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医用加速器在肿瘤治疗中应用十分广泛,产生的射线会与周围物质反应产生中子.本文使用190N中子雷姆仪对一台医用直线加速器工作于不同射线治疗模式下,在治疗室内M区外患者平面距主射线束1米处、距主射线束2米处、迷路内入口和防护门内侧进行了中子周围剂量当量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加速器在光子模式下的中子剂量明显高于电子模式;治疗室... 相似文献
2.
我国辐射防护仪器的应用现状和校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分析辐射防护仪器在我国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确立正确使用防护仪的重要性。方法 用在标准剂量学实验室校准的方法,获得不同类型防护仪的校准因子和测量结果的相互关系。结果 对强贯穿辐射外照射进行区域监测,防护仪的测量结果应采用周围剂量当量表达。结论 当测量的光子外照射辐射水平与防护限值接近时,建议将测量值修正到周围剂量当量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2台451P型电离室剂量仪的时间常数,探讨时间响应修正公式的应用。方法 X射线机采用两个剂量率水平进行曝光,较高剂量率水平采用不同的测量模式进行测量,记录仪器测量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根据RC电路的时间响应修正公式进行数据拟合,求出仪器的时间常数τ。结果 2台451P型电离室剂量仪0~5μSv/h量程时间常数τ值分别为(3 476.4±124.9) ms和(3 676.4±144.4) ms,0~50 μSv/h自动转换量程τ值分别为(2 051.6±249.5) ms和(2 047.0±271.9) ms,0~50 μSv/h固定量程时间常数τ值分别为(1 123.8±85.9) ms和(1 242.0±91.8) ms。结论 2台451P型电离室剂量仪的时间常数无统计学差异,但与操作手册的给定值有统计学差异,应合理选择曝光时间和测量模式进行防护检测,并使用已检定的时间常数进行响应时间修正。 相似文献
4.
为执行国际辐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 I C R U) 的建议,在光子外照射环境和个人剂量监测中使用实用量,研究周围剂量当量 H(10) 与空气比释动能 Ka 之间的转换系数。方法是用直径30cm 的聚乙烯球代替 I C R U 球,利用热释光探测器测量球表面与球内深度10m m 处两位置的空气比释动能,经过一些必要的修正,将测量结果转化为 I C R U 球内的剂量值。在 I S O4037 规范的窄谱 X 射线和137 Cs 、60 Co γ射线准平行束照射条件下,测量了 H(10)/ Ka 的值,分析了测量中不确定度的来源及其大小,转换系数的总不确定度为32 % 。本文还与有关文献报道结果作了比较和分析。表明测量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转换因子可用于环境监测仪和个人剂量计的刻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分析99Tcm-MDP骨显像检查期间受检者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优化核医学技师工作中的辐射防护。方法 测量33例全身骨显像受检者注射99Tcm-MDP(亚甲基二膦酸盐)后,不同时间、不同距离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测量50例受检者注射99Tcm-MDP后身体不同部位(胸腹交界、骨盆、股骨中段和膝部)不同距离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结果 受检者注射99Tcm-MDP后4 h,距其3 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是2 h的(59 ±11)%;距受检者1~7 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随距离增加递次显著下降;注射99Tcm-MDP后4 h,距受检者3、5和7 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约为1 m处的(18 ±1)%、(7 ±1)%和(2 ±1)%,P值均<0.001。在距受检者体表0.1 m处测量,受检者身体部位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从高到底依次为骨盆、胸腹交界、股骨中段和膝部,P值为<0.05。骨盆部位距体表0.1和0.2 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较体表处分别下降了(49 ±6)%和(63 ±6)%。结论 骨显像检查技师的辐射防护措施可以进一步优化:适当推迟骨显像检查,以待受检者体内的辐射剂量进一步下降;引导受检者时,在确认受检者得到足够照顾的前提下,技师应尽量拉开与受检者之间的距离;给骨扫描受检者摆体位时尽量远离其辐射剂量最高的躯干部。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加速器机房周围剂量当量率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的比较,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及成因。方法 采用十分之一层法估算加速器机房主、次屏蔽墙外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推荐的检测方法对加速器机房主、次屏蔽墙外的周围剂量当量率进行检测。结果 各加速器机房周围剂量当量率的实际测量结果均小于理论计算结果,主屏蔽墙周围剂量当量率的测量结果较之理论计算结果偏小30.0%~56.0%。结论 应用十分之一层法来估算加速器机房周围剂量当量率是可行的,偏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TAsLIMAGE测量系统测量中子剂量刻度系数,研究测量系统在中子个人剂量监测中的应用。方法:依据国家标准GBZ207-2008“外照射个人剂量系统性能检验规范”等的推荐方法,应用TAsLIMAGE测量系统测量经中子源刻度过的CR39中子个人剂量计,得到中子剂量刻度系数;对TASLIMAGE系统测量的中子剂量进行检测并应用该系统进行中子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实验获得了符合性较好的剂量线性曲线,刻度系数为513.57tr/cm2.mSv-1,中子剂量与参考剂量的测量偏差最大为7.34%。