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分析Bayley婴幼儿发展量表第Ⅰ版(BSID Ⅰ)联合改良版婴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M-CHAT-R/F)筛查婴幼儿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效果,为基层儿保系统开展ASD早期筛查提供临床数据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9年1—12月期间在义乌市妇幼保健院参与“0~3岁儿童早期发展风险和异常筛查项目”采用BSID Ⅰ评估的6~12月龄婴儿为研究对象。采用2010年卫生部颁布《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中婴儿期孤独症警示指标对6~12月龄阳性患儿进行BSID Ⅰ评估。对认知发展指数(MDI)、运动发展指数(PDI)异常(MDI或PDI <80)的婴儿追踪随访,18月龄进行M-CHAT-R/F评估,后由专科医师进一步根据DSM-5进行ASD确诊。结果 纳入研究3 096例,警示指标阳性患儿535例,BSID Ⅰ发育异常421例,占13.60%。18月龄时进行M-CHAT-R/F评估阳性共38例,初筛总阳性率为9.97%,最终确诊ASD 16例。将BSID Ⅰ MDI<80作为预测因子,其在ASD组与非ASD组筛查中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28,P<0.01),BSID Ⅰ对ASD筛查的阳性预测值为0.076,联合M-CHAT-R/F阳性预测值可提高至0.42。结论 BSID Ⅰ联合M-CHAT-R/F可提高对婴幼儿ASD筛查的阳性预测值,建议对婴儿期BSID Ⅰ MDI<80的患儿进行18月龄M-CHAT-R/F筛查,为ASD早期筛查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与语言发育迟缓 (LR)儿童在中文版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ASQ)中的表现特征及其差异,为孤独症的早期筛查与鉴别提供指导。方法 以2016年9月-2017年2月就诊于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门诊并确诊为ASD和LR的16~30月龄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ASD儿童44例,LR儿童25例。研究人员与家长共同完成ASQ-3与ASQ-SE,筛查评估两组儿童在沟通、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解决问题、个人-社会、社交-情绪等能区的发展水平。结果 ASD儿童在ASQ-3五大能区及ASQ-SE中的筛查不通过率均高于LR,其中大动作、精细动作、个人-社会能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性别、年龄等混杂因素后,ASD组在大动作(OR=2.52,95%CI:1.24~5.11)和个人-社会(OR=2.15,95%CI:1.18~3.94)能区的表现仍较LR组更差。结论 16~30月龄的ASD儿童,其大动作和个人-社会能区的发育比LR儿童更差。当存在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在ASQ-3筛查中合并有大动作和个人-社会能区发育落后时,建议对其进行特异性的孤独症筛查与诊断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和评价附后续访谈的改良版婴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M-CHAT-R/F)联合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第三版(ASQ-3)筛查幼儿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效果,为孤独症的早期识别提供指导。方法 以2016年8月-2017年3月在全国6家医院儿童保健科做常规保健,并且M-CHAT-R初筛阳性(筛查分数≥3分)的291名16~30月龄儿童为研究对象,由家长填写与儿童月龄相匹配的 ASQ-3问卷,测评儿童在沟通(C)、粗大动作(GM)、精细动作(FM)、解决问题(SP)、个人-社会(PS)等能区的发展水平。初筛阳性儿童由专科医师进一步根据DSM-5进行确诊。比较ASQ-3联合M-CHAT-R/F与单独使用M-CHAT-R/F对ASD筛查的阳性预测值(PPV)。结果 291例M-CHAT-R/F初筛阳性儿童中最终确诊ASD患儿53例,M-CHAT-R初筛对于ASD筛查的PPV为0.18。在初筛阳性、确诊者中,ASQ-3五大能区可疑发育迟缓率最高的均为C能区,其次为PS,将C和PS能区均不通过作为预测因子,其在M-CHAT-R初筛阳性群体中对于ASD筛查的PPV为0.43,在未做后续访谈前,可显著提高M-CHAT-R筛查ASD的PPV(0.43 vs 0.18,P<0.001)。结论 ASQ-3联合M-CHAT-R/F可提高对婴幼儿ASD筛查的阳性预测值,建议对M-CHAT-R/F筛查阳性的婴幼儿辅以ASQ-3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早期诊断的影响因素,为相关政策及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7例于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确诊的6岁以下ASD儿童的带养人进行现场或电话调查。