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构建Cyp4v3-/-小鼠模型以模拟人类结晶样视网膜变性(Bietti crystalline dystrophy,BCD)患者的临床症状,为进一步探索BCD的致病机制和基因治疗方案奠定基础。方法:利用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CRISPR) /Cas9技术,设计sgRNA,注射入C57BL/6J小鼠受精卵中构建携带定点突变的小鼠模型。提取小鼠DNA确定其基因型,分别在其3、6、12月龄时以野生型(wild type, WT)的C57BL/6J小鼠为对照组,进行眼底彩照检查观察其眼底结晶沉积情况;用视网膜电生理(electroretinogram,ERG)检查视网膜功能;用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结构;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铺片鬼笔环肽染色观察RPE形态结构。结果:Cyp4v3-/-小鼠随着年龄增长,可模拟BCD患者的一些临床症状。在疾病早期未发现眼底有结晶样沉积,ERG检测其视网膜功能未发现明显下降,神经视网膜及RPE的形态结构及数量均未发生明显变化。随着Cyp4v3-/-小鼠年龄增长,眼底彩照在6月龄时发现有结晶样沉积,12月龄时沉积消失但色素沉积,RPE萎缩;ERG检查在6月龄时发现有暗适应波幅下降,12月龄时暗适应和明适应波幅均有明显下降;免疫荧光染色显示Cyp4v3-/-小鼠神经视网膜层形态结构受疾病影响不严重;RPE铺片鬼笔环肽染色显示,12月龄时Cyp4v3-/-小鼠RPE细胞六边形形态改变,排列松散,与WT小鼠相比同等大小视野范围内RPE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Cyp4v3-/-小鼠疾病表型与年龄相关,与人类BCD患者临床症状有相似之处,为进一步研究BCD发病机制和基因治疗策略提供了好的模型;本研究发现BCD病理改变首先发生在RPE,但是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敲除对阿尔茨海默病5×FAD转基因小鼠认知及脑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 IL-6+/-小鼠与5×FAD小鼠杂交,构建5×FAD;IL-6-/-小鼠模型,并选用3、10月龄子代小鼠进行实验。采用行为学实验对小鼠的认知记忆功能进行分析;采用HE染色和β淀粉样蛋白(A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小鼠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得到5×FAD;IL-6-/-模型小鼠(3月龄n=20,10月龄n=5)及5×FAD同窝对照小鼠(3月龄n=26,10月龄n=24),子代小鼠数量符合孟德尔定律。新物体识别实验结果显示,与同月龄5×FAD小鼠相比,3月龄5×FAD;IL-6-/-小鼠的探索指数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3.890,P=0.002)。Morris水迷宫空间探索结果显示,与同月龄5×FAD小鼠相比,3月龄5×FAD;IL-6-/-小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及穿台次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3.797,P=0.012;q=2.505,P=0.01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IL-6基因敲除显著减少3、10月龄5×FAD小鼠海马(q=13.490,P=0.002;q=45.680,P<0.001)及皮层(q=16.830,P=0.001;q=14.180,P=0.001)的Aβ沉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L-6基因敲除可明显改善阿尔茨海默病5×FAD模型小鼠的空间记忆能力,减少小鼠大脑Aβ沉积。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衰老对于实验性小鼠结肠炎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C57BL/6小鼠青年(6~8周)和老年(56周)各10只,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共4组,每组5只),实验组予葡聚糖硫酸钠(DSS)饮用水,对照组予自由饮用水7 d,第8天处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结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mRNA相对表达量,电镜观察肠上皮细胞的结构,蛋白电泳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E-cadherin和occludin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青年组比较,老年DSS小鼠体质量下降更明显(t=3.679,P=0.006),疾病活动指数更高(t=2.496,P=0.037),病理表现更严重(U=0.000,P=0.008)及IL-6表达增加(U=4.000,P=0.191)。电镜观察老年对照组肠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结构不连续,老年和青年DSS小鼠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结构模糊,破坏明显。老年实验组小鼠结肠组织E-cadherin(t=0.184,P=0.863)和occludin表达(t=0.399,P=0.710)低于青年实验组。结论 衰老会加重DSS诱发的小鼠结肠炎,其机制可能与衰老相关的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黏附连接损伤,使肠黏膜屏障功能减退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对炎症因子与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取西安市中医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收诊的82例小儿CVA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射干麻黄汤加减疗法+孟鲁司特钠)与对照组(41例,孟鲁司特钠),比较两组患者的IL-13IL-4水平、Treg、CD8+与CD4+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IL-13、IL-4、与CD8+水平及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其Treg与CD4+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射干麻黄汤加减疗法有助于改善小儿CVA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其不良反应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美沙拉嗪联合酪酸梭菌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复合50%乙醇溶液对大鼠通过免疫化学法造模,将5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五个组: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美沙拉嗪组、酪酸梭菌组和美沙拉嗪和酪酸梭菌联合治疗组,每组10只。