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黄芩、栀子不同配伍对脑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探讨黄芩苷、栀子苷及其配伍防治脑缺血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大鼠100只,采用线拴法建立脑缺血大鼠模型。分别分为黄芩苷组、黄芩苷:栀子苷(3:7)组、黄芩苷:栀子苷(1:1)组、黄芩苷:栀子苷(7:3)组、栀子苷组、三七总皂苷组(阳性对照)、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持续灌胃7天后,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损伤模型,灌胃给予黄芩苷、栀子苷及其不同比例的配伍,24 h后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症状,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结果:黄芩苷:栀子苷(3:7、1:1、7:3)组、栀子苷组都可以增强大鼠的横木行走能力;黄芩苷组、黄芩苷:栀子苷(3:7、1:1、7:3)组、栀子苷组都可提高触觉刺激反应,降低Bederson评分;黄芩苷:栀子苷(3:7)组可降低血清中TNF-α、IL-1β的含量。结论:黄芩、栀子及其配伍对大鼠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方法,探讨栀子活性成分治疗缺血性脑卒中(CIS)的相关作用靶点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及国内外文献筛选获得活性成分及其对应靶点;检索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获得CIS疾病相关靶点;采用STRING分析靶点蛋白的互作关系;利用Cyto...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清开灵有效组分黄芩苷、栀子苷及其配伍治疗脑缺血大鼠药效及其药理作用。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TTC染色、神经功能检查法、病理超微组织观察综合评价黄芩苷、栀子苷及其配伍治疗脑缺血大鼠的功效作用,WESTERN-BLOT法测定Akt-PKB,CREB,PCREB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黄芩苷与栀子苷配伍具有神经脑保护作用,其功效优于单一组分治疗组和尼莫地平治疗组,并且对脑海马组织Akt/PKB,CREB,P-CREB蛋白表达有影响,其脑保护的药效加和作用与信号转导PI3K-Akt-PKB-BAD-CREB-PCREB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黄芩苷、栀子苷对神经细胞缺氧缺糖/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在细胞水平阐明黄芩苷、栀子苷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SH-SY5Y细胞,采用缺氧、复氧结合缺糖、复糖的方法,对其进行攻击,模拟人体神经细胞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观察黄芩苷、栀子苷对此损伤的治疗作用。结果 缺氧、缺糖8 h结合复氧、复糖12 h对神经细胞可造成明显损伤,导致SH-SY5Y细胞突起皱缩、变圆,可见有部分细胞漂起,细胞轮廓不清,凋亡率明显上升,线粒体的活性下降;而黄芩苷、栀子苷可以显著减轻上述损伤。结论 黄芩苷、栀子苷对缺氧缺糖/再灌注损伤的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卒中又称脑梗死,是脑卒中最常见的类型。缺血性卒中危害极大,其患病率、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均位居前列,给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负担。因此,寻找新的、有效的防治方法极为迫切。缺血性卒中的病理机制十分复杂且相互叠加,其中炎症反应是缺血性卒中级联损伤过程中的关键病理环节。NOD样受体蛋白3(NLRP3)是一种细胞内传感器,活化的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炎症级联反应通过释放炎症因子等能加剧缺血性卒中损伤。中医药领域以NLRP3炎症小体为切入点,开展了大量中医药干预NLRP3炎症小体的组装和激活的实验研究,证明了以补虚、清热解毒、祛痰、活血化瘀等为主要功效的中药单体或组方制剂能干预NLRP3炎症小体的组装和激活,降低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缺血性卒中。本研究从NLRP3炎症小体的组装和激活,NLRP3炎症小体在缺血性卒中的作用和中医药通过调控NLRP3炎症小体防治缺血性卒中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缺血性卒中的病理机制提供新的切入点,为开发缺血性卒中新的治疗手段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黄芩苷和栀子苷配伍(7:3)对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中CysLTs含量及神经元损伤,探讨其对脑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的剂量和时间窗。方法:将15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治疗组、栀子苷和黄芩苷配伍治疗组。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CAO),分别于缺血2h后再灌注3h,6h,24h,72h。采用尼氏体染色法观察神经元的病变及特点、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组织中CysLTs含量。结果:根据动物行为学评分结果,黄芩苷和栀子苷配伍20mg/kg能改善大鼠脑缺血2h再灌注6h、24h时神经损伤引起的行为学异常;40mg/kg时能改善大鼠脑缺血2h再灌注3h、6h、24h时神经损伤引起的行为学异常;根据脑组织中CysLTs结果,最佳治疗时间窗和剂量分别为脑缺血2h再灌注24h,20 mg/kg;脑缺血2h再灌注72h,40 mg/kg;根据脑组织病理损伤观察结果,最佳治疗时间窗和剂量分别为脑缺血2h再灌注24h,20 mg/kg;脑缺血2h再灌注72h,40 mg/kg。结论:根据用药剂量最小化和治疗时间窗最大化的原则综合评价,根据动物行为学评分、脑组织中CysL Ts和病理观察结果,黄芩苷和栀子苷配伍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最佳治疗时间窗和剂量为脑缺血2h再灌注24~72h,20~40mg/kg。  相似文献   

7.
