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14例(14眼),根据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临床分期,选择II期和III期患者,采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结果14眼均于注药后1~15 d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消退,1眼于术后2个月再次出现虹膜新生血管,予以雷珠单抗注射及视网膜光凝补充治疗后消退,眼压<21 mm-Hg。10眼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4眼术后视力无提高。术后眼压[1周:(11.33±1.82) mmHg;1个月:(12.16±1.47) mm-Hg;3个月:(12.82±1.55)mmHg ;6个月:(11.96±2.11)mmHg]。与术前眼压[(43.64±4.25)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1眼出现浅前房,予以阿托品散瞳局部加压包扎3 d后恢复正常。术后滤过泡:5眼为Ⅰ型功能滤过泡;9眼为Ⅱ型功能滤过泡。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一种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安全的治疗方法,可有效降低眼压,提高患者视功能。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3):73-75,封3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配合围手术期护理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82例(164眼)应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配合科学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其疗效。结果 70例(140眼)治疗有效,有效率为85.37%,12例(24眼)治疗无反应,行激光光凝治疗后病情缓解;随访1~6个月后,82例(164眼)病变无复发;82例(164眼)患儿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及眼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配合科学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两种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药物(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选取接受治疗且术后至少接受1个月随访NVG 49例,根据使用不同抗VEGF药物,分为雷珠单抗组23例(23眼)和康柏西普组26例(26眼),观察2组治疗后的视力、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结果2组不同时点眼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2周、3周、1个月均明显低于注药前和注药后(P < 0.01)。2组治疗后的视力、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及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联合小梁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在相似的疗效前提下,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康柏西普比雷珠单抗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背景雷珠单抗已成为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一线用药,其治疗Ⅰ区病变的效果明显优于激光治疗,但对Ⅱ区病变的长期治疗效果,尤其是屈光状态报道较少。目的 比较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ntravitreal ranibizumab,IVR)与视网膜光凝治疗(retinal photocoagulation,RP)Ⅱ区ROP 1年后的复发情况、视网膜结构和屈光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NICU收治的Ⅱ区1型病变达阈值期或阈值前期ROP患儿,根据治疗方式分为IVR治疗组和RP治疗组,ROP自发消退病例作为对照组。术后定期随诊,比较两组ROP病变消退、复发及出生1年时屈光状态和眼轴等。结果 总计66例[132眼,中位胎龄29.00(IQR:27.00~31.00)周,男40例]纳入分析,IVR治疗24例[48眼,中位胎龄28.00 (IQR:26.00~30.00)周,男14例],RP治疗22例[44眼,中位胎龄28.50(IQR:28.00~31.00)周,男13例],对照组(ROP自...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到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PDR患者42例(80眼),所有患者均经眼底照相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确诊,进行分组治疗,观察。结果治疗组总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的有效率为7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减少玻璃体腔内注射的次数,降低注药风险,提高全视网膜光凝的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玻璃体腔注入雷珠单抗(Ranibizumab,Lucen-tis)后不同时间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012年5月~2013年11月确诊的PDR患者76例132眼,除外玻璃体积血眼底窥不清者,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 0.5mg(0.05ml),据患眼注药后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时间间隔不同分为A组25例(42眼)注药后3~6d、B组25例(44眼)注药后7~10d、C组26例(46眼)注药后11~15d。记录注药前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图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手术时间及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结果 A,B,C 3组注药后OCT显示黄斑区平均视网膜厚度( CMT)明显降低(F=6.60,P<0.05),B,C两组明显优于A组(P<0.05),但B,C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底镜检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可见视网膜新生血管减少或闭塞,荧光渗漏减少或消失,其中B,C两组优于A组(P<0.05),手术时间及术后6个月视力B组优于A,C组(P<0.05)。结论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腔注入抗血管生成药物雷珠单抗(Lucentis)7~10d后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后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方法 选取6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30例设为观察组,采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广泛视网膜光凝术和小梁切除术治疗,将另外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广泛视网膜光凝术联合睫状体光凝术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眼压、新生血管复发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眼压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眼压与对照组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注射雷珠单抗后3 d虹膜新生血管全部消失,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广泛性视网膜激光光凝后9例患者出现部分消退,进行睫状体光凝术后,患者虹膜新生血管全部消失.观察组患者术后虹膜新生血管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眼压,减少患者虹膜新生血管复发率,可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陕西医学杂志》2018,(1):66-68
目的:探讨激光光凝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阈值前I型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20例(380眼)Ⅰ型阈值前病变早产儿行810nm激光视网膜光凝手术,评价激光治疗效果,比较病变消退组和病变进展组患儿的治疗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20例患儿380只眼经激光光凝治疗后,病变完全消退376只眼(98.94%),病变消退但存在纤维增殖膜2眼(0.53%),病变进展至4A期2眼(0.53%)。I区和Ⅱ区病变疗效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消退组和病变进展组的患儿基本情况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激光光凝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阈值前I型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23G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光凝和Ahmed引流阀治疗新生血管青光眼的效果。方法:新生血管青光眼32例(32眼),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0.05 mg,3~7天后行23G玻璃体切除联合Ahmed引流阀植入术,观察术后眼压、新生血管情况和并发症。结果:雷珠单抗注射后3~7天虹膜新生血管均不同程度退行。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眼压分别为(18.13±8.61)mmHg,(15.61±6.19)mmHg和(17.35±7.82)mmHg,低于治疗前(43.15±10.83)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前房积血5例,均于术后1周左右吸收;浅前房1例,经加压包扎后恢复。结论: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光凝及引流阀植入治疗新生血管青光眼可有效降低眼压。  相似文献   

10.
