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细胞凋亡是一种生理性/非生理性的具有特定形态学特征的细胞死亡现象。近年来随着对胃肠道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细胞凋亡是胃肠道上皮细胞丢失的主要途径,胃肠道上皮细胞凋亡的异常便会导致胃肠疾病的发生。本研究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早期胃粘膜病变状态着手,收集了35例Hp阳性慢性胃炎患标本和10例Hp阴性慢性胃炎患标本,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粘膜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30例幽门螺杆菌(Hp)相关慢性胃炎和15例Hp阴性胃粘膜基本正常胃占膜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标记指数(LI%)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Hp阳性患PCNALI%为13.94±1.64,Hp阴性对照组为7.71±0.92,有显差别(P〈0.001)。EGF-R表达与PCNA呈正相关(r=0.4487,P〈0.01),PCNALI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对胃上皮细胞的凋亡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p)对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凋亡作用。方法 10例Hp阴性的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患者,25例Hp相关性胃炎患者,以TUNEL法进行细胞凋亡的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凋亡调控蛋白Bcl-2,Bax,Bak等的表达。结果与Hp阴性的NUD患者相比,Hp相关性胃炎患者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凋亡指数(AI)明显增加(19.66%υs3.03%,P〈0.01),其促凋亡蛋白Bak,Bax蛋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疾病细胞凋亡这一生物学特性,揭示HP与胃癌的关系及其可能的致癌机制,利用DNA缺口末端标记(DNEL)技术对正常胃粘膜、HP阳性和HP阴性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及胃癌等活检组织共计130例,进行细胞凋亡状态的研究。结果显示,HP性慢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的凋亡指数明显增加(P<0.01),而HP阳性不典型增生和胃癌的凋亡指数降低,从慢性胃炎到胃癌,HP阳性组的凋亡指数明显递减。这提示,从慢性胃炎到胃癌形成的过程中,HP可在前期诱导细胞凋亡,而在后期呈现抑制细胞凋亡的倾向,HP相关性胃疾病可能更具恶变倾向。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 H P)感染对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揭示 H P与胃癌的关系。方法:利用 D N A 缺口末端标记技术对正常胃粘膜、 H P阳性和 H P阴性胃良性病变及胃癌等130 例活检组织进行细胞凋亡状态的研究。结果: H P阳性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的凋亡指数明显增加,而 H P阳性异型增生和胃癌的凋亡指数降低;从浅表性胃炎到胃癌, H P阳性组的凋亡指数明显递减。结论:从浅表性胃炎到胃癌形成的过程中, H P可能在前期诱导细胞凋亡,而后期呈现抑制细胞凋亡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诱发的胃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在功能性消化不良(FD)病人中,用抗CagA试验、原位末端标记、PCNA免疫染色等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凋亡率(AI)HP 或NSAIDs 且HP-组较HP-组明显升高,HP 组比NSAIDs 且HP 组高。增殖细胞阳性率(LI)HP 组高于HP-组和NSAIDs 且HP 组,在HP 组和NSAIDs 且HP 组中不论有无CagA表达AI或LI均无显著性差异。慢性胃炎组织学分级与凋亡细胞敷或PCNA标记细胞数间无相关性。提示NSAIDs能抑制HP引起的凋亡或增殖作用,且HP对胃上皮细胞增殖或凋亡的作用不受CagA表达及胃炎症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幽门螺杆菌诱导胃上皮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幽门螺杆菌(Hp)对胃上皮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影响。方法用粗制Hp总蛋白与胃上皮细胞细胞株MKN-28共同孵育,测定细胞增殖(MTT染色)与细胞凋亡(DNA梯度、流式细胞仪和Hoechst33258染色法)。结果粗制Hp总蛋白能明显抑制胃上皮细胞的增殖,促进胃上皮细胞的凋亡,且此作用随着作用浓度的提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Hp可能通过促进胃上皮细胞凋亡导致胃癌和溃疡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致胃上皮细胞凋亡和增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常见病因,许多研究表明HP感染会引起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异常,这可能在消化性溃疡、胃癌等许多上消化道疾病中起重要作用,但HP导致胃上皮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具体机制还不甚明了。现仅就近年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世界范围性疾病,人群中感染率高.几乎50%终生感染HP.但只有10%感染者发展为明显临床疾病。自1983年Warran和Mashall发现HP以来,对其与胃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已有了共识,认为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病原菌,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HP感染后引起胃上皮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异常,最终发展成胃癌。这一动力学研究已引起WHO重视,将HP列为Ⅰ类致癌原。1994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得出HP对人类有致癌作用的结论。因此.近年来许多学者从流行病学及实验室研究证实.HP感染与胃癌发生关系密切,胃癌又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此根除HP感染是预防胃癌发生的关键.现将其发病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对幽门螺杆菌(Hp)的研究表明,它在各种胃病包括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Ⅰ类致癌物质,然而其确切的致病机制尚不清楚[1]。细胞凋亡(Apoptosis)是指在生理和一定的病理情况下,机体为维护内环境的稳定,通过基因调控而使细胞自动消亡的过程[2]。故又称程序化细胞死亡(programmedcelldeath)。