基于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 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探讨白芍总苷胶囊(total glucosides of White Paeony Capsules, TGP)对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模型小鼠的改善作用及分子机制。在小鼠原代骨髓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 BMDMs)上建立NLRP3炎症小体活化模型,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WB)、免疫荧光染色、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和流式细胞术探究其分子机制。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TGP组、模型组(LPS组)、LPS+TGP低剂量组、LPS+TGP高剂量组、LPS+MCC950组、LPS+MCC950+TGP组,每组8只,建立小鼠ALI模型。最后,收集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桂枝对麻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方法:KM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麻黄组(10 g·kg~(-1)),麻黄-桂枝3∶2组(10 g·kg~(-1)+6.67 g·kg~(-1)),麻黄-桂枝3∶1组(10 g·kg~(-1)+3.33 g·kg~(-1)),桂枝组(6.67 g·kg~(-1)),灌胃给药14 d,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小鼠脑组织NLRP3炎症小体表达水平。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麻黄组小鼠SOD活力下降(P0.01),MDA,NO,TNOS,iNOS含量增加(P0.01),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蛋白表达上调(P0.01),桂枝组无明显差异;与麻黄组比较,化学法结果显示麻黄-桂枝3∶2组和3∶1组均能够明显升高脑组织中SOD活力(P0.05,P0.01),降低MDA,NO,TNOS,iNOS含量(P0.05,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3∶2组能够显著降低NLRP3,ASC和Caspase-1蛋白表达(P0.05,P0.01),3∶1组能够降低Caspase-1蛋白表达(P0.05)。结论:桂枝对麻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随着桂枝比例的增加,桂枝拮抗麻黄中枢毒性更为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增加抗氧化活性,减少氧化应激损伤,抑制NLRP3炎症小体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黄芩苷/栀子苷配伍(7:3)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的修复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造模后24 h,采用平衡木试验、大鼠抓力测定法进行评价神经功能缺损,ELISA法观察脑组织中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大小,尼式(Nissl)染色法检测大鼠冠状脑区皮质神经元的形态和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脑组织中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黄芩苷/栀子苷配伍治疗组能降低神经功能损伤,减少进入血管外及细胞间的颗粒、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水肿,增加Nissl阳性细胞的数量,升高脑组织中Na~+、K+-ATP酶、Ca~(2+)、Mg~(2+)-ATP酶活力,下调AQP-4蛋白、GFAP蛋白表达,其中,黄芩苷、栀子苷配伍(42+18 mg/kg.d)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黄芩苷/栀子苷配伍能够减轻CIRI脑水肿,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增加Na~+、K+-ATP酶、Ca~(2+)、Mg~(2+)-ATP酶活力,下调AQP-4及GFAP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石菖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CIS)的作用机制.方法:以"石菖蒲"为关键词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其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利用Uniprot数据库对靶点蛋白信息进行标准化,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利用GeneCards、TTD、OMIM和DRUGBANK 4个...  相似文献   

12.
13.
龙宇  张羽璐  万金艳  刘松雨  倪丽  李楠  杨明 《中草药》2021,52(7):2106-2116
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可引发包括心、肝、脾、肺、肾在内的多个器官损伤,该类疾病是由多个病理环节组成,具有复杂的发病机制及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严重者可形成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s,MOD...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变测量腹部脂肪的衰减范围对其与缺血性脑卒中之间关系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同时有脑CT和/或MRI检查以及腹部64层CT扫描的随机病例40例,其中根据有无缺血性脑卒中分为正常组和病变组各20例。采用容积软件测量L1—2椎间隙水平的腹部脂肪(AAT)、腹腔内脂肪(VAT)和腹壁下脂肪(SAT)。脂肪衰减范围分别为:-245~-45 HU、-195~-45 HU、-145~-45 HU。用Logistic回归来计算脂肪组织中每增加一个标准差的优势比(OR)。结果不同脂肪衰减范围组所对应VAT的OR值基本一致,均>1,95%CI>1,P均<0.05;SAT的OR值基本一致,均>1,95%CI均包含1在内,P均>0.05。结论 64层CT测量腹部脂肪的容积时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不随脂肪衰减范围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15.
