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收集岭南医著中对叶天士温病学术的论述以探讨岭南医家对叶天士温病学术的传承。认为岭南医家在传习叶天士学术经典的基础上,补充叶天士临床未备,拓展叶天士理论框架,进而思辨叶天士学术经验。岭南医家对叶天士温病学术的文献传承,实质上是在学习、效仿的过程中阐述自身的学术经验。这既是对叶天士温病学术的发扬,拓宽了叶天士温病学术的临床普适性,也是对岭南温病学术内涵的充实,并以此实现了岭南温病学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当代岭南医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岭南医学及其研究意义、岭南医家医著、岭南伤寒金匮、岭南温病瘟疫、岭南地方性疾病、岭南医疗机构和古迹考证、岭南医学教育、港澳医学史、海南岛医学史以及岭南医学多学科研究等方面。而岭南医家医著研究、岭南温病研究、岭南瘟疫病史研究则是当代岭南医学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光明中医》2021,36(16)
根据岭南地区湿热的气候地理环境与岭南人多痰湿、阴虚的体质等因素,岭南医家形成了独特的临证经验,此文就此概述了岭南温病学派的用药特色与规律,包括用药轻清,善用花、叶、汁、鲜品、虫类、当地及进口药材,重视清热解毒、祛湿护阴、调畅气机、食疗食养等。  相似文献   

4.
岭南医学当代研究重点概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何丽春  李永宸  夏若君 《新中医》2002,34(12):65-67
当代岭南医学研究所涉及的面很广。岭南医家医著研究、岭南温病研究、岭南瘟疫病史研究为当代岭南医学研究比较集中的3个领域。而岭南医家医著研究主要集中于岭南本草、岭南儿科、岭南内科名著《医碥》、岭南中西医汇通医家的学术思想研究等方面。岭南温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岭南温病学说的形成、岭南温病发展史、岭南温病的特点、岭南温病医案的研究、治法、湿邪致病、岭南温病学家的学术思想研究、岭南温病的实验研究等方面。岭南瘟疫病史研究则形成了系列论文,总结了岭南1911年以前瘟疫流行的特点和规律,分析了自然灾害、政治、经济、军事、人口和国内外交往等对岭南古代瘟疫流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岭南医家认为岭南温病有不同于岭北温病的特点,提出温病为岭南多发病,岭南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风俗习惯导致岭南温病多湿多热,且较岭北为甚,由此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并开发岭南草药治疗岭南温病。这种将温病经典理论与岭南地域特点相结合的研究,有助于拓展温病经典理论的临床普适性,也有利于构建岭南中医学术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吕安卿是近现代岭南医学流派早期代表性医家之一,对岭南医派之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临证风格特色鲜明,尤擅妇儿科,立"松、通、清"法辨治温病传里、邪困心包及温病、杂病郁热内伏之证,为叶天士、吴温病学术在岭南本地化的体现,于岭南医林中独树一帜.于妇科疾病重视调气理血,对妇科血病、调经有着独到与丰富的经验;于幼科倡导小儿外感四...  相似文献   

7.
刘仕昌教授对岭南温病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史志云 《新中医》1994,26(6):16-17
刘仕昌教授对岭南温病研究吏志云主题词温病/中医病机,温病/中医药疗法,@刘仕昌刘仕昌教授在长期防治温病的实践中,根据“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中医学特点,结合岭南之独特的气候、地理环境以及人的体质类型,认为岭南温病在发病、病因病机及其证治都具有与其它...  相似文献   

8.
余锦秀 《光明中医》2013,28(2):353-354
藿朴夏苓汤是治疗湿温病初起的著名方剂之一,其化湿之功尤强,多用于湿重于热者,是临床常用的治湿良方。岭南地区土卑地薄,春夏淫雨,潮湿尤甚,其人湿热体质者尤多,而湿温病在岭南也很常见,因此藿朴夏苓汤在岭南有着广泛的运用,本人结合自身学习和临床运用,浅谈岭南地区运用藿朴夏苓汤治湿温病的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9.
以“三维空间”思维方法研究岭南温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志云 《国医论坛》2000,15(2):21-21
岭南,即五岭以南,包括广东、广西东部和海南省。岭南特殊的气候、地理环境和人群的体质类型,使岭南温病在病因病机、临床证候和治疗上具有明显的温病地域性特点,现对岭南温病证治特点探讨如次。  相似文献   

