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简称冠心病)是心血管系统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城市中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加、生活作息的不规律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冠心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如今临床上冠心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成为了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方式;其中,冠状动脉分叉病变(coronary bifurcation lesion,CBL)占所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5%~20%[1]。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不断发展和科学的不断的进步,使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治疗不仅仅局限于支架治疗,药物涂层球囊(drug coated ballon,DCB)已经作为一种新的介入治疗技术已经应用在了分叉病变治疗中,但是,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处理依旧充满了挑战,分叉病变的治疗效果仍然不是很理想。  相似文献   

2.
药物涂层球囊(DCB)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新手段,能克服支架植入存在支架内再狭窄、需长期双联抗血小板等不足,并且已有多项临床研究验证了DCB在支架内再狭窄(ISR)治疗中的优越性;但在冠状动脉原发病变中应用尚存在争议,如小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急性心肌梗死、慢性完全闭塞和分叉部病变仍在研究中.本文将目前可用的DCB...  相似文献   

3.
蒋芳勇 《微创医学》2013,8(1):78-81
近年来,随着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发展,冠状动脉分叉病变(bifurcation coronary lesions,BCL)越来越多,约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的15%~20%[1].分叉病变主要是由于分叉部位存在较高的剪切力和涡流,易造成冠脉内膜的损伤和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是目前PCI领域的难点之一,随着对吻球囊技术和支架植入技术的提高,分叉病变的PCI治疗即刻成功率明显提高,但可能因手术时间而引起各种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4.
相较于金属裸支架,药物洗脱支架可显著降低支架内的再狭窄率,改善远期靶病变的血运重建,但在小血管疾病、支架内在狭窄以及分叉病变中,其应用仍然受到明显限制。药物涂层球囊(drug coated balloon,DCB)因其“介入无植入”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理念,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重要性和地位日益增强。鉴于既往建议有待更新,国际DCB专家委员会于2020年6月在权威期刊《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心血管介入》发布了《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心病最新专家共识》(简称共识)。本文以共识为基础,重点介绍DCB冠状动脉介入的相关临床经验,以期为DCB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是冠状动脉累及较大分支开口的病变,其分支血管具有重要的功能价值,目前已有几种不同支架置入术式可用于分叉病变的治疗,但手术过程复杂,仍存在远期预后不佳等问题。药物涂层球囊(DCB)是基于药物洗脱支架的抗细胞增殖药物递送系统,可在无异物残留的同时维持正常血管的直径和功能,且对支架内再狭窄病变的效果与药物洗脱支架相当。DCB现已作为治疗分叉病变的替代治疗,对DCB策略及药物洗脱支架联合策略在分叉病变临床应用中的深入研究将为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CBL)至今仍是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中难以攻克的重大问题。本文结合分叉病变的解剖和血流动力学特点,分析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原因,进一步探讨PCI术中影响分支受累的因素,并对单支架治疗中不同分支的处理策略以及药物涂层球囊(DCB)的即刻和远期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7.
重视改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卫峰 《上海医学》2003,26(3):163-164
目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 ,PCI)尤其是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已成为治疗冠心病最常用的方法。 2 0 0 2年我国约有 2万余例 (其中上海市约有 2 5 0 0余例 )冠心病患者接受介入治疗 ,较以往有大幅度增加。随着介入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和介入器材的改进 ,许多临床高危冠心病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合并心、肾或肺功能衰竭等 )或复杂冠状动脉病变 (慢性完全阻塞、开口或分叉处病变、长或钙化病变等 )均能得到理想的治疗。介入治疗的手术成功率通常在 95 %以上 ,且近期疗效一般也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前临床上对于冠脉病变的主要介入治疗手段仍然是支架置入,但支架置入术后易出现冠脉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 ISR)及支架内血栓,同时术后长期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会增加出血风险等多种并发症。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 DCB)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已经逐渐开展并应用于临床中,且在ISR的治疗上被多个指南作为ⅠA类证据推荐。如今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数据显示DCB在De novo血管病变、分叉病变及高出血风险患者中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在其他特殊冠脉病变,如弥漫、钙化、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中展示出新的应用前景,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及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脉病变也有着潜在的治疗效果。本文将对DCB在冠脉病变中的应用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非左主干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一直是国内外介入专家较为棘手的问题,而边支斑块主动转移单支架术(ATP技术)的出现为非左主干分叉病变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就ATP技术的优点及在非左主干病变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冠脉)分叉病变经皮冠脉介入治疗过程较为复杂,且容易产生边支丢失情况,还容易导致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心肌梗死事件,另外,介入治疗还增添了术后靶血管重建的几率.因而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一直是医疗事业中的一项难题.本文首先对冠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边支受累机制和治疗中实施的保护措施进行了详细综述,进而探讨球囊保护在冠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李长龙  邹剑杰 《西部医学》2007,19(5):808-810
目的探讨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olic Suyndrome,MS)的冠脉病变特征及对血运重建的影响。方法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34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CAD合并MS组及单纯CAD组,分析比较两组间冠脉病变的评分及多支病变、左主干(LM)病变、弥漫长病变、分叉病变、急慢性闭塞病变的比例和接受支架术比例、平均支架数、支架平均长度、靶血管内径及推荐冠脉搭桥术的比例。结果CAD病人MS患病率为34.5%,男女分别为33.3%、37.0%,MS组冠脉病变左回旋支(LCX)及右冠脉(RCA)平均评分、冠脉总评分、多支血管病变的比例、RCA弥漫长病变比例、LCX及RCA分叉病变比例显著高于单纯CAD组,推荐血运重建及行搭桥术比例MS组显著高于单纯CAD组(70.0%vs 57.9%、16.7%vs 5.3%),LM病变、急慢性闭塞病变及行支架术的比例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置入支架平均数及总长度MS组高于单纯CAD组,平均支架长度及靶血管平均内径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AD合并MS组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复杂程度及对血运重建的需求显著增加,需要合理的血运重建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介入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血运重建手段,极大地改善了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但是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是介入治疗的难点。近年来,对冠状动脉钙化病变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影像技术的发展加深了人们对钙化病变的认识,同时介入技术的进步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现将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发病机制、影像特点、治疗现状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超声检查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判断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探讨其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疑似冠心病、行冠脉造影的住院患者106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0支病变组),单只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只病变组。超声测量颈动脉IMT,同时注意观察动脉硬化斑块的大小、位置、数量及斑块性质等。结果:颈动脉IMT值、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冠心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多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冠状动脉积分与颈动脉IMT值及冠状动脉积分与颈动脉硬化积分之间均呈显著性相关。结论:颈部动脉血管的IMT及斑块对动脉粥样硬化有很好的预测价值,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吸烟对不同病变支数冠心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200例,按结果分为无冠心病的对照组和冠心病组,其中冠心病组患者又分为单支病变、两支病变、三支病变,每组各50例.分析患者吸烟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情况及下肢动脉踝肱动脉压力指数(AAI)的关系.结果 吸烟者中,冠心病患者的下肢动脉闭塞情况较非冠心病者的严重(P<0.05);非吸烟者中,冠心病患者的下肢动脉闭塞情况与非冠心病者无差异(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多,吸烟者AAI的降低幅度要大于未吸烟者(P<0.05).结论 吸烟对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较高,吸烟冠心病患者病变分支越多,其AAI值越低.  相似文献   

