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建立测定木香及3种含木香的中药复方制剂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一测多评法,选取木香烃内酯作为内参物,建立该成分与去氢木香内酯的相对校正因子(f),从而对木香及3种含木香的中药复方制剂中的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进样量分别在0.101 23.036 0μg(r=0.999 8)和0.101 83.036 0μg(r=0.999 8)和0.101 83.084 0μg(r=0.999 9)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f=1.077 7,用木香烃内酯加f测得去氢木香内酯的加样回收率为99.53%,RSD=1.11%(n=9)。结论:该试验首次采用HPLC一测多评法测定了木香和3种含木香的中药复方制剂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方法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出滇南美登木中总生物碱提取的最优条件。方法:以盐酸小檗碱为对照品,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以总生物碱含量为指标,分别考察提取功率、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液料比和乙醇的体积分数5个因素对超声提取滇南美登木中总生物碱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星点设计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结果:滇南美登木中总生物碱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4%,提取功率457W,提取时间42min,提取次数为3次,液料比为20∶1(mL·g-1)。验证试验测得最佳条件时总生物碱含量为(2.77±0.02)mg·g-1(n=3,RSD=0.72%),与模型预测值结果接近。结论:本研究提取工艺简单,工艺参数可靠,提取效果良好,为滇南美登木中总生物碱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思路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交设计优化姜香脐贴中木香醇提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乙醇回流法提取姜香脐贴中木香药材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对乙醇浓度、料液比(质量:体积)、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进行4因素3水平的实验研究,以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含量为考察指标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佳乙醇回流提取工艺为:用6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3次,1h/次。结论应用该工艺能缩小服用剂量、提高质量,为复方中药经皮控释给药系统新剂型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藁本内酯(LIG)对脂多糖(LPS)所致心肌损伤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用质量浓度为10 mg·L-1的LPS处理心肌细胞,记为LPS组,正常培养的细胞为对照(Con)组;用浓度分别为10,20,40 μmol·L-1的藁本内酯处理心肌细胞后再用10 mg·L-1的LPS处理,作为藁本内酯低、中、高浓度组;将miR-NC、miR-133b-5p转染至心肌细胞中再用10 mg·L-1的LPS处理,记为LPS+miR-NC组、LPS+miR-133b-5p组;将anti-miR-NC、anti-miR-133b-5p转染至心肌细胞中再用40 μmol·L-1的藁本内酯、10 mg·L-1的LPS处理,记为LPS+LIG+anti-miR-NC组、LPS+LIG+anti-miR-133b-5p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检测miR-133b-5p表达水平。结果: 藁本内酯低、中、高浓度处理后,LPS诱导的心肌细胞中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Bcl-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Bax表达水平显著降低,miR-133b-5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miR-133b-5p过表达可抑制LPS诱导的心肌细胞中TNF-α、IL-6水平和细胞凋亡。抑制miR-133b-5p表达逆转了藁本内酯对LPS所致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论: 藁本内酯通过上调miR-133b-5p表达可抑制LPS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对LPS诱导的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鲁晓光  冯欣 《中国药师》2011,14(6):807-809
