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miR-125a-3p对大耳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M1/M2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  方法  15只成年雄性健康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给予牛血清白蛋白注射和高胆固醇饲料喂养,miR-125a-3p抑制剂干预组给予动脉粥样硬化兔注射miR-125a-3p干扰慢病毒载体。油红O染色后图像分析法测定斑块面积,免疫组化法测定MMP-9和VEGF,免疫荧光法检测斑块组织中M1标记物CD11c和M2标记物CD206。  结果  与动脉粥样硬化组相比,miR-125a-3p抑制剂组斑块面积百分比显著降低(P < 0.0001)。与对照组相比,动脉粥样硬化组MMP-9(P < 0.001)、VEGF(P < 0.01)和CD11c(P < 0.001)水平显著升高,CD206水平显著降低(P < 0.001);与动脉粥样硬化组相比,miR-125a-3p抑制剂干预组MMP-9(P < 0.01)、VEGF(P < 0.01)和CD11c(P < 0.001)水平有所降低,CD206水平有所升高(P < 0.001)。  结论  抑制miR-125a-3p可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平衡M1/M2巨噬细胞,降低斑块组织中MMP-9和VEGF的表达,miR-125a-3p可能是治疗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对比不同SBT策略对机械通气患者肺通气影响。  方法  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收住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EICU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进行首次SBT的机械通气患者69例。随机分入T管组、PSV组及ATC组后进行30 min的SBT。SBT成功后24 h内拔除气管插管。所有患者SBT开始前(T0)、结束时(T1)及拔管后30 min(T2)用超声观察患者肺通气状态。  结果  3组患者首次SBT通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成功拔管的患者中:T1时3组患者LU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从T1到T2,T管组患者LUS变化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5),PSV组及ATC组患者LUS增加(P < 0.05)。  结论  有压力支持的SBT策略有利于患者通过SBT,同时在SBT过程中保证肺部通气量;然而,T管法SBT似乎更能预测患者拔管后的肺通气量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比现阶段胸科手术常用的3种神经阻滞方法(胸椎旁神经阻滞、竖脊肌平面阻滞和前锯肌平面阻滞)的皮区痛觉阻滞平面差异,比较何种神经阻滞联合术后镇痛更适合胸科手术患者。   方法  选择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胸腔镜手术的胸科患者共75例,随机分为胸椎旁神经阻滞组(T组)、竖脊肌平面阻滞组(E组)和前锯肌平面阻滞组(S组)3组。T组:局麻药物注入胸7椎旁间隙;E组:局麻药物注入胸6、胸7横突外侧竖脊肌与肋间肌之间的筋膜层;S组:局麻药物注入腋后线第6、7肋骨处背阔肌和前锯肌的筋膜间隙。3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确保针尖位置无误后注入0.5%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15±3)mL,注入局麻药20 min后,以针刺法测定麻醉阻滞效果和平面。   结果  T组对于胸前壁(锁骨中线、腋前线处)阻滞平面比E组和S组更广泛,T组均值分别为12.04(P < 0.05)、9.76(P < 0.05);而对于胸侧壁(腋中线、腋后线处)的阻滞范围则是S组更广泛,S组均值分别为9.8(P < 0.05)、10.48(P < 0.05)。   结论  对于胸科手术特别是胸腔镜手术的患者,选择胸椎旁神经阻滞作为辅助术中麻醉效果和加强术后镇痛方法更为合理;而前锯肌平面阻滞可能更适合辅助乳腺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用于经口清醒气管插管的UE视频喉镜与纤维支气管镜两种气管插管引导设备的临床效果。  方法  需经口清醒插管困难气道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Ⅰ组采用UE视频喉镜和Ⅱ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记录基础值(T0)、气管内喉麻管喷洒局麻药或经纤支镜喷洒局麻药(T1)、气管导管进入气管(T2)、插管完成3 min(T3)时的生命体征变化,插管时间、插管反应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  Ⅰ组患者心率、血压在T2较T0有增高(P < O.05),Ⅱ组心率、血压在T2较T0有显著增高(P < O.01),2组间在T0,T1、T2、T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05),插管时间Ⅰ组、Ⅱ组有明显差异(P < O.05),患者反应、患者评价Ⅰ组、Ⅱ组无明显差异(P > O.05)。  结论  UE视频喉镜用于经口清醒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稳定、安全舒适、操作便利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在诊断重度子痫前期颅内压(ICP)增高的价值。方法选取44例子痫前期的孕妇作为观察组,同时纳入30例无合并症的单胎孕妇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孕妇进行MRI和ONSD检测,根据MRI结果分为ICP正常组和ICP增高组;对照组仅进行ONSD测量。比较3组ONSD值,探究ONSD检测在重度子痫前期病人ICP增高时的最佳阈值。结果3组收缩压、舒张压、孕周和ONSD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其中收缩压和舒张压ICP增高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ICP正常组,且ICP增高组均高于ICP正常组(P < 0.01);对照组孕周显著高于观察组(P < 0.01);ONSD值ICP增高组和正常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ICP增高组显著高于ICP正常组(P < 0.01)。ONSD测量方法的曲线下面积0.759(P < 0.01),最大正确指数为0.497,ONSD临界值是4.0 mm,灵敏度为62.2%。