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新生儿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情况和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2007年5月至2012年4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凝血功能异常新生儿病例(不良反应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儿一般情况、用药情况、临床症状、凝血功能检查[血浆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和临床转归。用于对照的正常新生儿(正常对照组)凝血功能检查结果引自文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不良反应相关因素。 结果不良反应组共纳入新生儿36例(男19例,女17例),占同期应用该药新生儿768例的4.7%。正常对照组新生儿32例(男25例,女7例)。不良反应组APTT、PT、TT均明显长于正常对照组[(50.3±14.4)s比(42.5±6.4)s,P<0.05;(16.2±3.9)s比(13.4±2.6)s,P<0.01;(21.2±4.5)s比(16.3±3.7)s,P<0.01];而FIB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7±0.4)g/L比(2.0±0.6)g/L,P<0.05]。出生胎龄<34周、体重<2000 g、出生窒息史是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新生儿凝血功能异常的高危因素。停药并给予维生素K1等对症支持治疗后,34例(94.4%)凝血功能在7 d内恢复正常,2例(5.6%)因原发病恶化死亡。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新生儿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为4.7%。早产、低体重、有窒息史是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新生儿凝血功能异常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meta分析全面了解艾司氯胺酮鼻腔喷雾剂辅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安全性。方法 搜索艾司氯胺酮鼻腔喷雾剂+口服抗抑郁药的随机对照试验,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5个随机对照试验,1 019例患者纳入研究。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出现了更多的解离症状(RR=6.35,95% CI,2.84~14.23,P<0.000 01)、镇静(RR=5.47,95% CI,2.05~14.57,P=0.000 7)、嗜睡(RR=2.66,95% CI,1.30~5.44,P=0.007)、头痛(RR=1.38,95% CI,1.05~1.83,P=0.02)、眩晕(RR=5.87,95% CI,3.30~69.79,P<0.000 01)、头晕(RR=2.98,95% CI,1.33~6.68,P=0.008)、感觉迟钝(RR=10.25,95% CI,3.65~28.83,P<0.000 1)、焦虑(RR=2.01,95% CI,1.20~3.37,P=0.008)、感觉异常(RR=6.62,95% CI,2.75~15.98,P<0.000 1)、恶心(RR=4.05,95% CI,2.71~6.05,P<0.000 01)、味觉异常(RR=1.81,95% CI,1.35~2.42,P<0.000 1)。亚组分析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艾司氯胺酮鼻腔喷雾剂28 mg组不良反应没有统计学意义;除了嗜睡、头痛、味觉异常以外,56,84 mg 2个亚组的不良反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艾司氯胺酮鼻腔喷雾剂辅助治疗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但是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冻融胚胎移植(frozen embryo transfer,FET)患者激素替代周期(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对单胎和双胎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随访信息系统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FET患者接受HRT和自然周期(natural cycles,NC)内膜准备的新生儿信息,按单胎和双胎形成2个队列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以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HRT和先天性畸形、早产、低出生体质量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2 989例新生儿,其中单胎新生儿HRT组4 440例,NC组3 543例;双胎新生儿HRT组2 766例,NC组2 240例。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RT不是单胎先天性畸形(OR=0.84,95% CI:0.53~1.34)、早产(OR=0.97,95% CI:0.82~1.14)和低出生体质量(OR=0.98,95% CI:0.81~1.18)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HRT也不是双胎先天性畸形(0R=0.27,95% CI:0.06~1.26)、早产(OR=1.37,95% CI:0.87~2.15)和低出生体质量(OR=0.94,95% CI:0.80~1.11)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FET患者HRT不影响单胎和双胎新生儿的先天性畸形、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用药指导对肾病综合征患儿依从性和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80名肾病综合征患儿进行个体化用药指导并进行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用药指导前(服药1个月)后(服药12个月)患儿的依从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看护人文化程度、居住地、是否独生子女分别为影响依从性的独立因素(P<0.05)。患儿的临床指标在指导后得到改善(P<0.05),且疾病未进展(P<0.05)。结论: 用药指导对肾病综合征患儿依从性和临床指标均有较为显著的影响,药师应通过更加积极的药学干预,提高患儿用药依从性并建立慢病的药学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痰热清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法对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疗效、血气及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7)。给予2组患儿同等常规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阿奇霉素基础上增加了痰热清与孟鲁司特钠联合用药,对照组增加了孟鲁司特钠。观察2组患儿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肺功能指标和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显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96%(P<0.05)。观察组咳嗽、发热、喘息、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2周后Pa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aCO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周后Sa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04%。观察组治疗2周后FVC、FEV、MPEF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痰热清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能明显缩短支原体肺炎患儿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恢复各血气指标水平,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我国新疆癫痫患儿HLA-B基因多态性与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OXC)引起斑丘疹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服用OXC后引起斑丘疹16例和未发生斑丘疹的135例癫痫患儿,采用第二代测序技术对151例癫痫患儿的HLA-B等位基因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OXC引起的斑丘疹与HLA-B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结果: OXC-MPE组、OXC-耐受组和一般人群的HLA-B*0702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8.13%(9/32),2.43%(9/370)和2.14%(103/4 816)。