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男性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对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R-ICSI)胚胎发育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与遗传中心行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失败后需行R-ICSI的79对不孕不育夫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根据精子DFI...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双侧输精管结扎术后不同来源精子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诊治的双侧输精管结扎术后或复通失败后患者行ICSI治疗的76个新鲜取卵移植周期,依据精子来源分为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PESA)组(36个周期)和经皮睾丸精子抽吸术(TESA)组(40个周期)。比较两组的相关指标和妊娠结局。结果 两组男方年龄、结扎年限、女方年龄、女方卵泡刺激素(FSH)及女方抗苗勒管激素(AM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SA组的正常受精率高于TES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PN卵裂率、胚胎平均评分、优质胚胎率及囊胚养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SA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高于PES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胚胎种植率和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SA来源精子的妊娠结局优于PESA来源精子,因此,当输精管结扎术后患者行ICSI助孕时,可优先选择睾丸内精...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精子DNA碎片指数(DFI)、精子存活率对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助孕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68对行ICSI治疗的不孕不育夫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手淫法收集男方精液,对其进行精子DFI、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率及精子存活率等检测及计算。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精子DFI及精子存活率与ICSI助孕结局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精子DFI及精子存活率对ICSI助孕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168对患者中,A组(DFI≤25%)、B组(DFI>25%)分别为108对、60对,B组患者DFI较A组明显更高;168对患者中,C组(精子存活率≥58%)、D组(精子存活率<58%)分别为121对、47对,D组患者精子存活率较C组明显更低。B组前向运动精子率、生化妊娠率(BP)及临床妊娠率(CP)低于A组(P<0.05)。D组前向运动精子率、BP及CP较C组更低(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精子DFI值与ICSI临床妊娠失败呈负相关(r=-0.669,P<...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不同的脱颗粒细胞时间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时间间隔对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第一次行ICSI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合计169个周期。根据脱颗粒细胞时间与ICSI时间间隔(T)分为3组:A组(37个周期,0.5h0.05)。三组MⅡ率、卵裂率、胚胎形成率、优质胚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正常受精率(2PN率)显著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脱颗粒细胞时间与ICSI注射时间间隔的增加,囊胚形成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C组的囊胚形成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卵母细胞脱颗粒细胞后0.5~1.5h内行ICSI胚胎发育潜能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隐匿精子症患者不同周期使用射出精子和睾丸精子进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的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收治的21对(共111个周期)进行ICSI助孕治疗的隐匿精子症患者夫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精子来源分为射出精子组(n=65)和睾丸精子组(n=46)。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受精及胚胎发育情况。结果 睾丸精子组的女方年龄、男方年龄均显著大于射出精子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活动精子百分率、双原核(2PN)率、2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睾丸精子组种植率、妊娠率显著高于射出精子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隐匿精子症患者采用睾丸精子会获得更高的种植率和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EMS患者IVF或ICSI周期中的体质量指数与其临床结局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41例采用ICSI或IVF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的EMS患者按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53)和中重度组(n=46),其余患者设为对照组(n=132)。比较各组Gn用量、h CG日E_2水平、Gn天数、移植胚胎数、获卵数、患者体质量指数及临床结局。结果:中重度组患者的Gn用量显著高于轻度组和对照组,而移植胚胎数、获卵数和h CG日E_2水平低于轻度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与对照组比较BMI和临床妊娠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轻度组早期自然流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患者BMI和临床妊娠率均低于对照组和轻度组,早期自然流产率高于轻度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S患者BMI指数下降后早期自然流产率增高,两者呈负相关性(r=-0.713,P=0.008)。