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评估巴黎标准诊断中国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重叠综合征的正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按巴黎标准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重叠综合征患者24例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16例的临床资料,对14例部分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行肝穿刺检查。结果 16例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重叠综合征患者血清TBIL、ALT、GGT和IgG水平分别为(45.3±48.3)μmol/L、(236.8±71.8) U/L、(305.3±258.5) U/L和(25.3±9.9) g/l,与PBC患者【(53.4±57.8)μmol/L、(77.5±71.7) U/L、(389.2±324.3) U/L和(13.9±6.0) g/l,P<0.05】比,差异显著;两组血清ANA、AMA和AMA-M2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仅AIH/PBC OS患者血清SMA阳性7例(43.8%),与PBC组1例(4.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肝组织学检查,5例原本诊断为PBC患者修正诊断为AIH/PBC OS,他们血清ALT水平分别为40.0U/L、82.8U/L、94.1 U/L、162.1 U/L和117.2 U/L,都远远低于5倍正常值上限。结论 采取巴黎标准诊断中国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重叠综合征患者往往因为血清指标水平低而漏诊,及时行肝穿刺检查还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患者肝组织炎症因子表达的变化。方法 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肝病科收治的AILD患者74例,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19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42例,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重叠综合症(AIH/PBC OS)患者13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穿组织白介素-12(IL-12)、IL-17和干扰素-γ(IFN-γ)表达情况。结果 AIH、PBC和AIH-PBC OS患者血清ALT水平分别为(132.5±12.5)U/L、(40.1±8.4)U/L和(166.2±16.3)U/L,AST水平分别为(120.3±11.7)U/L、(52.8±5.6)U/L和(194.7±18.3)U/L,差异显著(P<0.05);血清ALP水平分别为(98.0±9.2)U/L、(323.5±30.9)U/L和(257.1±24.1)U/L,血清GGT水平分别为(49.1±4.7)U/L、(236.8±22.6)U/L和(376.7±35.5)U/L,差异显著(P<0.05);AIH、PBC和AIH-PBC OS组患者肝组织IL-12表达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分别为15.8%、7.1%和15.4%,P>0.05),肝组织IL-17阳性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分别为73.7%、76.2%和76.9%,P<0.05),肝组织IFN-γ阳性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分别为68.4%、85.7%和76.9%,P<0.05);AIH患者血清抗肝肾微粒体I型抗体(LKM-1)、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SLA/LP)阳性率分别为21.1%和10.8%,均显著高于PBC组或AIH-PBC OS患者(分别为0.0%和0.0%,和0.0%和0.0%,P<0.05);PBC患者血清抗sp100抗体阳性率为19.0%,显著高于AIH组(0.0%)或AIH-PBC OS患者(7.7%,P<0.05);AIH-PBC OS组血清抗gp210抗体阳性率为38.5%,显著高于AIH组(0.0%,P<0.05),AIH-PBC OS组患者血清抗线粒体M2抗体(AMA-M2)阳性率为100.0%,显著高于AIH组(0.0%)或PBC组(73.8%,P<0.05);AIH患者血清ANA和SMA阳性率分别为94.7%和78.9%,显著高于PBC患者(分别为19.0%和19.0%,P<0.05)。结论 不同类型AILD患者血清自身抗体呈交叉阳性现象,肝组织炎性因子检测对鉴别诊断没有意义,常规肝功能指标仍对诊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熊去氧胆酸(UCDA)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2015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100例PBC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UDCA治疗,给予观察组UDCA联合骨化三醇胶丸治疗,观察1年。结果 在治疗1年末,观察组应答36例(7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例(52.0%,P<0.05);观察组血清ALP水平为(132.6±37.9)U/L,显著低于对照组【(151.6±47.1)U/L,P<0.05】,GGT水平为(162.8±17.8) U/L,显著低于对照组【(189.7±18.0) U/L,P<0.05】,TBA水平为(12.0±1.7)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 【(16.2±2.1)μmol/L,P<0.05 】;观察组血清25-(OH)2-D3为(19.0±4.5)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2±3.8)ng/mL,P<0.05】,CD4+细胞百分比为(3.4±1.1)%,显著高于对照组【(3.0±0.8)%,P<0.05】,Th17细胞百分比为(1.5±0.8)%,显著低于对照组【(1.9±1.0)%,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DAO水平分别为(3.3±1.1)U/mL和(4.0±1.7)U/mL,D-乳酸水平分别为(2.1±1.6)mmol/L和(2.5±2.0)mmol/L,内毒素水平分别为(0.4±0.1)EU/mL和(0.6±0.2)EU/mL,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UDCA联合骨化三醇胶丸能显著改善PBC患者肝功能指标,降低血清内毒素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患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发病率情况。 