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护理学的发展,传统的护理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目标需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为此,我院组建由学校教师和临床护理骨干构成的导师队伍,在学生入学后即进行导师分配,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均有双导师对其进行指导,即实施"全程双导师制"。"全程双导师制"实施以来,既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也改善了护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我院"全程双导师制"教学模式己进入初步实施阶段并不断完善,其教学效果己初见成效,得到了师生的好评。  相似文献   

2.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是近年来我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式。南方医科大学检验与生物技术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从 2017 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本科生开始试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经过两年的实践和探索,此举措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了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了学生职业道德,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衔接,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师生双方独立思考和科研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生培养以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实习阶段的培养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阶段,需要采取适合专业特点、且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导师制注重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强调结合素质教育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导师制对实习生临床影像诊断思维培养、校园到医院的角色转变、创造性思维与科研能力形成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且有利于导师自我综合能力的促进与提高。在临床实习阶段的实施中,除了保证教学质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导师队伍的建设与规范、协调实习与未来规划关系提高实习生参与度、健全与完善师生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4.
通过简要总结国内本科教育中双导师制的实施情况,结合国际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特色,试述双导师制的法医学本科人才培养及改革路径探索。基于法医学专业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以校内导师指导学业与学术、校外导师指导实践与行业的优势,搭建导师-学生-导师交流平台。加强校内外导师沟通合作,科研反哺教学、行业反哺教学、科研与行业齐头并进发展,将研讨资源辐射行业法医需求,提升法医本科人才质量的同时为法医继续教育提供资源。高校和行业协同育人,可共同促进法医学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础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既是现代医学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也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基于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及职业规划,文章对其科研能力培养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以重庆医科大学教师科研项目为依托,对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尝试,通过教师指导,学生从建立科研思维到独立自主地从教师科研项目中提出子课题、掌握实验技能和撰写研究报告等,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科研训练,使得学生能够了解科研、参与科研、热爱科研,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以教师科研项目为依托培养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有助于促进基础医学的学科发展和建设,也提升了基础医学专业学生未来就业和升学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海南省护理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方法采取分层抽样抽取海南省护理本科生36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4.4%的护理本科生认为有必要配备导师,但对导师制了解程度较低。57.2%的学生对导师制培养现状不满意。师生交流不足。59.7%~74.5%学生认为导师制对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价值观、临床护理能力、人文关怀、沟通协调能力、阅读科研文献、论文写作七个方面能力有较大以上程度的培养。结论导师制是提高护理本科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应在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导师制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在学生了解导师制的前提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定相关指导内容,做到因材施教,体现导师工作的时效性、方向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分析在医学本科生临床教学阶段实施导师制度的必要性、主要目标及具体实施方法。方法 对首都医科大学第八临床医学院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5年制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 97.3%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临床教学阶段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度;导师制度的主要目标是以临床技能为主的综合能力培养;对于实施方法,学生希望对导师的选择最好双向选择或随机分配,师生比为1:1为宜;指导形式及内容多样,以学生主动约见导师,在导师指导下结合临床病例学习临床知识和技能为主;同时大多数学生也希望在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及开展科研工作方面得到导师的指导。结论 在临床教学阶段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具有必要性;建议建立优化导师资源配置,教学时间灵活掌握,采取以临床典型病例教学为主教学方法,以提高临床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本科生导师制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本科生导师采用问卷调查,探讨医学院校本科生双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方法调查方式以调查问卷为主,调查对象为锦州医科大学基础和临床参与导师制的66名老师。结果有65.15%(43/66)老师支持并认同双导师制的实施,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中学生主动提起占13.64%(9/66),37.88%(25/66)的导师认为对本科生导师制度奖惩措施不完善。其原因有本科生导师制度的激励和监督等配套措施不够完善,学生缺乏主动积极参与的热情,导师自身角色定位不清晰等。结论只有不断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才能促进本科生导师制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代医学和社会的发展对基础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 国内高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与学生相脱离”“基础与临床相脱离”“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教学与科研相脱离”。近年来,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积极推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出“第一课堂”(实验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PI 实验室实践)相结合的基础医学整合实验教学模式。通过“第一课堂”综合性大实验、专题研讨和生物安全虚拟实验教学等多个教学模块,让学生了解到相应的前沿技术和科研进展。同时,通过“第二课堂”的PI实验室实践,让学生得到全程“一对一”科研导师指导和系统、规范化的科研培训,完成创新性大实验设计和开题答辩。经过5年实践检验,这种基础医学“双课堂”整合实验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科研实践能力,为基础医学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本科生导师制对临床医学本科生学习情况、科研创新、临床技能及就业规划等方面的影响。方法文章通过对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的满意度,从而分析导师制在临床医学本科生实行过程中的效果和不足。结果本科生导师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和临床技能的能力,但是效果欠佳,在其他方面的影响有限。结论本科生导师制仍需加以改进并趋于完善,以建立更好的临床医学本科生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地处广西少数民族边远地区的某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现状,研究其硕士生导师队伍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 参考国家和学校有关研究生教育管理文件和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培养和管理等规章制度以及相关文献设计调查问卷,选取右江民族医学院66 名硕士研究生导师进行调查。结果 49.13% 的导师认为学术型导师遴选条件中对科研成果、教学成果或其他成果的要求欠合理,38.60% 的导师认为专业型导师遴选条件中对主持课题及经费的要求不合理,29.82% 的导师认为专业型导师遴选条件中对学历、职称和临床实践工作时间的要求欠合理;对其他遴选条件要求的认可程度均在80% 以上;但有50.87% 的导师认为遴选条件存在标准量化不够等问题。5 年来有超过30% 的导师未单次外出学习(进修)超过3 个月,54.40% 的导师参加导师培训的次数不超过1 次,50.87% 的导师未参与制定本学科、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85.97% 的导师认为每人每届指导的研究生不宜超过2 人。80.70% 的导师认为应该对硕导进行科研方法的培训。68.42% 的导师对学校的导师考核和评价制度不满意。结论 当前硕士生导师队伍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相关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1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建设创新型国家既是历史要求也是时代使命,教育乃国之大计,如何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是当前对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为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近年来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基础医学专业,以“四个面向”为人才培养出发点,依托雄厚的办学资源与条件,推进“双一流”建设,落实“双万计划”“强基计划”,打造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引领师生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战略和人民生命健康需求,故对基础医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3.
“大健康”背景下,对医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医学研究生岗位胜任力,滨州医学院紧紧围绕“岗位胜任力”的核心,从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和研究生培养两个“经度”入手,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学科交叉思维和国际视野4个“纬度”,实施培养模式改革。在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经度,建立健全研究生导师分类遴选考核体系,构建“四位一体” +“思政贯通”的导师培训体系,开展“医学+X”交叉融合工程,组建国际化导师队伍,全面提高研究生导师岗位胜任力。在研究生培养经度,构建科学学位科研素养全周期覆盖、专业学位 “产学研”一体化的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建立“医学+X”医学研究生交叉培养体系和“S-P-R-I国际化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学科交叉能力,拓宽国际视野,提升研究生岗位胜任力。自新模式实施以来,切实提升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学科交叉思维和国际视野,岗位胜任力显著提高,深受就业单位欢迎,就业率近100%,均从事医学科研或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分析双导师制在全科医学基层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 选取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招收的2018级、2019级全科住培学员,共60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实验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2月.实验组学员参与双导师教学,对照组学员参与普通的单导师教学;对比两组学员每季度、每学年的考...  相似文献   