为比较康柏西普、雷珠单抗单次注射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效果,本文将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48例(50眼)分为康柏西普组(24例25眼)和雷珠单抗组(24例25眼),分别采用单次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和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观察比较了两组治疗前后的裸眼视力、眼压、中心视网膜厚度(CRT)、脉络膜新生血管(CNV)面积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发现康柏西普、雷珠单抗单次注射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均可有效改善近远期视力、眼压和生活质量,其中康柏西普效果更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未见增加,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生儿在输血过程中给予禁食或喂养对肠氧合变化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以来云南省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新生儿科接受红细胞输注治疗的新生儿,根据输血过程中是否继续喂养,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分为禁食组及喂养组。使用近红外组织血氧参数无损监测仪对其指标进行检测,新生儿在输注红细胞过程中给予禁食或喂养时的肠道组织氧饱和度(rSO2)变化。共纳入符合条件的新生儿59例,禁食组21例,喂养组38例。2组患儿在性别、胎龄(早产儿纠正胎龄)、日龄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果  在红细胞输注过程中禁食组禁食前、禁食段、禁食后肠道rSO2 (%)平均值分别是[(54.77±6.49)、(55.18±7.64)、(55.94±6.46)];喂养组喂养前、喂养段、喂养后肠道rSO2 (%)平均值分别是[(55.35±6.11)、(57.79±6.37)、(58.89±5.55)]。2组禁食/喂养前、禁食/喂养段、禁食/喂养后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新生儿输注红细胞过程中给予禁食或喂养对比禁食或喂养前后的肠道rSO2变化范围不大,在原喂养基础上可以考虑在输血过程中继续喂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给予早产儿父母运动指导后对婴儿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 纳入153名研究对象,分为早产指导组(47例)、早产对照组(50例)和足月对照组(56例).给予早产指导组婴儿父母3个月的婴儿运动方法的指导,并指导家长在家中进行;对照组婴儿对父母进行常规养育指导.婴儿1岁时进行发育评估.结果 1岁时发育评估比较,早产指导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CRT植入前后碎裂QRS(fragmented QRS,fQRS)特征与CRT应答之间的关系。  方法  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内科接受CRT植入的心力衰竭患者,分别采集患者CRT植入前和植入后6个月的12导联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图像并分析其与CRT应答的关系。  结果  研究纳入108例患者(其中男性78例,占总人数的72.2%),平均年龄(56.5±11.9)岁。共有75例患者(69.4%)对CRT有应答,左室射血分数显著增加[从(30.71±1.92)~(50.61±2.57),P < 0.001],左室舒张末容积显著(LVESV)降低[从(195.26±78.79)~(156.55±84.44),P < 0.001]。CRT植入后,有应答患者心电图中有fQRS导联的数量未改变[CRT植入前后分别为(6.25±2.68) vs (6.03±2.54),P = 0.571],无应答者心电图中fQRS导联数量显著增加[CRT植入前后分别为(6.18±2.20) vs (7.36±2.61),P = 0.013]。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QRS时限的降低和CRT植入后fQRS导联数量的减少是CRT应答的独立预测因子。  结论  CRT植入后含fQRS导联的数量增加是CRT无应答的独立预测因子,除QRS宽度及形态以外的心电图特征有助于评估在心力衰竭患者是否适合接受CRT植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mplantable contact lens,ICL)及有晶状体眼后房散光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mplantable col1amer lens,TICL)植入术治疗中、高度近视及近视合并散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高度近视患者共计30例(51眼)植入ICL/TICL后,对比观察术前及术后3月时裸眼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情况,分析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  术后3月复诊随访时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显著提高,术后裸眼视力与术前BCVA相同的有18眼(35.29%),高于术前BCVA 1行的12眼(23.53%),提高2行的11眼(21.57%),提高3行以上9眼(17.60%),无BCVA下降的病例。术后UCVA优于术前BCVA的患者合计20眼(39.21%),术后平均眼压(15.21±3.09)mmHg,与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200,P > 0.05)。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较术前稍有减少,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075,P > 0.05),术后均未发生眼内感染、眼底出血、黄斑水肿等并发症。1例TICL术中损伤旁中央前囊膜约0.3 mm,皮质无明显损伤,评估后植入晶体,术后3月随访患者裸眼视力保持在1.0前囊膜损伤处瓷白色,局限。1例TICL患者(一眼)术中前房填充粘弹剂后在植入人工晶体过程中发现人工晶体破损,手术终止,未予以植入TICL,术后常规滴眼液点眼,随访观察至术后3个月未发现特殊并发症,BCVA与术前相同。  