依据诊断月龄分为早期诊断组(n=48,23.19%)和非早期诊断组(n=159,76.81%),采用调查表、盖瑟尔发育诊断量表(GDDS)、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S-M)进行评估,运用单因素分析和逐步Logistic回归探讨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的早期筛查、主要带养人等11个变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进行早期筛查有利于早期诊断(OR=4.296,95%CI:1.959~9.423);生活能力水平(OR=0.380,95%CI:0.207~0.698)、粗大运动水平(OR=0.323,95%CI:0.185~0.564)越低,越不利于早期诊断。结论 早期筛查对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应完善当前的ASD早期筛查程序。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外周血淀粉酶样前体蛋白(APP)家族、脑源性生长因子(BDNF)在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外周血中表达的特异性,探索疾病早期筛查的生物学标记物。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2013年1月—2016年12月间就诊的103例ASD儿童血浆总sAPP,sAPP-α,sAPP-β和BDNF水平,并与78例正常健康儿童、25例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及25例智力障碍(ID)患儿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sAPP和sAPP-α在ASD、ID、 ADHD及正常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86.17、39.01,P均<0.001);sAPP-β和BDNF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外周血APP表达水平在ASD儿童中具有特异性,可以作为疾病筛查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外周血ENO2基因甲基化修饰的水平,为ASD的早期筛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8年1-12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收集5对性别和年龄分别匹配的ASD儿童和正常对照儿童的外周血,应用Medip-chip甲基化芯片分析,发现ASD儿童外周血均存在ENO2基因的高甲基化改变,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样本至101对ASD与正常对照儿童,应用亚硫酸盐变性测序检测ENO2基因甲基化水平,并应用荧光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在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ENO2基因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儿童相比,ASD儿童中有16例外周血ENO2基因具有高甲基化改变,频率为15.8%(16/101)。对ENO2基因启动子16个CpG位点甲基化频率进行统计,发现越靠近转录的起始位点,甲基化的频率越高。在16例具有ENO2基因高甲基化改变的ASD儿童中,ENO2基因mRNA的平均水平约为正常对照组的30%。16例高甲基化的ASD儿童ENO2蛋白值为(15.15±3.52)μg/L,约为正常对照组儿童[(33.78±8.18) μg/L]的一半。结论 15.8%的ASD儿童外周血存在ENO2基因的高甲基化改变,ENO2表达的降低有可能成为一部分ASD筛查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外周血ENO2基因甲基化修饰的水平,为ASD的早期筛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8年1-12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收集5对性别和年龄分别匹配的ASD儿童和正常对照儿童的外周血,应用Medip-chip甲基化芯片分析,发现ASD儿童外周血均存在ENO2基因的高甲基化改变,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样本至101对ASD与正常对照儿童,应用亚硫酸盐变性测序检测ENO2基因甲基化水平,并应用荧光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在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ENO2基因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儿童相比,ASD儿童中有16例外周血ENO2基因具有高甲基化改变,频率为15.8%(16/101)。对ENO2基因启动子16个CpG位点甲基化频率进行统计,发现越靠近转录的起始位点,甲基化的频率越高。在16例具有ENO2基因高甲基化改变的ASD儿童中,ENO2基因mRNA的平均水平约为正常对照组的30%。16例高甲基化的ASD儿童ENO2蛋白值为(15.15±3.52)μg/L,约为正常对照组儿童[(33.78±8.18) μg/L]的一半。