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炎性因子即IL-4、IL-6的含量。结果 模型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IL-4水平明显降低(P<0.01),IL-6水平明显升高(P<0.01)。活动期至缓解期美沙拉嗪组、酪酸梭菌组以及联合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IL-4水平显著升高,IL-6的水平显著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联合治疗组分别与美沙拉嗪组和酪酸梭菌组比较,血清IL-4和IL-6水平变化,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美沙拉嗪和酪酸梭菌对溃疡性结肠炎都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而联合治疗组效果更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中IL-6的水平,升高血清IL-4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运用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小鼠肠上皮屏障的作用。 方法 取BDNF+/+小鼠与BDNF+/-小鼠回肠及结肠黏膜,用透射电镜观察肠黏膜上皮的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紧密连接蛋白ZO-1与occludin在结肠黏膜表达的变化,免疫印迹测定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与claudin-2在结肠黏膜表达的差异。 结果 与BDNF+/+小鼠相比,BDNF+/-小鼠电镜下回肠上皮未见明显异常,结肠上皮屏障破坏,表现为微绒毛缺失、细胞间隙增宽以及细菌入侵;BDNF+/-小鼠结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以及claudin-1表达下调,而claudin-2表达上调。 结论 BDNF可能在小鼠结肠上皮屏障功能的发挥中起到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 GTT)、美沙拉嗪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急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中IL-23、IL-17、IL-1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雷公藤多苷组,后3组应用TNBS建立小鼠急性结肠炎模型,模型组不作其他处理,雷公藤多苷组和美沙拉嗪组于造模前4 d开始每天给予雷公藤多苷灌胃或美沙拉嗪灌肠液灌肠直到实验结束,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特殊处理.各组小鼠均于TNBS灌肠后48 h处死,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大体、组织学损伤评分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ELISA法检测结肠组织IL-23 p19、IL-17蛋白含量,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肠组织IL-23 p19、IL-17、IL-12 p35的mRNA表达.结果:美沙拉嗪组和雷公藤多苷组小鼠结肠大体及组织学损伤记分、MPO活性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结肠组织IL-23 p19、IL-17、IL-12 p35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美沙拉嗪组、雷公藤多苷组(P<0.05);模型组结肠组织IL-23 p19、IL-17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美沙拉嗪组、雷公藤多苷组(P<0.05),后三者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雷公藤多苷可能通过非选择性抑制IL-23 p19、IL-17、IL-12 p35的表达来抑制结肠炎小鼠的炎症反应,效果与美沙拉嗪类似.  相似文献   

8.
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4):37-40
目的探讨CDC42在慢性结肠炎小鼠结肠中的变化及与淋巴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 36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美沙拉嗪干预组,每组12只。应用TNBS乙醇灌肠诱导慢性结肠炎模型,美沙拉嗪组于诱导模型后开始每日予美沙拉嗪(5-ASA)灌胃。造模开始后14 d处死小鼠,检测结肠组织IFN-γ、IL-17A、IL-4和TGF-β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结肠组织CDC42、P38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结肠组织CDC42,P38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美沙拉嗪干预组较模型组表达降低(P0.05)。模型组IFN-γ、IL-17A的m 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美沙拉嗪组较模型组表达水平下降(P0.05)。模型组的IL-4和TGF-β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美沙拉嗪组较模型组表达水平增高(P0.05)。结论CDC42可能通过P38调节淋巴细胞因子的水平参与小鼠慢性结肠炎的发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常山酮(HF)对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 方法 构建EMs小鼠模型,观察并计算小鼠异位灶体积。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标志物,包括M1型(CD16/32+, CD197+)和M2型(CD206+, CD14+);Western blotting检测巨噬细胞标志蛋白,包括M1型(iNOS, IL-12)和M2型(Arg-1, IL-10)的表达;ELISA检测各炎症因子水平,最后TGF-β1诱导单独分离的巨噬细胞,Western blotting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iNOS和Arg-1的表达及阳性细胞数目。 结果 HF抑制EMs鼠异位内膜的体积增加;使M1型细胞数目增加,M2减少;M1型标志蛋白的表达增加,M2降低;促炎因子含量升高,抑炎因子含量降低;HF使TGF-β1诱导的巨噬细胞中iNOS+细胞数目增加,IL-10+减少。 结论 HF可直接作用于巨噬细胞,维持EMs模型鼠炎症微环境的平衡,抑制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减少EMs鼠异位内膜体积。  相似文献   

11.