目的:建立了HPLC法同时测定五味麝香丸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WelchromMaterials柱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65:35);检测波长:225nm;流速:1.0ml·min-1。结果:木香烃内酯在0.0115~0.1150mg·ml-1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00%(RSD=0.90%);去氢木香内酯在0.0119~0.1190mg·ml-1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23%(RSD=1.02%)。结论:本方法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五味麝香丸中木香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试验和参比制剂2.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透皮作用的一致性。方法: 以大鼠和巴马香猪的皮肤作为透皮渗透的材料,选用立式改良Franz扩散池测定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的渗透吸收规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接收液中药物的吸收总量和猪皮中药物的滞留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试验与参比制剂在鼠皮及巴马香猪皮这两种不同透皮材料中5 h利多卡因的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分别为(0.380±0.019)和(0.351±0.017)mg·cm-2,(0.228±0.012)和(0.217±0.023)mg·cm-2;丙胺卡因的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分别为(0.422±0.022)和(0.382±0.029)mg·cm-2,(0.263±0.015)和(0.238±0.008)mg·cm-2;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在巴马香猪皮中5 h的利多卡因,丙胺卡因的皮内滞留量分别为(2.021±0.094)和(1.999±0.118)mg·cm-2,(2.240±0.115)和(2.208±0.053)mg·cm-2;试验和参比制剂的体外释放比较的结果均符合FDA(U.S.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和欧盟的指导原则。结论: 2.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试验与参比制剂的透皮渗透程度和速率均符合外用制剂的一致性要求,且在猪皮内药物滞留特征相似。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选胃乐舒颗粒药材中醇溶性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延胡索乙素、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提取量和浸膏收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佳醇提工艺.结果:胃乐舒颗粒最佳提取工艺为:加6倍量的80%乙醇,加热回流3次,每次1 h.结论:该提取工艺高效、稳定,适用于大生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穿黄制剂指纹图谱定性分析和10个主要成分定量分析的测定方法,为穿黄制剂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Technologies EC-C18柱(250 mm×4.6 mm,4.0 μm),乙腈-0.2%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25℃,采用323 nm和215 nm双波长切换模式进行检测。结果: 研究建立了该制剂的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确定了11个共有峰,17批次穿黄制剂的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同时测定了其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去氧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10种主要成分的含量,方法学考查结果显示,以上各成分的线性范围分别是0.009 2~0.101 0 mg·mL-1r=0.999 8),0.012 9~0.142 0 mg·mL-1r=0.999 9),0.010 1~0.111 1 mg·mL-1r=0.999 9),0.013 0~0.143 0 mg·mL-1r=0.999 9),0.008 9~0.097 9 mg·mL-1r=0.999 9),0.004 7~0.051 4 mg·mL-1r=0.999 9),0.032 6~0.359 0 mg·mL-1r=0.999 9),0.051 7~0.569 0 mg·mL-1r=0.999 9),0.011 7~0.129 0 mg·mL-1r=0.999 9),0.056 6~0.623 0 mg·mL-1r=0.999 9),平均回收率在98.10%~102.93%范围内,RSD<2.3%(n=6)。结论: 建立的穿黄制剂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快速高效,可用于穿黄制剂的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多叶棘豆HPLC指纹图谱及2个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Symmetry®C18色谱柱(250 mm×4.6 mm,5.0 μm);以乙腈(A)-0.1%乙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建立了10批多叶棘豆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937~0.973,共标定了18个共有峰;同时测定了24批药材中槲皮素-7-O-α-鼠李糖-3-O-(6″-反式咖啡酰)-β-D-葡萄糖基-(1→2)-β-D-葡萄糖苷和芦丁的含量,分别为0.02~11.75 mg·g-1和0.01~1.26 mg·g-1结论: 建立的指纹图谱结合含量测定的方法可有效、全面地用于多叶棘豆药材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肠康片中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岛津Eclipse-XDB-C18柱(250 mm×4.6 mm, 5μm),流动相为乙腈-0.02%磷酸(40∶60),流速1.0 mL·min-1,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25 nm。