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对比脂肪干细胞联合自体脂肪移植与单纯脂肪移植对治疗小乳症的疗效差异。方法:纳入小乳症患者20例,共计40侧乳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脂肪干细胞联合自体脂肪移植隆乳,对照组接受单纯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患者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进行随访,进行乳房基本数据采集记录及MRI检查,对比两组患者乳房体积改善效果及乳房形态满意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无论是乳房体积改善效果还是乳房形态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脂肪干细胞联合自体脂肪移植治疗小乳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脂肪移植,是一种值得推广和进一步研究的小乳症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预处理脂肪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ADSCs)联合自体脂肪移植用于隆乳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入选3个研究医院的接受自体脂肪移植的隆乳术114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自下腹或大腿部抽取脂肪组织并提取ADSCs5ml。治疗组62例将ADSCs与填充用脂肪组织均匀混合后给予rh-aFGF3-4支/次预处理后,多次处理后,注射于患者乳房内。对照组52例,除不加rh-aFGF外,同治疗组操作。术后测量患者乳房隆起值评估注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以术后2周隆起值评估患者隆起的维持效果。结果:治疗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隆起增加值分别为(13.8±2.9)mm,(12.9±3.6)mm。对照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隆起增加值分别为(12.4±1.7)mm,(11.2±1.4)mm。对照组脂肪隆起减少更明显。另外,治疗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隆起维持率分别为86.7%、80.0%。对照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隆起维持率分别为66.7%,59.5%。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随访显示,治疗组脂肪液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6%vs9.6%,P0.05)。结论:rh-aFGF预处理脂肪干细胞联合自体脂肪移植用于隆乳术临床效果确切,术后并发症更少、维持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脂肪干细胞(ADSCs)辅助的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1月-2009年12月于韩国首尔TIARA整形外科医院接受ADSCs辅助的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的患者100例,对其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所有患者均自下腹或大腿部抽取脂肪组织,从其中100mL脂肪组织中提取ADSCs约5mL,与填充用脂肪组织均匀混合后注射于患者乳房内,每侧乳房注射约200mL脂肪。术后测量患者直立位乳头根部至前胸壁平面的垂直距离即为乳房的隆起值。测量术后2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患者乳房的隆起值,与术前隆起值之差即为隆起增加值,并以2周时的隆起值(或隆起增加值)作为基准,评价乳房隆起的保持效果。结果:1OO例患者乳腺整形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绝大多数患者对隆乳效果表示满意,尤其对于自然的胸部曲线与触感非常满意。术后2周测量100例患者隆起的总值是1435mm,平均隆起14.35mm;术后1个月保持率为79.08%,术后3个月保持率为66.75%,术后6个月保持率为7057%。术后1、3和6个月的隆起值与术后2周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01);术后1个月隆起值与术后3、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而术后3个月和6个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不同年龄组的患者术后隆乳效果除术后2周有差异外(P〈O.05),其他时间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ADSCs辅助的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临床效果确切可靠。术后3个月乳房内保存的移植脂肪基本成功存活,之后乳房的隆起效果不再发生变化。不同年龄组的患者均可以通过ADSCs辅助的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脂肪纯化方法对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脂肪存活率的影响,并对比两者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在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烧伤整形美容科接受自体脂肪移植隆乳的患者116例,分为离心组及静置组,每组58例,在各接受2次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术后6个月时,记录受术者术前术后乳房体积、隆起值和保持率、两次的补脂量,脂肪存活率、术后患者满意度以及两组乳房外形变化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离心组的隆起值和保持率在术后1、3、6个月均高于静置组(均P0.05);离心组移植术后6个月两侧乳房脂肪体积均显著高于静置组(P0.05);离心组左右双侧乳房脂肪存活率高于静置组(P0.001)。离心组经两次脂肪注射移植后满意率优于静置组(P0.05)。结论: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临床效果确切可靠,抽取的脂肪颗粒釆用离心机适当的离心后再注射移植,较单纯的静置纯化脂肪法乳房隆起效果好、脂肪存活率和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双平面硅胶假体置入同期联合自体脂肪移植复合隆乳术与单纯硅胶假体置入隆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3—2017年,对90例小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硅胶假体置入隆乳术,观察组采用硅胶假体置入同期联合自体脂肪移植复合隆乳术,同时评估所需移植的脂肪量。选择腋下或乳晕切口,假体置入双平面下,将纯化后的自体脂肪多层次均匀注射在乳房皮下脂肪层、乳腺后间隙、乳房内侧缘及新的下皱襞,半坐位观察两侧乳房的形态及对称性,根据两侧乳房大小不同来调整脂肪移植量。结果本组90例患者,术后随访3~24个月,两组均达到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观察组在乳房对称性、手感柔软度、假体触感及乳沟形态方面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房形态及上极饱满度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1例患者于术后第4个月发现,右侧乳房内下方触及花生米大小皮下结节。