方法 2018年6月~2020年12月我院诊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41例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45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或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或AMA-M2)、抗平滑肌抗体(ASMA)、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和抗着丝点抗体(ACA);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包括IgG、IgM和γ-球蛋白。结果 在本组41例AIH患者中,合并HT患者12例,合并GD患者6例,在45例PBC患者中,合并HT患者8例,合并GD患者7例;AIH患者血清IgG水平为17.5(14.8,19.8)g/L,显著低于AIH合并HT组【21.6(17.5,29.0)g/L,P<0.05】或AIH合并GD组【22.4(20.2,26.4)g/L,P<0.05】,血清γ-球蛋白为22.2(19.3,25.6)%,显著低于合并HT组【26.5(22.2,32.2)%,P<0.05】或合并GD组【27.1(24.3,32.0)%,P<0.05】;PBC患者年龄为(55.2±1.1)岁,显著小于合并HT组【(62.4±1.6)岁,P<0.05】或合并GD组【(62.2±1.5)岁,P<0.05】,血清IgG水平为15.4(12.2,18.0)g/L,显著低于合并HT组【20.3(16.8,24.7)g/L,P<0.05】或合并GD组【21.3(16.8,25.6)g/L,P<0.05】,血清γ-球蛋白水平为21.2(17.8,25.6)%,显著低于合并HT组【26.7(21.7,30.4)%,P<0.05】或合并GD组【25.4(22.2,29.4)%,P<0.05】。结论 AILD合并AITD的发病率较高,合并AITD患者血清IgG和γ-球蛋白水平较高,其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抗甲状腺抗体阳性率变化。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PBC患者94例,其中肝硬化50例(Child-Pugh A级29例,B级15例,C级6例)和胆管炎44例,另选择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者60名,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及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结果 胆管炎患者血清FT3、FT4和TSH水平分别为(2.4±0.5)ng/L、(1.4±0.2)ng/L和(8.9±2.3)ng/L,血清TPOAb和TGAb阳性率分别为77.3%和81.8%,肝硬化患者血清FT3、FT4和TSH水平分别为(1.9±0.3)ng/L、(1.0±0.1)ng/L和(19.7±4.9)ng/L,血清和TPOAb和TGAb阳性率分别为70.0%和64.0%,而健康人血清FT3、FT4和TSH水平分别为(2.8±0.8)ng/L、(1.8±0.3)ng/L和(3.4±1.2)ng/L,血清TPOAb和TGAb阳性率均为0.0%,肝硬化和胆管炎患者血清FT3和FT4水平显著低于,血清TSH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P<0.05),而肝硬化患者血清FT3和FT4水平显著低于,血清TSH水平显著高于胆管炎患者(P<0.05),肝硬化和胆管炎患者血清TPOAb和TGAb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肝硬化患者中,Child-Pugh A级患者血清FT3和FT4水平显著高于,血清TSH水平显著低于Child-Pugh B级或C级患者(P<0.05),而Child-Pugh B级患者血清FT3和FT4水平显著高于,血清TSH水平显著低于Child-Pugh C级患者(P<0.05),不同肝功能分级的肝硬化患者血清TPOAb和TGAb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胆管炎患者血清FT3、FT4和TSH水平显著不同于健康人,血清TPOAb和TGAb阳性率较高,其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不同肝病患者血清自身抗体谱阳性率的差异。方法 2019年3月~2022年3月我院诊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病(ALD)患者92例【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51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27例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14例】,慢性乙型肝炎(CHB)61例,慢性丙型肝炎(CHC)15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34例,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27例健康体检者68例,使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自身抗体。结果 ALD患者血清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抗可溶性肝抗原/抗肝胰抗原抗体(SLA/LP)、抗肝肾微粒体抗体Ⅰ型(LKM-1)、抗跨膜糖蛋白210(gp210)、抗肝细胞溶质抗原Ⅰ型(LC-1)、抗3E、抗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PML)和抗Ro-52阳性率分别为23.9%、13.0%、33.7%、19.6%、26.1%、33.7%、23.9%和55.4%,显著高于其他肝病组(P<0.05); AIH组患者血清抗SLA/LP、抗LKM-1和抗LC-1阳性率显著高于PBC组或PSC组(P<0.05),而PBC患者血清AMA-M2、抗gp210和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非诺贝特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γ-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方法 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我科诊治PBC患者4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4)。给予对照组患者UDCA治疗半年,给予观察组UDCA联合非诺贝特口服治疗半年。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IFN-γ和IL-10水平。使用FibroTouch行肝脏硬度测定(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 LSM)。