结论超声测量ONSD可以用于辅助诊断重度子痫前期ICP增高,当ONSD为4.0 mm时对ICP增高的重度子痫孕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不同体重全麻诱导无通气期耐受缺氧的时限,以探讨肥胖患者的氧储备能力。  方法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43例,年龄20~50岁,根据体重指数(BMI)进行分组 (A组:BMI≤25 kg/m2;B组:BMI 25.1~29.9 kg/m2;C组:BMI≥30 kg/m2)。所有紧闭面罩吸纯氧5 min(氧流量10 L/min),常规药物麻醉诱导后,呼吸停止立即作机控正压通气(VT:8 mL/kg,R:12次/min,PEEP:5 cm H2O)3 min,在可视喉镜下气管插管一次成功。暂不连接麻醉机通气环路,直至SpO2降至93%时迅速接上环路行机械通气。记录诱导前、SpO2由100%降至97%时、SpO2降至93%时3个时刻的以下数据:体重指数、心率、血压、SpO2,以及停止给氧即刻SpO2由100%降至97%和93%的时间(T97、T93)。  结果  三组安全时限T97、T9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T97、T93与BMI呈负相关(P < 0.05)。  结论  随着BMI 的增大,无通气安全时限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THFR)多态性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研究对象为需行冠脉造影术及必要时支架植入术患者400名,行叶酸代谢677基因检测,按MTHFR C677T多态性分为 野生型C/C、纯合突变型C/T、杂合突变型T/T 3组,并行冠脉Gensini评分,随访所有行PCI患者术后180 d内发生 MACE事件(包括心脏死亡、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脏原因再次入院、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的情况。  结果  (1) MTHFR C677T T/T基因型患者冠脉Gensini评分显著高于C/T、C/C基因型患者(P < 0.05);(2) MTHFR C677T T/T基因型患者术后180 d内发生的MACE事件显著高于C/T、C/C基因型患者(P < 0.05)。  结论  (1) MTHFR多态性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显著相关;(2) MTHFR多态性与冠心病患者术后180 d内发生的MACE事件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金属基质蛋白-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金属基质蛋白-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金属基质蛋白-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SAA(serum amyloid A,SAA)与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关系。  方法  选择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住院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30例、足月胎膜早破产妇30例、同期正常足月妊娠者30例作为对照。经ELISA(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法检测3组孕妇外周血中MMP-1、MMP-3、MMP-9及SAA水平,将3组孕妇胎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判断是否存在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  结果  (1)MMP-1、SAA在PPROM(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组、PRO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组患者外周血中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 0.05),两两比较后,MMP-1和SAA在PPROM组中含量较PROM组明显升高(P < 0.05)。而MMP-3在PPROM组中含量明显高于PROM组和对照组(P < 0.05),但在PROM组和对照组间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MMP-9在3组孕妇之间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 PROM组70%(21/30)、PROM组33.3%(10/30)、对照组33.3%(10/30)。PPROM组产妇胎盘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阳性率较PROM组和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0.841,P < 0.05)。PROM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孕妇的血清MMP-1、MMP-3、SAA均与未足月胎膜早破并发早期绒毛膜羊膜炎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对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影响。  方法  利用试剂盒提取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通过扫描电镜及Western blot 鉴定外泌体。将胶质瘤细胞分为SHG449:SHG449细胞不做特殊处理;SHG449+M0组:SHG449细胞与M0型巨噬细胞共培养;SHG449+M0+exosome组:SHG449细胞与M0型巨噬细胞共培养后,加入标记有PKH-67的外泌体使其进入M0型巨噬细胞。  结果  (1)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成功提取,且进入M0型巨噬细胞;(2)外泌体进入胶质瘤细胞SHG449诱导极化的巨噬细胞后细胞形态转化,且M2型巨噬细胞活化标志物Arginase、CD206以及CCL22,TGF-β表达下降(Arginase:P < 0.01,CD206:P < 0.05, CCL22:P < 0.05,TGF-β:P < 0.01),M1型活化标志物iNOS,CD68以及IL-1β,TNF-α表达上升(iNOS:P < 0.01,CD68:P < 0.01,L-1β:P < 0.000 1,TNF-α:P < 0.001);(3)被外泌体诱导极化的巨噬细胞导致胶质瘤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 < 0.05),凋亡能力上升(P < 0.000 1)。  