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波紫外线(UVB)辐射对表皮角质形成细胞核因子κB(NF-κB)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 正常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取自健康儿童包皮,并培养于37℃、5%CO2的培养箱中;以20、60和120 mJ/cm2 UVB辐射培养细胞;分别提取UVB辐射0、2、24和48 h后角质形成细胞的全细胞蛋白、核蛋白和胞浆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分析全细胞蛋白和核蛋白的NF-κB/p65以及胞浆蛋白NF-κB抑制物(IκB-a)的动态变化;电泳迁移率变更分析(EMSA)方法检测分析NF-κB的转录活性。结果 UVB辐射可显著促进角质形成细胞总蛋白和核蛋白中NF-κB的蛋白表达(P<0.05),且表达量与辐射剂量成正比,UVB辐射后2 h即可有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的升高。24 h后达高峰并持续高水平表达至48 h:不同剂量UVB辐射角质形成细胞后的不同时间,均可促进NF-κB转录活性:UVB辐射可显著抑制角质形成细胞胞浆IκB-a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UVB辐射可显著促进角质形成细胞NF-κB的转录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波紫外线(UVB)对HaCaT细胞核因子-κB(NF-κB)和p53表达的影响。方法以60mJ/cm2的UVB照射HaCaT细胞后8h、16h和24h,采用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等技术检测NF-κB和p53的表达情况。结果 1与未处理组相比,UVB照射HaCaT细胞8h、16h和24h后,NF-κB mRNA水平升高程度分别为27%、32%和42%,p53 mRNA水平升高程度分别为13%、20%和28%;2未处理组HaCaT细胞NF-κB和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3989±0.04802和0.3018±0.03605,UVB照射8h、16h和24h后,二者的表达均随时间延长而升高,NF-κB为0.4283±0.0195、0.5976±0.0401和0.8255±0.0214,p53为0.3925±0.0244、0.4595±0.0362和0.5811±0.04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VB可致HaCat细胞中NF-κB和p53表达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凉血消风汤对HaCaT细胞NF-κB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在HaCaT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凉血消风汤(2、1、0. 25μg/mL),干预体外培养HaCaT细胞模型。采用MTT法检测凉血消风汤对HaCaT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RealtimePCR检测细胞IKKβ、IκBα、p50、p65转录水平的变化情况;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IKKβ、p-IκBα、p50、p65、p-p65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凉血消风汤组NF-κB通路相关蛋白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P 0. 05)。结论凉血消风汤通过调节NF-κB通路抑制HaCaT细胞的活化可能是其发挥治疗银屑病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绞股蓝皂苷(GP)对光损伤Balb/C小鼠皮肤中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的影响,进一步探讨GP抗皮肤光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8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①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②UVB模型组:UVB照射60 s;③GP乳膏Ⅰ组;④GP乳膏Ⅱ组;⑤维生素E乳膏Ⅰ组;⑥维生素E乳膏Ⅱ组;⑦基质Ⅰ组;⑧基质Ⅱ组.Ⅰ组均先外涂相应的乳膏或基质,30 min后照射UVB 60 s;Ⅱ组均先用UVB照射60 s,30 min后外涂相应的乳膏或基质.采用隔日UVB照射7次Balb/C小鼠建立皮肤光损伤动物模型,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小鼠皮肤中NF-κB抑制蛋白(IκB蛋白)、κB抑制蛋白激酶(IKK蛋白)及p38MAPK、磷酸化p38MAPK(pp38)的表达.结果 空白对照组小鼠表皮中IκB、IKK蛋白未见表达.UVB模型组小鼠表皮中IκB蛋白水平为0.40±0.07,IKK蛋白为2.01±1.75.GP乳膏Ⅰ组与Ⅱ组IκB蛋白表达(分别为1.63±0.85和0.90±0.40)明显高于UVB模型组(P值均<0.05),IKK蛋白表达(分别为0.23±0.12和0.45±0.29)明显低于UVB模型组(P值均<0.05),与维生素E组小鼠皮肤中IκB蛋白、IKK蛋白的表达结果相似.