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选择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索血脂代谢异常对其心率变异性(Heartratevariability,HRV)的影响。方法入选人群为100例老年男性,其中单纯高血压组(A组)40例、高血压合并脂代谢异常组(B组)60例,共两组。分别对其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收集HRV时域指标,之后进行对比分析,了解血脂代谢异常对高血压患者HRV产生的影响。将高血压合并脂代谢异常组按总胆固醇(TC)〈5.72mmol/L及TC≥5.72mmol/L,甘油三酯(TG)〈1.7mmol/L及TG≥1.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3.64mmol/L及LDL≥3.64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1.04mmol/L及HDL≥1.04mmol/L分组,用统计学方法分析TC、TG、LDL、HDL对这类患者HRV的影响。结果 (1)与单纯高血压组相比,高血压合并脂代谢异常组HRV降低(P〈0.05);(2)高TC组较非高TC组HRV降低(P〈0.05);高TG组较非高TG组HRV降低(P〈0.05);高LDL组较非高LDL组HRV降低(P〈0.05);低HDL较非低HDL组HRV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脂代谢异常组较单纯高血压组HRV降低,提示脂代谢异常可能加重高血压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高TC、高TG、高LDL可能是其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绵阳地区2008~2012年健康体检的中老年人血脂指标,为心血管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集体检者空腹血样,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分析血脂水平在男女之间的差异、随年龄变化的规律及5年血脂异常率及变化趋势。结果绵阳地区中老年人血脂水平表现为,①性别方面:TC、HDL—C水平女性高于男性,TG、LDL—C水平男性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年龄方面:TC、LDL—C水平在50~〈60岁年龄组最高,TG水平在40~〈50岁年龄组最高,HDL—C水平在40~49岁年龄组中最低;③异常率及变化趋势:Tc水平异常率最高,HDL—C水平异常率最低。2008~2012年血脂水平总体先升高后下降,但2012年水平仍高于2008年。结论绵阳地区中老年人血脂水平和异常率较高,血脂异常的早期预防、干预工作很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代谢性疾病肥胖、血糖异常、血脂异常与高尿酸血症(HUA)之间的关系,为HUA的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1年来我院健康体检的19805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身高体重电子测量仪测量体检人员的身高、体质量,计算BMI;清晨空腹常规静脉采血,检测UA、TC、TG、HDL、LDL和Glu,对该人群的血尿酸(UA)、Glu、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BMI分布、Glu异常、血脂异常的发生率在HUA组和正常尿酸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UA组BMI、Glu水平、TC、TG、LDL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HDL水平则明显低于正常尿酸组,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UA患者比尿酸正常人群更易发生超重、肥胖、Glu及血脂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与冠心病、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01例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分为非冠心病+非脑卒中组(n=158)、单纯冠心病组(n=62)、单纯脑卒中组(n=57)、冠心病+脑卒中组(n=24),分析4组间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脂(triglycerides,TG)共4项指标入院值、最大值差异。结果①非冠心病+非脑卒中组和单纯脑卒中组入院时TC、最大TC、最大HDL、入院时LDL、最大LD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非冠心病+非脑卒中组和单纯冠心病组TG最大、最大HDL、人院时LDL、最大LD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非冠心病+非脑卒中组和冠心病+脑卒中组人院时TC、最大TC、TG入院、入院时LDL、最大LDL、最大HDL异常、入院时TC异常、最大TC异常、最大LDI,异常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单纯冠心病组和冠心病+脑卒中组在最大TC异常、TG最大异常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DL、HDL与冠心病、脑卒中有关,TG与冠心病有关,TC与脑卒中有关,在存在冠心病的基础上TG与脑卒中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比较同期接触粉尘和噪声的职业人群与仅接触粉尘的职业人群的血脂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探索噪声对血脂的影响规律,为保护职业噪声接触人群的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况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观察对象的一般情况。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比较同时接触粉尘和噪声与仅接触粉尘二组之间血脂各指标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噪声可引起接噪人员血清TC、TG水平升高和HDL水平下降(P〈0.05),但未发现噪声导致的LDL水平升高;长期接触噪声后,血清TC和TG的异常率升高(P〈0.05),而HDL和LDL的异常率没有明显变化。结论长期的噪声接触可使接噪工人血清TC、TG、HDL水平升高;并使作业工人发生高TC血症和高TG血症的机会增加。  相似文献   

6.
朱沙黎 《吉林医学》2011,32(14):2727-2728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脑梗死与血脂代谢及颈动脉超声的关系。方法:选取59例糖尿病性脑梗死为糖尿病组,77例非糖尿病性脑梗死为非糖尿病组,将两组的血脂(TC、TG、HDL、LDL)、血糖等指标以及颈动脉超声显示情况加以比较。结果:糖尿病性脑梗死组血糖、TC、TG、LDL较非糖尿病性脑梗死组显著增高(P<0.05),而HDL显著降低(P<0.05)。糖尿病性脑梗死组较非糖尿性病脑梗死组有更高比例的IMT增厚及斑块形成率,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性脑梗死组的血脂异常、血糖异常比例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组。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常因存在糖代谢紊乱而更易合并有脂代谢异常,临床上应更关注血糖、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7.