胃粘膜由不断更新的细胞组成,其完整性依赖于细胞凋亡与增殖之间的平衡,目前的研究认为凋亡对哺乳动物的胃粘膜上皮的完整性起着主要的调节作用[3]…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肝癌细胞MHCC-97H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无血清培养液诱导肝癌细胞MHCC-97H凋亡,再以浓度为0 μg/L(GH0组)、5 μg/L(GH5组)、25 μg/L(GH25组)、50 μg/L(GH50组)、100 μg/L(GH100组)和500 μg/L(GH500组) 的rhGH完全培养液进行培养,MTT法观察MHCC-97H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和细胞增殖指数,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与GH0组比较,GH25组、GH50组、GH100组和GH500组MHCC-97H细胞增殖明显,S期细胞百分比和细胞增殖指数显著增加 (P<0.05);GH25组、GH50组和GH100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Bax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 rhGH体外显著促进肝癌细胞MHCC-97H增殖,并通过调节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cl-2的表达来抑制无血清培养液诱导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预先给予健胃益气汤对无水乙醇致太鼠急性胃粘膜损伤的细胞保护作用。方法①取腺胃区组织制作切片并作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胃粘膜组织的病理变化。(多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大鼠胃粘膜组织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等进行检测并通过图像分析对以上结果做定性、定位、定量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健胃益气汤预防用药能降低胃粘膜组织细胞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与实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给予中药健胃益气汤可抑制细胞凋亡。减轻胃粘膜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雌二醇及雌二醇联合孕酮对去卵巢雌性大鼠萘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2只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卵巢切除组、雌二醇组(卵巢切除加雌二醇替代治疗组)、雌二醇加孕酮组(卵巢切除加雌二醇和孕酮替代治疗组).术后2周各组均用萘混悬液灌胃并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观察各组大鼠晶状体变化;灌胃6周后处死大鼠,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雌二醇和孕酮浓度,免疫组化(S-P)法观察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 雌二醇组、雌二醇加孕酮组以及对照组晶状体浑浊程度较卵巢切除组轻,出现时间晚;雌二醇组和雌二醇加孕酮组血清雌二醇与孕酮水平接近对照组(P>0.05);除卵巢切除组外,3组间Bcl-2蛋白和Bax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切除组血清雌二醇与孕酮水平显著低于其余3组(P<0.01),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较其余3组低,Bax蛋白表达阳性率则较其余3组高(P<0.05).结论 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可能是雌二醇对萘处理去卵巢雌性大鼠晶状体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雌二醇可能通过下调Bax蛋白表达和上调Bcl-2蛋白表达抑制LECs的凋亡而阻止晶状体混浊.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肾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休克组和UTI组,每组10只。建立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于再灌注后6h取血,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的含量。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dUTP缺口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AI),免疫组化法测定肾小管上皮细胞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大鼠失血性休克再灌注6h后,休克组和UTI组血清BUN、Cr含量显著升高(均P〈0.01)。与休克组比较,UTI组的血清BUN、Cr含量显著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休克组和UTI组AI值、Bax、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1),休克组Bcl-2/Bax显著降低(P〈0.01),UTI组Bcl-2/Bax显著升高(P〈0.01)。与休克组比较,UTI组AI显著降低(P〈0.05),Bax蛋白表达显著减弱(P〈0.05),Bcl-2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005),Bcl-2/Bax比值显著升高(P〈0.01)。结论大鼠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后,肾功能下降,肾脏细胞凋亡增加。UTI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通过调节Bcl-2和Bax蛋白表达抑制。肾脏细胞凋亡是其可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甲醛对小鼠睾丸生精细胞Bcl-2、Bax蛋白表达及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取24只雄性清洁级(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用0.2、2、20 mg/kg甲醛腹腔注射,每天一次,连续5 d,第6天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小鼠睾丸生精细胞的Bcl-2、Bax蛋白表达率;用电镜观察小鼠睾丸生精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小鼠睾丸生精细胞的Bcl-2蛋白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Bax蛋白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各浓度甲醛能使生精细胞的细胞核、染色质、线粒体等超微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结论:甲醛可使小鼠生精细胞Bcl-2和Bax蛋白表达及超微结构发生显著性改变,从而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精索静脉曲张对青春期大鼠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生精细胞凋亡与Bcl-2/Bax表达的关系,以探讨精索静脉曲张影响睾丸生精功能的机制。