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系统规范化护理模式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2012-03至2014-11期间我院进行的脑神经胶质瘤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除接受常规护理外还进行系统规范化的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前一天(T1)血压和心率为[(125.43±19.32)mmHg、(78.98±10.94)次/分]、进入手术室后插气管时(T2)血压和心率为[(128.45±18.35)mmHg、(78.94±11.47)次/min]、手术结束时(T3)血压和心率为[(120.15±16.12)mmHg、(83.45±15.15)次/min]手术后的24 h(T4)血压和心率为[(120.35±17.90)mmHg,(72.25±12.63)次/min]和手术后72 h(T5)血压和心率为[(121.12±15.23)mmHg、(70.35±12.95)次/min],这几个时刻的心率和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血清IL-6在手术前后的波动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患者血清皮质醇含量变化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对照组较实验组更焦虑(P<0.05)。结论 系统规范化护理模式可以调节患者手术中的应激反应,维持患者内环境的稳定,对患者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玮宸  裴玉芳 《武警医学》2020,31(6):486-489
 目的 分析流感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淋巴细胞与肺炎严重度指数(pneumonia severity index,PSI)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4月医院收治的66例流感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吸烟史、饮酒史、发热时间、流感类型、血常规、PSI等进行分析。按病情情况分为重症组(30例)、轻症组(36例),对两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分析重症肺炎的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及线性回归分析C反应蛋白、淋巴细胞与PSI的相关性。结果 重症组吸烟者和饮酒史者明显多于轻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百分率、单核细胞绝对值均明显低于轻症组,而C反应蛋白、PSI均明显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淋巴细胞绝对值与PSI呈负相关性(r=-0.6850,P<0.001);C反应蛋白与PSI呈正相关(r=0.8523,P<0.001)。结论 淋巴细胞减少、C反应蛋白增高、PSI增加是重症流感的危险因素,C反应蛋白与PSI呈正相关,淋巴细胞与PSI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某部士兵高温高强度军事训练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某部参加10 km长跑训练士兵52例,于训练前后进行生化指标检测,比较训练前后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1)训练后电解质Ca+、Na+较训练前升高[(2.6±0.07)mmol/L vs. (2.5±0.06)mmol/L,(145.2±1.6)mmol/L vs. (141.9±5.5)mmol/L,P<0.01],Mg+、K+较训练前降低[(0.9±0.06)mmol/L vs. (1.0±0.07)mmol/L,(4.4±0.4)mmol/L vs. (5.0±0.4)mmol/L,P<0.01];(2)训练后AST较训练前升高[(20.7±6.6)μmol/L vs. (18.7±4.2)μmol/L,P<0.01],ALT、GGT、ALP、TBIL、DBIL训练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训练后Cr、UA、LAC较训练前升高[(74.1±11.2)μmol/L vs. (67.4±14.6)μmol/L,(426.4±77.3)μmol/L vs. (411.2±78.3)μmol/L,(7.4±0.6)μmol/L vs. (4.4±0.7)μmol/L,P<0.01],Urea、β2-MG训练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训练后LDH、CK较训练前升高[(229.9±24.1)U/L vs. (188.3±31.2)U/L,(188.3±57.2)U/L vs. (149.6±58.8)U/L,P<0.01],CHE、CK-MB训练前后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温高强度训练可对机体造成影响,但未发生器官损伤,在训练后及时补充电解质,是尽快恢复体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骨创伤喷雾剂对急慢性软组织疼痛的疗效。方法 急慢性软组织疼痛157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79例和实验组78例。对照组采用盐酸羟考酮口服,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本院自制的骨创伤喷雾剂喷涂, 比较两组治疗后止痛起效时间、症状改善情况、疼痛VAS评分。结果 治疗后60 min、24 h、7 d实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实验组治疗后7 d疼痛、肿胀、局部压痛、遇寒加重缓解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效率(92.39%)高于对照组(80.6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止痛起效时间(9.2±4.5)min短于对照组(42.5±13.1)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创伤喷雾剂治疗急慢性损伤疼痛疗效确切, 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顾勇  杨艳  段炜  李娜  笪晨星  邢娜 《武警医学》2018,29(4):329-331