结论 15.8%的ASD儿童外周血存在ENO2基因的高甲基化改变,ENO2表达的降低有可能成为一部分ASD筛查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运用伟伦spot双目视力筛查仪对 6月龄~6 岁儿童进行屈光状态的筛查与分析,寻找各年龄组的屈光筛查界值点。方法 对2018年3—9 月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门诊就诊的15 342例6月龄~6岁儿童使用伟伦spot双目视力筛查仪进行屈光筛查,按照年龄分组进行统计学描述与分析,寻找合适的界值点。结果 各年龄组等效球镜x-±2s 和柱镜P95的界值点分别是6~12月龄-1.50 D~+2.00 D,2.75 D;1~3 岁-1.25 D~+1.75 D,2.00 D;3~6岁-0.75 D~+1.25 D,1.25 D。各个年龄段柱镜绝对值随年龄增加逐渐减小(H=739.449,P<0.05),等效球镜正视构成比逐渐增高(χ2=585.048,P<0.01)。结论 6月龄~6 岁儿童屈光筛查结果的判断需结合儿童年龄特点,等效球镜数值偏离出x-±2s和柱镜绝对值度数偏离出P95者应列为视力低常和弱视的可疑,给予恰当的转诊,完善进一步相关的眼科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3~7岁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气质特点,为其识别、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3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确诊的3~7岁的130例ASD儿童,与我国正常同龄儿童气质常模进行对比,对ASD儿童的气质特点进行研究。 结果 3~7岁ASD儿童气质以I-E型为主,但所占比例较正常学龄前儿童明显下降。其气质维度明显异于正常同龄儿童(P<0.05);3~7岁ASD儿童的气质类型的性别之间差异明显,男童的反应阈维度得分高(P<0.05),其余气质维度得分无明显性别差异,且反应强度与月龄呈负相关(r=-0.19,P<0.05);3~7岁ASD儿童的适应性、反应强度、心境得分与出生体重负相关(r=-0.26、-0.32、-0.31,P均<0.01)。结论 3~7岁ASD儿童气质维度明显异于正常同龄儿童,对其进行研究可更好地发现以及干预ASD。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描述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和发育迟缓儿童家庭养育环境分布差异,分析ASD儿童家庭养育环境与发育评估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8月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保健科就诊的ASD儿童(n=42)和发育迟缓儿童(n=48)为研究对象。两组儿童均要求完成Gesell发育量表评估,同时要求家长填写《家庭养育环境量表》。结果 本研究中家庭养育环境整体评价结果中“不良环境”33例,占36.7%。其中ASD组家庭养育“不良环境”12例,占28.6%,低于发育迟缓组(43.8%)。ASD儿童“情感温暖”不良的检出率高于发育迟缓组儿童(Z=2.490,P<0.05),家庭养育环境其他维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家庭养育环境不良的ASD儿童其适应性行为评分均数偏低(F=3.662,P<0.05)。结论 ASD儿童的养育环境促进应受到关注,家庭干预和家长教育可能促进改善其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6~30月龄儿童社交情绪问题与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初筛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为基层医院尽早发现儿童ASD高危特征,从而尽早进行ASD的初筛提供参考。方法对2018年1月-2019年11月来北京市房山区妇幼保健院做常规保健的542名儿童进行调查。儿童家长在培训过的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填写儿童所在月龄组的ASQ-SE问卷。在同一天或相邻时间内,由对ASQ-SE筛查结果不知情的医护人员指导家长完成M-CHAT-R/F。对ASQ-SE与M-CHAT-R分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社交情绪异常儿童在M-CHAT-R上的分数高于社交情绪正常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18月龄组=5004.00,U24月龄组=5491.50,U30月龄组=409.00,P<0.001)。社交情绪异常儿童中,用M-CHAT-R初筛发现有ASD患病风险的人数比例较高(18月龄组为86.96%,24月龄组为90%,30月龄组为80%);ASQ-SE分数与M-CHAT-R分数呈正相关(r18月龄组=0.724,r24月龄组=0.693,r30月龄组=0.783,P<0.01)。结论社交情绪异常的儿童中大多数具有ASD的患病风险,应引起重视。尤其是小年龄段社交情绪异常的儿童,建议儿童保健科医生根据实际情况,对儿童采用M-CHAT-R/F量表进行ASD初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不同年度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发育及适应性行为水平情况的变化,为ASD早期识别、诊断及后期干预训练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2017年及2019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保科初诊的1~5岁ASD患儿Gesell评估及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S-M)结果。