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 探索肿瘤长径>8 cm的巨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中质子部分立体定向消融推量放疗(P‐SABR)的剂量学优势。方法 收集既往应用光子P‐SABR治疗的9例巨块NSCLC的定位影像。在光子肿瘤推量靶区(光子GTVb)基础上逐步外扩,直到重要危及器官受量达3.0 Gy/次时停止,形成质子肿瘤推量靶区(质子GTVb),质子GTV、CTV范围同光子,分别制订光子固定野调强放疗(光子FF‐IMRT)、光子容积调强弧形治疗(光子VMAT)、质子调强放疗(IMPT)计划。对比不同治疗技术的剂量学参数。结果 光子GTVb和质子GTVb占GTV体积比分别为25.4%±13.4%和69.7%±30.0%(P<0.001)。光子IMRT、光子VMAT、IMPT的CTV平均剂量分别为(76.1±4.9)Gy、(78.2±3.6)Gy、(84.7±4.9)Gy,生物有效剂量(BED)≥90 Gy所包含肿瘤占GTV体积的百分比分别为70.7%±21.7%、76.8%±22.1%、97.9%±4.0%,质子较光子P‐SABR计划显著提高了靶区剂量及BED(P<0.05)。质子较光子计划还降低了危及器官受量,其中光子FF‐IMRT、光子VMAT和IMPT的双肺V5 Gy分别为49.2%±22.0%、56.8%±19.0%和16.1%±6.3%(P<0.001)。结论 质子P‐SABR较光子可在降低危及器官受量情况下,扩大肿瘤推量靶区范围并提高肿瘤内BED,有望进一步提高巨块NSCLC的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立体定向放疗技术对寡转移NSCLC患者胸内原发灶及所有转移灶行根治性放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分析2009—2015年间我科初治转移灶≤5个的NSCLC患者43例,采用立体定向放疗技术,对其原发灶及所有转移灶均行根治性放疗,平均和中位BED10分别为101.416 Gy和102.700 Gy,中位化疗周期数4个。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病灶治疗总有效率为86%,1、2、3年OS分别为74%、70%、51%,中位OS时间为48个月,中位PFS时间为15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ECOG<2与ECOG≥2(P=0.000)、BED10<100 Gy与≥100 Gy (P=0.006)对生存预后有显著影响。约90%患者仅出1—2级不良反应,未出现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寡转移NSCLC在接受系统性全身治疗前提下联合原发灶和转移灶根治性放疗可显著改善患者OS和PFS,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3.
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等药物的快速进展,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带来了长期生存获益。尤其是针对转移病灶少的晚期肺癌,通过积极的局部治疗手段,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甚至达到临床治愈的可能。近年来,随着放射技术的进步,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实现了对小靶区肿瘤的精准高剂量放射治疗,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不可手术的早期肺癌,而其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也正被积极探索。本文就SBRT在晚期寡转移肺癌的研究现状、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放疗是不能耐受或拒绝手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另一选择,立体定向放疗技术的出现与应用使得放疗可与手术取得相似的疗效。全文对立体定向放疗治疗早期NSCLC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ABR)在肺部寡转移瘤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8年行SABR的159例肺部转移瘤的患者资料,采用 Kaplan- Meier方法计算局控率(LCR)和总生存(OS),并采用 log- rank法单因素分析和 ...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TVision引导下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疗的精确性。方法 2010—2012年应用西门子ONCOR CTVision加速器对1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立体定向放疗,采集每位患者每次放疗前后CT图像并与治疗计划CT图像进行匹配,在线调整并分析患者放疗前后位移误差。通过离线勾画每位患者每次放疗前后(共8次)大体肿瘤体积,融合8次靶区得到内靶体积,通过比较内靶体积和计划靶体积进行离线验证治疗过程准确性。配对样本t检验差异。结果 分析10例肺癌患者放疗前后80次CT扫描数据,结果显示放疗前和后在左右、上下、前后方向位移误差均相似,分别为(-0.10±1.30) mm和(-0.15±1.31) mm (P=0.720)、(0.18±1.32) mm和(0.18±1.43) mm (P=1.000)、(-0.08±1.19) mm和(-0.13±1.18) mm (P=0.750)。内靶区的体积均小于计划靶区体积,分别为13.53 cm3和37.84 cm3(P=0.000)。结论 CTVision加速器能够确保肺癌患者立体定向放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肺转移瘤立体定向放疗(SRT)的疗效和影响局部疗效的因素。方法 52例133个肺转移瘤行SRT。52例中,男34例,女18例;年龄16.84岁,中位年龄58岁;治疗前单纯肺转移28例,伴有其他部位转移24例;接受SRT一程37例,多程15例。133个病灶中,鳞癌8个(6%)。