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骨伤复原汤在腕舟骨骨折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腕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于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术后予以支具固定等常规处理联合骨伤复原汤进行辅助治疗,对照组患者于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术后予以支具固定等常规处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程度以及患侧握力、屈伸活动度和尺、桡偏度变化情况与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19.056,P<0.001),患侧握力、屈伸活动度以及尺、桡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t=4.715、2.143、3.969、3.837,P<0.001、P=0.035、P<0.001、P<0.001);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10.2±2.1)周,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12.5±2.8)周(t=4.647,P<0.001);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78.0%(χ^(2)=7.162,P=0.007)。结论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术后联合应用骨伤复原汤治疗腕舟骨骨折,能够减轻术后疼痛程度,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患者握力、屈伸活动度和尺、桡偏度,改善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逆行掌侧螺钉内固定治疗战士腕舟骨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对14例战士腕舟骨骨折采用掌侧切开复位逆行螺钉内固定治疗,用Cooney’s临床评分系统对患腕的疼痛情况,腕关节活动度及握力进行评分。结果14例中有13例愈合,1例不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2周,平均腕关节活动度为健侧的90%,握力为健侧的95%,12例患者没有疼痛,1例轻度疼痛,另外l例不愈合有中度疼痛,除1例不愈合患者外,其余都能胜任原有的工作,按Cooney’s评分10例优,3例良,1例差。结论逆行掌侧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对腕舟骨残存的血运破坏小,固定牢靠,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及提高骨折愈合率,是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下腕舟骨骨折复位固定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对9例Herbert B2、B3型腕舟骨骨折的患者采用腕关节镜辅助下复位Herbert螺钉固定,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定期拍摄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采用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评估患者腕关节功能。结果:所有骨折均获得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7周。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6个月。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由术前的32.78±9.72,改善至术后的87.78±12.02(P<0.05),优4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88%。结论:对腕舟骨骨折患者采用腕关节镜下复位、Herbert螺钉固定,能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桡骨远端背侧带血管蒂骨瓣转位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2006年行桡骨远端背侧带血管蒂骨瓣转位治疗的13例陈旧性舟骨骨折,其中9例伴近侧极缺血坏死.血管蒂为1,2区间间伸肌支持带上血管.固定方式包括螺钉内固定及外支架固定.评价内容包括Mayo腕关节临床功能评分以及影像学评价.结果 手术距受伤时间平均22.2个月,平均随访76.6个月.骨折愈合13例,平均愈合时间11.2周.功能评价:优3例,良8例,可2例.末次随访时,腕关节功能评分、关节活动度、握力均较术前有显著提高.舟骨角以及舟月角明显改善.结论 桡骨远端背侧带血管蒂骨瓣转位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手术过程相对简单,疗效满意.术中予腕关节松解,术后腕关节在外支架的保护下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可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应用腕关节镜技术诊断并治疗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并分析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诊断和治疗的TFCC损伤患者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8例、女10例,平均年龄39.2岁,平均随访时间18.6个月。根据Palmer分型,Ⅰ型损伤20例(ⅠA型2例、ⅠB型12例、ⅠC5例、ⅠD型1例),Ⅱ型损伤8例(ⅡA型2例、ⅡB2例、ⅡC型4例)。明确诊断后,对TFCC损伤ⅠA、ⅠD型行清创术;ⅠB、ⅠC型行镜下修复术;TFCCⅡ型损伤均行清创术及软骨成形术;对1例有尺骨撞击的TFCCⅡC型损伤行关节镜下尺骨头部分磨除术(Wafer术)。术前和术后随访评定采用腕关节疼痛、握力、关节活动度、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镜下TFCC清创及修复术均顺利;术后患者均无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为18.6个月。