而与临床妊娠率呈正相关性,临床妊娠率随BMI降低而降低(r=0.695,P=0.012)。结论:EMS患者病情加重后BMI降低,同时自然流产率增高,导致临床结局恶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在短时受精治疗周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020年在联勤保障部队解放军第904医院生殖中心进行体外受精(IVF)治疗的患者的454个周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行早期补救ICSI技术,分为常规IVF组(n=352)与补救ICSI组(n=102)。比较两组的基本情况及实验室资料。结果 补救ICSI组原发不孕比例、不明原因不孕比例、不育年限、窦卵泡数显著大于常规IVF组,卵泡刺激素(FSH)水平低于常规IV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年龄及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精液量、精液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率(PR)、正常形态精子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救ICSI组的获卵数和成熟卵数显著高于常规IVF组(P<0.01);补救ICSI组的≥3PN率和囊胚形成率与常规IV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IVF组的受精数高于补救ICSI组(P<0.05);常规IVF组的优胚率和可移植胚胎率显著高于补救ICSI组(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男性不育症中精子DNA碎片指数(DFI)与常规精液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生殖医学科诊治的132例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精子DFI及常规精液参数,按DFI分为A组(DFI≤15%,44例)、B组(15%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卵子质量下精子DNA碎片对体外受精(IVF)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金华市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治疗的896组不孕不育夫妇.促排卵方案根据女方卵巢储备功能制定,正常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LP,593例),下降行GnRH-a短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Meta分析IVF/ICSI助孕的不孕妇女中单角子宫患者与正常子宫患者临床妊娠结局差异.方法 检索建库起至2019年8月10日PubMed、Embase、Wed of Science、Cochrane、知网、万方数据库,收集比较单角子宫与正常子宫行IVF/ICSI助孕治疗的不孕患者妊娠结局,包括妊娠率、流产率、宫...  相似文献   

11.
《中国性科学》2015,(9):96-98
目的:探讨精子DNA碎片率与女性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本中心就诊的发生过2次或2次以上自然流产的患者。将此配偶有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史的80例作为实验组;另外选择配偶无流产史的8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男方精子DAN碎片率。结果:实验组精子DNA碎片检出阳性32例,对照组精子DNA碎片检出阳性12例,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发性自然流产组精子DNA碎片率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精子DNA碎片率较高可能跟早期复发性自然流产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Y染色体AZFc区微缺失对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至2018年沈阳菁华医院采用自体精子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AZFc区微缺失无精子症及少弱精子患者的178个周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缺失组;在并未发现AZFc区微缺失的行IVF-ET的无精子症及少弱...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外科取精技术治疗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随着外科取精术及卵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的日趋成熟,使得过去一直被认为是难以治疗的因生精功能障碍所致的NOA的治疗成为现实.现有的外科取精方法有多种,其中睾丸显微取精(M-TESE)被认为是治疗NOA所致不孕的优先选择,M-TESE结合ICSI...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常规体外受精(IVF)及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单原核胚胎的发育潜能,为提高卵子利用率探寻可行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14个IVF周期和1306个ICSI周期的患者资料。按照年龄分为<30岁、30~35岁和>35岁3组,分析不同授精方式下女方年龄对单原核受精卵出现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35岁以下患者中,不同授精方式对单原核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结果:在IVF和ICSI 周期中,>35岁组的单原核受精卵形成率显著高于<30岁组(P<0.05)。35岁以下女性患者中,IVF组单原核胚胎的囊胚形成率及优质囊胚形成率显著高于ICSI组(28.97%vs 12.12%,11.90%vs 0),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女方年龄、授精方式可能与异常受精的发生有关。在行辅助生殖技术(ART)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为临床提高卵子利用率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精子DNA损伤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受精率、胚胎发育及妊娠结局等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诊治的286例不孕不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双方病因筛查,确定需进行IVF-ET。对其进行常规精液分析及形态评估,采用精子染色质结构分析法(SCSA)计算精子DNA碎片指数(DFI),根据精子DFI将其分为A组(DFI≤15%,n=72)、B组(15%30%,n=76)。统计分析三组体外受精(IVF)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和妊娠结局。结果 三组间正常受精率及总受精率比较,A组高于B组及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卵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优质胚胎率比较,A组高于B组及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种植率比较,C组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比较,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中国性科学》2015,(8):84-87
