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基于临床合理用药管理系统和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规范门诊麻精药品处方审核与调剂流程。方法 运用焦点管理循环模式(FOCUS-PDCA)循环法聚焦问题、发现问题、原因分析、对策拟定、实施改进措施,通过临床合理用药管理系统设置麻精药品适应证、用法用量、用药疗程等精细化审核规则;医师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中的电子病历系统建立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门诊病历,药师查询患者是否住院及历史处方取药间隔后调配处方。结果 对8种麻醉和第一类精神药品、7种第二类精神药品分别设置精细化审核规则;门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均建立电子病历。门诊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退费率由11.41%降低到2.32%,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合理率由86.81%提升至97.83%。结论 通过精细化设置麻精药品处方审核规则、规范麻精药品处方调剂流程等措施实现了门诊麻精药品全流程管理,提高了门诊麻精药品处方合理率,确保了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在门诊药房中的实践经验,为临床安全、有效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总结北京某三甲医院门诊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6个月门诊处方合格率变化,并对医师的使用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该院依靠合理用药知识库及医嘱审核规则建立合理用药前置审核软件,采用信息系统、人工审核、处方点评、循证药学查询、临床沟通、及时更新规则相结合的方式,对处方实施"三次审查"的闭环式管理模式,门诊处方合格率从实施前的93.34%上升至98.31%(P<0.05)。门诊医师对该系统总体满意度达到了76.2%,对参与药师的满意度达到了81.6%。结论:该院门诊药房通过实施基于循证药学的处方前置审核系统,显著提升了门诊处方合格率,并且得到医师的认可,值得同行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院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利用研究及处方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我院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及变化趋势,评价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作为药物利用研究和评价单位,统计2000年~2004年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应用数据,并随机抽取2896张用药处方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五年中我院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消耗金额增长了51.06%,DDDs增加61.23%;处方中用药频率哌替啶注射液达44.96%;创伤及手术镇痛用药占80.28%,癌痛占13.74%.结论:我院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管理符合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促进医师合法、合理、安全使用第二类精神药品,规范医师的处方行为。方法 结合2021年4月我院门急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点评存在的问题,5~6月设置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前置审核处方规则。对比2021年第二、三、四季度使用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合理用药情况。结果 2021年4月~12月,系统拦截门急诊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合格率从77.50%上升至89.33%。结论 使用前置审方系统,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规范医师的处方行为,降低药师对第二类精神药品人工审核的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美罗培南药物利用评价方法,评价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对临床用药的影响。方法:依据国家卫健委2018版《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细则》及相关资料,制定美罗培南临床应用评价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评估各项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并运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进行数据处理。对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20年6月至10月未开展美罗培南TDM的病例(对照组)和2021年6月至10月开展TDM的病例(监测组)进行对比评价。比较2组临床有效率和细菌学有效率、合理性指标符合率和改善情况以及与最优方案的相对接近度(Ci)。结果:监测组中,ICU患者的血药浓度达标率为70.2%,非ICU患者的血药浓度达标率为42.7%。与对照组相比,监测组临床有效率、细菌学有效率、合理性指标符合率均显著提高(P<0.05);临床用药不合理(Ci<0.6)的病例数显著减少(P<0.05),达到用药基本合理以上水平的病例数增加(Ci≥0.6)。结论:应用TDM有助于提高美罗培南用药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促进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临床合理使用。方法: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以及《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我院2017年10月-12月的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进行处方点评。结果:共收集门诊精二类处方7754张,其中不合理处方783张,占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总数的10.10%。主要不合理处方类型为未写临床诊断(19.41%)、适应症不适宜(2.94%)、用法及用量不适宜(42.66%)及联合用药不适宜(34.86%)等。结论:我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合理性有待提高,应确保精神药品临床安全、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7.
