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屏幕暴露和睡眠情况,探讨二者的关系,为促进儿童睡眠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2020年10—12月选取广州市3所幼儿园的166名在园幼儿为研究对象,利用父母问卷调查学龄前儿童屏幕暴露时间、户外活动时间和睡眠时间等。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学龄前儿童屏幕暴露时间与睡眠时间的关联性,并采用调节效应模型分析户外活动时间的调节作用。结果 共调查学龄前儿童166例,其中有138例(83.1%)夜间睡眠持续时间不足10 h, 86例(51.8%)每日总视屏时间≥1 h。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学龄前儿童移动电子(手机/平板电脑)屏幕暴露时间与睡眠时间显著相关(β=-0.298,95%CI:-0.603~-0.021);而看电视时间与睡眠时间无显著关联(β=-0.144, 95%CI:-0.382~0.089)。调节效应模型显示户外活动时间对不同类型屏幕暴露时间与睡眠时间的关系均无显著调节效应(P>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屏幕暴露时间,尤其是移动电子视屏时间可能会影响其睡眠时间,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可能并不降低屏幕暴露对睡眠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学生睡眠时间和视屏时间与肥胖之间的相关性,为防控小学生肥胖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3年9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于北京某城区12所小学选取三~五年级共1 889名学生并划分为肥胖及非肥胖组,问卷调查睡眠时间、视屏时间及其他肥胖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睡眠及视屏时间对学生肥胖的影响。结果 27.83%和77.08%的学生睡眠和视屏时间能达相应标准。每天睡眠时间≥9 h与<9 h、视屏时间<2 h与≥2 h的学生肥胖率分别为19.46%和25.88%、18.09%和2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3和23.35,P均<0.01)。根据睡眠时间9 h和视屏时间2 h两两组合进行分组,四组学生肥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1,P <0.01)。校正相关影响因素发现相较于睡眠时间<9 h和视屏时间≥2 h的学生,睡眠时间≥9 h和视屏时间<2 h的学生肥胖率更低[肥胖率37.25% vs 17.39%,OR=0.48(95%CI:0.28~0.81),P=0.011]。结论 仅27.83%的三~五年级小学生的睡眠时间达到国家卫生要求,每天睡眠时间≥9 h且视屏时间<2 h的学生更不容易肥胖。在学生肥胖干预项目中应加强对睡眠及视屏时间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儿童早期视屏暴露对语言发育的影响,为预防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于2019年1-12月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对病例组(语言发育迟缓)54名儿童、对照组(发育正常)56名儿童进行发育评估,全体儿童年龄范围1~5岁;使用自拟调查问卷"儿童早期视屏暴露情况调查表"对所有参与调查儿童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铜仁市高中生视屏娱乐时间、睡眠情况与抑郁症状的现状及睡眠情况在不同类型视屏娱乐时间与抑郁症状关联中的中介作用,为青少年抑郁症状的预防及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式随机抽取铜仁市2所高中的1 14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视屏娱乐时间、睡眠情况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联。用Bootstrap法检验睡眠情况的中介效应。结果 铜仁市高中生平均每日视屏娱乐时间(ST)为(2.08±2.30) h/d, 32.3%的报告者ST>2 h/d;睡眠障碍的检出率为34.5%;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30.3%。手机/平板视屏时间长及睡眠质量差(PSQI得分高)、睡眠时长短、睡觉时点晚对抑郁症状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其回归系数β及95%置信区间(CI)分别为0.464(0.102~0.825)、1.590(1.434~1.747)、-1.451(-2.028~-0.874)、3.859(2.689~5.030)。与ST≤1 h/d组相比,ST>3 h/d组抑郁症状检出率显著升高(AOR=1.543, 95%CI:1.038~2.293,P<0.0...  相似文献   

5.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幼儿气质与视屏时长的关联。方法 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中,纳入2020年身体发育情况正常的1~3岁儿童气质量表数据和每周视屏时长数据完整的幼儿1118名。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幼儿在5个维度上的气质得分与每周视屏时长的关联。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分层分析法,进行敏感性分析和亚组分析。结果 校正幼儿年龄、性别、所在地区、城乡、父母文化程度以及抑郁情况后,幼儿在活动性、反应性、情绪性和专注性这4个维度上的气质得分每增加1分,每周视屏时长分别增加11.2%(95%CI:0.058~0.167,P <0.001)、10.2%(95%CI:0.050~0.155,P <0.001)、7.9%(95%CI:0.027~0.132,P=0.003)、11.2%(95%CI:0.056~0.168,P <0.001)。未发现上述关联在不同亚组存在差异(P交互>0.05)。未发现幼儿社会抑制性得分与其视屏时长相关(P>0.05)。敏感性分析结果与主要结果保持一致。