 目的 探索胃肠镜检查十二指肠大乳头时透明帽的辅助观察效果。方法 选取72例拟行胃十二指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使用透明帽辅助进行检查,对照组为单纯胃十二指肠镜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十二指肠大乳头的完整观察和其他检查效果。结果 实验组中,33/36(91.7%)的患者完成了十二指肠大乳头的完整观察,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9/36(52.8%)(P<0.001)。从食管插管到观察大乳头的时间,实验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实验组有更高的十二指肠疾病检出率(16.7% vs 8.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透明帽辅助胃肠镜检查十二指肠大乳头更便于观察,成功率更高,且可以缩短观察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武警士兵无氧运动能力与5 km跑成绩的相关性,为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52名武警士兵在标准400 m跑道进行50、400 m和5 km跑测试,记录运动成绩并换算为速度(分别记作ν50 m、ν400 m和ν5 km),利用气体分析仪进行最大摄氧量(VO2max)和通气阈(VT)测试。以ν50 m、ν400 m作为无氧运动能力的指标,以VO2max和VT作为有氧运动能力的指标。ν5 km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使用简单相关分析并计算Pearson相关系数(r);利用偏相关分析(校正其他相关变量)探讨ν5 km与有氧、无氧运动能力的关系并计算偏相关系数(R)及决定系数(R2)。结果 简单相关分析显示,BMI(r=-0.428,P<0.01)与ν5 km显著负相关,训练年限(r=0.375,P<0.05)、VO2max(r=0.848,P<0.01)、VT(r=0.316,P<0.01)、ν400 m(r=0.652,P<0.01)均与ν5 km显著正相关。偏相关分析显示,VO2max、ν400 m和VT解释了ν5 km总变异(R2)的82.4%,各R2分别为51.1%、24.1%和7.2%。结论 有氧运动能力是5 km跑成绩的决定因素,但无氧运动能力同样不可忽视。在制定5 km训练计划时,应适当增加无氧训练的比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氨(bloodammonia,BA)作为部队军事体能训练监控指标的可行性。方法90名武警某部战士随机分为3组,分别进行100m跑、400m障碍和蛙跳训练。测定各组训练前后BA、血乳酸(bloodlacticacid,Bla)、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和血浆游离DNA(cell-freeplasmaDNA,cf-DNA)的变化,分析BA与其他各指标的相关关系并计算Pearson相关系数。结果三组各指标基础值(训练前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训练前比较,100m组BA、CK和cf-DNA均显著升高(均为P<0.01),而Bla无统计学变化(P>0.05);400m障碍组和蛙跳组所有指标均显著升高(均为P<0.01)。相关分析显示,100m组BA与CK、cf-DNA均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P<0.05和P<0.01),而与Bla无显著相关性(P>0.05);400m障碍组和蛙跳组BA与Bla、CK、cf-DNA均呈显著正相关(均为P<0.01)。结论BA可作为士兵无氧训练科目简便易行的监控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异甘草酸镁治疗酒精性肝炎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12月酒精性肝炎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以4周为一疗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肝功能指标ALT、AST、GGT、总胆红素水平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8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以提高异甘草酸镁治疗酒精性肝炎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不同训练方式对武警战士血浆肌酸激酶(CK)和血浆游离DNA(cf-DNA)的影响,探寻军事训练过程中早期诊断运动性疲劳和运动性肌肉损伤的敏感标志物。方法 45名某部队武警战士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有氧训练组(5 km跑)、向心力量训练组(俯卧撑和仰卧起坐)和离心力量训练组(原地蹲跳和蛙跳),每组各15人。