结论:应用TASLIMAGE系统进行中子个人剂量监测,使用方便、高效,符合国家标准GBZl28—2013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等相关标准的要求,可为今后开展中子个人剂量监测提供理论依据,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由于放疗剂量仪器的型号、示值的量和单位不同,对如何正确的将照射量校准因子NX转换成空气比释动能校准因子NK进行分析。方法:按照国际放疗剂量测量准则(IAEATRS277)相关计算公式转换。结果照射量因子NX转换成空气比释动能因子NK后数值有很大差异。结论:正确的使用校准因子是保证放射治疗质量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直线加速器高能电子束剂量校准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作者多年的工作实践,详细地论述了直线加速器高能电子束剂量校准时应注意的问题.确保该工作的精度达到WHO放射治疗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临床检验的自动化设备在检验科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如血液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等,已基本得到了普及。设备的引进,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检验质量,也为临床提供了更多的诊断指标和参数。但在使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设备的品牌和档次参差不齐,存在的问题也不尽相同。血液分析仪使用两分类、三分类的较多,尿液分析仪多数为尿10项,存在问题较多的主要是在普及使用中的血、尿分析设备,其主要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13.
测量血钠活度估算中子照射人体剂量方法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子照射事故中,人体受照剂量的测量方法是核科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笔者介绍了国内外临界事故中人体受中子照射的剂量估算方法,重点阐述了24Na活度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前CT已成为疾病诊断的一种重要手段。与常规CT相比,能谱CT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提供了多种定量分析工具与多参数成像为基础的综合诊断模式,如基物质图像、单能量图像、能谱曲线等。其独特的多参数成像模式给长期习惯于单一诊断模式的影像科医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熟悉其成像原理、影像表现与应用价值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首先回顾了能量CT研发的必要性及其实现途径;随后深入剖析了单源瞬时kVp切换能谱成像的物理基础,并介绍了实现该技术所必需的解析技术;接着从基础实验的角度,展现了能谱成像能够在更低剂量条件下保证同常规CT一致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5.
16.
TLD在术中放疗剂量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患者术中放疗即一次性大剂量电子束照射情况下,热释光(TLD)剂量检测条件进行了初步探索。方法 采用LiF(Mg,Cu,P)粉末探测器,选择一定的退火条件和测量条件进行测量。结果 由检测数据拟合得出读出器读数R与照射剂量D(cGy)之间的关系式为R=1.736+0.283D-2.659×10-5D2,相关系数r=0.999 9。在IORT大剂量照射时,降低测读器灵敏度,读出器读数与剂量仍呈现近似直线关系。LiF(Mg,Cu,P)热释光探测器作为IORT体腔内剂量学研究有其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中子源周围环境的辐射剂量进行监测,为密封中子源的剂量评价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采用俄罗斯原子科学公司生产的AT1117M型多功能辐射检测仪,对30台含241Am-Be中子源料位计源容器周围环境的辐射剂量进行了监测。结果 源容器表面5cm处的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在(308~433)nGy/h之间,距源容器周围1m处的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在(97~156)nGy/h之间;源容器表面5cm处的中子辐射通量密度在(5.03~47.93)s-1·cm-2之间,距源容器周围1m处的中子辐射辐射通量密度在(0.83~16.70)s-1·cm-2之间。结论 对密封中子源的剂量监测既要监测其所产生的中子的强度,又要监测其所产生的γ射线的强度,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对中子源的辐射危害做出合理的评价;《含密封源仪表的卫生防护标准》(GBZ125-2002)同样适用于中子源。 相似文献
18.
心血管造影辐射剂量与放射防护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心血管造影中有关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受照剂量以及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方法 采用热释光剂量计进行探测。结果 在28个监测点上辐射剂量相差甚大。结论 要加强介入诊治中的防护、降低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19.
研究辐射灭菌剂量设定方法,为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辐射灭菌提供参考.通过研习辐射灭菌标准,对辐射剂量设定的三种方法及原理进行介绍,并以利用产品生物负载信息来进行剂量设定方法为例,对辐射剂量设定具体过程进行详细说明.结果认为,合理设定灭菌剂量是辐射灭菌的关键环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根据产品特性及所需达到的无菌保证水平等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