腺癌22个(17%),肝癌23个(17%),肉瘤11个(8%),其他放化疗不敏感肿瘤69个(52%);1个中心127个(95.5%),2个中心6个(4.5%);准直器20~25mm7个(5%),27.5~30.0mm38个(29%),32.5~40.0mm53个(40%),40~50mm35个(26%);靶体积为0.13~35.3em3,中位值为2.8cm3。1个中心参考剂量线定在90%,2个中心参考剂量线定在50%~80%。均采用体内预置金点标记无环重定位技术,4~6个旋转弧,非共面、等中心旋转照射。28个病灶照射总剂量为30~36Gy(分3次,14—18d完成).32个为40~48y(分5~8次,12d完成),25个为48~52Gy(分4次,12~15d完成),8个为45Gy(分3次,10d完成)或54Gy(分4次,12d完成),19个为58~60Gy(分5~6次,15~20d完成),21个为40Gy(分2次,6~8d完成)、50Gy(分5次,12d完成)、60~66Gy(分10~11次,12~15d完成)。结果 完全缓解88个(66%),部分缓解23个(17%),稳定7个(5%),进展5个(4%),无法评价10个(8%)。有效率为84%,肿瘤局部控制率为89%(119/133)。全组病例无严重并发症。中位随访期16个月,平均生存期33个月,中位生存期24个月。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79%、50%、45%、33%。结论 SRT对肺转移瘤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可用于治疗单发或多发肺转移瘤并可行多程治疗。对放化疗不敏感的病理类型和照射剂量偏低是影响局部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等药物的快速进展, 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带来了长期生存获益。尤其是针对转移病灶少的晚期肺癌, 通过积极的局部治疗手段, 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甚至达到临床治愈的可能。近年来, 随着放射技术的进步, 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实现了对小靶区肿瘤的精准高剂量放射治疗, 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不可手术的早期肺癌, 而其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也正被积极探索。本文就SBRT在晚期寡转移肺癌的研究现状、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ABR)和手术治疗早期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2—2016年间河南省肿瘤医院初治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早期NSCLC患者,共227例,其中SABR组73例,手术组154例。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χ2检验分析组间基线资料差异。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SABR组、手术组3年样本量分别为74、155例。SABR组、手术组3年OS率分别为81.9%、78.2%(P=0.603),3年PFS率分别为66.9%、66.9%(P=0.565),3年局部区域无进展率分别为84.0%、90.8%(P=0.133),3年远处无转移率分别为75.4%、69.8%(P=0.095)。结论 SABR与手术治疗早期NSCLC的OS率、PFS率、局部区域无进展率、远处无转移率相近,SABR是不可手术的早期NSCLC患者的可选择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小细胞肺癌(SCLC)全脑放疗(WBRT)后颅内失败分次立体定向放疗(FSRT)挽救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WBRT失败后使用FSRT挽救的35例SCLC脑转移患者的生存情况,多因素分析确定和生存相关的预后因素。结果 随访率为100%,中位随访时间11个月。全组总中位生存期为10.3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颅外疾病控制状态和患者的生存相关(χ2=4.02,P=0.045)。自诊断脑转移开始中位生存期为22.0个月,未发现严重晚期不良反应。6、12个月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1%、76%。6例局部未控患者中3例行二程FSRT挽救,挽救治疗后生存时间分别为3、9、13个月。6例患者FSRT后出现治疗野外新病灶,出现新病灶中位时间为4个月。32例患者死亡,其中14例死于颅内进展,14例死于颅外疾病进展,1例死于脑脊髓膜广泛转移,3例死于其他原因(2例肺部感染,1例死因不明)。结论 FSRT挽救治疗对WBRT后复发SCLC脑转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后程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后程大分割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06例初治局部晚期(Ⅲa、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例随机分为单纯常规放射治疗组(CRT)和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组(LCHSRT),完成治疗并且资料完整者共91例,CRT组43例,LCHSRT组48例。CRT组常规剂量分割大野对穿照射至43.5Gy后对原发肿瘤和转移淋巴结缩野加量至65.2Gy。LCHSRT组常规剂量分割大野对穿照射至44.4Gy后对原发肿瘤和转移淋巴结行大分割立体定向放射治疗,LCHSRT照射方式为圆形准直器非共面弧形照射,计划靶区体积边缘处方剂量4~7Gy/次,隔日1次,总剂量(22.8±5.5)Gy。结果CRT组和LCHSRT组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1.6%和14.6%。放射治疗结束后3个月CT检查CRT与LCHSRT组局部肿瘤全消率分别为30.2%和63.5%(P<0.01);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2.0%和86.5%(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55.8%和79.2%(P<0.05)。两组急慢性放射性肺损伤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χ2值分别为0.68和2.90,P值均>0.05)。结论圆形准直器非共面弧形照射后程大分割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提高了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局部肿瘤全消率和局部控制率,但其适形性和靶区内剂量均匀性不够理想,而且当照射剂量≥25Gy时放射性肺纤维化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3.