15.
分析我国研究生导师现有遴选模式,探索导师遴选模式的改革方向,寻求导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将培养机制引入导师遴选工作,建立以学院、学科、学校以及导师的持续成长为基点的培养机制,从被动遴选转变为主动培育,进一步提升导师队伍素质,使导师队伍建设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王庭槐教学团队从上世纪80 年代初就开始对生理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索,通过不断更新观念,持续实践,逐步将验证性、封闭式和较单一的生理实验教学方式转变为探索性、开放式及多学科综合的实验生理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明显优化,并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2009 年“实验生理科学”成为国家精品课程。本文对王庭槐教学团队实验生理教学改革历程进行简要地回顾和解析,以供同行借鉴和指正。  相似文献   

17.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全科医生队伍的培养也愈发重要。全科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高素质全科医生的储备力量,其教育对居民健康、全科人才结构、学科发展有重要意义。全科医学研究生教育历程较短,经过数年的发展和探索,研究生招生规模及生源质量不断提高,导师数量不断增加,培养模式也逐渐完善。但是过程中仍存在导师队伍同质性欠佳、缺乏统一的培养模式和管理制度、社区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规范培养模式及管理制度、加强职业定位等建议,以期促进全科医学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输送了数以万计的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师资是临床医学教学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给导师队伍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是第一责任人,导师指导的质量直接影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水平。导师指导研究是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更具有明确的实践指向。它有利于提升研究生导师的指导效率和质量,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文章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指导带教存在的问题出发,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其指导带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希望能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