孟宪宏 《当代医学》2009,15(7):42-43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脂水平。方法我院于2005年10月~2008年6月对3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分析。结果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组患者中出现血脂异常的情况明显多于对照组,高血压组患者的TC、TG、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血压组患者的HDL—C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了解高血压患者血脂代谢状况可以发现高血压患者的血脂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的正常人,这为临床预防高血压引起的心血管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对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hronic phase,CML?CP)患者治疗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3例CML?CP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在初诊时及不同缓解阶段的血脂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结果:CML患者与正常人相比表现为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低,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TC/HDL?C、non?HDL?C/HDL?C和TG/HDL?C水平高(P < 0.001),LDL?C/HDL?C无明显差异(P > 0.05),且不同年龄段血脂谱改变与总体趋势一致,绝经期后患者表现为TG和LDL?C水平高。CML患者达到主要分子学反应(major molecular response,MMR)及深度分子学反应(deep molecular response,DMR)时血脂水平相较于初诊时明显恢复。与MMR患者相比,DMR患者表现为更低水平的LDL?C、TC/HDL?C、LDL?C/HDL?C和non?HDL?C/HDL?C(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LDL?C/HDL?C(OR=0.511,95%CI:0.330~0.793,P=0.003)、Sokal评分(P=0.016)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治疗时间(OR=1.025,95%CI:1.013~1.037,P < 0.001)与DMR显著相关。结论:初诊CML患者血脂代谢紊乱,TKI有效逆转血脂谱。血脂水平监测对于CML患者疗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且LDL?C/HDL?C可作为MMR患者预测DMR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新兵体能训练后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血脂变化。方法 234名新兵于体能训练0、1、3、5个月时检测FB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其中114名新兵接受了全程血脂检测。结果新兵体能训练3个月时,FBG和HDL降低(P〈0.05)。TC、TG和LDL升高(P〈0.05),5个月时TC和TG降低至训练前水平(P〉0.05)。结论新兵体能训练可明显影响血糖和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社区健康体检人群血脂四项的调查,了解该地区人群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率的情况与年龄、性别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参与体检的3351名深圳市社区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对所有体检者血脂指标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脂水平总的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呈升高状态,男性高于同龄女性;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在30~50岁年龄段明显下降,且男性下降水平更明显( P<0.05)。 TG及HDL-C异常检出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5),TC及LCL-C异常检出率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在50岁以后TC、TG及LDL-C三项血脂指标异常检出率明显增高,且高于同龄组男性( P<0.05)。结论该地区健康人群血脂水平与年龄、性别有关;血脂异常出现年轻化且与性别存在明显相关性,提示该人群应提高健康意识,改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294例,根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丙肝合并糖尿病组70例和丙肝不合并糖尿病组224例,删除缺失的数据,选取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56例,丙肝不合并糖尿病患者59例,再随机选取2020年10月就诊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单纯不合并丙肝的2型糖尿病患者52例纳入研究。收集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地区、饮酒史)及实验室检查(HCV RNA、抗HCV抗体、LDH、AST、ALT、ALP、GGT、TBIL、DBIL、TBA、TP、ALB、GLB、BUN、CR、UA、TC、TG、HDL-C、LDL-C、血糖),利用SPSS26.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分析3组患者间的血生化等指标是否有统计学差异,利用无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  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合并2型糖尿病检出率为23.8%。在3组中性别、年龄、地区、饮酒、UA、GLB、LDL-C、TC、LDH、GLB、AST、ALT、ALP、GGT、TBiL、DBiL、TBA、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TP、HDL-C、BUN、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无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及总胆汁酸是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P < 0.05)。  结论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会加重肝损伤,高龄及总胆汁酸水平高的丙肝患者更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RDW)及血脂与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gastroesophageal variceal bleeding, GEVB)的相关性及临床价值。  方法  以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综合科2021年1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住院的发生GEVB的肝硬化患者60例为出血组,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未发生GEVB的肝硬化患者60例为未出血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RDW、PLT、肝功能生化指标和血脂相关指标,然后通过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RDW和血脂对GEVB的影响,最后用ROC曲线判断其诊断效能。  结果  与未出血组相比,出血组RDW升高,TG、TC、HDL-C、LDL-C、ApoA1、ApoE降低(均P < 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RDW是肝硬化患者发生GEVB的独立危险因素(OR = 1.367, 95%CI:1.141~1.639),TC是肝硬化患者发生GEVB的独立保护因素(OR = 0.437, 95%CI: 0.262~0.728)(均P < 0.05)。