10.
岭南罗氏妇科流派发源于清末,至今已传承百年,"岭南罗氏妇科诊法"是广州市、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创始人罗棣华以儒通医,擅长温病与妇人病。第二代传承人罗元恺教授是新中国首位中医教授,他提出"肾-天癸-冲任-子宫"为女性生殖轴,创制了新药"滋肾育胎丸"和"田七痛经胶囊"。罗元恺教授建立了岭南罗氏妇科的知识体系,形成独特的诊疗风格,是岭南罗氏妇科的代表性医家。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罗颂平教授,集家传、师承、院校教育之优势于一身,将岭南罗氏妇科诊法经验和特色灵活应用于生殖健康与生殖障碍的中医药研究,创制了"岭南妇科四季膏方"。目前在罗颂平教授的带领下,在第三代传承人张玉珍教授的指导下,岭南罗氏妇科第四代传承人和后备传承人们继承发扬罗氏妇科的临证思路与经验,致力于研究、应用、推广岭南罗氏妇科诊治女性生殖障碍性疾病,在中医药诊治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复发性流产与先兆流产、卵巢功能减退等方面都有所建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整理总结古代医家治疗岭南地区常见的夹湿类温病的方药规律以指导临床。方法收集整理岭南温病的古籍资料,提取病名、症状体征、证候、治法、方名和药味组成等信息,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2.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湿温常用的方剂有甘露消毒丹、黄芩滑石汤、龙胆泻肝汤、杏仁滑石汤、加减正气散、薏苡竹叶汤等;暑温常用的方剂有白虎汤、清暑益气汤、竹叶石膏汤、连梅汤、三物香薷饮、茵陈白薇汤等;伏暑的常用方剂为加减银翘散等;常用中药包括茯苓、滑石、厚朴、连翘、杏仁等;部分医家还善用花类药如金银花、南豆花、旋覆花、金蝉花等。结论古代医家治疗岭南地区常见温病的方药规律可为现代岭南温病的救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宋文集  林振坤 《新中医》2018,50(2):212-214
正吕安卿,祖籍广东鹤山,出生中医世家,曾为广东近代中医学术社团——广州医学卫生社社员,为民国时期广州妇儿科名医~([1])。岭南医史学者吴粤昌曾将杨鹤龄、郭梅峰、吕楚白、吕安卿并称近代"岭南四大家",认为此四家用药"形成了岭南医派的奠基人",持论和治绩"开创了岭南医家的新风气"~([2])。吕安卿未有医著存世,医疗学术经验主要收录于《广州近代老中医医案医话选编》~([3])。吕氏辨治温病,主松  相似文献   

13.
正体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体阴阳气血盛衰的特点,是人体健康状态的重要基础。其形成与地域气候、文化背景深刻关联。岭南的湿热环境及人群偏嗜湿冷的饮食习惯,易影响脾胃功能,导致岭南人独特的脾虚体质。中医学认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病位在骨,其本在肾,但也与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合肌肉主四肢"等生理机能相关联,脾虚作为OP发病的重要环节正逐渐被众多医家所重视。笔者现基于岭南人的体质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首先概述了温病湿热证,然后从岭南温病湿热证、岭南流感、岭南流感温病湿热证“湿阻”病机三个方面探讨了岭南流感温病湿热证“湿阻”病机的机制,最后分析了岭南流感温病湿热证“湿阻”病机和红细胞特殊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根据《贻令堂医学三书》总结清代岭南医家黄霄鹏的学术思想。认为黄氏遍读医籍,擅长诀微摘要;治法上外感宗吴鞠通,内伤依陈修园,临证明辨外感内伤,从病源、证候、治法、传染等角度辨析伤寒与温病的不同;立足岭南气候环境特点,深研暑证,融合名家论治痹病经验而自成特色;用药强调气味补泻、引经报使;用方不泥于古,灵活多变,加减化裁使之符合临床实践,深有岭南用药特色;养生以节饮食为要,重视疾病禁忌等方面。黄霄鹏偏重于中医药基础理论的总结与提炼,体现了岭南医家务实包容的内涵实质。  相似文献   

16.
赵琳  曾婷 《光明中医》2016,(4):479-480
目的伤寒易伤阳气,故临床救阳而远阴;温病易伤阴,故救阴而远阳。故众多医家常常忽略了"伤寒也应护阴,温病亦要救阳"这一重要思路。现从理论上谈及这一思路,望能为众医家提供帮助。方法以众多医家书籍文献为基础,从理论角度证实"伤寒护阴,温病救阳"的重要性。结果查阅古今书籍文献后,发现已有许多医家注意此思路并获得较好临床疗效。结论 "伤寒护阴,温病救阳"亦很重要,临床切勿忽视。  相似文献   

17.
赵馥  林新锋  赵锋利 《新中医》2019,51(7):298-300
简版:正文: 岭南地区以其独特的地域、气候、人群、文化等特点而呈现出独有的医疗特色和医家风格,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历代岭南医家结合本地区气候、地域和人群体质,三囚制宜而发展出独特的岭南医学,成为一支独特的医学流派及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脓毒症是感染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急危重症医学面临的重要临床问题,……  相似文献   

18.
温病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在探讨温病治、法治则过程中,由于各医家所在的学术流派和指导思想的不同,从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如:伤寒学派以伤寒理论统括温病的治法,滋阴派以清热滋阴为主论治温病,湿热派以祛湿清热为主的论治思想等。总括各医家学说,其治法不出"热欲散之"之大法,但"散之"之法各有不同罢了。此文借前贤之言,剖析推理而发"热欲散之"之新论。  相似文献   

19.
脾胃学说是关于脾胃生理、病理及其证治规律的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1]。岭南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气候炎热潮湿,这独特的气候特征决定了岭南人特有的体质特点,即脾气虚弱兼有痰湿[2],这些对形成具有独特医家风格和医疗特色的岭南医学文化产生重要影响。岭南名老中医是岭南医学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  相似文献   

20.
何梦瑶的湿病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志英  许永周 《新中医》1989,21(11):54-55
何梦瑶,字报之,广东南海人,清初著名岭南医家,著述颇丰,“其所著医书悉根据南方之地势,南人之体质、调剂与北方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