术后28例患者腕关节疼痛均有缓解,握力改善;腕关节屈伸125±28°,桡尺偏38±8°,旋转154±14°。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优20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2.8%。结论:应用腕关节镜技术诊断并治疗TFCC损伤安全有效,随访效果确切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加压螺钉固定术不同入路治疗腕舟骨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月上海中冶医院确诊并微创加压螺钉固定术治疗的腕舟骨骨折患者50例,依据入路方法分为背侧入路组和掌侧入路组,每组25例。采用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法(Mayo)得分评估腕功能,电话和复诊随访12个月,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性愈合时间、并发症和术后6、12个月腕功能情况。结果掌侧入路组与背侧入路组术中出血量(16.47±3.01)m L vs.(22.87±3.11)m L、并发症发生率(6.00%vs.32.00%)、骨性愈合时间(8.97±0.95)个月vs.(9.74±1.04)个月,掌侧入路组明显低于背侧入路组;掌侧入路组与背侧入路组手术时间(35.87±6.54)min vs.(30.48±5.98)min、术后6个月Mayo得分(85.76±8.24)分vs.(76.24±7.94)分、腕功能优良率(84.00%vs.56.00%),掌侧入路组明显高于背侧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背侧入路组和掌侧入路组术后12个月Mayo得分(96.65±6.21)分vs.(95.94±6.17)分、腕功能优良率(96.00%vs.92.00%)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背侧入路比较,掌侧入路可有效提高微创加压螺钉固定术治疗腕舟骨骨折的安全性,有利于改善患者骨性愈合和近期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采用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新鲜腕舟骨骨折29例,随访6~18个月,术后腕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未发现骨折不愈合、腕舟骨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的临床疗效、影像学结果和并发症。方法 2009年5月—2015年5月,采用关节镜辅助下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患者51例(51手),其中男性40例,女性11例;年龄(38.7±12.4)岁;体重指数(23.7±8.1)kg/m2。记录并评估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第一腕掌关节有效活动度评分(Kapandji Score)、握力、捏力、关节面复位及内固定移位情况等。结果 5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3.8±9.9)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5.9±1.8)周;第一腕掌关节有效活动度评分为(9.8±0.2)分;握力为(46.7±4.2)kg;捏力为(8.7±2.4)kg。所有患者均恢复创伤前工作状态,随访期间1例(2.0%)患者出现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但不影响日常工作。术后即刻X线片检查,所有关节面均获得解剖复位,随访检查示所有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无一例患者出现关节退变及内固定移位。结论采用关节镜辅助下经皮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能够获得解剖复位,临床疗效和影像学结果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采用骨锚治疗腕舟骨月骨间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3年9月-2005年12月9例舟骨月骨间韧带损伤患者,采用Mitek骨锚修复舟骨月骨间韧带。术后平均10个月获得随访,随访检查包括疼痛程度、腕关节活动度、握力及X线检查。腕关节总体功能评价采用Krimmer腕关节评分表。患者自我功能评价采用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问卷调查表。结果 腕关节疼痛值为21±5.2,术前为43±11;腕关节屈伸活动度为(97±16)°,术前为(60±10)°;尺桡偏为(55±12)°,术前为(32±9)°;随访平均握力为(36±7)kg,术前为(28±6)kg。X线检查结果舟月角为(53±9)°,术前为(80±13)°;舟月骨间隙为(2.8±0.7)mm,术前为(5.1±0.8)mm。Krimmer腕关节评分为(82±12)分,优良率为89%。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值为(23±12)分,术前为(42±14)分。结论 骨锚修复舟骨月骨间韧带能恢复舟月骨稳定性,术后腕关节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采用不固定所有掌指关节的聚氨酯短臂管型石膏外固定治疗陈旧腕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自1999年8月至2008年1月在本所就诊的18例陈旧腕舟骨骨折患者,受伤至开始石膏固定平均6.3个月(2~12个月),其中2例断端部分硬化,另2例舟骨近侧骨折块有缺血坏死改变。采用聚氨酯短臂管型石膏固定腕关节,固定范围从肘前横纹下5cm到手掌横纹,腕关节固定于10°背伸、20°尺偏位置,所有掌指关节都不固定。每1至2个月检查石膏固定情况并复查X线片,石膏若有松动及时更换。结果:16例经X线片证实获得骨折愈合(88.9%),平均固定4.7个月(3~8个月),其中2例舟骨近侧骨折块缺血坏死患者,其达到骨折愈合的固定时间分别是5个月和6个月。2例骨折未愈合:其中1例为骨折断端有部分硬化,固定5个月无愈合迹象;另1例固定2个月后未愈合,患者放弃治疗。骨折愈合的16例中,14例在去除石膏后随访平均9.3个月(2~24个月),有4例腕背伸受限约10°,3例诉腕活动时轻微疼痛,其余患者腕关节活动范围无受限,无疼痛。