刘亚敏  沈强  徐秋英 《中成药》2006,28(1):52-55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合中医辨证论治与单纯辨证论治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麝香保心丸合中医辨证治疗组30例与单纯中医辨证治疗组28例,两组患者均按中医辨证处方用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对照组不用麝香保心丸,疗程1个月。结果:总有效率分析,治疗组为90,优于对照组89.3,但统计学无显著性意义,而两组的痊愈和显效率在统计学却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意识障碍的改善方面,治疗组的痊愈和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别无显著性意义;治疗组的平均神经功能缺损时间是46.4h,而对照组为62.3h,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辨证基础上配合使用麝香保心丸能明显提高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尤其在患者改善意识障碍、药物的起效时间上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TOAST分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37例进行TOAST分型,分析TOAST各亚型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292例占66.82%,心源性栓塞型(CE)78例占17.85%,小动脉闭塞型(SAO)28例占6,41%,其他明确原因型(SOE)6例占1.37%,不明原因型(SUE)33例占7.55%。各型6个月末病死率比较,CE最高22例(28.21%)、SAO最低1例(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型6个月末死亡,病残率比较,LAA最高131例(44.86%),SAO最低2例(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OAST分型作为一种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分型方法,可以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估计及复发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靶向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的中药活性成分发现及机制。方法 以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rel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为例,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结合Western blotting研究金线莲靶向调控NLRP3炎症小体的活性成分。结果 发现并验证了木犀草素、槲皮素可以抑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同时验证了木犀草素可以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结论 阐释了金线莲发挥抗MAFLD的物质基础及效应机制,为防治NLRP3炎症小体相关疾病提供了潜在的候选药物,同时为金线莲及相关制剂的有效性评价、质量控制和资源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芦丁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干预作用。探讨其对NLRP3炎症小体信号分子活化的影响。方法将60只SPF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均采用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美沙拉嗪组同时给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灌胃,芦丁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100 mg/(kg·d)、50 mg/(kg·d)、25 mg/(kg·d)芦丁溶液灌胃,空白组、模型组以等体积l%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均连续5 d。灌胃结束后,比较各组疾病活动度(DAI)评分、组织学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小鼠血清和结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采用qRT-PCR法检测结肠组织中NLRP3、IL-1βmRNA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中NLRP3、Cleaved caspase-1、Cleaved IL-1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DAI评分、组织学评分,血清及结肠组织中IL-1β和IL-18水平,结肠组织中NLRP3 mRNA表达量、IL-1βmRNA表达量和NLRP3、Cleaved caspase-1、Cleaved IL-1β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芦丁高、中剂量组和美沙拉嗪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芦丁高剂量组血清及结肠组织中IL-1β和IL-18水平,结肠组织中NLRP3 mRNA表达量、IL-1βmRNA表达量和NLRP3、Cleaved caspase-1、Cleaved IL-1β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美沙拉嗪组(P均<0.05)。结论芦丁可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临床症状,抑制黏膜炎症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9.
探讨中药苦碟子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火毒证大鼠脑组织蛋白质表达的调控作用。采用角叉菜胶复合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方法制备缺血性脑卒中火毒证大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药物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采用TTC染色法和HE染色法对脑组织进行大体观察和病理形态学观察;利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寻找缺血性脑卒中火毒证大鼠和假手术大鼠之间与疾病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并观察应用苦碟子注射液连续干预72 h后,对差异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火毒证大鼠与假手术大鼠间有差异表达蛋白,连续给予具有清热解毒通络作用的苦碟子注射液能够减轻脑组织缺血形态学改变,调节部分差异蛋白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外周血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及相关下游通路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014年1月-2018年12月在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治疗的180例老年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曲美他嗪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中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mRNA表达水平及相关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变化,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外周血NLRP3、Caspase-1 mRNA表达水平及IL-1β、TNF-α、MDA、CK-MB、cTnI、LDH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外周血SOD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82/90),83.3%(75/9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均较少,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可显著降低老年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外周血中NLRP3炎性小体水平,从而发挥抗炎、抗氧化应激作用,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