目的:研究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周期中卵子成熟度对受精、胚胎发育以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从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新鲜周期中未成熟卵子(MⅠ或GV)占获卵数50%及以上的ICSI周期为A组(n=33);2012年9月至12月,新鲜周期中未成熟卵子小于获卵数的20%为ICSI周期为B组(n=138)。比较两组胚胎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多核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结果:A组(n=33)获卵261枚,成熟卵子118枚;其中受精率80.51%,正常受精率72.88%,多核率6.78%,优质胚胎率47.37%,妊娠率30.30%,种植率19.30%;B组(n=138)获卵1330枚,成熟卵子1146枚,其中受精率89.97%,正常受精率86.39%,多核率1.13%,优质胚胎率61.64%,妊娠率59.42%,种植率40.88%。A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5),而多核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ICSI周期中,未成熟卵子比例过高可能影响胚胎的发育潜能及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睾丸精子单精子卵母细胞浆内注射(ICSI)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所致的男性不育的疗效,以完善辅助生殖技术。方法:选男性不育症夫妇905例分成两组:ICSI组和TESE+ICSI组。ICSI组自行排精后精液内可以找到正常形态活精子的少精症患者行ICSI治疗共863例,TESE+ICSI组经附睾抽吸取精失败而睾丸切开后可找到形态正常活精子的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用睾丸内精子行ICSI治疗共42例,两组患者的女方均给予超促排卵用药后获取卵母细胞。结果:ICSI组863周期,获得卵子9650个,其中成熟卵母细胞7879个,ICSI7879个,移植808个周期,妊娠256例,妊娠率为31·68%。TESE+ICSI组42周期,获得卵子567个,其中成熟卵母细胞479个,ICSI479个,移植42个周期,妊娠20例,妊娠率为47·60%。对两组的受精率、优质胚胎获得率、临床妊娠率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TESE+ICSI组的受精率稍低于ICSI组(P<0·05),而两组的优质胚胎获得率及临床妊娠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睾丸切开取精子进行ICSI治疗同样能够得到较高的受精率、优质胚胎获得率和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8.
项燕  明蕾  龚梦 《中国性科学》2016,(3):107-109
目的:研究男性染色体多态性对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治疗结局的影响及男性染色体多态对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行试管助孕治疗的男性染色体检查结果分为试验组(41例)及对照组(124例),回顾性分析了两组IVF/ICSI妊娠结局及两组精液质量。结果:(1)试验组IVF受精率(71%vs 87%,P=0.001)、卵裂率(75%vs 89%,P=0.003)、优胚率(51%vs 66%,P=0.049)、临床妊娠率(14%vs62.5%,P=0.033)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着床率、生化妊娠率、早期流产率相似,无统计学意义。(2)试验组ICSI优胚率(52%vs 59%,P=0.047)较对照组低,其余统计数据均无统计学差异。(3)试验组精液质量正常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结:男性染色体多态性对IVF有不利的影响,对ICSI妊娠结局影响不大。男性染色体多态性会降低精液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期间精子生化指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3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9对接受IVF-ET助孕的夫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组(n=45)与未妊娠组(n=94)。检测两组男方精子形态、精子DNA碎片率与精浆锌水平,分析影响妊娠的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精子生化指标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 妊娠组正常形态精子率、精浆锌水平高于未妊娠组,畸形精子率、精子DNA碎片率低于未妊娠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正常形态精子率、畸形精子率、精子DNA碎片率与精浆锌水平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正常形态精子率、精浆锌水平与妊娠率呈正相关(P<0.05),畸形精子率、精子DNA碎片率与妊娠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 IVF-ET助孕期间的精子形态、精子DNA碎片率、精浆锌水平是影响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助孕期间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精子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在宫腔内人工授精中使用短时离心法,去除液化完全后残留在精浆中的“胶冻状颗粒”,再行常规优化处理,分析其对精子回收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山东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收治的21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350个周期,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127例205个周期,对照组88例145个周期。实验组采取短时离心法去除液化完全后残留在精浆中的“胶冻状颗粒”后再行常规优化处理,对照组仅行常规优化处理。比较两组优化后注入女方宫腔内前向运动精子数、精子回收率、临床妊娠率和累计临床妊娠率。结果 实验组前向运动精子数及精子回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妊娠率和累计临床妊娠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宫腔内人工授精中使用短时离心法去除液化完全后残留在精浆中的“胶冻状颗粒”再行常规优化处理,可提高优化后的前向运动精子数及精子回收率,进而可能会影响临床妊娠率和累计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