各组p38MAPK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异.GP乳膏Ⅰ组与Ⅱ组磷酸化p38MAPK表达水平(分别为0.425±0.054和0.571±0.090)明显低于UVB模型组(0.835±0.049),与维生素E组相似.结论 UVB照射能促使NF-κB活化,激活磷酸化p38MAPK; 1.5%GP乳膏能抑制UVB诱导的NF-κB通路及p38MAPK的激活,可能是其抗炎、抗光损伤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波紫外线(UVB)对角质形成细胞(KC)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UVB(40 mJ/cm2)照射永生化人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分别于照射后0、10、30、60、120、240min收集细胞蛋白和核蛋白,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F-κB信号传导通路中的重要分子-磷酸化IκB-α(P-IκB-α)、IκB-α和NF-κB p65蛋白的动态变化,以及MAPK家族的蛋白分子ERK1/2、p38、c-JNK等磷酸化激活的动态变化.结果 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UVB照射后0.5h IκB-α开始发生磷酸化和降解,在第2、4小时时更加明显;细胞核蛋白p65的量在照射后0.5h开始升高,在随后的2h时达到高峰.UVB照射后10 min HaCaT细胞内的ERK1/2、p38、c-JNK蛋白的磷酸化就开始增加.结论 UVB照射KC可激活细胞内的NF-κB及MAPK信号传导通路.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观察HaCaT细胞和原代角质形成细胞接受不同剂量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后细胞增殖活力和自噬体表达水平的变化,并初步评估增殖活力损伤程度和自噬体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两种细胞各分为5组,对照组、5、10、20、40 mJ/cm2 UVB照射组,照射结束后12 h进行MTT实验或单丹(磺)酰戊二胺(MDC)染色,全波长酶标仪下读取各孔A值,倒置荧光显微镜下随机选取视野,计数每视野下自噬体表达阴性细胞和阳性细胞数目。 结果 经不同剂量UVB照射后,HaCaT细胞的增殖活力(A值)较原代角质形成细胞下降更明显,其中HaCaT细胞10、20、40 mJ/cm2照射组(A值分别为1.367 ± 0.035、1.173 ± 0.034、0.873 ± 0.025)两两之间以及与对照组(1.519 ± 0.022)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原代角质形成细胞仅10、20、40 mJ/cm2 UVB照射组(A值分别为0.782 ± 0.012、0.773 ± 0.021、0.725 ± 0.031)与对照组(0.887 ± 0.035)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5、10、20 mJ/cm2 UVB照射后两种细胞MDC染色,自噬体表达阳性的细胞比率均出现增加,但照射量至40 mJ/cm2时则出现下降,以原代角质形成细胞下降更明显,其中HaCaT细胞10 mJ/cm2和20 mJ/cm2 UVB照射组自噬体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2.69% ± 2.15%、28.10% ± 2.92%)较对照组(10.18% ± 1.50%)有显著上升,而40 mJ/cm2组自噬体表达上升幅度出现下降(趋势卡方检验χ2 = 27.48,P < 0.01);原代角质形成细胞对照组、5、10、20 mJ/cm2组间自噬体阳性率变化不大,但40 mJ/cm2组表达出现明显抑制(趋势卡方检验χ2 = 6.86,P < 0.01)。 结论 UVB对HaCaT细胞和原代角质形成细胞增殖活力的损伤均有剂量依赖性,原代角质形成细胞更耐受UVB损伤;5、10、20 mJ/cm2 UVB照射能促进HaCaT细胞自噬体表达增加,且有剂量依赖性,而对原代角质形成细胞自噬体表达水平未产生显著影响;40 mJ/cm2 UVB照射后HaCaT细胞自噬体表达有下降趋势,而显著抑制原代角质形成细胞自噬体水平的表达。 【关键词】 角质形成细胞; 自噬体; 紫外线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NB-UVB对HaCaT细胞CCL22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后的HaCaT细胞分为两组,一组给予不同剂量NB-UVB (0、100、200、400 mJ/cm2)照射;一组给予NF-κB抑制剂PDTC(1、12.5、25 μmol/L)预处理后再进行NB-UVB照射,采用Real-time PCR及ELISA检测CCL22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F-κB p65磷酸化水平。结果:CCL22表达和NF-κB p65磷酸化的水平随着NB-UVB照射剂量增强而上调;PDTC处理后,NB-UVB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CCL22表达及和NF-κB p65磷酸化水平较直接给予NB-UVB明显下调,且PDTC浓度越高越明显。 