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对胸腔镜术后患者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我院30例胸腔镜术后镇痛患者分为两组:联合镇痛(肋间神经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组和单一镇痛(静脉自控镇痛)组。评估两组4h、24h和48h患者在静息状态和躯体活动如咳嗽时的疼痛程度,评估两组患者镇痛效果满意程度。记录芬太尼的累积使用剂量。结果两组患者在静息状态下4h的疼痛评分、镇痛满意度及芬太尼的累积使用剂量有差异(P〈0.05)。结论肋间神经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对胸腔镜术后患者镇痛效果优于单一镇痛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
徐勇  邬伟东  柳子明  周海燕 《浙江医学》2005,27(11):867-868
目前芬太尼在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应用广泛,但其不良反应较多,尤其对老年病人影响较大.为了防范这种不良反应,我们在老年病人术后静脉镇痛减少芬太尼用量的同时,联合使用布拉诺,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小儿术后持续静脉镇痛对上腹部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术后持续静脉镇痛对小儿上腹部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30例患儿在静吸复合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 ,随机分为术后镇痛组 (S组 )和对照组 (D组 )。于麻醉前、术中 90min、术毕 6 0min和术后 1、2、3d测定血糖、胰岛素及皮质醇浓度。结果 :两组患儿血糖均自术中 90min时明显升高 ,术毕 6 0min达峰值 ,术后 1、2d仍居高不下 (P <0 .0 5或P <0 .0 1)。S组术中及术后胰岛素水平无明显改变 ;D组术后 1、2d胰岛素水平升高明显 (P <0 .0 5或P <0 .0 1)。S组和D组患儿皮质醇都于术毕 6 0min时明显升高 (P <0 .0 5 ) ,而S组在术后 1d即恢复麻醉前水平 ,D组持续到术后 1、2d(P <0 .0 5 )。结论 :小儿术后持续静脉镇痛可缓解上腹部手术应激反应 ,减轻术后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4.
老年肺癌患者多体弱,手术后的疼痛引起较强的应激反应,对机体不利。对其进行术后镇痛,选择合适的药物、方法,使机体受到最小的影响,避免术后呼吸运动障碍、血流动力学紊乱及延迟性呼吸抑制。本文观察了舒芬太尼静脉输注联合肋间神经阻滞用于老年肺癌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不良反应,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般资料50例老年肺癌患者,男33例,女17例,年龄60岁~75岁,体重56kg~78kg。ASAⅡ级,术前访视,让患者掌握镇痛泵的使用方法,术前肌肉注射哌替啶50mg、东莨菪碱0.3mg,入手术室后监测无创血压、中心静脉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氧浓度。静脉注乙咪酯2mg/kg、丙泊酚1mg/kg、芬大尼3μg/kg、维库溴铵0.1mg/kg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Ohmeda麻醉机行控制呼吸,潮气量8ml/kg~10ml/kg,呼吸频率10次/min~12次/min,吸:呼比为1∶1.5,PETCO2维持在34mmHg~45mmHg,吸入纯氧。术中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胺0.04mg/kg~0.08mg/kg及吸入1.0%~2.5%七氟醚维持麻醉。1.2镇痛方法镇痛模式静脉自控镇痛(负荷量...  相似文献   

5.
我们对2002年1月-2005年2月期间腹部手术后行术后镇痛的病例,依采用不同的镇痛药物(吗啡、芬太尼、曲马多)和不同的镇痛方法(硬膜外镇痛、静脉镇痛)分为4组共80例病例进行分析及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纳洛酮配合吗啡对老年患者术后静脉镇痛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A、B、C、D各30例,A组仅给予吗啡镇痛,其它各组给予吗啡联合不同剂量纳洛酮,观察对术后静脉镇痛效能影响.结果0.3μg剂量纳洛酮的D组各各观察时间点视觉模拟标准评分与其它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组比其它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其中恶心呕吐发生率及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纳洛酮配合吗啡对老年患者术后静脉镇痛效能不同,0.1-0.2μg表现为降低不良反应作用,而0.3μg纳洛酮则表现为降低吗啡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7.