15.
曹勇 《西部医学》2010,22(11):2014-2016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颈动脉斑块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选取194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及86例对照组,冠心病组又分为单支、双支、多支病变亚组,分别测定冠心病患者与对照组颈总动脉与颈动脉分叉处内膜中层厚度(IMT)、等级评分、Crouse积分、血尿酸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颈总动脉与颈动脉分叉处IMT、等级评分、Crouse积分、血尿酸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冠心病组,随病变分支的增多,颈动脉超声检查指标与血尿酸随之升高(P〈0.05或P〈0.01)。结论颈动脉IMT、等级评分、Crouse积分、血尿酸浓度与冠心病相关,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使用非顺应性球囊后扩张对经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1年5月共356例行药物洗脱支架植入且使用非顺应性球囊后扩张的患者,采用倾向性评分抽取同期356例行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而未后扩张的患者与之1∶1匹配。结果 2组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主要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后扩张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明显低于未后扩张组(10.1%vs 15.7%,P=0.020),主要是靶血管重建(6.2%vs10.7%,P=0.010)、支架内血栓(1.1%vs 3.7%,P=0.030)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肌梗死(3.9%vs4.6%,P=0.700)、死亡(1.1%vs 1.7%,P=0.760)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后使用非顺应性球囊后扩张安全,可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7.
王敏  王玮 《循证医学》2013,13(5):314-316
即使在药物洗脱支架时代,分叉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也常常复杂而难以获得理想的结果。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存在内皮愈合延迟、局部过敏性炎症反应、支架内血栓风险增加等问题。药物洗脱球囊带来新的希望,既能抑制新生内膜又不增加血栓风险,本文对药物洗脱球囊在分叉病变的应用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较为常见,由于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个体差异极大、 手术操作复杂、术中风险高、 术后并发症多、 远期预后差,所以很难遵循一套标准流程解决所有的分叉病变.通过分型规则、 评估方法和治疗策略进行系统性回顾,以期更全面地认识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在冠心病弥漫性长病变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22日单纯置入Firebird支架的冠心病弥漫性长病变患者72例。随访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包括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及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术)、心绞痛发作情况等。结果 72例患者术后随访10~24(16.54±6.68)个月,57例心绞痛症状消失(79.17%,57/72),14例心绞痛复发(19.44%,14/72),1例猝死(1.39%,1/72)。再狭窄2例(2.78%,2/72),随访期间发生猝死1例,无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病例。结论国产Firebird药物涂层支架应用于冠心病弥漫性长病变患者中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