结论:NB-UVB照射可能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促进角质形成细胞CCL22表达及分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对TNF-α刺激的HacaT细胞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以及对HaCaT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α和β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Western印迹和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①以TNF-α(10μg/L)单独或TNF-α(10μg/L)与他克莫司(10-8mol/L、10-7mol/L、10-6mol/L)同时作用HaCaT细胞,在24h和48h分别观察胞核NF-κB的表达;②以他克莫司(10-8mol/L、10-7mol/L、10-6mol/L)作用HaCaT细胞,在12h、24h和36h分别观察GRα和GRβ的表达.结果 未处理组HaCaT细胞的胞核有NF-κB(p65)蛋白的表达,灰度值比值为0.4988±0.03506;TNF-α作用24h和48h后,HaCaT细胞胞核NF-κB(p65)表达随时间延长而增强,灰度值比值分别为0.73±0.0316和0.8925±0.0171,与未处理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与10-8 mol/L、10-7 mol/L、10-6mol/L他克莫司同时作用组HaCaT细胞胞核NF-κB表达灰度值比值分别为0.6825±0.0263、0.6200±0.0163和0.5575±0.0299,NF-κB表达随他克莫司浓度增加而减弱,后两组与TNF-α单独作用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浓度他克莫司作用24h和48h的NF-κB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处理组相比,不同浓度他克莫司作用HaCaT细胞后,各时相点GRα和GRβ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克莫司能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TNF-α刺激的角质形成细胞胞核NF-κB的表达,不影响角质形成细胞GRα和GRβ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确定体外当归多糖对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与角质形成细胞(KC)NF-κB表达及IFN-γ分泌的影响.方法:将正常人KC+银屑病患者PBMC混合培养(A组),正常人KC和正常人PBMC混合培养作为作对照(B组).当归多糖作用于两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混合细胞中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FN-γ的水平.结果:A组混合培养体系中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及上清液中IFN-γ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1);经当归多糖作用后,A组混合培养体系中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及上清液中IFN-γ水平较处理前降低(P<0.05),而B培养体系中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及上清液中IFN-γ水平较处理前升高(P<0.05).结论:当归多糖可能通过抑制NF-κB活化、减少IFN-γ分泌,对银屑病治疗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角质形成细胞核因子(NF)-κB活性及其抑制蛋白(IKB)α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反转录-荧光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印迹试验.观察经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的地塞米松作用下.培养的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的IκBα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用蛋白印迹试验检测NF-κB核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地塞米松可诱导HaCaT细胞IKBα的表达而抑制NF-κB核转位,此作用呈浓度依赖性效应,在36 h时作用最明显.结论:糖皮质激素通过调控人角质形成细胞NF-κB/IκB信号通路.可抑制皮损局部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小鼠角质形成细胞291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姜黄素对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其抑制因子IκBα的干预作用。