25%~60%的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后可出现剧烈疼痛,这种疼痛增加患者呼吸、心血管系统的相关并发症,也可致患者出现失眠、焦虑、恐惧等情绪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术后静脉注射镇痛药物虽然可以缓解患者疼痛,但同时易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区域神经阻滞不仅有满意的术后镇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更具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硬膜外镇痛和静脉镇痛对上腹部手术后患者血浆免疫球蛋白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上腹部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第1组患者给予哌替啶50 mg肌肉注射.第Ⅱ组为术后应用一次性镇痛泵持续静脉镇痛.第Ⅲ组为术后应用一次性镇痛泵持续硬膜外镇痛.对血浆免疫球蛋白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原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对确诊收治的80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原因以及护理对策。结果本组80例患者中有22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5%,其中1例患者出现死亡,死亡原因为呼吸功能衰竭。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营养不良以及感染等,发生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为老年患者的生理病理特点以及器官功能状态不佳等。结论对于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应给予术前及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通过对患者器官功能状态和生理病理特点做出全面正确的评估,术后应该加强患者的监测并给予患者精心护理以及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肝肾功能正常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芬太尼组(A组)术后镇痛给予芬太尼1 mg+昂丹司琼8rag;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组(B组)术后镇痛给予芬太尼0.5 mg+氟比洛芬酯100 mg+昂丹司琼8mg,镇痛药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两组PCIA泵的设置:维持量2 ml/h,单次负荷剂量0.5 ml,锁定时间15min.观察两组术后1、2、4、8、16、24、48h的镇痛、镇静评分和PCI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间术后备时点的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amsay镇静评分术后4 h内B组低于A组(P<0.05),自8 h起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8h内PCIA有效按压次数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B组低予A组.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术后PCIA的镇痛效果良好,减少芬太尼的用量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观察布托啡诺联合芬太尼用于上腹部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探讨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60例ASAⅠ-Ⅱ级的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即F组(20 μg/ml芬太尼)、B组(0.15 mg/ml布托啡诺)和FB组(10 μg/ml芬太尼+0.1 mg/ml布托啡诺).在关腹膜前连接镇痛泵并给予负荷量1 ml,背景输注量0.5 ml/h,指令剂量0.5 ml,锁定时间5 min.记录手术后1、4、8、12、24和48 h患者VAS评分、镇静评分、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按压次数和镇痛药消耗量、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患者对镇痛的总体满意度.结果 B组患者在术后各个时点的镇痛评分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组与FB组之间的VAS评分在各个时点镇痛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F组比较,B组和FB组镇静评分较高,但无过度镇静的发生.从患者对镇痛的总体满意度调查看,B组满意度最低,FB组最高,F组略低于FB组.F组患者发生瘙痒(25.0%)、恶心呕吐(30.0%)的比例较高,B组的镇痛效果较差,但B组及FB组均无瘙痒、恶心呕吐的发生.结论 布托啡诺联合芬太尼应用于上腹部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可取得优良的镇痛、镇静效果并明显减少芬太尼的不良反应,是一种科学、合理的联合用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快通道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及术后镇痛对胸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循环状况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117例ASA体格状况Ⅰ-Ⅱ级的胸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39例:静吸全麻组(A组);快通道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组(B组);快通道联合硬膜外阻滞加术后镇痛组(C组)。术后A组、B组常规肌注镇痛药止痛,C组术毕接镇痛泵采用硬膜外连续止痛48 h,观察3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麻醉药用量、拔管时间、围术期疼痛评分(VAS)及血糖分析。结果:①3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术中入液量和ASA评级没有明显差异,与A组相比B组、C组在麻醉诱导后MAP、HR均明显降低,在拔管后MAP、HR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C组由于采用快通道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用药量减少,与A组相比,术毕完全清醒至拔管时间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中知晓比较各组无差异。②3组患者术前血糖和疼痛评分没有明显差异。与B组、C组相比,A组血糖在麻醉中变化差异不大,拔管时及术后均明显增高。术后疼痛评分与C组相比,A组、B组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快通道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加镇痛能更有效的减轻胸腹部手术病人的应激反应、加快麻醉后恢复,有利于病人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探讨术后镇痛及镇痛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程度的影响。方法45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老年非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Ⅰ组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并保留术后镇痛;Ⅱ组全麻并行术后静脉镇痛;Ⅲ组全麻后不保留术后镇痛。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硬膜外穿刺或全麻诱导前)、术后第1天清晨测定血浆血糖(G)、血清胰岛素(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观察记录3组术后2、4、8、16、24、48h患者疼痛评分(VAS)。结果3组术后G、INS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ISI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Ⅲ组术后G、INS明显高于Ⅰ、Ⅱ组,ISI明显低于Ⅰ、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Ⅱ组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和Ⅱ组术前、术后第1天G、INS、IS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患者术后镇痛能明显改善腹部手术后胰岛素抵抗程度。不同镇痛模式对术后第1天胰岛素敏感性改变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曲马多、哌替啶、布托啡诺复合哌替啶在老年人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120名行腹部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四组进行术后镇痛:布托啡诺组(B组)、曲马多组(T组)、哌替啶组(M组)和布托啡诺复合哌替啶组(B+M组)。所有患者在术毕前10-30min静脉注入负荷量,分别注入布托啡诺1mg、曲马多50mg、哌替啶50mg、布托啡诺0.5mg+哌替啶25mg,按双盲原则进行观察,镇痛程度使用视觉疼痛评分。结果各组患者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手术后各组不同时间点VAS评分进行比较,发现6h和12h2个时间点B组、B+M组和其他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恶心、呕吐、嗜睡、瘙痒发生率低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较轻的不良反应的优点,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病人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硬膜外与静脉联合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该院2012年8月—2014年3月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硬膜外镇痛处理,观察组患者则行硬膜外与静脉联合自控镇痛,对两组不同时段(术毕、术后6 h、24 h)血浆DA(多巴胺)、E(肾上腺素)、各时间点(镇痛泵开启后4 h、8 h、12 h)NRS评分及RS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6 h、24 h血浆DA、术后24 h血浆E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镇痛泵开启后4 h、8 h时NRS评分、开启后4 h、8 h及12 h时R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较对照组的3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效果良好,老年患者应激反应少,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下肢关节置换手术后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静脉镇痛(PatientIntravenousAnalgesia,PIA)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4月在该院择期行膝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60例ASAII~Ⅲ级,依据镇痛泵配方随机分为3组:I组(舒芬太尼组);Ⅱ组(舒芬太尼+地佐辛组);III组(舒芬太尼+地佐辛肌注组)。各组PIA泵的背景输注量2mL/h,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5肌注杜冷丁50mg。观察各组术后6h、12h、24hVSA评分、Ramsay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术后额外镇痛药用量。结果3种配方均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Ⅱ组的VSA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I、Ⅲ组,Ⅲ组术后6hRamsay评分明显高于I组和Ⅱ组(P〈0.05),术后需额外镇痛的病人数也明显多于其它两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用于老年患者膝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可提高术后镇痛质量,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