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PBL+循证护理教学法在急诊科实习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云南省某三甲医院急诊科实习的10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按入科先后编号后,奇数组为对照组,偶数组为干预组,每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干预组采用PBL+循证护理教学法,该教学法由“循证护理理论授课→PBL小组讨论→护理查房成果汇报→教师指导”4个逐渐递进的环节组成。干预后采用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教学效果自评问卷及理论考试进行评价。  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实习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教学效果自评问卷得分、理论成绩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在急诊科临床带教中,结合科室特色采用PBL+循证护理教学法有助于提升实习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理论成绩,可提高教学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BL模式)在培养临床实习护生序贯性思维能力中的应用效果,为制定临床护理教学方案提供依据及方法参考。方法将2010年7月-2011年4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本科护生40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实习期间试验组参加运用PBL模式的护理教学查房训练;对照组参加传统模式的护理教学查房训练,频次均为每2周一次。实验前后对两组护生均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CTDI-CV)进行调查,比较其中四个维度:求知欲、寻找真相、分析能力和系统化能力的得分差异。结果实验前,两组在以上四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试验组在以上四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PBL的护理教学查房模式可以有效提高临床实习护生序贯性思维能力,激发护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护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移动平台为依托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护生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方法  (1)选取2018年于血液净化中心实习护生为实验组,采用以移动平台为依托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2017年于云南省某三甲医院实习的护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2组护生分别在实习结束后进行考核和自主学习能力、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测评。  结果  2组护生理论考试、操作考试比较显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 < 0.01);实验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4个维度测评,20个条目比较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2组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2个维度,22个条目比较显示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基于移动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血液净化中心护生带教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效能。依托移动平台助力护理教学质量的提升,弥补了教学医院带教模式单一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超声医学科实习、规培学员教学中开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教学法联合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 based learning, CBL)教学法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实习、规培的学员50名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人。对照组以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观察组采取PBL结合C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通过理论考核,对超声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操作技巧能力的掌握情况进行考察。同时在教学结束后,以问卷调查表的形式,对2组学员在超声理论知识的掌握、学习兴趣情况、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临床技能的提高、总体满意度等方面进行了解及分析,综合判断学员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学员的考核成绩分别为(83.45±8.45)分、(84.86±8.28)分和(85.25±5.2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考核成绩[(76.45±5.78)分、(74.35±6.68)分和(76.45±4.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观察组所有学员对采取PBL结合CBL教学模式的评价均为良好。  结论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在超声医学科教学中采用PBL结合C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更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TBL、PBL和CBL联合教学模式在心内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优质人才的培养提供新的方向。  方法  抽取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期间至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实习的学生80名,并以完全随机方式将学生分为对照组(n = 40)和实验组(n = 40)。对照组施以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实验组则以TBL、PBL和CBL联合教学模式教学。最后分别以理论考核成绩、心电图考核成绩、心脏体格检查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评价教学效果。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理论考核、心电图考核及心脏体格检查成绩均更高 (P < 0.001) ,且实验学生普遍认为此教学模式可提升自身学习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P = 0.002)、逻辑思维能力(P = 0.012)、临床思维能力(P = 0.043)和团队协作能力(P = 0.010)。  结论  TBL、PBL和CBL联合教学模式对学生临床个人能力起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护理科研讲座对本科实习护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效果,探索提高护生科研能力的方法。方法对2018年来医院实习的80名本科护生,开展护理科研讲座活动,同时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科研带教导师随时解答实习护生遇到的科研相关问题,比较实习护生在讲座开展前、后科研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科研能力的问题发现能力、文献查阅能力、资料处理能力三个维度以及科研能力总分提高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维度得分有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护理科研讲座,使实习护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提升本科实习护生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安徽省实习护生临床实习适应能力现状,探讨临床实习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从护理教学角度讨论提升临床实习适应能力的策略。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7—9月选择安徽省8家三甲医院1 210名实习护生作为调查对象,应用实习护生压力源量表、心理韧性量表和临床实习适应量表进行调查。临床实习适应能力的单因素分析应用成组t检验和方差分析,实习压力、心理韧性和临床实习适应能力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临床实习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  结果  是否自愿选择护理专业、是否毕业后愿意从事护理工作和不同喜欢护理专业的程度、就业态度、性格特征、身体健康状态和人际交往的护生临床实习适应能力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1);压力总分与临床实习适应能力各维度及总分之间均呈负相关关系(r=-0.592~-0.456,均P < 0.01);心理韧性总分与临床实习适应能力各维度及总分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r=0.415~0.592,均P < 0.01);就业态度、性格特征、喜欢护理专业程度、压力和心理韧性是护生临床实习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  结论  实习压力、心理韧性和临床实习适应能力存在关联,学校及实习医院应意识到临床实习适应能力的重要性,实施针对性的临床教学方法提升适应能力,从而稳定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全员分层带教结合PBL教学在急诊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实习的86名护生,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采用全员分层带教,观察组采用全员分层带教结合PBL教学。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学习兴趣、主观能动性及对教学的认可度,并评估两组实习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及综合能力,同时评价实习护生的护理质量。采用SPSS 22.0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 观察组护生的总学习兴趣发生率、总主观能动性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例分析题、理论成绩总分、素质、操作成绩总分4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简答题、选择题、技能3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推理归纳能力、信息管理能力、目标完成能力、沟通交流能力4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对教学的总认可度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79.07%(34/43)。