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敏 《现代护理》1998,4(9):42-4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系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氧、缺血而引起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临床表现轻者发生心绞痛,重者冠状动脉闭塞,循环功能障碍,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在临床上要加强观察,早期治疗,精心护理。本人在护理工作中应用穴位贴敷疗法配合适当护理,浅谈如下:1临床资料在30例病人中,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最小60岁,最大86岁,平均年龄69岁,病程长者达20余年,最短者6天,均为住院病人。2穴位贴敷方法2.1选穴临床初发期或缓解期选神问穴(脐窝正中)、耳穴心(耳甲腔中央)、交感(对耳轮下脚…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在慢性腹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腹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比较两组的腹泻发作情况、负性情绪、舒适度、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随访1个月内,观察组的腹泻发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穴位贴敷联合中西医护理对在肿瘤化疗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72例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6,常规护理)与研究组(n=36,穴位贴敷联合中西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营养状态及不良情绪。结果研究组的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纳食差和神疲懒言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中西医护理用于肿瘤化疗患者中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食欲不振及营养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穴位贴敷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现状,旨在为穴位贴敷的临床推广与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穴位贴敷是一种以中医基础理论为理论依据,根据中医的整体观、经络学说,应用腧穴独特的生理功能及双向调节作用,将中药药物敷贴于特定穴位,以达到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作用的一种中医适宜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配合穴位按摩在二级脚踝扭伤患者中的疗效,探讨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将78例二级脚踝扭伤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9例。对照组经X射线拍片无骨组织损伤,经医生手法复位或确诊无脱臼后遵医嘱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伤后24 h给予穴位贴敷贴于患肢解溪穴、昆仑穴、阳陵泉穴和对侧肢体的悬钟穴,24 h后按摩以上五穴,按摩时由轻到重,以患者耐受为宜,2次/d,每次2 min;每晚遵医嘱予安神贴贴敷双足涌泉和脚底的三个失眠点并按摩,按摩时均以患者有酸胀感为度,每次10 min,1次/d。结果:实验组患者应用镇痛药物少、住院时间短、Ⅱ度疼痛持续时间短、患者满意度高、夜间睡眠质量好(P0.05)。结论:穴位贴配合按摩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护理在原发性痛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中药穴位贴敷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与干预3个月后血清前列腺素水平、痛经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清前列腺素F2α水平低于对照组;前列腺素E2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痛经情况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能够有效调节原发性痛经患者血清前列腺素水平,利于促进痛经症状改善,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杜玲 《当代护士》2022,(3):32-34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雷火灸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联合雷火灸治疗,持续治疗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水平、恢复时间、中医证候积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血淀粉酶复常时间及白细胞复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雷火灸可增强急性胰腺炎治疗效果,加快体内炎症消失,促进血淀粉酶、白细胞复常,安全可靠,利于稳定病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穴位贴敷联合穴位电刺激护理策略在腹部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9年5月1日~2020年9月30日接受腹部手术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穴位贴敷联合穴位电刺激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相...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穴位贴敷治疗有效贴敷时间。方法将15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5组(编号为1、2、3、4、5组)第1组到第4组为观察组,除常规高血压治疗外,使用穴位贴敷辅助治疗高血压。第1组每次贴敷时间为4h,第2组每次贴敷时间为6h,第3组每次贴敷时间为8h,第4组每次贴敷时间为10h。第5组为对照组,仅按常规治疗高血压。观察穴位贴敷治疗作为高血压辅助治疗的效果;对高血压患者穴位贴敷治疗不同贴敷时间(4、6、8、10 h )的治疗效果,贴敷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敷贴脱落、药物渗漏、皮肤过敏反应)的发生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穴位贴敷4h降压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穴位贴敷6h、8h、10h降压治疗效果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显著意义,而穴位贴敷6h、8h、10h各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贴敷治疗中异常情况发生率比较:药物渗漏、皮肤过敏反应各组无差异;敷贴脱落在穴位敷贴10 h组发生增多。结论穴位贴敷治疗作为高血压辅助治疗效果显著;穴位贴敷治疗的时间在6h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门诊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0例,完全随机化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一般治疗+多潘立酮(吗丁啉)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双侧足三里及内关穴穴位贴敷,两组疗程均为1周,分别在治疗前后给予症状评分,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侧足三里及内关穴穴位贴敷能明显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改善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将16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术后疼痛评分、护理期间总体疼痛程度、护理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可以有效缓解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提升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推拿与中药穴位贴敷在小儿泄泻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自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7 月在本院接受 治疗的 50 例泄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25)与观察组(n=25)。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小儿推拿与中药穴位贴敷。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泄泻症状的改善情况及其干预前后 的中医症候积分。结果 观察组实施治疗之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组间中医症候积分无明显差异 (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较对照组为低(P<0.05)。观察组止泻时间及大便性状恢复正常 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 于小儿泄泻护理中应用小儿推拿及中药穴位贴敷,可促进患儿泄泻症状的缓解,缩短患 儿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胸痹患者症状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细辛、川芎、冰片、三七粉等)疗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并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为7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对胸痹患者症状改善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治疗女性盆腔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维普数据库,搜集有关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女性盆腔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3月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软件和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筛选后最终纳入24个RCT,共2 132例病人。分析结果显示,中药穴位贴敷可提高临床疗效[RR=1.22,95%CI(1.15,1.29),P<0.000 01],改善中医证候积分[MD=-7.67,95%CI(-11.73,-3.61),P=0.000 2],中药穴位贴敷可以有效降低女性盆腔炎复发率[RR=0.26,95%CI(0.17,0.41),P<0.000 01],但在减轻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44,95%CI(0.06,3.01),P=0.40]...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干预中风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3例中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取普通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加用穴位贴敷的方法进行干预,观察两组7 d内排便情况,判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0%。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疗效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穴位贴敷护理技术干预中风患者便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80例中药穴位贴敷结合软肝缩脾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护理方法 ,主要包括饮食护理、日常护理、病情观察与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肝病知识指导、出院指导等,专科护理中包括了中药穴位贴敷、中药内服、腹腔穿刺放腹水的护理以及输液护理。认为好的治疗方法配合严谨细致科学的护理,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疾病复发,预防并发症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媛  奎继中 《当代护士》2014,(1):187-187
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原则,根据经络学说,选用适当的药物贴敷于人体腧穴之上,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古称"外敷"、"外贴".目前穴位贴敷时,医生需要将医用橡胶膏裁剪成适合穴位敷贴大小,揭开胶布上层覆盖膜,将中药膏直接涂于橡胶膏中央,贴敷于患者相应穴位上.这种方法操作复杂,医生工作量大,患者等待时间较长,且将中药药膏直接涂抹于橡胶膏上剂量不易控制.本科利用注射器制作中药药膏,使得穴位贴敷疗法操作简便、剂量准确,提高了穴位贴敷工作效率,保证了穴位贴敷治疗质量.经过本科对7825例患者的临床观察,治疗效果比传统穴位贴敷法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