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垂体卒中为垂体瘤内突然出血或出血性梗死而引起的一系列严重的临床表现 ,如引起的头痛、呕吐、视力下降、视野缺损、肢体瘫痪、意识障碍、尿崩症、体温改变 ,瘤内容物或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脑膜刺激征、发热等。内分泌功能乱等。如能合理的护理和严密观察病情 ,可使患者较快脱离险境。现介绍我科护理垂体卒中患者的体会。1 临床护理接诊病人首先全面了解病人的状态 ,观察神志、瞳孔、血压、体温、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 ,了解病人的脑神经、运动系统及感觉功能 ,了解病人的精神、饮食、睡眠及心理状态 ,制定护理计划及措施。1 1 病人清…  相似文献   

2.
气管切开的护理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病人的预后。通过对我科60例病人的护理实践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我科自1999-06~2004-06共护理气管切开病人60例,其中重型颅脑损伤36例,脑出血24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10~75岁。2护理体会2·1术前护理2·1·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脑出血或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病情极其危重,护士接诊后应首先观察病人的神志、瞳孔并测量生命体征。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及呼吸道阻塞,如有应及时查找原因并排除(如清除口腔和鼻腔分泌物,有舌后坠者应采取措施)。2·1·2术前准备:重型颅脑损伤或脑出血病人…  相似文献   

3.
我们总结了昏迷病人气管切开的整体化护理 ,实施了有计划、有重点的护理 ,使气管切开昏迷病人安全地渡过了呼吸道管理困难期 ,有效地预防了常见并发症。1 临床资料我科自 1994年 10月至 1999年 10月 ,气管切开病人 5 6例 ,其中重型颅脑损伤 32例 ,脑出血 2 4例 ;男 38例 ,女 18例 ,年龄 5~ 70岁。2 护理体会2 1 手术前护理2 1 1 严密观察病人 :重型颅脑损伤或脑出血昏迷病人 ,病情极危重 ,接诊后护士应立即观察病人神志 ,瞳孔及生命体征 ,有无舌后坠现象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口腔及鼻腔分泌物。2 1 2 做好术前准备 :除一般外…  相似文献   

4.
自 1995 0 5~ 2 0 0 2 10我科采用经颅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97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197例 ,男 10 8例 ,女 89例 ,年龄 39~ 82岁 ,平均 6 1岁。血肿部位 :壳核区 94例 ,破入脑室 6 3例 ;丘脑出血 6 7例 ,破入脑室 38例 ;脑叶出血 36例。入院时神志清 31例 ,嗜睡 43例 ,浅昏迷 5 1例 ,深昏迷 72例。2 护理2 1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患者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或烦躁不安加重时 ,多为颅内压增高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瞳孔变化对脑出血患者尤为重要 ,观察双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及对光反射情…  相似文献   

5.
我科自 2 0 0 2年 5月开始采用CT定位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3 6例重症脑出血 ,降低了重症脑出血的死亡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2 0 0 2 0 5~ 2 0 0 4 0 6共 3 6例 ,男 2 0例 ,女 16例 ,年龄 40~ 82岁 ,平均 5 8 6岁。CT示基底节区出血 2 6例 ,颞顶叶出血 9例 ,利用多田式公式计算 ,出血量 2 6~ 13 9ml。2 护理要点2 1 术前护理 护士应对患者作全面神经系统评估 ,以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认知感知、感觉运动等方面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变化 ,同时向神志清楚的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  相似文献   

