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原地区大面积烧伤休克期补液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休克液体复苏方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2年3月~2005年6月大面积烧伤及时复苏(A组)124例和延迟复苏(B组)54例病人,入院后在多指标监测下快速补液,观察神志、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尿量、平均动脉压(MAP)和中心静脉压(CVP)、各种并发症发病率等指标,并收集烧伤后8h、第1个24h、第2个24h补液量与国内通用公式理论计算量相比较。结果烧伤后及时复苏组、延迟复苏组补液量均大于国内通用公式理论计算量。及时复苏组较延迟复苏组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国内通用烧伤补液公式满足不了大面积烧伤休克期补液需要,改进补液公式可快速纠正休克,减少烧伤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正>近几年,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重度烧伤休克的防治取得卓越成效,特别是在针对烧伤患者复苏水平方面。但是,在烧伤早期患者休克期过后仍存在一些治疗难题,常会出现各种内脏器官并发症以及全身性感染。对于重度烧伤患者如何有效的复苏以平稳度过早期体液渗出期(烧伤后48 h)将对后续病情的发展有极大影响。液体复苏作为防治烧伤休克的主要措施,其补液方案或者补液公式却是各式各样。为此,本文对重度烧伤患者早期液体复苏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液体复苏补液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我科 1994年 9月— 1999年 9月收治的特重烧伤患者2 80例 ,按烧伤后立即复苏未发生休克患者 112例 ,与烧伤休克后延迟接受复苏治疗的患者 168例分组 ,根据烧伤补液公式计算 ,总结二组患者的液体量。其中男 182例 ,女 98例 ;年龄 9个月~ 67岁 ,平均 2 6岁。2 结果①根据烧伤输液公式提示 ,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补足因复苏延迟所亏欠的液量 ,快速补液 1~ 3h内补足第一个 2 4h计划输液量的 1/ 2 ,休克可迅速纠正 ;②延迟快速补液纠正休克并维护循环的稳定 ,所需液体量远远超过公式计算量及未休克输液量 ;③烧伤面积 5 0 %~ 75 %…  相似文献   

4.
烧伤休克期的液体复苏是一个复杂过程,目前已有较多指导复苏的补液公式,但临床上特别是基层医师常机械地套用公式,致使复苏效果欠理想。2002年7月—2004年7月笔者单位共收治69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其液体复苏治疗满意。为探讨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量的变化情况,我们回顾性分析了这部分患者的相关资料,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9例,根据伤后不同液体复苏时间分为立即复苏组39例,伤后6h内液体复苏;延迟复苏组30例,伤后6h后液体复苏。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复苏方法:两组患者均以尿量作…  相似文献   

5.
烧伤成年患者如果有烧伤大于15% -20%体表面积,在儿童超过10%就有处于发展烧伤休克的风险.过度的液体复苏增加了腹腔间隙综合征以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液体过少又会引起重要器官灌注不足.烧伤深度和面积是补液治疗的关键,除此之外还要结合其他指标,结合公式对烧伤休克病人实施个体化补液,才能平稳渡过休克期,为后续治疗奠定了基础.对烧伤休克病人实施更合理的液体复苏,并完善各种监测指标是烧伤休克救治的目标.本文通过对烧伤休克复苏问题的相关知识及最新进展进行总结归纳,对其进行了相关综述.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80例大面积烧伤病人补液治疗进行回顾,探讨烧伤病人液体量对病人的影响。方法 将280例特重烧伤病人按休克与未发生休克分开,根据补液公式,计算延迟复苏液体总量。结果 168例休克病人中有166例输液量超载,而112例未发生休克病人仅有23例液体超量。结论 对于特重烧伤病人应尽早、尽快的补液治疗,避免发生休克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治疗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患者的复苏补液方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56例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治疗的过程中,所有患者均采用四通路输液法进行输液.其中,先建立的两条静脉通路需连接三通并分别输注胶体液、平衡液、功能性液体和水分(具体的补液量应用第三军医大学的补液公式进行计算).治疗结束后,观察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此56例患者不但平稳地渡过了休克期,而且均于治愈后出院.结论:充分结合患者的病情、采用个性化的补液方案以及应用四通路输液法输液是为大面积烧伤体克期患者进行复苏补液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的多指标监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大面积烧伤的救治中,因烧伤早期为休克期,故液体复苏至关重要。以往补液的质、量主要依据全国习用的补液公式[1]计算。2000年9月,本科成立了烧伤重症监护病房(BICU),作者在多指标监测下,对烧伤患者进行抗休克治疗,效果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严重烧伤休克期的补液治疗是预防和纠正休克的主要措施,通过及时、有效的液体复苏,可以使患者相对平稳地度过休克期,避免或减轻各脏器功能的损害,为后续治疗打下一个好的基础。本文就我院烧伤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近3年间收治的13例烧伤面积超过70%的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休克期液体复苏治疗进行小结,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成功救治100%烧伤患者仍是烧伤外科遇到的难题,休克复苏、感染控制、创面修复等每一个环节的治疗都非常重要.休克期治疗是关键,休克期能否平稳渡过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补液是烧伤休克的主要治疗措施,现对4例100%烧伤患者休克期液体复苏治疗的有关情况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重度烧伤患者休克期血浆BNP含量变化,探讨BNP与补液量的关系,指导临床补液.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伤后4小时内入院,年龄20-60岁,烧伤总面积大于50%的患者21例,检测患者入院后BNP的水平,测定并计算21例烧伤患者伤后6、24、48、96、144小时及液体入量的整体水平,对其中的BNP值与液体入量的相关性作分析.结果:21例烧伤患者伤后48小时内BNP持续增高,与液体入量呈正相关,伤后48小时下降.结论:血浆BNP是反映重度烧伤后早期心肌缺血缺氧变化的敏感指标,且与早期液体复苏呈正相关,可用于指导休克期液体复苏.  相似文献   