方法常规培养291细胞至90%融合,分别加入5,10,15,20,25μmol/L的姜黄素,继续培养3h和6h,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作用不同时间,291细胞增殖的情况;在常规培养至90%融合的291细胞中,分别加入肿瘤坏死因子(TNF-α)20ng/mL和/或姜黄素20μmol/L,继续培养3h,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活性;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吸光度;Western blot法分析各组细胞NF-κB及IκB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姜黄素对29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随剂量增大、时间延长而增加;显微镜下可见,姜黄素作用于291细胞3h后,细胞收缩,形态变圆,单个视野死亡细胞数较空白组和TNF-α组显著增加,姜黄素组细胞吸光度显著下降(P<0.05);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姜黄素组NF-κB蛋白表达显著下降,IκBα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而TNF-α组NF-κB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姜黄素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机制,可能是抑制NF-κB表达,增加IκBα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反义寡核苷酸转染体外培养的HaCaT细胞反义株HaCaT后,对紫外线(UV)诱导的HaCaT细胞反义分泌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的抑制作用。方法 蛋白质印迹方法测定不同剂量中波紫外线(UVB)辐射HaCaT细胞反义后NF-κBp65的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NF-κBp65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后p65m RNA表达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NF-κBp65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后紫外线辐射的HaCaT细胞反义分泌IL-6水平。结果 10、20、30mJ/cm2 UVB辐照HaCaT细胞反义后均可显著促进NF-κBp65表达(P<0.05),不同浓度的NF-κBp65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后对30mJ/cm2 UVB诱导的p65mRNA表达和IL-6分泌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结论 脂质体介导的NF-κBp65反义寡核苷酸转染HaCaT细胞反义,可以抑制UV辐射诱导的HaCaT细胞反义产生IL-6,表明UV诱导HaCaT细胞反义产生IL-6可能是通过UV激活NF-κBp65的表达产生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体外角质形成细胞白细胞介素(IL)-1β分泌中可能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包皮的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SAA不同浓度刺激组(1μg/m L、10μg/m L、100μg/m L)。分别用Real-time PCR和ELISA检测细胞中IL-1β前体mRNA和成熟IL-1β的表达。角质形成细胞在SAA(10μg/m L)存在下与同种型对照免疫球蛋白Ig G1、TLR-2抗体(10μg/m L)、TLR-4抗体(20μg/m L)或TLR-2抗体+TLR-4抗体孵育24h。RT-PCR检测IL-1βmRNA的表达。将角质形成细胞暴露SAA 15min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NF-κB p65磷酸化。在存在NF-κB抑制剂Bay11-7082的情况下,以10μg/m L SAA处理正常原代角质形成细胞。24h后,RT-PCR法检测细胞IL-1βmRNA水平。结果 SAA刺激角质形成细胞中IL-1β的表达。随SAA浓度的升高IL-1β的表达也逐渐增加。角质形成细胞在SAA(10μg/m L)存在下与同种型对照免疫球蛋白Ig G1、TLR-2抗体(10μg/m L),TLR-4抗体(20μg/m L)或TLR-2抗体+TLR-4抗体孵育24h,IL-1βmRNA表达被不同程度抑制。将正常原代角质形成细胞暴露于SAA后,NF-κB p65磷酸化表达增加。在存在NF-κB抑制剂Bay11-7082的情况下,SAA诱导IL-1βmRNA的表达明显被抑制。结论 SAA在体外角质形成细胞中通过TLR-2/TLR-4/NF-κB通路诱导IL-1β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抗菌肽LL-37对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B,UVB)辐射HaCaT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的蛋白表达及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 120 mJ/cm2 UVB辐射培养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LL-37(0~20 mg/L)共同孵育4h,分别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和电泳迁移率实验(electrophoretic motility shift assay,EMSA)方法,检测HaCaT细胞NF-κB的蛋白表达和转录活性.结果 UVB辐射可增加HaCaT细胞NF-κB的蛋白表达和转录活性,而这种效应可被LL-37显著抑制(P<0.01),且这种抑制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LL-37能抵抗UVB辐射HaCaT细胞引起NF-κB的蛋白表达和转录活性的增加,这种抵抗可能是人皮肤对UVB辐射的一种防御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P物质和FK-506对人角质形成细胞产生抗菌肽(CAMP)和NF-κB信号活化的影响。