结论  人骨髓间质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可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向M2表型转化,并诱导其向M1表型转化,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从而达到抑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依靠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在神经重症患者术后建立有效预测颅内压 (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的方法。方法:连续监测52例神经重症患者术后有创ICP,使用经眼眶超声测量视神经鞘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直径的平均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ONSD诊断颅内高压的效能,并评估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所有患者的双眼平均ONSD[(5.27±0.47)mm]和有创ICP[(11.77±6.18)mmHg]相关性良好(r=0.79,P<0.01)。ROC 曲线得到 ONSD 诊断颅内高压(ICP≥20 mmHg)的最佳临界值为 5.625 mm,诊断的灵敏度为 74.3%,特异度为90.4%。同时获得ICP为5、10、15、25 mmHg对应的ONSD临界值为5.175、5.325、5.375、5.825 mm。结论:床旁超声经眼眶测量ONSD可以判断ICP变化,尤其在神经重症患者有创ICP或影像学检查受限的情况下,可以动态、快捷、无创地评估ICP,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部区域阻滞联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比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对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焦虑情绪、恶心呕吐及炎性介质释放的影响。  方法  选取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所收治的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老年患者90例,时间自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神经阻滞组(S组)和硬膜外镇痛组(Y组)。每组各45例,Y组患者择T12~L1行硬膜外穿刺置管,连接PCEA测定硬膜外阻滞平面在T8~L1以上后行快速诱导全麻气管插管下完成手术,术毕继续使用PCEA行术后镇痛;S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术侧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IINB)及双侧腹直肌鞘阻滞(RSB),测定区域阻滞平面在术侧及腹正中T8~L1以上后行快速诱导全麻气管插管下完成手术,术毕联合PCIA行术后镇痛。对比2组患者术毕清醒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强度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RS)评分、贝克焦虑量表(BAI)评分、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浓度及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  结果  2组患者性别、年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风险评估分级(ASA)、身体质量指数值(BMI)、手术用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S组住院天数少于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组间及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 < 0.05);2组术毕拔除气管导管后0.5 h的NR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S组术后12 h,24 h时间点NRS评分均低于Y组(P < 0.05);2组术后48 h时间点NR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组间及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 < 0.05);S组术后12 h,24 h时间点BAI评分均低于Y组(P < 0.05);2组术后48 h时间点BA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12 h,24 h,48 h任意时间点BAI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BAI评分逐渐降低。2组术前12 h时间点HMGB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S组术后12 h,24 h时间点HMGB1均低于Y组(P < 0.05);2组术后48 h时间点HMGB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12 h,24 h,48 h时间点HMGB1组内比较均高于术前12 h时间点(P < 0.05)。S组术后12 h,24 h,48 h时间点PONV发生率均低于Y组(P < 0.05);2组术后12 h,24 h,48 h时间点PONV发生率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术前采用腹部区域阻滞联合PCIA多模式镇痛相较于硬膜外阻滞镇痛,对减轻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老年患者术后疼痛和焦虑情绪、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降低静脉血中HMGB1浓度有更积极的作用,且对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效应更为持久,有利于老年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镇静镇痛慢诱导气管插管技术对减轻血流动力学波动,减少清醒气管插管对手术患者产生术后不良记忆、负面情绪、心理或精神影响。  