立体定向放疗现已成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重要选择。放射性肺炎是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立体定向放疗后主要不良反应。患者因素、肿瘤因素、治疗因素等都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立体定向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相关。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一步明确了这些因素与放射性肺炎的关联,而且对与RP发生相关的预测因素进行了进一步探讨。本文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吉非替尼联合立体定向放疗治疗高龄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联合立体定向放疗治疗高龄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30例高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4组:A组30例为吉非替尼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组,B组35例为单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组,C组32例为单用吉非替尼治疗组.D组33例为最佳支持治疗组。吉非替尼每日250mg,直到病变进展或其他原因停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治疗总剂量为36~48Gy,治疗次数8~12次,6次/周。[结果]A组肿瘤病灶治疗有效率(RR)为66.7%(20/30),疾病控制率(DCR)为90.0%(27/30).中位生存时间(MST)为12.1个月(范围3~23个月),1年生存率为46.7%(14/30),治疗期间常见副反应为皮疹、腹泻:B组RR为54.3%(19/35),DCR为82.9%(29/35),MST为7.3个月(范围3~16个月),1年生存率为11.4%(4/35);C组RR为34.4%(11/32),DCR为53.1%(17/32),MST为8.8个月(范围2~20个月)。1年生存率为31.3%(10/32),D组MST为4.9个月(范围2~11个月),1年生存率为O。吉非替尼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组在近期疗效(RR及DCR)上高于单用吉非替尼治疗组(x^2=6.458.P=0.011:x^2=10.219,P=0.001),1年生存率高于单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组(x^2=10.017,P=0.002)。[结论]吉非替尼联合立体定向放疗一线治疗高龄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毒性可耐受.  相似文献   

15.
陈媛媛  董百强 《中国肿瘤》2018,27(6):454-459
摘 要: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SBRT)是将放射剂量聚集到病灶,几次照射(≤5次)即可达到根治剂量,用立体准确定向的高能射线来杀灭肿瘤。精确定位、精准制导以及严密质控,使高剂量消融肿瘤的同时,危及器官得到保护,也使得SBRT应用更加广泛。老龄化提前到来和低剂量螺旋CT的普及使得早期肺癌的确诊明显增加;因内科基础疾病或多原发而不能手术的肺部病灶,SBRT可提供很高的局部控制率;对可手术病灶,SBRT能达到相似的局部控制率;另外对肺孤立转移瘤,全身联合局部治疗已被普遍接受。全文对SBRT在肺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早期非小细胞肺癌(ES-NSCLC)行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SABR)后的失败模式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2—2020年行SABR治疗的ES-NSCLC患者113例。分析其失败模式、复发时间、复发部位及影响复发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局部复发率,区域淋巴结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中位随访时间58(6~108)个月,全组患者共45例(39.8%)出现复发,中位复发时间36个月。31例患者(27.4%)出现远处转移(DM),单纯DM 24例(21.2%);局部复发(LR)12例(10.6%),单纯LR 7例(6.2%);区域淋巴结复发(RR)11例(9.7%),单纯RR 6例(5.3%);LR+RR 1例(0.9%),LR+DM 3例(2.7%),LR+RR+DM 1例(0.9%),RR+DM 3例(2.7%)。全组患者1、2、3、4、5年复发率分别是5.4%、16.6%、27.5%、44.0%和51.2%。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EGFR突变是复发率高的影响因素。结论单纯SABR治疗ES-NSCLC患者有较高复发率,远处转移是最常见的失败模式,尤其EGFR突变阳性患者,建议后续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7.