12.
烧伤休克是重度烧伤患者伤后面临的第一道难关。液体复苏是休克期救治的重要措施,合理的补液不仅能避免烧伤休克的发生,也将降低后续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的风险。该文就目前国内外对重度烧伤液体复苏的补液量、补液途径、吸入性损伤、创面深度及延迟复苏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重度烧伤的液体复苏提供一个简要的总结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液体复苏治疗是烧伤休克期的主要治疗措施,合理的补液治疗关系到休克期的平稳过渡,也会影响到烧伤感染的控制和创面修复.影响液体复苏治疗的因素很多,除面积和体质量外,年龄、性别、身高、致伤原因、Ⅱ度和Ⅲ度面积所占比例、既往病史等,也会影响到补液方案的实施[1].有学者研究过,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后,所补液体的量要增加[2].但大面积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且四肢、躯干焦痂切开减张后,休克期液体复苏治疗的方案怎么实施,没有统一的认识,同时注意到,如果补充的液体过多,还会带来肺水肿、胸腔积液及腹腔积液等.为此,我们对比了吸入性损伤合并四肢躯干切开减张的特重度烧伤患者与普通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液体复苏治疗情况,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李晓红 《中国医药导报》2009,6(32):92-92,95
目的:通过对小儿烧伤休克的复苏护理,探讨总结护士在实施液体复苏过程中的护理经验和体会。方法:在14例重度烧伤患儿的休克期补液中,均采取两路静脉补液,加快3h内的液体输入速度,并根据临床观察指标,合理安排输液的种类,灵活掌握液体速度,确保输液计划按时完成。结果:本组患儿全部平稳度过休克期,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小儿烧伤休克期,采取积极有效的补液护理措施,就可尽早解除休克,使烧伤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顺利,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大面积烧伤在临床救治中,因烧伤等级不同休克期出现早晚各异,所以对全程治疗及预后亦较大影响,救治及时、正确会对休克后期的治疗打下良好基础,从而使患者在救治中治愈率机会增多;反之会增加救治难度,故预后不良,故早期抗休克补液复苏是至关重要。以往补液的质、量主要依据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补液公式计算,但如何做到恰到好处却很难,几年来,笔者在多指标监测指导下,对重度、特重度烧伤患者进行抗休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李延辉 《河北医学》2013,(8):1215-1217
目的:探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治疗。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不同烧伤程度并发生休克的522例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给患者按照补液公式进行补液:第一个24h,烧伤面积×体重X1.5mL+5%-10%葡萄糖2000mL,晶胶体比例2:1或1:1,保持尿量80mL/h,小儿1mL.kg-1.h-1;第二个24h按实际输液量减半。观察其预后效果。结果:烧伤面积小、送诊及时、延迟复苏时间短、补液得当的患者经治疗后所引发的感染几率越小,患者生命质量越高。结论:该实验表明,烧伤延迟复苏距烧伤后时间越短,患者的生命质量越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严重烧伤延迟复苏状况下,临床迅速补液纠正休克。方法:对烧伤面积>30%TBSAⅡ°~Ⅲ°,因延迟复苏导致休克43例行快速液体复苏。结果:快速补液后2h内输液占第1个24h公式计算量的(32.3±4.6)%,第1个24h实际补入量占第2个24h公式计算量的(120.4±10.7)%;第2个24h实际补入量占第2个24h公式计算量的(110.6±5.8)%。快速补液后尿量大幅增加,临床表现接近或恢复正常,未出现心、肺功能不全。结论:烧伤休克延迟复苏需加快补液速度、加大补液量,有助于迅速纠正休克。  相似文献   

18.
烧伤休克期的液体复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严重烧伤的液体复苏较为常见,其治疗是临床的一个难点.目前国内已有较多液体复苏公式,但临床上特别是基层医院医师常机械套用,存在"宁少勿多"的指导思想,致使复苏效果欠理想.  相似文献   

19.
烧伤休克液体复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烧伤休克是严重烧伤早期出现的影响病情发展与救治后果的全身性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与临床综合征。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严重烧伤患者能否平稳度过休克期,对救治成功率有重要影响。补液是烧伤休克的主要治疗措施,为了解目前补液治疗的进展,现将休克期补液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1补液公式的提出1952年,美国Evans根据患者体质量和烧伤面积计算补液量,提出Evans公式。第2年,美军Brook医学中心,改良了Evans公式,称Brook公式。1962年,我国第三军医大学根据147例烧伤患者提出了三医大公式。20世纪60年代,Moyer提出烧伤后第1个24 h全部补平衡盐溶液…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回顾性资料采用多元回归的统计方法拟合成多变量分析对临床休克期切痂围手术期补液量进行预测性分析。方法:搜集1991-1998年30例临床资料较为完整的施行休克切痂的大面积烧伤患者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时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选取多种观察变量对休克期切痂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补液量进行多元回归,拟合回归方程并进行统计学检查。同时用第三军医大学烧伤补液公式计算手术前补液量与回归方程所计算的补液量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回归方程,可以通过烧伤患者入院时的烧伤面积、年龄、心率、尿量、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预测患者休克期切痂前的补液量,同时根据术前补液量和切痂时间预测术后补液量。根据回归方程计算的补液系数为1.757,大于第三军医大学公式,与我科临床目前使用的系数1.8相近。结论:采用回顾性的资料估算估克期切痂患者休克期内的补液量,考虑了与患者循环状况有密切关系的烧伤面积之外的其他因素如尿量、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等,便于更全面的预计患者的液体需要量,方便临床医生掌握休克期切痂患者的休克期补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