结果 吴茱萸碱y=102097.5127x+1168.9695(r=0.9999),线性范围为0.5016~5.0160μg·mL-1,平均回收率为101.52%,RSD=1.87%(n=6);吴茱萸次碱:y=524410184x-316.7073(r=0.9998),线性范围为0.5021~5.0209μg·mL-1,平均回收率为101.56%、RSD=2.06%(n=6);木香烃内酯:y=1757575.24234x-75774.20833(r=0.9996),线性范围为0.0299~0.2993 mg·mL-1,平均回收率为100.05%、RSD=1.26%(n=6);去氢木香内酯:y...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改良的Franz透皮扩散池考察黄连膏中主要活性成分的体外透皮吸收情况,同时对黄连膏的抗炎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选用改良Franz透皮扩散池,接收液为30%乙醇生理盐水,以小鼠背部皮肤为透皮材料,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透皮接收液中盐酸小檗碱、芝麻酚、芝麻素及总生物碱的含量,计算透皮吸收动力学参数,考察黄连膏中抗炎活性成分的累计透过量及吸收规律;取30只SPF级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组、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组(100 mg·kg-1)、黄连膏高剂量组0.075 g·g-1(生药/膏)、黄连膏中剂量组0.15 g ·g-1(生药/膏)、黄连膏低剂量组0.3g ·g-1(生药/膏),每组6只。阳性对照组为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组,进行2,4-二硝基氯苯(DNCB)致小鼠耳肿胀实验,观察黄连膏对炎症的抑制作用。结果:黄连膏中芝麻酚、盐酸小檗碱、芝麻素及总生物碱在24 h内的累积透过量分别为2.82,4.10,0.78,16.54 μg·cm-2;稳态透皮速率(Js)分别为0.125 2,0.181 4,0.034 2,0.745 7 μg·cm-2·h-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黄连膏高剂量组显著抑制DNCB所致小鼠耳肿胀。结论:黄连膏具有良好的体外透皮性能及抗炎活性,24 h内单位面积累积透过量随药物中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升高而增加,经皮渗透行为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UHPLC-Q-Orbitrap HRMS法对桃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建立快速测定桃仁中苦杏仁苷和野黑樱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100 mm×2.1mm,1.8 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正负离子Full MS/dd-MS2模式,通...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金荞麦止咳膏指纹图谱定性分析和8个主要成分定量分析的测定方法,为金荞麦止咳膏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13批金荞麦止咳膏的指纹图谱,标定共有峰,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对采用对照品比对确认的8种组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金荞麦止咳膏标定共有峰21个,其中原儿茶酸、原儿茶醛、芦丁、柚皮苷、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8种成分采用对照品比对确认,各成分的线性范围分别0.011 75~1.174 8 mg·mL-1(r=1.000 0),0.016 92~1.691 8 mg·mL-1(r=1.000 0),0.015 88~1.588 0 mg·mL-1(r=0.999 9),0.030 34~3.034 mg·mL-1(r=0.999 9),0.017 24~1.724 2 mg·mL-1(r=0.999 9),0.016 86~1.686 4 mg·mL-1(r=0.999 9),0.026 58~2....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叶酸修饰的粉防己碱(tetrandrine, TET)壳聚糖纳米粒(TET/FA-CSO-NPs)的最佳制备工艺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以离子交联法制备TET/FA-CSO-NPs,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处方组成并确定最佳制备工艺,通过形态观察、粒径、载药量及包封率的考察对其进行质量评价。以MTT法分别检测TET和TET/FA-CSO-NPs作用于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叶酸-壳聚糖偶联物(FA-CSO)1.50 mg·mL-1,TPP浓度2.50 mg·mL-1,载药质量比为1∶1,制备的TET/FA-CSO-NPs粒径为(214.9±2.1) nm, Zeta电位为(35.2±1.3) mV,包封率为(89.49±1.21)%,载药量为(24.41±0.33)%,外观圆整、均匀。FA-CSO空白纳米粒的质量浓度达到800μg·mL-1时细胞的存活率为(83.08±9.23)%,TET,TET/CSO-NPs和TET/FA-...