奚炜  梅昭  谭月晴  关涛  邹莉  邓群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1,41(14):1470-1475,1484
目的:分析某院细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频度(DDDs)的相关性,为抗菌药物的临床管控和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统计某院2016-2020年临床标本分离细菌的耐药率与同期抗菌药物DDDs,利用Pearson分析法对细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DDD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016-2020年检出G-菌排名前4位的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的耐药率有所升高;G+菌前3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耐药率与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的DDDs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11,0.925,0.987,P<0.05或P<0.01);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与头孢噻肟的DDDs呈正相关(r=0.891,P<0.05);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的DDDs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41,1.000,P<0.05);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与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的DDDs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971,0.972,P<0.01);G+菌耐药率与常用抗菌药物DDDs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该院G-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DDDs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应加强监管,规范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缓细菌耐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心病处方不合理用药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药师处方审核提供参考,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广东省97家医院在2018年8-10月的1000张门诊冠心病不合理处方进行处方审核,分析不合理用药类别及影响因素。结果:1 000张冠心病不合理处方中,联合用药不合理占53%,用法用量不合理占37.3%,遴选药物不合理占23.5%。冠心病各类药物的不合理用药类别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处方中使用氯吡格雷、合并使用抗凝药物或合并房颤是导致抗血栓用药不合理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处方医师和审方药师需重视各类冠心病治疗药物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尤其是联合用药不合理和抗血栓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刘佳  任昭  刘桦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1,41(20):2127-2132,2156
目的: 优化航天中心医院前置审核系统中成药处方审核规则,通过信息化手段规范中成药合理用药。方法: 基于该院中成药使用现状及前置审核系统应用情况,在国家颁布的中成药合理用药政策制度要求下,结合该院近5年中成药处方点评结果,提炼出对应审核规则。结果: 审核规则优化后,实时审核不合理处方检出率提高,事后处方点评不合理率由13%下降到3%~4%。不合理处方类型也发生变化,优化前多集中在"重复用药"和"联合用药"两方面,优化后这两类不合理处方明显减少,现多集中在"适应证不适宜"方面。结论: 根据该院个性化用药情况优化中成药处方审核规则,能有效弥补现有审核系统中成药审核方面的不足,进一步提高中成药处方审核能力,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但有些审核规则的优化上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内江市落实<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情况,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 检查9家二级甲等以上的公立医院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购置、保管等制度、措施以及临床使用情况的软件资料,检查每家医院50张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等.结果 各医院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日趋完善,有个别医院管理不规范、处方不合理.结论 各医院应强化并落实对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责任,使各医院的使用、管理更加规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我院中心药房2011年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为特殊药品的管理和使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药品金额排序与DDDs排序的比值作为评价指标对2011年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我院中心药房共使用麻醉药品11种,一类精神药品1种、二类精神药品12种。结论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在我院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制定区域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和使用专家共识,保证合理使用,防止流入非法渠道。方法 督导检查区域医疗机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和使用情况,针对问题形成区域性专家管理共识并培训推行。结果 通过出台专家共识,本市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和使用达到“规范化、同质化、简约化”。结论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和使用达到“三化”,可以保证其规范管理、合理使用并防止流入非法渠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医院创建的经验,进一步促进癌痛规范化治疗。