结论 幼儿较强的活动性、反应性、情绪性和专注性与视屏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儿童视屏时间与家庭视屏环境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选取2018年3-8月于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体检的240例正常儿童为研究对象,利用自行设计的幼儿视屏时间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家庭养育环境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240例,70%的儿童年龄为12~36月龄。以儿童平均每天视屏时间是否超过1 h将研究对象分为1 h/d和≥1 h/d两组,结果显示父母亲文化程度越高儿童视屏时间1 h/d的比例越高,家庭养育环境越好儿童视屏时间1 h/d的比例越高。与视屏≥1 h/d组相比,在1 h/d组儿童的母亲在上述3方面的平均视屏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但父母亲工作日、周末与孩子接触时间,父亲视屏时间在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家庭养育环境等因素后,母亲视屏用于工作时间、母亲视屏用于闲暇时间是影响儿童视屏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 244、1. 383。结论幼儿视屏时间受家庭视屏环境特别是母亲视屏时间影响,建议家庭增加高质量亲子活动数量,对儿童及家长的视屏行为予以约束。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学龄前儿童视屏时间和睡眠状况与其情绪及行为问题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视屏时间与睡眠状况对学龄前儿童情绪及行为问题的联合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7年12月扬州市8所幼儿园的2 946名3~6岁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学龄前儿童视屏行为、睡眠状况和学龄前儿童情绪及行为问题等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视屏时间与睡眠状况对学龄前儿童情绪及行为问题的影响。结果  调整混杂因素后,发现视屏时间>1 h/d的学龄前儿童发生品行问题、多动、同伴交往、长处与困难问卷(strengths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 SDQ)困难总分可疑或异常的风险更高(P<0.05);睡眠时间<10 h/d发生多动、同伴交往可疑或异常的风险更高(P<0.05);睡眠质量不良发生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同伴交往、SDQ困难总分可疑或异常的风险更高(P<0.001)。联合作用分析显示,睡眠时间<10 h/d合并视屏时间>1 h/d的学龄前儿童发生多动、SDQ困难总分可疑或异常的风险更高(P<0.05);睡眠质量不良合并视屏时间>1 h/d更易发生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和SDQ困难总分可疑或异常(P<0.001)。结论  视屏时间>1 h/d和睡眠质量不良对学龄前儿童情绪及行为问题更易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睡眠期间卧室夜灯暴露与儿童情绪症状的关联,为后续开展有效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21年12月在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2所小学招募的1 926名四至六年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收集一般人口统计学信息、夜灯和窗帘使用情况、情绪症状等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夜灯使用情况与儿童情绪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儿童抑郁症状、广泛性焦虑症状、社交恐惧、强迫症状报告率分别为2.5%,2.6%,3.4%和2.5%。有12.6%的儿童睡眠期间经常开夜灯,22.0%的儿童睡眠期间不关窗帘。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常开夜灯睡觉与儿童抑郁症状(OR=2.29,95%CI=1.04~5.03)、社交恐惧(OR=1.93,95%CI=1.02~3.64)、强迫症状(OR=3.44,95%CI=1.72~6.88)风险增加有关(P值均<0.05)。结论 睡眠期间卧室夜灯暴露与儿童情绪症状报告率存在正向关联。应重视儿童睡眠期间卧室光环境,减轻夜间光暴露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学龄前儿童视屏时间及户外活动对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学龄前儿童视屏时间过长与情绪问题的正向关联作用,探讨学龄前儿童视屏时间与户外活动时间对情绪问题的联合作用。方法 2017年10-11月以江苏、湖北、安徽省11座城市109所幼儿园的27 200名3~6岁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学龄前儿童健康发育调查问卷》调查学龄前儿童的视屏行为、户外活动情况以及社会人口学特征,使用《长处与困难问卷》评估儿童情绪问题。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学龄前儿童视屏时间过长与情绪问题(可疑或异常)的关联强度,同时分析户外活动时间与视屏时间的联合作用。结果 学龄前儿童情绪症状可疑或异常的比例为17.9%(4 868/27 200)。学龄前儿童平均每日视屏时间>1 h的比例为62.4%(16 983/27 200),平均每日户外活动时间<2 h的比例为65.7%(17 873/27 200)。调整儿童性别、年龄、居住地区、家庭经济状况、BMI、父母年龄和文化程度等混杂因素后,发现视屏时间过长(>1 h/d)与情绪问题可疑或异常呈正相关(OR=1.15,95% CI:1.08~1.24);户外活动不足(<2 h/d)与学龄前儿童情绪症状可疑或异常呈正相关(OR=1.08,95% CI:1.01~1.16)。联合作用分析显示,户外活动时间不足合并视屏时间过长与学龄前儿童情绪问题呈现更强的正相关。结论 学龄前儿童视屏时间过长十分普遍,与情绪问题呈正相关,户外活动不足联合视屏时间过长与情绪问题的正向关联更强。  相似文献   

10.