6.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术后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 观察组为 4 5例 6 0岁以上的高血压脑出血去年行立体定向术的病人 ,在护理中观察病人的瞳孔、呼吸频率、幅度、节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的变化 ,尤其对病人进行预见性护理 ,对头部引流管进行针对性处理 ,对照组为本市另一家医院的 5 0例 6 0岁以上的高血压脑出血去年行立体定向术的病人 ,只做一般的常规护理 ,只按医嘱和护理常规测量生命体征。结果 观察组的生存率是 86 .7% ,对照组的生存率是 78% ,两组在统计学上有差异 (P <0 .0 5 )。结论 在护理工作中严密监测病人的各项体征 ,能及时发现病情 ,指导治疗 ,降低并发症 ,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椭圆瞳孔     
作者报告17例病人神经系检查发现一侧或两侧瞳孔呈椭圆形,17人中16个有严重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脑出血(5例),动脉瘤破裂(5例)。硬膜外出血(1例)。两侧脑梗塞(2例)。脑干卒中(2例)和脑缺氧(1例)。一例为动眼神经麻痹恢复期,椭圆形瞳孔通常为进行性动眼神经损伤的暂时的不稳定阶段的表现,少数为恢复期的一过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我科自 1999~ 2 0 0 1年共收住 10例后颅窝病变病人 ,其中小脑出血 6例 ,寰枕畸形 4例。通过对这 10例病人术后观察和护理 ,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0例 ,男 6例 ,女 4例 ,年龄 2 0~ 61岁 ,平均 42岁。因高血压引起出血 4例 ,外伤引起出血 2例 ,神志呈浅昏迷状态。寰枕畸形 4例 ,均有不同程度的跛行 ,肢体肌肉萎缩。2 治疗效果小脑出血 6例 ,经清除血肿减压手术治疗后 ,均痊愈。 4例寰枕畸形病人经减压手术后 ,出院时肢体肌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3 观察与护理体会3 1 呼吸护理 呼吸功能紊乱在后颅窝病变中最为突出 ,延髓直接损…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血管意外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因其死亡率、致残率高 ,严重威胁着患者、家庭的经济及日常生活。作为一名长年工作在一线的护理人员 ,现将个人的工作心得介绍如下 :1 急性期的护理护理要点是以抢救患者的生命为目的 ,严格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包括血压、脉搏、呼吸、意识情况和瞳孔变化 ,特别是脑出血患者有无烦躁 ,血压有无突然升高 ,这些都是再出血的临床表现。意识是大脑皮质功能及病情轻重的反映 ,我们在护理时可通过病人的行为来判断病情是好转或恶化 ,如吸痰时有无咳嗽反射 ,口腔护理时有无吞咽反射等。认真观察瞳孔的变…  相似文献   

10.
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必须及时观察和护理 ,使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1 临床资料本组 3 0例 ,男 2 0例 ,女 10例 ,平均年龄 3 0~ 70岁。2 结果2 7例病情恢复 ,2例手术治疗 ,1例死亡3 观察3 1 注意观察意识障碍程度 病人意识状态 ,是反应病情变化及进展的主要指标 ,护士可通过呼唤、对话、刺激胸大肌外侧缘或按压眶上神经 ,观察病人反应。3 2 瞳孔变化 瞳孔的变化是颅内疾病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认真观察瞳孔的大小及光反射的灵敏度 ,瞳孔的改变意为着脑疝或脑干损伤的可能 ,应每 1h观察 1次并记录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  相似文献   

11.
现将我们在 1998年 4月~ 1999年 4月夜间观察病情中及早发现病情变化 ,使病人得到抢救转危为安的 4例报告如下 :1 病例摘要例 1 患者女 ,78岁。因脑出血于 1998年 4月 18日入院。体检意识不清 ,血压 2 3/14kPa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直径 2 5mm ,对光反射灵敏 ,左侧肢体活动障碍 ,给以降颅压等治疗。于入院当天夜间 3Am护士巡视病房时发现患者呼吸深慢并有暂停现象 ,双侧瞳孔不等大 ,对光反射迟钝 ,血压 2 5~ 16kPa ,脉搏 6 0次 /分 ,呼吸 12次 /分 ,值班护士判断为脑疝形成 ,立即给2 0 %甘露醇 2 5 0ml加压静滴 ,及时与医生…  相似文献   

12.
脑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国内的几个大城市统计,脑出血的发病率占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30%~40%,存活者致残率较高[1].近几年来,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因而,做好病中指导及护理至关重要. 1 强化责任意识,预防再出血 1.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脑出血多属于急、危、重病例,医护配合至关重要.脑出血死亡原因多为脑疝、肺部感染及压疮等,因此要严密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意识等变化,4 h内每小时测量一次,8 h内每2 h测量1次,以后1次/4 h,直到病情稳定为止.若发现血压升高,脉搏减慢,甚至伴呕吐,则为颅压升高之表现.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92年1月至1997年4月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10例,其中超早期手术101例。1临床资料本组101例,男币例,女36例,年龄24-78岁,发病至手术时间5-6h,最短为3h,术后死亡9列,死广率8.gi%,生存见例,生存率gil%。随访3个月以上,恢复日常生活30例,部分恢复日常生活或需他人帮助生活52例,不能自理生活8例,植物生存2例。2护理体会21手术前的护理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多危重,处于程度不同的昏迷状态,接诊后,护士立即观察病人的瞳孔,意识及生命体征,注意有无呕吐,及舌后坠现象,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  相似文献   