方法 临床药师通过在合理用药系统和创业临床知识库系统中搭建癌痛用药规则体系,借助审方中心,阻止不合理医嘱行为,从而规范镇痛药物的使用,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此外,临床药师定期对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及住院癌痛病历进行点评和动态分析,以点评结果检验系统规则拦截的有效性,不断完善规则体系,促进癌痛治疗的规范化。结果 全院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的合格率从98.80%升高到99.51%;住院癌痛病历点评的合格率从91.36%升高到97.89%。结论 临床药师基于合理用药系统和创业临床知识库系统的用药规则维护,从流程上阻止不合理用药,可以提高医院药事管理和药学服务的水平,有效推进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医院的创建。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多学科协作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及替加环素的使用进行管控并评价管控成效,为该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依据国家下发的相关文件逐步构建多学科协作下碳青霉烯类药物及替加环素的专档管理模式,并对管理实施前后郑州市中心医院常见耐碳青霉烯细菌的检出率、耐药率,以及碳青霉烯类药物及替加环素的使用强度和专项点评合理率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多学科管理体系的逐步完善,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及耐药率经短暂上升后稳定下降;美罗培南和替加环素的使用强度由管理前的1.04,0.21分别降至0.35,0.03(P<0.05);专项点评合理率由67.91%上升至89.91%(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可促进碳青霉烯类药物及替加环素的合理使用,减少该类药物的滥用现象,并为下一步完善前置审核系统和进一步推进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AMS)提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促进门急诊麻醉、精神药品的合理应用以及前置审方工作的开展。方法:对门急诊麻醉、精神药品处方审核规则进行细化。调取前置审方精细化规则实施前(2020年11月 ~ 2021年7月)和实施后(2021年8月 ~ 2022年4月)的处方,评价该规则在门急诊麻醉、精神药品处方前置审核中的实践效果。结果:精细化门急诊麻醉、精神药品审方规则实施后,合格处方的比例由92.5%上升至97.8%,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干预率为89.85%,干预成功率为94.4%;预审拦截后有相应问题的处方数下降。结论:精细化规则在门急诊麻醉、精神药品处方前置审核中的实践初见成效,可提高门急诊麻精处方质量和审方效率。  相似文献   

16.
曾永兰  罗艳 《中国药业》2013,(16):65-66
目的了解民营医院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使用及管理情况。方法统计2012年2月至9月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限定日剂量和药物利用指数方法,分析药品使用的合理性。结果芬太尼注射液、盐酸吗啡缓释片和磷酸可待因片使用量分别排前3位。结论该院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基本合理,符合有关规定,无滥用倾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基于合理用药软件系统的用药管理体系,探讨合理用药软件系统在促进抗肿瘤药物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药师依托合理用药软件系统,持续完善抗肿瘤相关药物知识库和运行规则,结合事前干预、事中审方、事后点评为一体的方式,促进抗肿瘤药物合理使用。通过对比分析合理用药软件系统实施前后抗肿瘤药物用药情况,考察其在促进抗肿瘤药物合理使用中的作用。结果:抗肿瘤药物相关医嘱抽样点评合格率由75.42%提升至94.58%,用法用量、配伍、相互作用、重复用药等问题均明显改善。运行稳定后,事前干预和事中审方发现的不合理医嘱数量均有所下降。结论:药师基于合理用药软件系统对抗肿瘤药物进行合理用药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促进了抗肿瘤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8.
杨作英 《北方药学》2014,(5):133-134
目的:探讨医院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方法:对本院2012年和2013年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10种;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使用金额排序第一位,盐酸吗啡缓释片使用频度排序第一位金额排序第三位。结论:本院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基本合理,符合规定。但是还需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开发同品类集采药品监测和管理系统,提升集采药品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医院集采药品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方法:按照统一监测、精准化管理思路,利用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 BI)决策支持系统开发了同品类集采药品监测和管理系统,并从医院信息系统(HIS)和BI系统两方面进行开发和改造。结果:先后完成了药品处方权限黑白名单管理改造、药品字典库同品类药品信息维护、BI系统同品类药品监测与分析评价等。从药品价格、数量、费用三方面对同品类集采药品进行持续动态监测和分析,监测分析主要科室使用情况,并对同品类药品个别科室和医生的用药行为进行精准管控。结论:医疗机构应转变药品采购工作思路和模式,以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开展基于BI决策支持系统的集采药品监测与管理,完善集采药品制度建设,提升集采药品精细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门诊和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该类药品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11年1—12月门诊和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处方8 411张,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药频度(DDDs)最大的为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其次为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主要用于手术镇痛;用于癌性疼痛治疗的药物以硫酸吗啡缓释片的DDDs为最大。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和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DUI近似于1.0,其他药物的DUI均<1.0。结论:癌性疼痛第三阶梯用药主要以口服吗啡为主,符合WHO的要求;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