于训练前、训练后即刻、训练后30 min、1 h、12 h和24 h测定血浆CK和cf-DNA。结果 有氧训练组各时间点血浆CK和cf-DNA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向心力量训练组血浆CK在训练后12 h显著升高[(315±95) vs (134±45) U/L,P<0.01],24 h即恢复至安静水平[(151±71) vs (134±45) U/L,P>0.05];cf-DNA在训练后即刻显著升高[(59.1±12.7) vs (43.4±8.0) pg/μl,P<0.05],30 min达峰值[(95.3±13.6) vs (43.4±8.0) pg/μl,P<0.01],12 h即恢复至安静水平[(47.7±10.9) vs (43.4±8.0) pg/μl,P>0.05]。离心力量训练组血浆CK与cf-DNA的变化与向心力量组基本一致,但各时间点升高幅度均高于向心力量组(P<0.01)。结论 cf-DNA对运动的反应具有训练方式依赖性,中等强度有氧训练对cf-DNA的影响不大,力量训练特别是离心力量训练对cf-DNA的影响最大;cf-DNA可能是军事训练中早期诊断运动性疲劳和运动性肌肉损伤的敏感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刘美荣 《武警医学》2018,29(11):1036-1039
 目的 探讨给予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呼吸道正压通气辅助治疗时强化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2014-01至2016-12入院治疗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中选取150例重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强化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干预前、后患者血气指标变化情况,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依从性,观察患者相关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血气指标(PaO2、PaCO2、SaO2)改善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完全依从性(77.33%)显著高于对照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70、31.852,χ2=31.097,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消失、气促缓解及机械通气、住院平均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18、8.020、5.113、19.051,P<0.05)。结论 给予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辅助治疗时配合实施强化心理护理,可使患者血气指标获得更大程度改善,提高总体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肌内效贴对高强度训练后下肢训练伤的防护效果。方法 2019-06至2019-07从某部集训战士中选取51名受试者,随机分为三组:肌内效贴组(KT组)、安慰剂贴组(PT组)和静态拉伸组(SC组),每组17名。10 km武装奔袭后即刻、24 h、48 h、72 h,比较三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功能(ROM)、Lysholm评分、大腿周径等。结果 在训练后即刻、24 h、48 h、72 h, KT组的VAS值均低于SC组和PT组(P<0.05);KT组在训练后48 h、72 h对ROM的改善明显优于PT组和SC组(P<0.05),训练后48 h的Lysholm评分高于PT组及SC组(P<0.01);SC组在训练后72 h的VAS值低于PT组,对ROM的改善优于PT组(P<0.05)。三组不同时间的大腿周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肌内效贴有利于高强度训练后缓解下肢肌肉疼痛,增强膝关节稳定性,且能改善关节活动度,可用于下肢军事训练伤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运动对出生后多次异氟烷处理不同性别大鼠空间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学机制。方法 出生后7 d SD大鼠11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28)、运动组(n=30)、异氟烷组(n=26)和异氟烷运动组(n=26)。新生大鼠和母鼠单笼饲养,21 d后按雌雄分笼。异氟烷组和异氟烷运动组在生后7、9、11 d进行异氟烷处理。运动组和异氟烷运动组从21 d开始进行规律运动。规律运动6周后,测试雌雄大鼠在八臂迷宮、Morris水迷宫中的表现,随后取大鼠海马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分析,测定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Ki-67的阳性表达。结果 各组大鼠在八臂迷宫训练阶段,各组大鼠的总耗时随训练次数增多呈下降趋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异氟烷组训练次数与总耗时降低趋势的稳定性较差;与非运动组相比,运动两组的下降趋势稳定,总耗时逐渐减少。在八臂迷宫测试阶段,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异氟烷组大鼠的参考记忆错误次数增多,总耗时延长,以雌鼠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运动组雄鼠相比...  相似文献   

13.