HLA-B*0702的等位基因阳性率在OXC-MPE组、OXC-耐受组和一般人群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OR=26.51,95% CI:4.40~82.58;P<0.01,OR=27.45,95% CI:13.08~57.65)。HLA-B*4032的等位基因阳性率在OXC-MPE组、OXC-耐受组和一般人群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R=6.19,95% CI:0.90~0.99)。此外,OXC-MPE组,OXC-耐受组和一般人群的HLA-B*4001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32),3.78%(14/370)和0.53%(27/5 117)。HLA-B*4001的等位基因阳性率在OXC-MPE组和OXC-耐受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4.08,95% CI:1.00~9.08)。结论: 我国新疆癫痫患儿中HLA-B*0702HLA-B*4032等位基因可能是OXC诱发斑丘疹的风险等位基因,其中HLA-B*0702等位基因的风险度较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中,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效用。方法: 选取在其院接受治疗的116例TIA患者,收治的时间为2017年3月-2019年10月,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3组,其中A组32例(给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B组20例(给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片),C组64例(给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治疗)。将3组治疗后的复发进展率、TIA发作时间、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经分析,B组、C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P<0.05);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3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PT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APTT水平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经两两比较,C组的PT水平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3组患者治疗前后TIA发作时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C组的复发进展率较A组和B组低(P<0.05);3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给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片+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TIA时,可以发挥协同作用,改善凝血功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机体状态改善明显,进而降低了进展复发率,且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CYP2C19、PEAR1PON1基因多态性与抗血小板聚集功能及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8年3月至2020年10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186例冠心病患者,均给予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治疗,根据血小板聚集率将患者分为高反应组及低反应组,根据患者治疗1年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较好组及预后不良组,分析氯吡格雷代谢基因多态性与血小板聚集功能及预后的关系。结果:高反应组CYP2C19 rs681PEAR1PON1 rs108突变型检出率均高于低反应组,联合检测评估血小板聚集功能的AUC大于PEAR1和PON1基因单独检测(P<0.05);预后不良组的CYP2C19 rs681、PEAR1和PON1 rs108突变型检出率高于预后较好组(P<0.05);联合检测预测冠心病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PON1 rs108基因单独检测(P<0.05);CYP2C19 rs681、PEAR1基因突变型是影响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CYP2C19 rs681、PEAR1和PON1 rs108基因多态性联合检测对血小板聚集功能及预后具有评估价值,且与双抗治疗相关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我院102例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用药情况、肝肾功能、血清白蛋白含量、凝血功能,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率为42.16%(43/10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应用天数、血肌酐、血清白蛋白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生凝血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可增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风险,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应用天数越长发生凝血功能异常的风险越大,临床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系统评价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综合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SinoMed、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1年2月有关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TSA 0.9.5.10 Beta软件进行试验序贯分析(TSA)、GRADE 3.6软件评估证据质量。结果: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能显著提高患者心功能临床有效率[RR=1.25,95% CI(1.18,1.33),P<0.000 01]、左室射血分数[MD=6.58,95% CI(4.81,8.35),P<0.000 01];降低B型利钠肽[SMD=-3.87,95% CI(-5.11,-2.64),P<0.000 0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MD=-4.98,95% CI(-5.68,-4.29),P<0.000 01]以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RR=0.33,95% CI(0.22,0.49),P<0.000 01],且试验组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TSA结果肯定了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衰的心功能临床有效率;结局指标的GRADE证据质量评级为中级或低级。结论: 参麦注射液可进一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远期预后,且安全性良好,但纳入研究质量一般,未来需要更严谨、更规范的临床试验以证实此结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与出血的相关性,分析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以“抗菌药物”、“血小板减少”、“出血”、“凝血功能异常”为检索词,再以具体抗菌药物名称及上述检索词,对中国知网200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检索,对所获得的文献进行甄别,提取相关信息,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所用药物、临床表现以及出、凝血相关实验室检查等信息进行统计。结果:共得文献270篇,统计得病例297例。其中,血小板减少168例,涉及药物32种。引起病例最多的3种药为利奈唑胺(47例,27.33%)、利福平(37例,21.51%)、头孢哌酮/舒巴坦(17例,9.88%)。引起血小板计数≤10×109/L的患者40例(23.81%),以利福平最多(21例,12.50%),其次是利福喷丁(3例,1.79%)和利奈唑胺(3例,1.79%)。在168例患者中,男性100例(59.52%),女性68例(40.48%);年龄最小者3个月,最大者102岁。引起出血和凝血功能异常129例,共涉及药物33种。其中,头孢菌素类引起的病例最多,共52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克林霉素(40例,31.01%)、头孢哌酮/舒巴坦(20例,15.50%)、头孢拉定(7例,5.43%)。在所有患者中,男性70例(54.26%),女性59例(45.74%),年龄最大者93岁,最小者6个月。结论:在临床上使用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和出血及凝血功能异常的抗菌药物时,应该定期检查出血相关实验室指标,关注患者临床症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危害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2.