结论:陈旧腕舟骨骨折伤后1年内,骨折断端无明显硬化者,多数可以采用不固定所有掌指关节的聚氨酯短臂管型石膏固定治愈;陈旧腕舟骨骨折近端骨折块发生缺血坏死者,虽然石膏固定治疗所需时间较长,但仍有愈合可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评估经伤椎6钉与跨伤椎4钉固定脊柱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 6具新鲜冰冻小牛腰椎标本L1~L5节段,制备成腰椎前中柱损伤模型.比较4钉固定组与6钉固定组的三维6个方向的运动范围.结果 生物力学试验证实,4钉固定组在屈曲、后伸运动方向上的稳定性都较对照组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钉固定组在屈曲、后伸运动方向上的稳定性均较完整对照组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44,P<0.01;t=3.722,P<0.05).6钉固定组在各个方向的运动范围均小于4钉固定组,且两组在屈曲、后伸、侧屈、旋转运动方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 6钉固定较4钉固定在屈曲、后伸、侧屈、旋转各运动上的生物力学强度强,为临床应用微创经皮万向钉6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椎板-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峡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05至2021-05在武警特色医学中心骨科治疗的25例腰椎峡部不连患者,峡部不连均位于L5,均采用椎板-椎弓根螺钉固定+峡部植骨治疗.随访评估患者的腰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与术前进行比较.行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以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患者34例(A组),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患者26例(B组),两组患者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A、B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的影像学指标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测定值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个月,A组患者的背伸角[(40.6±8.7)°]、掌倾角[(42.7±8.9)°]均显著高于B组[(34.8±5.5)°和(35.1±5.8)°,P0.05];两组患者的桡偏角、尺偏角、旋前角、旋后角测定值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个月,A组患者的功能评分、活动范围评分、屈曲/伸展活动度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疼痛、握力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个月,A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显著优于B组患者(P0.05)。结论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较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更有利于患者术后腕关节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钢板与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3月甘肃省天水市四零七医院脊柱关节科治疗的66例后踝骨折患者。男性36例,女性30例;年龄21~63岁,平均39.6岁。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钢板内固定33例(钢板组)和螺钉内固定33例(螺钉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活动度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结果患者获得随访:钢板组(24.7±11.3)个月,螺钉组(23.8±10.3)个月(t=0.338,P=0.736);手术时间:钢板组(77.8±13.9)min,螺钉组(67.8±14.6) min(t=2.850,P=0.006);术后住院时间:钢板组(6.6±1.7) d,螺钉组(6.4±1.8) d(t=0.464,P=0.644);术后完全负重时间:钢板组(9.2±2.1)周,螺钉组(10.8±2.2)周(t=3.022,P=0.004);骨折愈合时间:钢板组(11.6±2.7)周,螺钉组(12.5±2.9)周(t=1.304,P=0.197)。术后6个月随访时AOFAS评分:钢板组(89.5±6.5)分,螺钉组(82.3±6.4)分(t=5.731,P<0.001);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钢板组(91.4±6.3)分,螺钉组(91.3±6.7)分(t=0.0623,P=0.950);术后6个月随访时踝关节活动(背屈、跖屈、内翻、外翻)范围:钢板组(19.4±3.5)°、(38.6±5.7)°、(19.8±3.7)°、(24.7±4.4)°,螺钉组(17.2±4.6)°、(35.2±4.8)°、(17.2±3.2)°、(22.1±5.3)°;末次随访时踝关节活动(背屈、跖屈、内翻、外翻)范围:钢板组(20.3±4.3)°、(40.3±5.5)°、(21.2±3.5)°、(26.2±4.2)°,螺钉组(19.8±4.3)°、(41.3±5.5)°、(20.8±3.5)°、(26.8±4.2)°。两组术后6个月随访时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次随访时,两组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后踝骨折,采用钢板或螺钉内固定治疗均可获得满意临床疗效。