结果 2015、2017年及2019年ASD患儿在Gesell发育测评中总发育商(DQ)及S-M量表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20、0.495,P>0.05)。2015、2017及2019年ASD患儿各能区均表现为不同程度发育迟缓(DD),其中大运动能区DQ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683,P<0.05),不同年份大运动及精细运动能区发育迟缓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83、11.596,P<0.05)。ASD女童的精细运动及个人-社会能区DQ高于男童(Z=2.023、2.837,P<0.05);不同年龄段ASD患儿各能区DQ及S-M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56.557、185.824、37.935、8.038、68.752、32.657,P<0.05)。结论 本研究中近五年ASD患儿共患DD的水平及其适应性行为无明显变化;ASD儿童的发育水平及适应性行为存在一定性别及年龄差异,且大运动落后近年来愈加明显,对ASD患儿应尽早进行正式的发育及适应性行为评估,解读结果时亦应结合其性别及年龄,以全面评估病情及精准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开发一套适合于中国孤独症(ASD)儿童群体进行名词学习的词表,评估其有效性,以期为ASD儿童的语言训练提供材料。方法 筛选出生活中不同类别的最常用的480个名词,并按照难度分为低、中、高3个等级。从中筛选出121个代表性词汇,在3位专家进行内容合理性评估后,通过家长自评报告,评定195名2~8岁ASD儿童和130名正常发育儿童对这些词汇的理解和表达水平,并检验该词表中词汇难度分级的合理性。结果 1)本研究开发的词表经专家评定,词汇选择合适,难度设置合理;2)在组水平,正常儿童理解与表达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48,P=0.083),孤独症儿童理解能力显著优于表达能力(t=18.31,P<0.001);在个体水平,两组被试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发展都有个体异质性;3)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儿童组,难度主效应显著(F=204.67,P<0.001),年龄主效应显著(F=37.40,P<0.001),二者交互作用显著(F=12.20,P<0.001);在孤独症儿童组,难度主效应显著(F=234.48,P<0.001),年龄主效应显著(F=17.20,P<0.001),二者交互作用显著(F=4.95,P<0.001)。结论 本研究首次设计了适合于孤独症儿童语言教学的名词词表,其内容与难度设置合理,能很好地评估儿童词汇表达与理解水平是否同步,并在正常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内部区分出词汇发展在不同能力水平的儿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开发一套适合于中国孤独症(ASD)儿童群体进行名词学习的词表,评估其有效性,以期为ASD儿童的语言训练提供材料。方法 筛选出生活中不同类别的最常用的480个名词,并按照难度分为低、中、高3个等级。从中筛选出121个代表性词汇,在3位专家进行内容合理性评估后,通过家长自评报告,评定195名2~8岁ASD儿童和130名正常发育儿童对这些词汇的理解和表达水平,并检验该词表中词汇难度分级的合理性。结果 1)本研究开发的词表经专家评定,词汇选择合适,难度设置合理;2)在组水平,正常儿童理解与表达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48,P=0.083),孤独症儿童理解能力显著优于表达能力(t=18.31,P<0.001);在个体水平,两组被试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发展都有个体异质性;3)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儿童组,难度主效应显著(F=204.67,P<0.001),年龄主效应显著(F=37.40,P<0.001),二者交互作用显著(F=12.20,P<0.001);在孤独症儿童组,难度主效应显著(F=234.48,P<0.001),年龄主效应显著(F=17.20,P<0.001),二者交互作用显著(F=4.95,P<0.001)。结论 本研究首次设计了适合于孤独症儿童语言教学的名词词表,其内容与难度设置合理,能很好地评估儿童词汇表达与理解水平是否同步,并在正常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内部区分出词汇发展在不同能力水平的儿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改良婴幼儿孤独症量表中文简化版(M-CHAT中文简化版)在3~4岁儿童中筛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应用价值,并制定合适界值。方法在2018年1-12月期间,选取年龄在3~4岁之间临床诊断为ASD儿童48例及正常发育儿童96名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进行M-CHAT中文简化版评定,并绘制ROC曲线,以评价该量表在3~4岁儿童中筛查ASD的价值。