结论 全员分层带教结合PBL教学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可充分激发实习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习护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实习护生对护理带教的认可度,改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跨专业的仿真模拟教学在护理本科生骨科实习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89名在骨科轮转实习的护理本科生分为试验组(45名)和对照组(44名),试验组学生在骨科常规护理实习培训的基础上接受两次跨专业的仿真模拟教学培训,对照组学生则接受骨科常规护理实习培训,实习结束后采用跨专业学习准备量表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护生培训后跨专业学习准备总分,团队合作、职业认同得分高于其培训前得分(P<0.01),试验组护生培训后跨专业学习准备总分,团队合作、职业认同得分高于对照组培训后得分(P<0.01),对照组护生培训前后跨专业学习准备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跨专业的仿真模拟教学可以有效改善护理本科实习生的跨专业学习态度,对于提高其跨专业团队合作能力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Nursing-Mini-CEX教学模式在本科护生实习中的实践效果。方法: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3月本科实习护生设为对照组,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本科实习护生设为试验组。对照组护生实行传统一对一临床带教,试验组护生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改良Nursing-Mini-CEX教学模式进行带教。比较两组护生出科考核成绩、改良Nursing-Mini-CEX评估量表和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评估量表得分。结果:试验组平时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改良Nursing-Mini-CEX评估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评估量表中批判性思维与系统思维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Nursing-Mini-CEX教学模式能提高护生实习成绩和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提升护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临床思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基于PBL教学法对临床医学专业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以提高临床专业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方法 将2020年3月至12月参加肝胆胰外科四病区实习的大四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习生190名纳入本研究,随机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祖,实验组接纳PBL讲习方式,对照组则接纳传统讲习方式.利用评判性思维能力问卷评价2组实...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对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对其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以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中心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住院患者中的100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进行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实施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包括:(1)干预计划;(2)健康宣教;(3)评估与反馈;(4)护理评价;(5)护理优化],均干预6个月。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判断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在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的SF-36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20.64±8.71) vs (113.97±8.43),且干预后实验组的治疗依从性(98.00% vs 86.00%)和护理满意度(100.00% vs 92.00%)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在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中是有效的。以该模式为依据的护理干预模式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能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及护理体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PBL教学模式对培养和提高护生综合能力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8级护理本科2个班为实验组,2个班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结果:两组学生综合能力总分、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利用信息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有显著性差异(P<0.05);健康教育和沟通交流能力无差异(P>0.05);毕业考试成绩总分及主观题得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客观题得分及期末考试成绩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PBL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和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集束化护理方案构建及防治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的100例初诊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预防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于护理干预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干预前)、口腔炎症感染发生率、口腔黏膜炎每日自评问卷(OMDQ)评分、心理状态评分、护理满意度等进行评估对比。  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口腔黏膜感染率为32.00%(16/50),低于对照组患者为52.00%(26/5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OMDQ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00%(45/50),高于对照组为74.00%(37/50),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 < 0.05)。  结论  通过构建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护理干预效果良好,降低口腔炎症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联合PBL教学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骨科实习的120名护理实习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60名和对照组60名,实验组学生采用情景模拟联合PBL教学法完成实习教学过程,对照组学生则接受传统临床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比较两组学生教学满意度、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评分、医学生沟通技能态度量表评分、理论与技能操作考核成绩。   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满意度、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评分、医学生沟通技能态度量表评分、理论与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情景模拟联合PBL教学应用于骨科护理实习生的教学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针对患者在实施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进行生存质量研究。  方法  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在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间,实施过第1次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中选取200例,且患者在手术后行抗凝治疗(进口华法林)。对纳入的病例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100例,实验组100例。实验组病例均采用FCC护理服务,且为责任制护理,即病患均有对应的专职责任护士,其自入院到后期家庭护理均有该护士全权负责,对照组则沿用目前的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并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效果评价,评价时间为术后的3、6以及12个月,评价指标包括服药的依从性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结果  术后3个月内,2组患者在服药的依从性和术后生存质量评价结果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在6个月和12个月内的评价结果中,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服药的依从性和术后生存质量,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对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而言,FCC能使其在术后具有更高的服药依从性,并降低相应并发症的发生率,使其具有更高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肾内科护理带教中“模块化教学法”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教学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实习的本科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 = 96)与实验组(n = 96)。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在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采用模块教学法。比较2组入科、出科理论、操作、临床综合能力考试成绩情况,并采用匿名调查形式评价教学满意度。  结果  2组理论、操作、临床综合能力入科考试成绩比较(P > 0.05);组内比较,2组出科成绩均高于入科成绩(P < 0.05);组间比较,实验组出科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 < 0.05)。实验组满意度98.96%(95/96),显著高于对照组88.54%(8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肾内科护理带教中“模块化教学法”的应用可提高护生理论、操作、临床综合能力考试成绩,提高护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在言语治疗学教学课程中开展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team-based learning,TBL)与工作坊教学模式(Workshop)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大理大学2017届康复治疗学同一班级60名学生为客观分析对象。开展常规式教学、TBL教学及Workshop教学3种方法分为3组,每组随机选取同学各20名。  结果  研究组学生经由TBL、Workshop教学法干预,学生理论知识及课堂满意度调查等方面评估均高于对照组学生,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言语治疗学课程教学中开展Workshop、TBL教学法,有利于提升学生理论学习成绩,同时新的教学法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可为今后的语言治疗学新教学模式探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