方法:P物质单独或联合FK-506处理培养HaCaT细胞24h,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AMP mRNA表达,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CAMP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观察CAMP蛋白原位表达及NF-κB/p65核转位。结果:P物质刺激HaCaT细胞CAMP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其中1μM处理24 h效果最明显,与空白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P物质处理30 min可诱导HaCaT细胞NF-κB/p65发生核转位,此后随处理时间延长核转位减弱,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K-506抑制P物质诱导HaCaT细胞NF-κB/p65核转位并减低了P物质刺激的CAMP表达,P物质与FK-506联合处理组与P物质组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物质通过激活NF-κB信号诱导角质形成细胞产生抗菌肽。针对抑制“P物质-NF-κB信号活化-抗菌肽”机制可能是治疗玫瑰痤疮的潜在新靶点。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培养的HaCaT细胞后不同时间点对p62、Beclin-1、Atg12和Atg3蛋白表达水平的调控效应。 方法 使用4.5、10和50 mJ/cm2 UVB照射HaCaT细胞,照射后加入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4 h和12 h,同时设相同处理但不照射UVB的细胞为对照细胞。另设观察组,在照射后立即(包括对照细胞),使用含蛋白酶抑制剂E64D(10 μg/L)和胃酶抑素(10 μg/L)的培养基孵育4 h和12 h,以阻断对p62的降解。使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HaCaT细胞p62、Beclin-1、Atg12和Atg3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50 mJ/cm2 UVB照射HaCaT细胞后4 h,p62表达水平(p62与内参的比值为0.473 ± 0.022)较对照细胞(0.246 ± 0.038)升高(t = 15.27,P < 0.05);阻断溶酶体后,细胞新生p62的水平(0.445 ± 0.035)与阻断溶酶体的对照(0.244 ± 0.016)相比,仍为上调(t = 7.62,P < 0.05)。在4.5 mJ/cm2 UVB照射细胞后12 h,与对照(0.254 ± 0.035)相比,HaCaT细胞p62表达上调(0.497 ± 0.047,t = 22.89,P < 0.05);阻断溶酶体后,与阻断溶酶体的对照(0.257 ± 0.025)相比,p62表达水平仍然上调(0.548 ± 0.051,t = 17.42,P < 0.05)。4.5 mJ/cm2和50 mJ/cm2 UVB照射后4 h和12 h,对照细胞和照射细胞间的Beclin-1、Atg12和Atg3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阻止溶酶体对自噬体内容物的降解也未能发现Beclin-1、Atg12和Atg3的表达差异(P > 0.05)。 结论 p62表达在不同剂量UVB照射和照射后不同时间存在差异调控,并且这种调控效应与自噬体形成可能没有生物学联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绞股蓝皂苷(GP)对光损伤Balb/C小鼠皮肤中核转录因子kappa—B(NF—KB)、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的影响,进一步探讨GP抗皮肤光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将8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①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uvB模型组:UVB照射60S;③GP乳膏I组;@GP乳膏Ⅱ组;⑤维生素E乳膏I组;⑥维生素E乳膏Ⅱ组;⑦基质I组;⑧基质Ⅱ组。I组均先外涂相应的乳膏或基质,30min后照射UVB60s;1/组均先用UVB照射60S,30min后外涂相应的乳膏或基质。采用隔日UVB照射7次Balb/C小鼠建立皮肤光损伤动物模型,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小鼠皮肤中NF—KB抑制蛋白(IKB蛋白)、KB抑制蛋白激酶(IKK蛋白)及p38MAPK、磷酸化p38MAPK(pp38)的表达。结果空白对照组小鼠表皮中IKB、IKK蛋白未见表达。UVB模型组小鼠表皮中IKB蛋白水平为0.40±0.07,IKK蛋白为2.01±1.75。GP乳膏I组与Ⅱ组IKB蛋白表达(分别为1.63±0.85和0.90±0.40)明显高于UVB模型组(P值均〈0.05),IKK蛋白表达(分别为0.23±0.12和0.45±0.29)明显低于UVB模型组(P值均〈0.05),与维生素E组小鼠皮肤中IKB蛋白、IKK蛋白的表达结果相似。各组p38MAPK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异。GP乳膏I组与Ⅱ组磷酸化p38MAPK表达水平(分别为0.425±0.054和0.571±0.090)明显低于UVB模型组(0.835±0.049),与维生素E组相似。