睡眠作为儿童身心状态的重要指标和影响因素,对儿童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随着电子屏幕成为日常生活中传播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不断有报道显示儿童期持续屏幕暴露可能对睡眠造成影响.本研究综述了儿童电子屏幕暴露对睡眠的具体影响及机制,总结相关原理和干预方法,以早期发现并干预电子屏幕暴露相关的睡眠问题.为进一步在...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分析海南省学龄儿童睡眠时间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海南省儿童睡眠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21年11月 — 2022年1月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海南省86所小学共25162名儿童,通过自制问卷对主要带养人进行儿童睡眠时间和人口学资料的调查,应用logistic 回归模型探索儿童睡眠不足的影响因素。  结果  海南省最终纳入的24200名学龄儿童上学日和周末夜间睡眠时间分别为(8.79 ± 0.81)和(9.51 ± 0.98) h,睡眠时间总量分别为(10.06 ± 1.18)和(11.62 ± 1.20)h,睡眠不足发生率占30.8%。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睡眠不足报告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11~12岁组儿童发生睡眠不足的风险是6~7岁组儿童的1.59倍(95%CI = 1.43~1.77)。父亲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儿童发生睡眠不足的风险是父亲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儿童的1.36倍(95%CI = 1.15~1.60)。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的儿童睡眠不足发生的风险分别为其他家庭类型儿童的1.13、1.14倍(95%CI = 1.01~1.26,1.04~1.34)。与每日户外活动 > 2 h相比,每日户外活动<1 h可使儿童发生睡眠不足的风险增高至1.69倍(95%CI = 1.42~2.00)。每日屏幕暴露时间 > 2 h儿童发生睡眠不足的风险是屏幕暴露时间< 1 h的 1.34倍(95%CI = 1.18~1.51)。  结论   海南省学龄儿童普遍存在睡眠时间不足,特别是夜间睡眠时间过短现况更为严重。儿童睡眠不足与年龄、父亲文化程度和家庭类型相关;长时间屏幕暴露也是导致儿童发生睡眠不足的主要危险因素,较长的户外运动时间能改善睡眠不足现象。  相似文献   

13.
足量的体育活动是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有益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和认知发展.有报道显示儿童期持续屏幕暴露可能对儿童运动方面造成不良影响.本研究综述了电子屏幕暴露对儿童身体活动的影响及机制,并总结干预方法,以早期发现并干预电子屏幕暴露相关的运动问题,为进一步在中国儿童中开展电子屏幕对运动协调能力影响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上海市学龄前儿童的户外活动情况进行横断面现况调查,了解其户外体力活动的参与现状,为学龄前儿童户外体力活动评价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8年3-6月间使用课题组自行编制儿童户外体力活动调查问卷,以监护人代答的方式对454名在园学龄前儿童近期的日常活动情况进行调查,正态分布数据两组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结果 学龄前儿童工作日参与户外活动时间平均1.49 h/d,双休日平均2.64 h/d。最受儿童喜爱的5个运动项目分别是散步、滑板/轮滑、跑步、自行车、舞蹈,组织类型大多数以家庭为主。学龄前儿童运动项目在不同年龄段、家长鼓励程度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海市学龄前儿童户外活动现状不容乐观,在运动方式、场地、陪同者、运动项目等方面体现出上海市学龄前儿童生活环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铜陵市学龄前儿童屏幕暴露与家庭养育环境的相关性,从而为家长提供正确的家庭养育干预指导。方法 于2017年12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铜陵市10所幼儿园3~6岁儿童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及“城市3~6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共获得有效问卷1 817份,其中男童981人、女童836人。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学龄前儿童屏幕暴露在学习日、周末以及一周平均时间>2 h/d的检出率分别为34.8%、30.7%、38.2%,同时暴露于2种以上类型产品的有81.3%。较差家庭养育环境检出率为14.58%,父母文化程度越低,家庭养育环境越差(父亲文化程度OR=1.489、母亲文化程度OR=1.503,P<0.001)。学习日、周末、一周平均屏幕暴露是否>2 h/d组间的家庭养育环境各因子得分以及总分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屏幕暴露时间与家庭养育环境总分负相关(r=-0.169,P<0.001)。结论 儿童屏幕暴露与家庭养育环境相关,树立正确的家庭养育理念,指导改进养育方式,有利于改善屏幕暴露过度现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行为生活方式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症状的关联,以促进儿童健康发展。方法 2014年选择马鞍山市区91所幼儿园16 439名3~6岁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学龄前儿童的行为生活方式和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并采用《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评估儿童的ADHD症状。将参加户外运动情况、学习日和周末看电视、学习日和周末玩电子产品的时间、挑食、喜欢的口味、睡眠时间、学习日和周末入睡的时间10个变量组成行为生活方式指数。使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行为生活方式指数总分为10分,平均值为(2.64±1.78)分。调整了人口统计学信息以及户外运动时间、进餐时间、喜欢吃的食物类型及午睡习惯后,行为生活方式指数中分组(2~3分)和高分组(≥4分)是ADHD症状的危险因素,其OR值(95%CI)分别为1.78(1.50~2.12)和2.82(2.37~3.35)。结论 学龄前儿童ADHD症状的发生与日常行为生活方式有一定关系,提示开展促进积极生活和健康饮食的干预项目,对预防和减少学龄前儿童ADHD症状的发生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