结果 在治疗观察结束时,观察组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为(51.4±23.7)U/L,显著低于对照组【(74.9±21.2)U/L,P<0.05】,谷草转氨酶为(59.5±32.3)U/L,显著低于对照组【(81.3±35.8)U/L,P<0.05】,谷氨酰转肽酶水平为(95.7±31.8)U/L,显著低于对照组【(127.3±50.7)U/L,P<0.05】;观察组血清IFN-γ水平为(57.4±21.3)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39.7±23.7)pg/mL,P<0.05】,而血清TGF-β水平为(14.3±4.8)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23.6±3.5)pg/mL,P<0.05】;观察组血清免疫球蛋M(IgM)为(2.3±0.4)g/L,显著低于对照组【(3.1±0.9)g/L,P<0.05】, IgG水平为(11.3±1.8)g/L,显著低于对照组【(15.5±1.3)g/L,P<0.05】,IgA水平为(2.7±0.6)g/L,显著低于对照组【(3.5±0.2)g/L,P<0.05】;观察组患者LSM为(10.8±6.5)kPa,与对照组的(9.7±7.7)kPa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熊去氧胆酸联合非诺贝特联合治疗PBC患者可以明显改善血生化指标,可能与抑制了免疫球蛋白水平和提高了血清IFN-γ水平有关,其治疗的远期疗效还有待于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和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甲状腺功能、抗甲状腺抗体变化及其对治疗应答的影响。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诊治的AIH患者30例、PBC患者28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32例,分别给予患者标准的免疫抑制或熊去氧胆酸治疗。常规检测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采用放射受体法检测血清抗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和甲状腺球蛋白(TG)。结果 AIH组血清FT3和FT4水平分别为(4.2±0.2)pmol/L和(13.8±1.9)pmol/L,PBC组分别为(4.3±0.3)pmol/L和(13.9±1.3)pmol/L,均显著低于健康人【分别为(4.9±0.6)pmol/L和(15.9±4.2)pmol/L,P<0.05】,而AIH组和PBC组血清TSH水平分别为(3.8±1.2)mIU/L和(3.7±0.5)mIU/L,均显著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回顾总结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2015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诊治的DILI患者164例,收集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和预后。结果 本组DILI患者被诊断为肝细胞型97例,胆汁淤积型24例,混合型43例;肝细胞型患者年龄为(47.2±13.3)岁,显著小于其他两型(P<0.05);血清ALT水平为(652.5±350.6)U/L,显著高于其他两型【分别为(72.6±52.8)U/L和(180.6±118.5)U/L,P<0.05】,血清AST水平为(451.8±418.1)U/L,显著高于其他两型【分别为(85.5±75.2)U/L和(156.0±144.5)U/L,P<0.05】,而胆汁淤积型血清ALP水平为(268.8±212.8)U/L,显著高于其他两型【分别为(84.5±17.5)U/L和(209.1±144.5)U/L,P<0.05】,血清TBIL水平为(66.8±13.5)μmol/L,显著高于其他两型【肝细胞型为(22.3±2.3)μmol/L和混合型为(47.8±23.8)μmol/L,P<0.05】;本组由西药导致的DILI患者45例,中成药106例,中西药导致的13例;西药导致的DILI组年龄为(44.2±13.5)岁,显著年轻于其他两组(P<0.05),男性占比为42.2%,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的33.0%和30.8%;血清ALT水平为(510.2±361.8)U/L,显著高于其他两组【中成药组为(172.8±59.1)U/L和中西药组为(278.4±327.2)U/L,P<0.05】,血清AST水平为(360.8±251.5)U/L,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分别为(134.5±39.2)U/L和(249.4±228.1)U/L,P<0.05】,而中成药组血清ALP水平为(174.7±113.6)U/L,显著高于其他两组【西药组为(102.2±184.6)U/L,中西药组为(203.4±152.4)U/L,P<0.05】,血清TBIL水平为(93.9±46.2)μmol/L,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分别为(14.3±4.1)μmol/L和(52.0±12.0)μmol/L,P<0.05】;本组DILI患者痊愈141例,未痊愈23例;未痊愈组男性占比为52.2%,显著高于痊愈组的32.6%(P<0.05),肝细胞型占比为39.1%,显著低于痊愈组的62.4%(P<0.05),中成药致病占比为78.2%,显著高于痊愈组的62.4%(P<0.05)。结论 本组DILI患者临床表现符合一般报道的特征,大多预后良好。中成药致病者可能出现高黄疸而病情迁延,值得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衍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d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和系统性免疫性炎症指数(SII)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85例和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85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IL-17。常规检测血细胞计数。结果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TBIL和INR分别为(43.1±8.5)μmol/L和(1.3±0.6),显著高于【分别为(19.4±3.0)μmol/L和(1.1±0.2),P<0.05】,而血清ALT和ALB水平分别为(63.6±8.2)U/L和(30.8±4.6)g/L,显著低于CHB组【分别为(104.1±14.9)U/L和(39.0±8.1)g/L,P<0.05】;肝硬化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17水平分别为(88.7±11.6)pg/mL、(95.6±12.5)pg/mL和(45.6±8.9)ng/mL,显著高于CHB组【分别为(68.2±9.3)pg/mL、(67.9±9.5)p...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采用三镜联合分期手术与全腹腔镜同期手术治疗老年结石性胆道梗阻并发不同程度急性胆管炎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胆总管结石伴急性胆管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75例,其中35例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后急诊行ERCP术,取出胆总管结石或留置胆管支架引流,择期再次入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或LC联合腹腔镜下胆总管取石术(LCBDE),4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急诊行LC联合LCBDE术。