朱凯敏  沈美华  汪承炜  高静  陈焱  杨涛 《武警医学》2019,30(10):857-860
 目的 在肝缺血再灌注小鼠模型中研究甲烷对肝线粒体的影响。方法 将C57小鼠1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甲烷盐水治疗组(IR+CH4组),每组6只,采用70%肝缺血再灌注模型,IR+CH4组再灌注开始前予甲烷生理盐水10 ml/kg腹腔内注射,留取标本检测氧化、抗氧化、线粒体相关指标。结果 与IR组相比,IR+CH4降低了ROS水平(t=3.154,P=0.0083)及MDA(t=3.738, P=0.028)水平,提高了GSH(t=2.687, P=0.0177)及SOD(t=3.480, P=0.0037)水平;采用Westen blot 检测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IR组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q=7.57,P<0.05)和OPA1(q=6.41,P<0.05)表达减少,分裂蛋白DLP1(q=3.718,P<0.05)表达增加;与IR组相比,IR+CH4组融合蛋白Mfn1(q=5.277, P<0.05)增加,分裂蛋白DLP1(q=6.700,P<0.05)表达下降;IR组PINK1(q=4.606, P<0.05)表达上调,IR+CH4组PINK1(q=3.922, P<0.05)表达下降。结论 甲烷生理盐水可降低氧化应激,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促进线粒体融合,减少分裂,促进线粒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赵美辉  张海湃  关玲 《武警医学》2022,33(3):247-250
目的 比较膈肌导引与腹式呼吸改善高原作业人员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的效果,为高原作业人员提供一种更有效的呼吸方法.方法 在海拔4000 m的高原随机抽取进驻高原满1个月且不足3个月的作业人员5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运用交叉对照研究方法分别测量受试者膈肌导引和腹式呼吸各5 min前后的血氧饱和度与心率,比较膈肌导引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黄芩苷胶囊对急性高原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MS)的预防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 80名急进高原健康男性青年随机分为3组, 黄芩苷组(n=32)、红景天组(n=24)和安慰剂组(n=24)。3组在进入高原前2 d、进入高原后连续3 d分别服用黄芩苷胶囊(0.5 g, 2次/d)、红景天胶囊(0.76 g, 2次/d)和安慰剂(2粒, 2次/d)。检测急进高原前(海拔397 m)和急进高原后(3658 m)受试者氧饱和度、心率、收缩压、舒张压, 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 PASP)和平均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 MPAP), 统计急进高原后各组的AMS发病率。结果 急进高原后安慰剂组、黄芩苷组和红景天组的AMS发病率分别为58.3%(14/24)、25.0%(8/32)和29.2%(7/24), 与安慰剂组比较, 黄芩苷组及红景天组AMS发病率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急进高原前比较, 各组受试者急进高原后心率、血压及肺动脉压均升高, 氧饱和度降低(P<0.05);与安慰剂组比较, 黄芩苷组血压及心率明显降低(P<0.05), 红景天组急进高原后氧饱和度升高、肺动脉压降低(P<0.05)。结论 黄芩苷组可能通过降低血压及心率预防AMS的发生, 红景天胶囊可能通过升高氧饱和度, 降低PASP、MPAP预防AM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ai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对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iabetic neuropathic pain,DNP)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组,10只)、模型组(40只),造模后的模型组再随机分成DNP组(DC组,10只,仅给予10 μl PBS缓冲液)、GDNF治疗组(DG组,10只,注射2 μg GDNF+10 μl PBS缓冲液)。各组大鼠均测造模前,造模后第3、21天,首次给药或PBS缓冲液后第1、3、7、14天的压尾机械阈值(TFT)与热痛缩爪潜伏期(PWL);处死大鼠后,取L4-6脊髓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脊髓背角磷酸化PI3K、p-AKT、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以及磷酸化核糖体S6蛋白激酶(p-S6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造模后第21 天,与N组比较,模型组的血糖明显升高(P<0.01),且TFT与PWL也均明显缩短(P<0.01);给药后第14 天,与DC组相比较,DG组TFT和PWL均明显升高(P<0.01),且磷酸化PI3K、p-AKT、p-mTOR、p-S6K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给药后第14天,与N组相比较,DC组TFT和PWL均明显降低(P<0.01),且磷酸化PI3K、p-AKT、p-mTOR、p-S6K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给药后第14 天,DG组与N组相比较,在TFT、PWL以及磷酸化PI3K、p-AKT、p-mTOR、p-S6K表达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鞘内注射GDNF能够减轻大鼠DNP,其机制可能与GDNF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降低p-AKT表达水平,从而抑制p-mTOR和p-S6K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张春  谢丹  米忠友  宋宗涛  龚必焱 《武警医学》2021,32(10):856-859