结论  ICL/TICL对于高度近视的患者,特别是高度近视合并中高度数散光的患者具有良好的光学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磁性微珠前房注射诱导高眼压模型的可行性及特点,OCT在模型评估中的作用。  方法  将C57BL/6小鼠分为正常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前房内注射磁性微珠诱导高眼压,对照组前房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术前及术后第1天开始隔天检测眼压波动;建模3周后行荧光金逆行标记,建模4周后使用OCT检测两组小鼠视盘旁神经纤维厚度,并行视网膜行铺片计数各组RGCs数量。  结果  小鼠前房内注射磁性荧光微珠后,微珠可均匀分布于房角处堵塞房角。实验组小鼠眼压自注射术后1 d开始升高,平均眼压为(19.37±4.38)mmHg,3周开始眼压下降;荧光金逆行标记RGCs,建立微珠诱导小鼠高眼压模型后4周,行OCT检测RNFL厚度。实验组RNFL厚度为(27.67±6.15)μm,较对照组明显变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82)。检测OCT后收集眼球计数RGCs,实验组RGCs为(203.83±26.35)个,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9 4)。  结论  小鼠前房注射磁性微珠可以诱导持续稳定的眼压升高并引起明显RGC数量减少,可通过OCT无创、快速、重复的检测神经纤维层厚度发现RGC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妊娠早期妇女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含量水平,并探究其与妊娠年龄相关性,为计划妊娠妇女维生素D合理补充提供建议。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昆明市妇幼保健院产检4 283例妊娠早期妇女作为观察对象,分为16~20岁组(97例),21~25岁组(999例),26~30岁组(1894例),31~35岁组(930例),36~40岁组(303例),41~45岁组(60例)6个组。对6组妊娠期妇女的血清25-羟维生素D含量进行比较。结果 4 283名妊娠期妇女血清25OHD含量平均水平处于不足状态,16~20岁组25OHD含量相对较低。结论 妊娠年龄与血清25OHD水平存在相关性,低龄妊娠组血清25OHD水平相对较低,需对低龄妊娠妇女25OHD水平进行早期筛选及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快速康复护理措施在妇科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妇科自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间收治的111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采用非随机方便抽样的方法将5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6例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妇科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实验组采取快速康复护理措施。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在术后饮水量[(384.22±84.78)mL、(196.90±95.07)mL]、排气时间[(17.29±3.69)h、(22.45±4.77)h]、下床活动时间[(15.19±5.30)h、(21.67±3.86)h]及术后疼痛评分[(4.08±2.04)分、(5.69±2.33)分]方面,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有效的快速康复护理措施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康复有明显的效果,应广泛推广于临床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安宁市婴幼儿及儿童血清脂溶性维生素水平,为安宁市儿童合理补充脂溶性维生素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选取昆钢医院儿童体检中心925名婴幼儿及儿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定量检测血清中脂溶性维生素;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和季节进行脂溶性维生素营养水平分析。  结果  925例婴幼儿及儿童血清维生素A、25-羟基维生素D3、维生素E和维生素K的平均水平及不足和缺乏率分别为:(284±3.84)ng/mL,61.08%(565/925);(34.27±0.46)ng/mL,1.73%(16/925);(8.47±0.16)μg/mL,12.11%(112/925);(0.46±0.03)ng/mL,19.68%(182/925)。不同年龄段(3岁以下,4~6岁,7~12岁)之间及不同季节之间脂溶性维生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安宁市婴幼儿及儿童维生素A严重缺乏,需要密切关注,合理补充。由于天然的日照优势,维生素D营养水平较好,因避免盲目过度补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带线锚钉固定修复髌骨软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髌骨软骨骨折病例50例,其中男18例,女32例,年龄17 ~ 28岁,均为外伤致急性髌骨外侧脱位伴髌骨软骨骨折,术前Lysholm评分为(63.8±7.2),VAS评分为(8±1.7).均采取带线锚钉缝合固定方法修复髌骨软骨骨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及黄体血流多普勒参数在早期妊娠不确定丢失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以64例早期妊娠胚胎存活力不确定的孕妇为研究对象,经阴道超声检查测量其子宫动脉及黄体血流参数,以随访后的明确诊断为依据,将不可存活宫内妊娠者纳入研究组,可存活宫内妊娠者纳入对照组。  结果  不可存活妊娠组mUAPI(2.16±0.50)、mUARI(0.82±0.07),低于可存活妊娠组mUAPI(2.93±0.48)、mUARI(0.89±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可存活妊娠组黄体血流PI(0.85±0.13)、RI(0.56±0.06)、高于对照组黄体血流PI(0.75±0.13)、黄体血流RI(0.5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子宫动脉及黄体血流搏动指数对早期存活力不确定妊娠临床咨询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