结果 观察组两次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但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观察组WBC计数、NEUT百分比、血清CRP和PC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血清脑钠肽(BNP)和CK水平分别为(427.0±327.0)pg/ml和(95.0±30.0)U/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944.0±648.0)pg/ml和(149.0±67.0)U/L,P<0.05】,而血清肌钙蛋白(TNT)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分别为(62.8±54.5)pg/ml和(272.0±48.0)U/L,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肝硬化(PBC)患者疗效及对血清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7年1月~2020年1月我院诊治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31例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34例(Child A级15例,Child B级12例,Chil...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外周血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相关细胞因子评估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显著性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 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PBC患者59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59例,PBC患者均接受肝穿刺活检,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reg/Th17细胞百分比,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IL-6和IL-17水平,应用SPSS 20.0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指标诊断PBC患者显著性肝纤维化的效能。结果 PBC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比率、Th17细胞比率和Th17/Treg细胞比值分别为(3.1±0.5)%、(5.9±0.9)%和(1.9±0.3),均显著高于健康人【分别为(1.6±0.3)%、(2.3±0.5)%和(1.4±0.1),P<0.05】;PBC患者血清IL-10、IL-6和IL-17水平分别为(19.5±3.4)ng/L、(10.3±2.2)ng/L和(21.2±3.1)ng/L,均显著高于健康人【分别为(13.9±2.7)ng/L、(6.4±1.5)ng/L和(5.1±0.9)ng/L,P<0.05】;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本组PBC患者存在非显著性肝纤维化20例,显著性肝纤维化组39例;显著性肝纤维化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比率、Th17细胞比率和Th17/Treg细胞比值均显著高于非显著性肝纤维化患者(P<0.05);显著性肝纤维化患者血清IL-10、IL-6和IL-17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显著性肝纤维化患者(P<0.05);经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联合外周血Treg细胞比率、Th17细胞比率、Treg/Th17比值、血清IL-10、IL-6和IL-17水平等6项指标诊断PBC患者显著性肝纤维化的AUC为0.956,显著高于六项指标的单独评估(分别为0.760、0.746、0.776、0.747、0.736和0.769,P<0.05)。结论 PBC患者外周血Treg和Th17细胞及其细胞因子水平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这种变化高度提示肝纤维化的存在,其诊断肝纤维化的应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影响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BD)治疗胆总管结石(CBDS)患者引流持续时间的因素。方法 2019年4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112例CBDS患者均接受PTBD治疗。收集临床资料,以PTBD平均引流时间加标准差之和为截断点,将患者分为PTBD 持续时间延长组和正常组,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引流延长的因素。结果 在112例CBDS患者中,109例(97.3%)患者成功取出结石,其中81例胆道引流时间短于17天,另28例超过17天;PTBD持续时间延长组血清总胆红素【(38.1±7.3)μmol/L对(24.2±6.2)μmol/L】、淀粉酶【(403.7±15.6)U/L对(92.7±13.2)U/L】 、ALP【(302.3±52.1)U/L对(180.7±50.2)U/L】、GGT【(176.6±16.7)U/L对(93.3±15.6)U/L】、C反应蛋白【(75.1±12.2)mg/L对(56.9±10.3)mg/L】和结石直径【(16.9±2.5)mm对(11.3±2.1)mm】等均显著高于PTBD持续时间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总胆红素(OR:4.092,95%CI:1.684~9.944)和淀粉酶水平(OR:3.277,95%CI:1.348~7.965)及结石直径(OR:3.651,95%CI:1.502~8.873)是影响CBDS患者PTBD持续时间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采用PTBD治疗CBDS患者成功率高,了解一些容易导致引流时间延长的因素有助于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人工液胸治疗不可切除的小儿肝母细胞瘤(HB)短期疗效。方法 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不可切除的HB患儿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分别给予HIFU或HIFU联合人工液胸治疗,观察12 w。