采用钢板固定,患者可早期完全负重活动,早期(术后6个月)踝关节功能更优,而螺钉固定手术创伤较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与切开复位Herbert钉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中冶医院收治的38例单侧桡骨小头骨折(Mason Ⅱ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20~65岁[(37.4±12.6)岁].20例采用关节镜下复位Her...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外穿刺撬拨复位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骨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5年3月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收治的6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经椎弓根外穿刺撬拨复位、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椎弓根钉棒撑开复位固定、经伤椎椎弓根穿刺植骨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测量术前、术后伤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和后凸Cobb角;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前、后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术前VAS评分[(6.782±1.821)%vs.(6.827±1.762)%]、术前伤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57.658±23.645)%vs.(58.162±24.852)%]、术前伤椎体后缘高度百分比[(88.645±8.624)%vs.(87.927±7.848)%]、术前后凸Cobb角[(28.665±4.824)°vs.(29.134±5.508)°]、手术时间[(135.675±23.318)min vs.(130.731±21.761)min]、术中出血量[(456.214±63.525)m L vs.(461.532±60.753)m L]、术后引流量[(43.847±16.358)m L vs.(42.971±15.523)m L]、住院时间[(10.878±2.148)d vs.(11.323±2.512)d]、术后末次随访VAS评分(0.184±0.263 vs.0.195±0.325)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2.463±0.652 vs.2.624±0.76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术后末次随访伤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98.083±1.635)%vs.(93.157±2.019)%、后缘高度百分比[(98.504±2.572)%vs.(96.248±4.824)%]和后凸Cobb角[(3.623±2.563)°vs.(7.626±3.6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弓根外穿刺撬拨复位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Denis B型、D型胸腰椎体压缩骨折、B型椎体爆裂骨折,可较好恢复椎体前、后缘高度,矫正后凸Cobb角。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椎间孔微创椎间融合联合对侧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03至2016-12医院手术治疗的64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每组32例,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 并比较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的临床功能ODI评分。结果 微创组手术时间为(132.03±21.73)min,术中出血量为(186.39±51.32)ml,术后引流量为(64.17±31.71)ml,术后住院天数为(7.30±1.06)d,与传统组相比,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VAS、ODI评分比较,微创组均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联合对侧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具有出血少、软组织损伤小、术后疼痛轻和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髓内钉与掌侧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Springer Link和Elsevier等中外文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1月5月公开发表的有关髓内钉与掌侧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Henry入路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5年1月采用经皮微创Henry入路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4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25~70岁,平均65.5岁。致伤原因:摔伤30例,道路交通伤10例。评估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腕关节主动屈伸、旋转活动范围及上肢功能(DASH评分)等。结果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6.5个月。平均手术时间(55.6±6.5)min,术中出血量(35.8±4.5)m L,骨折愈合时间(7.5±2.5)个月;腕关节掌曲(73.2±6.4)°,背伸(64.5±4.2)°,旋前(81.6±3.5)°,旋后(76.5±5.5)°;DASH评分(5.6±2.4)分。末次随访时,X线检查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微创Henry入路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