放疗是NSCLC传统的主要治疗手段;肺癌免疫治疗特别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如何将放疗和免疫治疗有效结合起来,最大程度让患者获益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就NSCLC免疫治疗现状、放疗对免疫的影响、放疗联合免疫治疗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阐述。  相似文献   

18.
体部肿瘤的立体定向放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体部肿瘤立体定向放疗的研究。方法:1997年5月-1998年12月期间治疗32例共35个病灶,根据病变大小进行适形立体定向放疗,射野一般5-7个,治疗次数3-7次,治疗间隔1-3天,每次治疗周边剂量450-1000cGy,总量1890-3420Gy。结果:32例35个病灶根据CT复查肿瘤退缩情况确定CR为28.6%,PR为31.4%,总有效率为60%。1年以上生存率为58.3%。结论:立体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前程累及野后程适形放疗联合健择/去甲长春花碱加顺铂(GP/NP)方案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方法:64例NSCLC前瞻性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2例,均同时放、化疗。对照组用EP方案化疗(依托泊苷100mg/m^2,d1~d3;顺铂30nag/m^2,d1~d3),21d为1个周期,放疗采用常规外照射,DT 2Gy/次,每周5次,总DT 50~60Gy。试验组用GP/NP方案化疗(健择1000mg/m^2,d1、d8;去甲长春花碱25mg/m^2,d1、d8;顺铂30mg/m^2,d1~d3),2Id为1个周期,放疗采用前程累及野后程适形放疗,DT 1.8~2.0Gy/次,每周5次,总DT 55~64Gy。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56.3%(18/32),试验组总有效率87.5%(28/32),1、2年生存率分别为37.5%(12/32)、21.9%(7/32)和71.9%(23/32)、46.9%(1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2,P=0.030。结论:前程累及野后程适形放疗联合GP/NP方案化疗治疗Ⅲ期NSCLC有较好疗效,其远期疗效须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0.
非小细胞肺癌3D-CRT与IMRT立体定向放疗剂量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三维适形(3D-CRT)和逆向调强(IMRT)两种计划方式在进行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接受放射治疗的早期NSCLC患者12例,分别采用3D-CRT和IMRT技术设计SBRT治疗计划。比较两种计划方式下PTV的相关剂量学参数(CI、HI、D1%、D99%),肺、胸壁、心脏及脊髓的剂量学参数(Vx、Dmean、Dmax),以及加速器的机器跳数、治疗时间等差异。结果:在PTV相关参数比较中,3D-CRT计划的CI、HI以及D1%均差于IMR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者的D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危及器官受量的比较中,3D-CRT与IMRT计划的患侧肺V5~V40、健侧肺V5~V15、双侧肺V5~V40、胸壁V5~V40、Dmean、心脏V20~V40、Dmean及脊髓Dmax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D-CRT计划的机器跳数及治疗时间较IMRT计划分别减少了53%和78%,P<0.05。在绝对剂量体积比较中,3D-CRT的V60~V75及V45~V60均大于IMRT,V20~V45小于IMR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RT计划在早期NSCLC行SBRT治疗中不具有明显的剂量学优势。考虑到IMRT实施过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早期NSCLC行SBRT治疗时3D-CRT可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