结果 M-CHAT中文简化版在3~4岁儿童中筛查ASD时,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4(95%CI:0.893~0.975);当筛查界限分为13分时,M-CHAT中文简化版区别ASD和非ASD能力最高,其灵敏度为0.94(95%CI:0.828~0.987)、特异度为0.82(95%CI:0.732~0.893)、Youden指数为0.76、阳性概率比5.29(95%CI:3.400~8.200)、阴性概率比0.08(95%CI:0.030~0.200)、阳性预测值为72.58%、阴性预测值为96.34%。结论 M-CHAT中文简化版筛查3~4岁ASD儿童能力较强,值得在3~4岁年龄段儿童ASD筛查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儿童早期孤独症筛查方法在儿童保健工作中的应用价值,为选择适宜的筛查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3-2018年间在闵行区妇幼保健院接受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儿童共计2 639名,于24月龄接受婴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CHAT-23)筛查的儿童2 525名,其中1 979名儿童于24月龄同时接受了0~6岁发育筛查测试(DST),通过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收集这部分儿童24月龄CHAT-23结果、智测结果,是否发生儿童孤独症及发育结局。比较CHAT-23结合智测筛查方法与单独使用CHAT-23量表筛查儿童孤独症的预测作用。结果 接受2周岁系统保健的2 639名儿童中最终确诊儿童孤独症34名,CHAT-23对于儿童孤独症筛查的灵敏度为0.265,将DST筛查结果的DQ、MI结果的可疑/异常作为联合筛查方法,可提高儿童孤独症筛查灵敏度(0.906 vs.0.265),对于避免漏诊具有重要意义,筛查效果也较单一方法好(约登指数0.481 vs.0.261)。结论 CHAT-23量表结合智测筛查方法在发现孤独症患儿的筛查效果比单纯使用CHAT-23量表高,医生客观观察结果与家长主观填写相结合可对早期儿童孤独症准确诊断,便于早期发现、诊断、治疗以改善患儿预后,值得基层儿童保健临床工作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儿童早期孤独症筛查方法在儿童保健工作中的应用价值,为选择适宜的筛查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3-2018年间在闵行区妇幼保健院接受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儿童共计2 639名,于24月龄接受婴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CHAT-23)筛查的儿童2 525名,其中1 979名儿童于24月龄同时接受了0~6岁发育筛查测试(DST),通过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收集这部分儿童24月龄CHAT-23结果、智测结果,是否发生儿童孤独症及发育结局。比较CHAT-23结合智测筛查方法与单独使用CHAT-23量表筛查儿童孤独症的预测作用。结果 接受2周岁系统保健的2 639名儿童中最终确诊儿童孤独症34名,CHAT-23对于儿童孤独症筛查的灵敏度为0.265,将DST筛查结果的DQ、MI结果的可疑/异常作为联合筛查方法,可提高儿童孤独症筛查灵敏度(0.906 vs.0.265),对于避免漏诊具有重要意义,筛查效果也较单一方法好(约登指数0.481 vs.0.261)。结论 CHAT-23量表结合智测筛查方法在发现孤独症患儿的筛查效果比单纯使用CHAT-23量表高,医生客观观察结果与家长主观填写相结合可对早期儿童孤独症准确诊断,便于早期发现、诊断、治疗以改善患儿预后,值得基层儿童保健临床工作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中国在孤独症(ASD)儿童诊断方面的变化。  方法  2020年9月通过“中国特殊儿童评估干预平台(ALSOLIFE)”收集6 498名1~6和6~16岁孤独症儿童家庭为研究对象,使用互联网问卷调查其发现症状和诊断情况,利用ANOVA进行均值比较,运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对于发现症状时间、首诊时间、确诊时间和相关诊断延迟的差异。  结果  孤独症儿童初始识别症状的月龄:学前组(1~6岁,4 049例)为26.05月龄(2.17岁),学龄组(6~16岁,2 449例)为30.76月龄(2.56岁)。孤独症儿童首诊月龄:低年龄组为28.21月龄(2.35岁),高年龄组为34.29月龄(2.86岁),就诊延迟平均为3.43个月,其中高年龄组平均4.52个月,低年龄组平均2.78个月。孤独症儿童确诊月龄:高年龄组38.01月龄(3.17岁),低年龄组31.07月龄(2.59岁),从首诊到确诊的延迟为3.16个月,其中高年龄组3.71个月,低年龄组2.83个月,以上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28.30,535.64,507.71,103.03,17.79,P值均 < 0.01)。确诊医院中,大部分儿童仍旧在三甲医院就诊。  结论  ASD儿童的诊断效率发生了较大的提升,发现症状和确诊时间提前,就诊和确诊的延迟在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