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肾功能不全及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患者给予替考拉宁高负荷剂量用药方案的谷浓度水平,以及CRRT对其清除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2018年6月至2021年1月重症监护室使用替考拉宁抗感染治疗的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50 mL·min-1·(1.73 m)-2]患者,分为CRRT (CVVH模式)组和非CRRT组,给予高负荷剂量8~10 mg·kg-1,q12h×3剂。在替考拉宁给药第3剂及第6~8剂前测定血清谷浓度,CRRT组同时测定滤出液浓度,并计算替考拉宁滤过系数。结果:共纳入46例患者,给予替考拉宁高负荷剂量后,非CRRT组和CRRT组的第3剂前血清谷浓度达标率分别为79.17%和86.36%,第6~8剂前谷浓度达标率分别为83.33%和90.91%。用药前白蛋白水平<30 g·L-1的替考拉宁第3剂及第6~8剂前谷浓度显著低于白蛋白≥30 g·L-1组[11.88(8.99,14.26) mg·L-1 vs.16.92(12.46,24.30) mg·L-1,P=0.024;12.42(11.84,14.55) mg·L-1 vs.20.2(12.42,24.18) mg·L-1,P=0.007]。CRRT患者超滤率为(46.66±12.72) mL·kg-1·h,测定替考拉宁血药谷浓度和同时间点的滤出液浓度分别为:18.08(11.99,24.18) mg·L-1和(3.49±1.09) mg·L-1,替考拉宁滤过系数为0.180±0.049。结论:肾功能不全及行CRRT的危重症感染患者在替考拉宁高负荷剂量给药方案下可快速达到谷浓度目标范围,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影响替考拉宁血清谷浓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槐耳颗粒对奥沙利铂(OXA)诱导的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内在机制。方法:采用7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药物对照组,槐耳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和药物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5%葡萄糖溶液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i.p)10 mg·kg-1 OXA溶液造模,每周一次,共6周。每周给予OXA造模的同时,槐耳不同剂量组分别灌胃(ig.)给予2、4、8 mg·g-1的槐耳颗粒溶液,阳性对照组给予1.3 mg·g-1N-乙酰半胱氨酸(i.p),每日一次。药物对照组给予8 mg·g-1的槐耳颗粒溶液(ig.),正常和模型对照组则给予0.9%的氯化钠溶液(ig.),连续42日。造模及给药结束后,取小鼠血清及肝脏组织,分别检测血清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KP)和肝脏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过氧化氢酶(CAT)水平;称体重、肝重,计算肝重比;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氧化应激通路PI3K、P-AKT、Nrf2、HO-1、NQO1、GCLM、GCLC的蛋白表达变化,并分析PI3K两种亚型PI3K p85、PI3K p110的变化。结果:槐耳颗粒能显著降低模型组小鼠肝重/体重的值,降低血清AST、ALT和肝脏MDA水平,升高肝脏SOD、GSH水平(P<0.05);显著上调PI3K、P-AKT、Nrf2、HO-1、NQO1、GCLM和GCLC蛋白表达(P<0.05),且槐耳颗粒对PI3K p85和PI3K p110两种亚型均有上调作用。结论:槐耳颗粒可以缓解OXA诱导的肝脏损伤情况,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PI3K/Akt/Nrf2信号通路调控氧化还原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结合阿米卡星的PK/PD模型,运用蒙特卡洛模拟分别评价阿米卡星6种给药方案对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血流及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8-2019年临床标本血培养、痰培养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并测得阿米卡星对其MIC值,运用蒙特卡洛模拟法分别模拟不同给药方案对“铜绿假单胞菌血流及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5 000“例”的临床疗效,并计算各方案以IQmax ≥ 10为目标阈值的CFR。结果:临床血标本、痰标本中分别分离出76和953株铜绿假单胞菌,其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3.95%、9.76%。对于血流感染,阿米卡星7.5,10.0,12.5 mg·kg-1·d-1给药剂量的CFR均小于90%;当铜绿假单胞菌MIC ≤ 1 mg·L-1时,所有给药方案PTA均为100%,当MIC ≥ 8 mg·L-1时,所有给药方案PTA均小于90%。对于下呼吸道感染,阿米卡星所有剂量的CFR均小于90%;当铜绿假单胞菌MIC ≤ 0.5 mg·L-1时,所有给药方案PTA大于90%,当MIC ≥ 2 mg·L-1时,所有给药方案PTA均小于90%。结论:痰培养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相对于血培养较高,阿米卡星经验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血流感染时,我国指南阿米卡星推荐剂量能够达标,而经验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时,国内外指南推荐剂量均不能达到满意的抗感染治疗效果,存在较大治疗失败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