方法通过部分结扎左肾静脉建立青春期大鼠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模型,采用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法检测睾丸生精细胞凋亡情况及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Bcl-2/Bax的表达情况。结果试验组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双侧睾丸组织内均见大量生精细胞凋亡。试验组Bcl-2表达较对照组低,左侧睾丸比右侧睾丸低;而Bax表达较对照组高,左侧睾丸比右侧睾丸高。结论精索静脉曲张可明显改变青春期大鼠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导致双侧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增加,这可能是精索静脉曲张影响睾丸生精功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猪胃粘膜上皮增生的关系。方法应用“中国1号小型猪”建立Hp相关性胃炎模型,定量检测Hp感染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DNA倍体含量变化的相互关系。结果Hp感染阳性组(n=13)的猪胃粘膜上皮细胞PCNA标记指数(LI%)(40.95±3.6),明显高于Hp阴性对照组(n=10)的猪胃粘膜上皮细胞PCNALI%(29.41±2.82),Hp感染阳性组的猪胃粘膜上皮细胞DNA二倍体与近二倍体含量(70.78%)低于对照组(90.65%),而增殖倍体与非整倍体含量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猪胃粘膜上皮细胞增生增强可能与Hp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8.
多西紫杉醇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生长的影响及机制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诱导肺癌细胞株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对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特点,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连反应(RT-PCR)法测定整合素α5β1,bcl-2,bax等凋亡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1)多西紫杉醇在1.33~108μ/ml浓度范围内可抑制A549细胞增殖,且此作用与药物浓度、作用时间呈明显相关关系(r=0.947、0.979,P=0.014、0.004).(2)4~36μg/ml多西紫杉醇作用12~48 h,A549细胞可见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且A549细胞凋亡率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升高,呈浓度依赖性(r=0.999,P=0.034).(3)RT-PCR结果显示,多西紫杉醇可明显抑制A549细胞中表达α5,整合素亚基基因,使其bcl2/bax比值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意义(t=10.147、4.583,P=0.01、0.044).但多西紫杉醇对A549细胞表达VEGF、bFGF、β1整合素亚基基因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多西紫杉醇可抑制A549细胞增殖,诱导A549细胞凋亡,其机制是通过抑制Bcl-2/Bax表达比例诱导其凋亡,并可能抑制整合素α5β1表达而影响A549细胞的增殖、黏附,以及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19.
冬虫夏草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诱导及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中药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CS)对人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方法:应用MTT比色法检测CS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CS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生长有抑制作用,且呈时间/浓度依赖性;CS使MCF-7细胞发生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DNA直方图上出现了凋亡峰,且凋亡率呈浓度依赖性;细胞NDA裂解成180~200bp及其倍数的片段,电泳得到特有的梯形条带;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Bcl-2表达逐渐减弱,Bax表达逐渐增强。结论:CS可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为CS的抗肿瘤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CS可能通过调控Bcl-2、Bax基因表达而诱导凋亡。 相似文献
20.
Hong Song Gui-Hua Sun Xiao-Rang Huang Ri-Quan Lai Zhu-Quan Luo Wei Zhang Ye Tian Yong-Jian Deng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2,22(1):59-6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orcine gastric epithelial cell proliferation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Hp) infection. METHOD: Animal models of gastritis associated with Hp infection were established using "Chinese No.1 pigs". The expressions of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and DNA polyploid content in porcine gastric epithelial cells were quantitatively assayed by means of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Feulgen stain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values of PCNA labeling index (LI) in the porcine gastric epithelial cell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40.95+/-3.60 vs 29.4+/-12.82, P<0.01). The DNA diploid or approximate diploid content in the gastric mucosa of the pig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70.78% vs 90.65%, P<0.01), but the proliferation polyploid and non-doubleploid of DNA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1). CONCLUSION: Hp infection may play a role to enhance the proliferation of gastric epithelial cells in pig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