黄梅  颜景颖 《中医学报》2022,37(2):365-370
目的:基于NF-κB/COX-2信号通路探讨芍药内酯苷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5%2,4,6-三硝基苯磺酸(80 mg·kg-)和体积分数50%乙醇混合液灌肠制备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美沙拉嗪组(0.36 g·kg-1)、芍药内酯苷高剂量组(60 mg·kg-1)、芍药内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小鼠小细胞肺癌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小细胞肺癌的发展进程以及化疗药物的筛选提供实验平台。方法:采用Trp53loxP/loxP; Rb1loxP/loxP小鼠肺部插管吸入Adeno-Cre (Ad-Cre)重组腺病毒的方法建立小鼠小细胞肺癌模型,通过对模型小鼠肺组织进行石蜡切片以及HE染色,并通过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肺组织中神经内分泌特异性标记蛋白CgA、Cgrp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建立了小鼠小细胞肺癌的模型,模型小鼠肺组织中CgA、Cgrp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结论:成功建立小鼠小细胞肺癌动物模型,为后续研究人的小细胞肺癌发病机制以及相关化疗药物的筛选提供了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苍术挥发油和苍术醇提物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改善作用,为苍术的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4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苍术挥发油(0.185 g·kg-1)组、苍术醇提物(1.107 g·kg-1)组和柳氮磺吡啶(0.250 g·kg-1)组,每组8只。采用自由饮用3.5%DSS溶液建立UC小鼠模型。检测各组小鼠体质量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解剖小鼠后检测各组小鼠结肠长度并计算脾脏系数,采用髓过氧化物酶(MPO)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MPO活性,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阳性表达情况,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杯状细胞数。 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第 7和8天时体质量降低(P<0.05),第4~8天时DAI评分升高(P<0.05),结肠长度缩短(P<0.05),脾脏系数增大(P<0.05),结肠组织中MPO活性升高(P<0.05),结肠组织损伤严重,结肠组织中TNF-α、IL-1β和IL-6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炎症因子阳性表达增加,杯状细胞数减少。与模型组比较,苍术挥发油组、苍术醇提物组和柳氮磺吡啶组小鼠第7和8天时体质量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6~8天时DAI评分降低(P<0.05),结肠长度增加(P<0.05),脾脏系数减小(P<0.05),结肠组织中MPO活性降低(P<0.05),结肠组织损伤程度减轻,结肠组织中TNF-α、IL-1β和IL-6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炎症因子阳性表达减少,杯状细胞数增多。与苍术挥发油组比较,苍术醇提物组小鼠结肠组织中MPO活性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IL-1β和IL-6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杯状细胞数增多。 结论 苍术挥发油和苍术醇提物对UC模型小鼠均有改善作用,同等剂量下,苍术醇提物对小鼠UC的改善作用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99 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Tc-99m methoxyisobutylisonitrile,MIBI)平面显像及断层显像诊断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的效能。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疑诊PHPT并在术前完善甲状旁腺99 mTc -MIBI平面显像及断层显像的78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别计算99 mTc-MIBI早期平面显像、延迟平面显像及延迟断层显像的诊断效能,采用χ 2检验进行比较。 结果 78例患者术后病理证实PHPT 75例。从患者水平分析,早期平面显像的灵敏度为 60.00% (45/75),特异度为 66.67% (2/3),准确率为 60.26% (47/78);延迟平面显像的灵敏度为 81.33% (61/75),特异度为 0% (0/3),准确率为 78.21% (61/78);延迟断层显像的灵敏度为 89.33% (67/75),特异度为 66.67% (2/3),准确率为 88.46% (69/78);延迟平面显像及断层显像的灵敏度、准确率均显著高于早期平面显像(χ 2 =8.233,P=0.004;χ2 =17.058,P < 0.001和χ2 =5.898,P=0.015;χ 2 =16.272,P < 0.001)。