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LI CHUNLEI 《上海护理》2023,23(6)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在ICU内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本研究特指由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引起的相关血流感染,这种并发症不仅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和病症的医疗费用,还会给医护人员的工作带来极大的负担。近年来,以改善ICU内中央导管置管患者安全和预后结局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从护理循证实践的角度就ICU内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相关概念、发生机制、危险因素、诊断要点和护理实践措施等进行阐述,以期为ICU临床护理实践和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采取前瞻性调查方法监测2011年1—12月5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A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精细化护理干预)CRBSI率,并与2010年1—12月5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B组,采用常规护理)CRBSI率比较。结果 A组患者CRBSI率为3.89‰,明显低于B组的11.36‰(P<0.01)。结论开展精细化护理管理和医院感染目标监测可进一步规范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操作流程与护理方法,提升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管理水平和护理质量,有效降低CRBS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entral line-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CLABSI)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CLABSI发生提供临床指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1年12月四川省人民医院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CLABSI,将纳入患者分为CLABSI组和非CLABSI组。分析纳入患者相关数据,探索CLABS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患者43 987例。其中,CLABSI组63例,非CLABSI组43 924例。CLABSI的发生率为0.18/1 000导管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比值比(odds ratio, OR)=74.054,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22.661,242.005),P<0.001]、血液透析[OR=4.531,95%CI(1.899,10.809),P=0.001]及导管留置天数[OR=1.017,95%CI(1.005,1.029)... 相似文献
4.
血液透析治疗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血管通路首选自体动静脉内瘘或移植血管内瘘,中心静脉导管通常是血透患者最后的通路选择。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是较严重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引起菌血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有效预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非常重要。本文对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减少感染预防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有效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索和评价ICU成人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的相关证据,并对证据进行总结。方法计算机依次检索BMJ最佳临床实践、Up To Date、G-I-N、NGC、NICE、SIGN、RNAO、医脉通、JBI、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CINAHL、EMBASE、SCCM、CDC、INS、SinoMed、CNKI、万方数据及VIP自建库至2019年3月关于综合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及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证据总结、最佳实践、实践推荐、系统评价及原始研究。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包括指南2篇、实践推荐1篇、指南更新意见1篇、实践标准1篇、系统评价11篇、原始研究2篇。最终形成38条最佳证据,整理综合为穿刺工具的选择、穿刺部位的选择、无菌操作、无菌维护、导管移除、质量改进6个维度。结论该证据总结可为医务人员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提供循证支持,但在证据应用时,用证者还需结合临床情境、分析障碍因素、制定干预方案、进行过程监测和效果评价,最终达到指导医务人员解决临床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回顾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发起的以控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为目标的“ICU Stop CLABSI”系列质量改进研究项目。该系列研究从改进科学的角度设计和实施多层面持续质量促进策略,经过多轮的实践和改进,从系统层面降低了ICU内重症患者CLABSI的发生率和CLABSI相关患者的死亡率,节约了成本,促进了ICU内安全质量文化的建设。同时,本研究结合国内近十年防控CLABSI的做法和策略,以期为今后有关ICU患者CLABSI防控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国内三级医院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实践现况,评估护理实践的薄弱环节,为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共3个部分、29个条目。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9月1日—15日对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3所三级医院336名ICU护士进行调查。 结果 共回收336份有效问卷,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其中,294名(87.50%)ICU护士填写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其发生率为0~20.01‰,中位数为0.77‰。在置管环节,275个(81.85%)ICU有置管核查员,77个(22.92%)ICU使用无菌巾覆盖患者全身,48个(14.29%)ICU使用思乐扣固定导管,52个(15.48%)ICU使用洗必泰醇消毒皮肤,仅23个(6.85%)ICU有消毒范围规范。在导管维护环节,分别有148个(44.05%)、123个(36.61%)ICU使用预冲式导管冲洗液冲管、封管,71个(21.13%)ICU对患者进行洗必泰擦浴,253个(75.30%)ICU有输液接头使用操作规范,162个(48.21%)ICU使用酒精棉片进行输液接头消毒,195个(58.04%)ICU输液接头消毒擦拭的时间≥15 s。不同类型ICU在是否有置管督查表、导管维护集束化措施核查表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目前,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制度和流程已趋于完善,但在置管、维护、输液接头使用等环节的防控措施有待进一步细化和同质化,建议进一步加强相关培训,并制订具体措施促进指南的落实。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PDCA护理模式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诊重症监护病房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360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80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以及观察组180例(采用PDCA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情况、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5例,共检出4种病原菌,而观察组发生血流感染2例,共检出2种病原菌。观察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PDCA护理模式可有效规避护理风险,提高护理人员的依从性,改变患者的不良行为,从而降低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创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的预警性护理对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40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ICU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循证的预警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入住ICU时间、导管留置时间、护理满意度、患者的护理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循证的预警性护理对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具有良好效果,降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缩短入住ICU时间与导管留置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ICU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价ICU患者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循证护理实践方法的指导下,整合文献检索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构建ICU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池,专家会议确定指标条目池,经过2轮专家咨询确定指标内容。根据指标判定标准、专家意见可靠性程度和研究小组意见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汇总专家修订意见,删除9项指标,修改6项指标,补充5项指标,本研究构建的ICU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物理环境、躯体感知、情感支持、心理感受和护理实践5项一级指标,19项二级指标和60项三级指标,所有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均>4分,变异系数均<0.25,表明各项指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结论本研究构建的ICU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ICU患者评价护理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适合重症监护病房( ICU)护士优质护理服务质量评价的量化表,为ICU优质护理服务开展效果提供客观的评价标准。