 目的 探讨慢性肝病患者发生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HE)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2014—2019年医院收治的64例HE患者为研究对象。以HE患者首次明确诊断为肝炎或肝硬化的时间为研究起点,首次发作HE作为研究终点,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引发HE可能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OR:1.066,P<0.0001)、肝硬化(7.979,P<0.0001)、乙肝病毒(HBV)感染及治疗(5.838,P<0.0001)、脾脏肿大(2.722,P=0.00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 1.986,P=0.024)和ALT水平高低(2.940,P<0.0001)是影响HE 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肝病患者HE 1年、3年、5年、10年的发病率分别是14.06%、34.38%、42.19%和85.94%。结论 年龄、肝硬化、HBV感染及治疗、脾大、EGV和血清ALT水平是潜在预判肝病患者HE发作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来曲唑(letrozole)治疗特发性少精子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50例特发性少精子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A、B、C 3组各50例,A组采用来曲唑片治疗,B组采用枸橼酸他莫昔芬治疗,C组给予安慰剂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各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E2、T、FSH、LSH、PRL、T/E2、INHB)、精液常规参数、睾丸体积和BMI。结果 治疗后A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B组的84.0%、C组的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血清FSH、LH、T、INH-B水平、T/E2比值明显高于B组、C组,血清E2水平低于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精子浓度、精子总数、精子正常形态比例明显提高(P<0.05);A组有效精子数显著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来曲唑治疗特发性少精子症能显著提高T、FSH水平、T/E2比值及精液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肝胆期高信号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并进行分型。 方法 回顾性纳入经手术病理或典型影像表现及临床随访证实为肝脏局灶性病变的病人124例,平均年龄(55.1±15.8)岁。分析肝脏局灶性病变124个,包括肝细胞癌(HCC)52个、胆管细胞癌(ICC)7个、混合型肝细胞癌-胆管癌(cHCC-CC)4个、转移瘤(HM)6个、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及FNH样变42个、肝腺瘤(HCA)2个、异型增生结节(DN)5个、肝海绵状血管瘤(CHL)6个。所有病人均行肝脏Gd-EOB-DTPA增强MRI检查,观察分析肝胆期高信号病变特征并对其进行分型。同一病变中不同分型间占比的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检验。计算肝胆期病灶-肝脏信号强度比(LLR),不同病变间LLR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 结果 HCC、ICC、HM、FNH/FNH样变和DN病变中不同分型间占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CC病灶中28个可见包膜(53.85%),各分型中Ⅱb型最多(23/52,44.23%);ICC病灶中Ⅱa型和Ⅲ型最多(均为3/7,42.86%);HM病灶中Ⅱa型最多(4/6,66.66%),且均为胃肠道转移瘤;FNH/FNH样变中Ⅳa型最多(32/42,76.19%);DN病灶中Ⅰa型最多(4/5,80.00%)。肝胆期不同高信号的病变间LL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的LLR低于FNH/FNH样变(P<0.05)。 结论 Gd-EOB-DTPA增强MRI肝胆期高信号病变的影像特征分型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