从病灶水平分析,早期平面显像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 55.42% (46/83),83.33% (5/6)和 57.30% (51/89),延迟平面显像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 73.49% (61/83),16.67% (1/6)和 69.66% (62/89),延迟断层显像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 90.36% (75/83),66.67% (4/6)和 88.76% (79/89);延迟平面显像的灵敏度显著高于早期平面显像(χ2=5.916, P=0.015);延迟断层显像的灵敏度及准确率均显著高于早期平面显像和延迟平面显像(χ2=25.639, P < 0.001;χ2=22.364, P < 0.001和χ2=7.975, P=0.005;χ2=9.860, P=0.002)。 结论 99 mTc-MIBI延迟平面显像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前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早期显像,延迟断层显像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11C-蛋氨酸(11C-methionine,11C-ME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 半定量参数在筛查幕上较低级别胶质瘤(lower-grade glioma, LrGG)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ic dehydrogenase, IDH)突变以及1p/19q共缺失状态的应用价值。 方法 分析37例幕上较低级别胶质瘤患者术前11C-MET PET/CT图像以及病理学资料。测量11C-MET PET/CT图像上病灶最大肿瘤/正常组织摄取比值(maximum tumor/normal tissue uptake ratio, TNRmax)、平均肿瘤/正常组织摄取比值(mean TNR, TNRmean)以及肿瘤/正常组织摄取比值峰值(peak TNR, TNRpeak)。根据IDH基因突变以及1p/19q共缺失状态,将患者分为3组:IDH野生型(IDHwt),IDH突变-1p/19q共缺失型(IDHmut1p/19qdel)以及IDH突变-1p/19q非共缺失型(IDHmut1p/19qint)。比较不同分子分型的LrGG间的TNRmax、TNRmean以及TNRpeak。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单参数对于IDH突变和1p/19q共缺失状态的筛查效能。采用Logistic回归建立联合诊断模型,对预测概率进行ROC分析,评估多参数联合筛查效能。 结果 TNRmax、TNRmean、TNRpeak在3组LrGG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DHwt组TNRmax、TNRmean、TNRpeak最高,其次为IDHmut1p/19qdel组,IDHmut1p/19qint组最低。IDHwt LrGG的TNRmax、TNRmean、TNRpeak均高于IDHmut LrG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 TNRmax、TNRmean、TNRpeak筛查LrGG IDH突变的曲线下面积( 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分别为0.827、0.847、0.807,以3.09、1.84和2.58为阈值,准确率分别为70.3%、75.7%和75.7%,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的筛查模型能提高诊断准确率, AUC值为0.943,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100%、83.3%和94.6%。TNRmax、TNRmean、TNRpeak筛查LrGG 1p/19q共缺失的AUC分别为0.766、0.792、0.812,以3.35、1.44和2.02为阈值,准确率分别为76.0%、80.0%和80.0%。Logistic筛查模型不能提高诊断效能。 结论 11C-MET PET/CT有助于筛查幕上较低级别胶质瘤IDH突变以及1p/19q共缺失状态。多参数联合能够提高对于IDH基因突变的筛查效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银离子(Ag+)、铜离子(Cu2+)、锌离子(Zn2+)对5种常见念珠菌(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的抗菌作用。方法 使用去离子水分别将硝酸银、氯化铜和氯化锌配制为0.1 mol·L-1的水溶液。取保存的白色念珠菌标准菌株ATCC-60193、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加入溶菌肉汤培养液,使用比浊仪调配菌液浊度为0.5麦氏单位,然后使用无菌去离子水将菌液稀释至106 CFU·L-1。