结论UVB照射能促使NF-KB活化,激活磷酸化p38MAPK;1.5%GP乳膏能抑制UVB诱导的NF—KB通路及p38MAPK的激活,可能是其抗炎、抗光损伤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绿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表没食子儿茶酚没食子酸酯(EGCG)对中、长波紫外线辐射诱导角质形成细胞产生IL-6和NF-κB的影响。方法用ELISA法测定角质形成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水平,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中NF-κBp65的变化。结果UVB20、30mJ/cm2和UVA10、20J/cm2可以显著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分泌IL-6(P<0.05),且细胞内NF-κB的产生明显增加(P<0.05)。0.15mmol/L和0.3mmol/L的EGCG对紫外线诱导的IL-6分泌起到了抑制作用(P<0.05),其中0.3mmol/L的EGCG作用更为明显,对紫外线辐射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NF-κB产生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中、长波紫外线辐射可以促进IL-6的分泌。EGCG能够抑制NF-κB易位入核,从而抑制IL-6的分泌。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讨黑素瘤细胞A375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与核因子κB(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交互作用。 方法 将培养的A375细胞分为对照组、选择性ERK信号通路抑制剂U0126(10 μmol/L、5 μmol/L)处理组和选择性NF-κB通路抑制剂BMS-345541(10 μmol/L、5 μmol/L)处理组,分别提取蛋白质和mRNA,用Western 印迹、RT-PCR观察U0126抑制ERK通路后,NF-κB P65、p-IκBα蛋白及NF-κB P65 mRNA的表达,观察BMS-345541抑制NF-κB通路后ERK1/2 、p-ERK1/2蛋白及ERK1 mRNA的表达。 结果 应用10 μmol/L、5 μmol/L U0126抑制ERK通路后,胞核NF-κB P65蛋白表达(分别为0.60 ± 0.04、0.56 ± 0.06)均较对照组(1.54 ± 0.15)减少(P < 0.01),其表达量与药物浓度无显著相关性(P > 0.01);p-IκBα蛋白的表达(0.90 ± 0.05、0.70 ± 0.02)均较对照组(0.61 ± 0.03)增加(P < 0.01),两药物浓度组之间的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NF-κB P65 mRNA的表达(0.79 ± 0.05,0.75 ± 0.04)均较对照组(0.86 ± 0.05)减少(P < 0.01)。应用10 μmol/L BMS-345541抑制NF-κB通路后,ERK1/2、p-ERK1/2蛋白及ERK1 mRNA的表达(0.73 ± 0.07、0.75 ± 0.09、1.51 ± 0.02)较对照组减少(P < 0.01),BMS-345541浓度为5 μmol/L时,ERK1/2、p-ERK1/2蛋白和ERK1 mRNA的表达(0.94 ± 0.11、0.99 ± 0.04、1.62 ± 0.03)较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NF-κB通路和ERK通路在黑素瘤A375细胞中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皮肤鳞癌)组织中锌指蛋白A20、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 方法 收集43例皮肤鳞状细胞癌和21例健康人皮肤组织,利用基因芯片法检测21种HPV亚型,免疫组化法检测锌指蛋白A20和NF-κB表达水平,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HPV感染的关系。 结果 锌指蛋白A20、NF-κB的表达水平在皮肤鳞癌患者不同年龄、性别、肿瘤原发部位和组织学分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皮肤鳞癌临床不同分期组间锌指蛋白A20、NF-κB的表达水平(Ⅰ + Ⅱ级组39例和Ⅲ级组4例锌指蛋白A20分别为25.85 ± 3.84和48.34 ± 7.69,NF-κB分别为46.64 ± 8.93和57.34 ± 10.02)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有转移组3例和无转移组40例锌指蛋白A20分别为35.34 ± 6.02和26.51 ± 4.09,NF-κB分别为57.53 ± 13.32和45.45 ± 9.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 < 0.01)。在低危型HPV、高危型HPV、高危型/低危型混合感染的皮肤鳞癌组织中,A20表达分别为8例中2例、13例中5例和3例中1例阳性,NF-κB p65表达分别为3、10和2例阳性,经Fisher精确概率法计算,NF-κB p65与A20在3组中表达的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HPV感染的鳞癌组织中锌指蛋白A20和NF-κB p65染色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 = 3.14,P < 0.05)。 结论 A20与NF-κB高表达在HPV感染致皮肤鳞癌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