方法  选取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20年10月所收治的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非仰卧位手术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快速诱导全麻气管插管,由医护人员完成体位摆放;研究组患者给予充分镇静、镇痛、气管表面麻醉慢诱导并保留自主呼吸行气管插管,医护人员在患者自主配合下完成体位摆放后进行全身麻醉。对比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记忆情况及心理状态评估。  结果  2组T1时间点组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流动力学稳定未见统计学差异(P > 0.05);T2时间点组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流动力学稳定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 < 0.05)。2组T3时间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组间比较血流动力学稳定对照组优于研究组(P < 0.05),2组T4时间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组间比较血流动力学稳定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 < 0.05)。研究组给药开始至完成气管插管时间长于对照组(P < 0.05),2组手术结束至清醒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5)。2组患者术后1 d对进入手术室后记忆、心理状态测评组间及组内比较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5)。  结论   全麻手术患者采用镇静、镇痛慢诱导气管插管技术不会增加患者产生术后不良记忆、负面情绪、心理或精神影响的概率。慢诱导临床操作时间稍长于快诱导,但不会引起苏醒延迟及拔管延迟,虽然插管时造成一定程度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但影响轻微,拔管时可减少拔管刺激引起的不良反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优于快诱导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MMP-1和MMP-7在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检测PAH患者血清中的MMPs(MMP-1、MMP-2、MMP-7、MMP-9、MMP-10、MMP-14)的含量并选择出2种MMPs进行动物体内实验。收集临床信息并比较PAH患者和健康人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NYHA心功能等级、6 min步行距离(6 min walking distance,6MWD)、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平均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mPAP)、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s)、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心率(heart rate,HR)等指标的差异。采用野百合碱诱导PAH大鼠模型,然后使用过表达MMP-1质粒和shMMP-7质粒分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醋酸棉酚(gossypol acetic acid,GAA)对体外培养的人舌鳞癌Cal-27细胞侵袭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制备0 μmol/L、2.5 μmol/L、5.0 μmol/L、10.0 μmol/L的GAA作用于人舌鳞癌Cal-27 细胞,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GAA对人舌鳞癌Cal-27 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qRT-PCR及Western blot实验检测GAA对人舌鳞癌Cal-27 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  结果  Transwell实验显示:GAA对人舌鳞癌Cal-27细胞细胞侵袭产生抑制作用,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qRT-PCR实验及Western blot显示,实验组人舌鳞癌Cal-27细胞中MMP-2、MMP-9 mRNA及蛋白的表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GAA能抑制人舌鳞癌Cal-27细胞的侵袭性,并降低人舌鳞癌Cal-27细胞MMP-2、MMP-9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这可能是GAA抑制肿瘤侵袭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负载肝癌抗原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对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微环境的影响。  方法  采用手术切除HCC组织制备HCC抗原,采集健康志愿者单个核细胞,诱导并分离出DC,CIK,按是否加入HCC抗原及共培养将细胞分为DC、Ag-Dc、CIK、Ag-DC-CIK四组,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细胞表型后,ELISA检测IL-6、IL-10及IFN-γ水平;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RT-PCR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MMP-3,MMP-9mRNA表达水平。  结果  负载抗原后DC组CD80及CD86表达阳性率,Ag-DC-CIK组CD3+CD56+、CD8+CD56+双阳性细胞均显著升高(P < 0.05); Ag-DC-CIK组IL-6及IFN-γ浓度显著低于其余各组;而IL-10浓度最高(P < 0.05);Ag-DC-CIK组VEGF及MMP-2、MMP-3、MMP-9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 < 0.05)。  结论  在DC负载自身抗原的基础上,与CIK共培养,可显著增强DC及CIK活性,有效降低HePG2微环境中血管形成,炎症反应及纤维化相关因子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