14.
脑出血锥颅钻孔抽血减压术主要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病人 ,年龄大、体质差 ,有一些内科疾病而不能耐受开颅手术者。此方法简单 ,创口小 ,易于恢复 ,危险性小 ,病人乐于接受。但有关这方面的护理资料及报道较少 ,笔者长期护理此类病人 ,经过 70例病人护理观察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70例 ,男 5 8例 ,女 12例 ;年龄最大 73岁 ,最小 2 8岁 ,基底节区出血 47例 ,脑叶出血 19例 ,丘脑出血 4例。治愈 2 0例 ,好转 42例 ,自动出院 2例 ,死亡 6例。但无一例是由于护理不当而加重病情。2 护理2 1 监测生命体征 术后应尽量保持原手术时头部位…  相似文献   

15.
脑疝的急救     
脑疝是由严重的颅压增高造成,是生命危险的信号。临床上以天幕疝及枕大孔疝最有意义。前者压迫中脑及动眼神经;后者压迫延脑,均能造成极其严重而危及生命的后果,皆需要积极抢救。方法如下: 一、一般处理:对出现脑疝的患者,应严密定期的进行观察,注意患者的意识、瞳孔、呼吸、脉搏、血压及体温的变化,并限制液体入量,大约每天输入1500毫升定右,如有高烧、呕吐、多汗时酌情增加液体入量。持续吸氧,注意保持呼吸道通  相似文献   

16.
体温与脑出血病死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回顾性调查研究急性脑出血病人入院时的体温对院内病死率的预测性作用.方法对1979年1月1日至2000年6月30日收入病房的1 305例急性脑出血病人,应用多项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了体温及其他因素对院内病死率的影响.结果1305例病人中院内死亡204例,病死率15.6%,高体温组病人较低体温及正常体温组病人的病死率高,高体温的院内病死率对正常体温的比值比(OR)为2.027,其他影响脑出血院内病死率结局的因素有昏迷、高血糖、白细胞增高、上消化道出血、肾损害、肺炎、尿失禁(OR>1);而当这些因素被控制时体温仍与脑出血院内病死率增加有关(OR=1.818).结论人院时高体温与脑出血院内病死率升高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7.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0岁;因突发左侧肢体活动受限2 h入院。患者3岁时确诊为法洛四联症。既往无颅脑损伤、脑出血病史。入院时体格检查:体温37.1℃,脉搏98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30/90 mm Hg;神志清楚,言语欠流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间接对光反射灵敏;左侧鼻唇沟变浅,左侧肢体肌张力低,右侧正常,左侧肢体肌力0级,右侧肢体肌力5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病情观察和临床护理作用.方法 本文回顾性总结10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病情观察和临床护理,在严格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颅内压、意识状态、瞳孔和眼球的变化,术后加强脑室引流管的监护,以及规范精细各种护理操作.结果 经过精心治疗和有效护理下,108例患者中治愈出院31例,病情好转进入康复期出院52例,病情严重或因其他原因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2例,死亡13例.结论 脑出血护理对于病人预防并发症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作者介绍了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在护理时应严密观察和记录病人的意识、瞳孔、脉搏、血压、呼吸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低温冬眠和输液的护理,重度颅脑损伤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还强调了护士必须具备时工作的高度责任感,认真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以预防和控制各类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我科自 1998年 7月至 2 0 0 1年 7月 ,共收治脑血管意外病人466例 ,其中脑出血 2 19例 ,脑梗死 2 47例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重视一般护理将病人安排在便于观察的病室中 ,病室内应有输液架、氧气瓶、吸痰器及抢救药品等。脑出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1周 ,减少搬动 ,翻身时做到轻、慢、稳 ,禁拖、拉、推 ,以防再出血。头部抬高 15~ 2 0度 ,以减轻局部脑血流的压力 ,或将头稍向后仰 ,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头部可放置冰袋 ,降低脑细胞代谢 ,减少耗氧量。脑梗死患者因急性期存在严重脑缺氧 ,应予头低位 ,禁用冰袋 ,同时保持室内安静 ,空气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