结果 在治疗12 w末,观察组有效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观察组血清ALT、AST和AFP水平分别为(72.6±26.1)U/L、(61.0±30.3)U/L和(43.1±5.3)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17.5±30.2)U/L、(116.6±37.8)U/L和(155.2±6.1)μg/L,P<0.05】,而血红蛋白水平为(96.4±26.1)g/L,显著高于对照组【(90.7±23.6)g/L,P<0.05】;两组血清IgM、IgG、IgA和补体C3、C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观察组发热、肋骨受损、皮肤烫伤、腹腔积液和创伤性湿肺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2%(P<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治疗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70例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95例,另选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给予患者UDCA治疗3月,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结果 在治疗3个月末,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得到改善,除胆管炎患者血清ALP和GGT水平仍显著高于肝硬化患者外,其他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胆管炎患者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分别为1.6±0.2 nmol/L、3.2±0.4 pmol/L、95.6±28.7 nmol/L和10.3±3.6 pmol/L,肝硬化患者分别为1.1±0.2 nmol/L、3.0±0.3 pmol/L、88.2±26.7 nmol/L和9.7±2.5 pmol/L,均显著低于健康人【分别为(2.5±0.5 nmol/L、4.7±0.8 pmol/L、115.7±31.6 nmol/L和13.8±4.1 pmol/L,P<0.05】,两组患者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水平与健康人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9±0.5 mIU/L和 2.9±0.7 mIU/L对 3.3±0.6 mIU/L,P>0.05】; 在治疗3个月末,胆管炎患者血清TT3、FT3、TT4和FT4水平分别为2.4±0.6 nmol/L、4.5±0.8 pmol/L、108.2±36.2 nmol/L和12.9±3.5 pmol/L,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已与健康人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肝硬化患者血清TT3、FT3、TT4和FT4水平分别为1.2±0.3 nmol/L、3.4±0.4 pmol/L、93.7±29.8 nmol/L和9.9±3.1 pmol/L,无明显改善,仍显著低于健康人(P<0.05)。结论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经熊去氧胆酸治疗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可获得改善,因此应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胆道支架置入联合125 I 粒子条胆道内照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96例MOJ患者,55例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 PTCD) 后行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对照组),41例接受PTCD术后行胆道支架植入术联合125 I 粒子条胆道腔内照射治疗(观察组)。结果 96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两组患者均无明显出血、腹膜炎、胆道穿孔、肠炎、胆道感染、白细胞明显降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在术后1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TBIL分别为(32.6±19.2)μmol/L对(107.8±20.2)μmol/L,血清DBIL分别为(23.4± 12.4)μmol/L对(97.4±12.5)μmol/L,血清ALT分别为(30.4±16.5)U/L对(85.9±19.8)U/L,血清AST分别为(30.7±13.2)U/L对(71.4±18.9)U/L,血清CA199分别为(30.7±13.2)U/L对(71.4±18.9)U/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胆道通畅时间为(6.4±3.8)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2.9±1.8)月,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9%(P<0.05);观察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0.7 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患者的6.2 个月(P<0. 05) 。结论 采取胆道支架联合胆道腔内125 I 粒子条植入照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能抑制肿瘤生长,延长支架开放时间,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适合姑息性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双镜微创术联合术后吲哚美辛栓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7年2月~2018年4月我院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20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分别行双镜微创术和双镜微创术后给予吲哚美辛栓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RB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IL-8水平,应用WHO推荐的生命质量(QOL)量表评估生命质量。结果 两组均全部取净胆囊和胆总管结石;在治疗后7 d,观察组血清RBP水平为(45.8±3.2)mg/L,显著高于对照组【(32.5±3.2) mg/L,P<0.05】;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分别为(2.1±0.4)μg/L、(15.8±7.8)μg/L和(11.6±9.5)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1±0.4)μg/L、(30.8±7.7)μg/L和(37.6±9.5)μg/L,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胆管狭窄、切口感染、残留结石和胆漏发生率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 m和3 m,观察组患者QOL评分分别为(45.8±3.2)和(47.2±3.0),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2.5±3.3)和(36.1±3.1),P<0.05】。结论 采用双镜微创术联合术后给予吲哚美辛栓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可显著抑制机体应激反应,降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提升血清RBP水平,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