取配制好的0.1 mol·L-1的硝酸银、氯化铜和氯化锌溶液,分别倍比稀释为6个浓度(10-2、10-3、10-4、10-5、10-6、10-7 mol·L-1),分别取各浓度的金属离子溶液100μL与预制好的5种念珠菌悬液100μL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基于16S rRNA技术研究石珍安神汤(Shi-Zhen-An-Shen-Tang,SZAST)对脱髓鞘模型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并探讨该复方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5周龄雄性C57BL/6小鼠30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普通饲料对照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喹硫平组,每组5只。适应性喂养2周后,对照组正常饮食,其他组食用混合了0.2%(质量分数)双环乙酮草酰二腙(cuprizone,CPZ)的特殊饲料。食用特殊饲料4周后,SZAST组给予SZAST灌胃2周(低浓度组5.5 g·kg-1·d-1,中浓度组11.0 g·kg-1·d-1,高浓度组16.5 g·kg-1·d-1),模型组以0.9%(质量分数)氯化钠注射液灌胃2周(10 mL·kg-1·d-1),喹硫平组按10 mg·kg-1·d-1给予喹硫平溶液灌胃。2周后小鼠麻醉取盲肠内容物。以Illumina MiSeq为测序平台,对其16S rRNA V3-V4区的肠道菌群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数量,alpha与beta多样性,丰富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以及差异菌与菌属进行综合性分析与评价。结果 石珍安神汤可改善脱髓鞘小鼠OTUs数量及alpha与beta多样性的失调,对脱髓鞘小鼠的β-变形菌纲、伯克菌目、拟杆菌科、产碱杆菌科、毛螺菌属-NK4A136等差异菌分布结构均产生回调作用。结论 石珍安神汤对脱髓鞘模型小鼠的异常菌群多样性起到调节作用,并通过16S rRNA技术揭示了肠道菌群在白质损害导致精神分裂症中的相关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对儿童颅脑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行颅脑手术的患儿120例,年龄3~14岁,根据DEX使用剂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0.9%(质量分数)氯化钠注射液(以下简称生理盐水)对照组, 每组30例,手术结束前分别以0.4、0.6、0.8 μg·kg-1·h-1DEX或生理盐水维持1 h至手术结束。观察主要结局指标为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次要结局指标为苏醒时间、拔管期呛咳发生率等。结果 中、高剂量组躁动发生率明显降低(17%,11% vs 64%, P<0.01);且剂量依赖性地降低拔管时呛咳发生率(P<0.01)。高剂量组苏醒时间显著延长(P<0.01)。结论 0.6 μg·kg-1·h-1右美托咪定可以显著减少儿童颅脑术后苏醒期躁动和呛咳发生率,且镇静程度更适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IL-35在炎性肠疾病中的抗炎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BALB/c雌性小鼠共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口服4%葡聚糖硫酸钠7 d)、IL-35组(口服4%葡聚糖硫酸钠7 d,第2~5天腹腔注射IL-35 2 μg/d),每组10只。每天对小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7 d后处死小鼠,留取血清和肠道组织,观察结肠大体形态;HE染色观察各组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结肠组织中巨噬细胞极化情况;实时定量RT-PCR检测各组结肠组织中细胞因子IL-6、TNF-α、γ干扰素(IFN-γ)、IL-10和Src同源系列2结构域的肌醇5-磷酸酶1(SHIP1)的mRNA表达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结肠组织中SHIP1的表达及分布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结肠组织中SHIP1蛋白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在实验过程中DAI评分较对照组增加,而IL-35组自第4天起DAI评分较模型组减少(均P < 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结肠明显缩短(P < 0.05),而IL-35组的结肠长度长于模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模型组比较,IL-35组炎症细胞浸润减少、黏膜组织炎症评分和腺窝破坏组织评分较模型组减少(均P < 0.05);IL-35组结肠组织中促炎因子IL-6、TNF-α和IFN-γ的mRNA相对表达量较模型组减少,而抑炎因子IL-10的mRNA相对表达量较模型组增加(均P < 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M1型巨噬细胞比例增加(P < 0.05),而IL-35组M1型巨噬细胞的比例较模型组减少(P < 0.05);IL-35组小鼠结肠组织中SHIP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较模型组增加(均P < 0.05)。结论: 在炎性肠疾病中,IL-35可以通过调控SHIP1表达抑制M1型巨噬细胞极化,以及调节炎症因子的表达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