惠红岩  陈明  张强 《中国药房》2011,(46):4382-4384
目的:分析我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的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1994-2011年)中收录的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出现血小板减少症、凝血时间延长的病例报道,结合我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纳入本研究的45篇文献中,有关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出现血小板减少症、凝血时间延长的报道有28篇,计52例。文献证据表明,头孢哌酮/舒巴坦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中引发出血的倾向最高;经查阅我院2011年1-7月心血管内科241份使用抗菌药物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显示选择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治疗的比例达72.61%。结论:我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应慎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确有必要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患者,建议每5天做1次血小板计数及凝血时间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早产儿颅内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及综合干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于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58例早产儿临床资料,其中男78例,女80例,胎龄28~36(32.11±0.85)周。所有早产儿均于出生3 d内开展颅脑超声检查。依据早产儿是否发生颅内出血分为颅内出血组及非颅内出血组,收集两组胎龄、性别、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宫内窒息、母体胎膜早破、母体妊高症、母体产前使用地塞米松、机械通气治疗、出生12 h内酸中毒、高浓度吸氧史、电解质紊乱等多方面基础资料,先行单因素分析,待获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后开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获取影响早产儿颅内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χ2检验。结果 158例早产儿经颅脑超声检查出15例颅内出血患儿,发生率为9.49%(15/158);单因素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质量、宫内窒息、母体产前使用地塞米松、机械通气治疗、出生12 h内酸中毒、高浓度吸氧史与早产儿颅内出血发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胎龄<32周、出生体质量<1 500 g、宫内窒息、母体产前未使用地塞米松、机械通气治疗、出生12 h内酸中毒、高浓度吸氧史均为早产儿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均OR>1,P<0.05)。结论 胎龄<32周、出生体质量<1 500 g、宫内窒息、母体产前未使用地塞米松、机械通气治疗、出生12 h内酸中毒、高浓度吸氧史为早产儿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尽早识别该类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以减少颅内出血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系统评价新型口服抗凝药双联治疗和华法林三联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合并房颤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20年11月。由2名评价者按照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以及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4篇研究,11 02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常规剂量NOACs和低剂量NOACs双联治疗与华法林三联治疗PCI术后合并房颤患者在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心肌梗死、卒中、支架内血栓形成、死亡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华法林三联治疗相比,常规剂量NOACs双联治疗可以降低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ISTH)重大或临床相关的非重大出血(OR=0.72,95% CI:0.64~0.82,I2=0%,P<0.01)、主要出血(OR=0.71,95% CI:0.58~0.87,I2=0%,P=0.000 9)、颅内出血(OR=0.28,95% CI:0.11~0.70,I2=0%,P=0.006)的发生。低剂量NOACs可以降低ISTH重大或临床相关的非重大出血(OR=0.49,95% CI:0.40~0.62,P<0.01)、主要出血(OR=0.52,95% CI:0.36~0.75,P=0.000 4)的发生。亚组分析显示:常规剂量NOACs可以降低CrCl ≥ 80 mL·min-1患者死亡或血栓栓塞事件或非计划性血运重建(OR=0.57,95% CI:0.35~0.92,P=0.02)和ISTH重大或临床相关的非重大出血(OR=0.61,95% CI:0.42~0.89,P=0.01)的发生。低剂量NOACs会增加≥ 75岁患者死亡或血栓栓塞事件或非计划性血运重建的发生(OR=1.57,95% CI:1.06~2.33,P=0.02)。低剂量NOACs可以降低30 ≤ CrCl<50 mL·min-1患者ISTH重大或临床相关的非重大出血的发生(OR=0.53,95% CI:0.30~0.92,P=0.02)。结论: 常规剂量NOACs和低剂量NOACs双联治疗PCI术后合并房颤患者与华法林三联治疗在有效性方面相当,安全性方面优于华法林三联治疗。对于年龄≥ 75岁和CrCl ≥ 80 mL·min-1患者推荐常规剂量NOACs,30 mL·min-1 ≤ CrCl<50 mL·min-1患者推荐低剂量NOACs。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相关凝血障碍的发生规律与特点。方法:获取我中心药物不良反应(ADR)数据库中抗菌药物相关凝血障碍的自发报告,对病例基本信息、临床表现、发生及持续时间、治疗和转归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不同类型凝血障碍进行亚组分析;探究ADR涉及药品并挖掘风险信号。