1篇、实践标准1篇、系统评价11篇、原始研究2篇。最终形成38条最佳证据,整理综合为穿刺工具的选择、穿刺部位的选择、无菌操作、无菌维护、导管移除、质量改进6个维度。结论该证据总结可为医务人员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提供循证支持,但在证据应用时,用证者还需结合临床情境、分析障碍因素、制定干预方案、进行过程监测和效果评价,最终达到指导医务人员解决临床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