方法应用德尔菲法( Delphi)建立评价表框架、条目及权重,应用评价表对ICU护士优质护理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构建出ICU优质护理服务质量评价表,包含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2个维度;评价内容包括出勤情况、日常生活护理质量、压疮护理质量、协作质量、医嘱执行质量、与家属沟通质量6个条目;评价内容包括科室评价、组间评价、自我评价3个条目。测量结果显示护士在“压疮护理质量”、“与家属沟通能力”方面平均得分较低,分别为88.20,87.68分。结论通过定量研究方法,确立了适合于ICU护士使用的优质护理服务质量评价表,为优质护理服务开展情况提供了客观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ICU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方法。方法:在调查ICU护士核心能力的基础上,从保障ICU专科护理技术的完整性角度来制定评价体系的三级指标,利用Delphi专家调查、肯德尔(Kendall)和谐系统及其显著性检验来对指标进行论证。结果:确定的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共有3项一级指标(基础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12项二级指标、74项三级指标,通过Kendall和谐系统及其显著性检验,被广东省数十家三级医院采用。结论:根据ICU护士的现有能力水平,以各项ICU专科护理技术为评价单位制定指标评价体系,是切合ICU护理临床实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神经外科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旨在为神经外科ICU护理质量评价与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模式为框架,检索国内外文献,整合临床实践和患者个体需求,设定指标条目池,结合半结构访谈法确定咨询内容,最终通过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及其权重。结果 2轮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6.67%和100%,权威系数为0.897和0.900,判断系数为0.956和0.962,熟悉系数为0.838和0.837,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19和0.226。最终构建的神经外科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括3项一级指标即结构指标、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17项二级指标和104项三级指标。结论 神经外科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内容全面、实用,可作为客观和量化的质量评价工具,有效指导护士的临床实践,促进神经外科ICU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构建手术室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手术室护理管理者进行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标准。方法2018年3—7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护理学会手术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手术室科护士长、压力性损伤管理小组专科护士等18名专家作为咨询对象。在检索手术相关压力性损伤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基于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制订函询表。采用德尔菲(Delphi)法进行2轮专家咨询,根据专家意见对各级条目进行删除、合并、修改,确定手术室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各级评价指标及权重。结果本研究共进行2轮专家咨询,其中专家判断系数为0.989,专家熟悉系数为0.956,专家权威系数为0.973。2轮函询结果中,二级和三级指标的变异系数为0.109~0.138。最终构建的手术室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包含3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和28项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通过Delphi法构建了科学、合理的手术室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可用于手术室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的评价,有利于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6.
《Journal of neonatal nursing : JNN》2020,26(3):142-148
Central line-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are a significant patient safety issue for newborns in the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Preventing these devastating and costly infections is a global priority for health organisations and key to minimising harm for this vulnerable population. The aim of this literature review is to explore and identify evidence-based prevention strategies for central line-associ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s in neonates. Thematic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revealed four effective prevention strategies: central line care bundles, consistent education, regular surveillance and dedicated vascular access teams. Evidence suggests that a combination of these evidence-based interventions is the most effective strategy; however, future research is required to establish the preferred skin antiseptic and to continue exploring new prevention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型为基础构建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为评价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型,研究小组通过文献检索、半结构访谈及专家函询法,确定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及各指标的权重。结果: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70,一、二、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21~0.32。最终形成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1项、三级指标25项的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并确定了各指标权重。结论:构建的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科学、可靠、实用,可用于评价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初步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客观、全面的住院高血压病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在三维质量结构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文献检索、专家讨论和Delphi专家函询法,筛选指标并确定指标权重,建立高血压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两轮函询中,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5.65%和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56和0.870,协调系数分别为0.42和0.35,经卡方检验,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构建了一套包括一级指标3项(结构质量指标、过程质量指标、结果质量指标)、二级指标22项和三级指标77项的高血压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该高血压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高血压护理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PICC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价PICC护理服务质量。方法:拟定医院PICC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德尔菲法对16名专家进行咨询。结果 :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医院PICC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要素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45项。结论:应用德尔菲法构建医院PICC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和对项目评价结果的一致程度均较高,研究结果可信度高,能够为各级质量管理部门科学、合理地评价医院PICC护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临床护理过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目的制定科学、实用的护理过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促进护理管理工作快速发展,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方法依照不同医院标准,并根据相关文献和对9所医院的调研结果,按层次分析法拟定基础指标体系.采用德尔斐法(Delphi)组织3轮专家咨询,讨论制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建立了由护理服务、护理管理、护理技术和护理安全4项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5项三级指标构成的医院护理过程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结论新指标体系体现了新的管理理念,内容更合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