结果:患病人群以男性(69.84%)、60岁以上老年人(76.98%)为主,绝大多数(95.52%)凝血障碍发生在用药后15d内,且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14d(95.48%),发生凝血功能异常伴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出血风险更高(χ2=46.207,P<0.01);5类13种抗菌药物与凝血障碍有关,头孢哌酮、替加环素、利奈唑胺相关ADR例数最多、风险信号最强,且涉及凝血功能异常与血小板减少2类ADR;绝大多数(85%)凝血障碍在停药或/和对症治疗后均能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涉及凝血障碍的抗菌药物种类繁多,对兼有致凝血功能异常与血小板减少风险的品种应重点开展出血风险监测;临床用药期间应加强凝血指标监测,一旦出现异常,尤其是同时有凝血功能异常与血小板减少时,应及时调整抗菌方案并针对性治疗,谨防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奥硝唑治疗儿童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并进行经济学评价.方法:采用等距抽样法,选取2020年1~1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普外科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儿2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奥硝唑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17.
奚炜  梅昭  谭月晴  关涛  邹莉  邓群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1,41(14):1470-1475,1484
目的:分析某院细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频度(DDDs)的相关性,为抗菌药物的临床管控和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统计某院2016-2020年临床标本分离细菌的耐药率与同期抗菌药物DDDs,利用Pearson分析法对细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DDD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016-2020年检出G-菌排名前4位的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的耐药率有所升高;G+菌前3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耐药率与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的DDDs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11,0.925,0.987,P<0.05或P<0.01);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与头孢噻肟的DDDs呈正相关(r=0.891,P<0.05);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的DDDs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41,1.000,P<0.05);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与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的DDDs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971,0.972,P<0.01);G+菌耐药率与常用抗菌药物DDDs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该院G-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DDDs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应加强监管,规范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缓细菌耐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与美罗培南治疗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氏菌(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 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ESBLs-E.coli)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轮换性治疗降低产ESBLs-E.coli和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arbapenem resistant E.coli,CR-E.coli)的发生率。方法 将2019年6月—2021年6月青岛大学上海临床医学院呼吸内科轻中度肺部感染ESBLs-E.coli的419例患者按照如下治疗方案分3组: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14 d的104例患者为舒普生组;采用美罗培南治疗14 d的127例患者为美平组;先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7 d,再用美罗培南治疗7 d的188例患者为轮换组。3组患者除抗菌药物使用方法不同外其他治疗方案一致,14 d后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连续3 d采集全部治疗未痊愈患者肺泡灌洗液做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分析,对治疗后患者肺泡灌洗液培养出ESBLs-E.coli及CR-E.coli的例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轮换组未痊愈患者肺泡灌洗液检测出的E.coli对头孢三代(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和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的耐药率与其他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轮换组的耐药率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治疗后舒普生组、美平组、轮换组未痊愈患者肺泡灌洗液分别检出ESBLs-E.coli 63,66,53例,舒普生组与美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轮换组检出例数与其他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轮换组检出率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治疗后舒普生组、美平组、轮换组未痊愈患者肺泡灌洗液分别检出CR-E.coli 7,8,2例,舒普生组与美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轮换组检出例数与其他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轮换组检出率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结论 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与美罗培南治疗感染ESBLs-E.coli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与美罗培南轮换性治疗可有效降低ESBLs-E.coli和CR-E.col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