通过绘制ROC曲线提示,RDW诊断GEVB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3(P < 0.05),最佳临界值15.25%,敏感度为86.7%、特异性为63.3%;TC诊断GEVB的AUC为0.789(P < 0.05),最佳临界值2.765 mmol/L,敏感度为78.3%、特异性为75.0%。  结论  RDW及TC对于肝硬化患者发生GEVB具有较高的判断价值,临床需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川崎病(KD)儿童不同病程脂代谢水平及相关因素,为云南省川崎病儿童提供更科学规范的病后长期治疗和健康管理。  方法  收集2015年0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昆明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符合川崎病诊断标准的患儿40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不同病程将其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4期,每期拟纳入100例KD患儿;同期选取在昆明市儿童医院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实验室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100)、载脂蛋白E(ApoE)、脂蛋白小a(Lpa),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KD患儿LDL-C的影响因素。  结果  观察组TC、HDL-C、ApoA1水平低于对照组,TG、LDL-C、ApoB100、ApoE、Lpa水平高于对照组(P < 0.05);KD患儿不同病程期间均存在血脂代谢异常问题,TC、HDL-C、ApoA1水平急性期 < 亚急性期 < 恢复期 < 后遗症期,TG、LDL-C、ApoB100、ApoE、Lpa水平急性期 > 亚急性期 > 恢复期 > 后遗症期(P < 0.05),其中血清HDL-C在恢复期、后遗症期仍呈低水平;出院后半月、1月、3月、半年、1aKD患儿血清TC、HDL-C、ApoA1、TG、LDL-C、ApoB100、ApoE、Lpa水平均处于稳定且正常状态,出院后不同时间点血脂代谢指标变化相比,无显著差异(P >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得知,男性、年龄 > 5岁、体重指数 > 24.0 kg/m2、少数民族、过期产儿是KD患儿HDL-C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  结论  不同病程期间KD患儿均存在血脂代谢异常问题,对其可能有长远的影响,而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民族及过期产儿是KD患儿HDL-C水平的影响因素,根据相关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降低血脂异常对KD患儿的长期影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德钦藏族初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影响因素,了解高原藏族人群HbA1c与血红蛋白(Hb)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2018年5月到2020年6月德钦县医院体检和诊治的藏族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血糖水平分为初诊断2型糖尿病组、糖尿病前期组和糖耐量正常组,比较3组之间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间的差异。按血红蛋白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高血红蛋白组及血红蛋白正常组,比较2组间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对HbA1c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血红蛋白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  与糖耐量正常组相比,糖尿病组有更高的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和脂肪肝占比(P < 0.05)。3组间性别、年龄、高血压占比、高密度脂蛋白(HDL)、尿酸(UA)、红细胞(RBC)及H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高血红蛋白组与正常血红蛋白组间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均影响HbA1c,而Hb不是HbA1c的影响因素。回归方程为HbA1c = 2.46 + 0.215×FPG + 0.228×2 hPG(R2 = 0.73,P < 0.05)。  结论  德钦藏族初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有更高的BMI、TG、TC和脂肪肝占比,是早期识别糖尿病的线索。HbA1c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Hb不是HbA1c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胃旁路术肥胖患者术前及术后脂质代谢情况。方法从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减重中心接受胃旁路手术的肥胖患者( BMI>28 kg/m^2)25例,手术时保留30 ml小胃囊,旷置100 cm胆胰支及100~200 cm食物支。回顾性分析术前及术后1、3、6、9、12个月血浆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 HDL)及低密度脂蛋白( LDL)的随访数据,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25例肥胖患者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随访超过一年,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TC,TG,LDL均出现显著降低(P<0.05),HDL出现显著升高(P<0.05)。术前仅HDL与BMI相关(P<0.05),术后TG、LDL、HDL改变均与多余体重减少率(PEWL)相关(P<0.05)。结论腹腔镜胃下旁路术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在减重同时会给肥胖患者的脂质代谢带来改善,降低血浆TC、TG及LDL,增加HDL水平。  相似文献   

16.
程伟 《河北医学》2014,(4):568-570
目的:对脑出血( ICH)的发生与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高密度脂蛋白( HDL)、低密度脂蛋白( LDL)和载脂蛋白A、B( Apo-A、Apo-B)水平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取本院自2011年以来因ICH入院的118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将同期在本院经过体检后正常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TC、TG、HDL、LDL、Apo-A和Apo-B的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得出ICH的发病与血脂水平的关联性。结果:实验组患者的TC和TG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HDL、Apo-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实验组患者血脂异常的检出率较对照组更高。上述统计数据具有明显差异( P<0.05)。结论:血脂水平与ICH的发病存在直接的关联性,因而血脂异常可能是ICH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的进展与入院时的血脂水平,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的关系。方法观察缺血性卒中入选住院病人427例。依据本研究制定的进展型卒中标准,确定进展型病例136例为进展组,非进展型病例291例为对照组。检测血脂TC、TG、LDL、HDL入院时水平,统计分析以上各项与缺血性进展型卒中的关系。结果入院时HDL水平的组间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1);TC水平的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而TG、LDL水平的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缺血性卒中的进展与入院时TC、HDL水平密切相关,而与TG、LDL的水平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