结论采用双平面硅胶假体联合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的手术效果优于单纯硅胶假体隆乳术,且并发症较少,患者的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自体脂肪移植是指对自体脂肪组织进行抽吸、分离等技术处理后注射到自体需要部位的整形技术.自体脂肪移植技术在脂肪获取、处理及移植方法等领域不断发展,其在乳房整形领域的应用也随之拓展.目前,自体脂肪移植已经从早期小乳症矫正发展至假体隆乳形态不良修复、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或形态不良整复、Poland综合征矫正、乳头内陷治疗、乳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水动力辅助吸脂对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患者手术效果、脂肪移植成活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8月在笔者医院行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的2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98例接受常规隆乳患者为对照组,104例接受水动力辅助吸脂进行隆乳患者为研究组,记录患者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423,P=0.000)。研究组吸脂时间少于对照组,乳房体积增大量、移植脂肪成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92%低于对照组的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751,P=0.000)。结论:水动力辅助吸脂可降低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脂肪移植成活率和治疗效果,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Body-Jet水动力吸脂系统应用于自体脂肪移植隆乳的新方法和术后效果。方法:Body-Jet水动力辅助吸脂系统将吸脂系统、借助高压水完整冲刷切割脂肪,低负压吸出。将吸脂、脂肪纯化与注射移植置于完整的密闭系统中。结果:2011.5~2011.8年共完成手术16例,先天性小乳症及哺乳后乳房回缩症均得到较好的整复和塑形。结论:根据乳房的基础条件及缺陷情况采取相应的自体脂肪移植量及移植层次的手术方式,术后3~6个月临床观察脂肪存活显著提高,可一次达到预期隆胸效果,临床应用的效果确实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联合自体脂肪颗粒移植隆乳对乳房体积和皮下脂肪厚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2月-2019年6月于笔者医院行隆乳术的95例患者(190个乳房)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n=47)和实验组(n=48)。对照组采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隆乳术,实验组采用PRP联合自体脂肪颗粒移植隆乳,两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测量两组患者胸围及皮下脂肪厚度;测量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乳房体积,并计算脂肪移植存活率;统计两组患者满意度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周、3个月和6个月两组胸围及脂肪厚度增加值逐渐减少,但实验组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两组两侧乳房体积显著增加,且实验组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平均脂肪移植存活率为(85.43±5.2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84±4.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实验组的满意度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P能够显著增加自体脂肪颗粒移植隆乳患者胸围及乳房皮下脂肪厚度,提高脂肪移植存活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较单纯自体脂肪颗粒移植隆乳术后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硅胶假体植入同期结合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乳房整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 10月-2022年6月于我院行乳房整形的5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7例。对照组采用硅胶假体植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比较两组临床手术指标、 胸部隆起值、乳房整形效果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 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1、3、6个月胸部隆起值均 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乳房大小、松弛状态、乳房对称性、乳房形态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41%,低于对照组的18.52%(P <0.05)。结论 硅胶假体植入同期结 合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乳房整形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改善乳房形态,提高患者的乳房整形满意度,降低 胸部隆起值,使胸围保持相对稳定,且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较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注射隆乳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所有患者均自大腿部或者下腹部抽取脂肪组织,从100ml的脂肪组织中,提取5ml ADSCs,与填充组织进行均匀混合后,将其注射于乳房内,要求每侧的乳房脂肪注射量控制在200ml,术后对患者乳房隆起值(患者垂直立位乳头根部与前胸壁平面的垂直距离)进行分析,同时对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隆起值进行分析,对患者乳房隆起效果保持情况及临床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已顺利完成手术,且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前所有患者隆起总值为1 650cm,平均隆起8.42cm,术后所有患者隆起总值为2 650cm,平均隆起值为13.52cm,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1个月的保持率为78.69%,3个月的保持率为67.33%,6个月后的保持率为70.68%。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与术后2周相比,保持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颗粒移植注射隆乳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2.
袁欣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22):113-116
探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隆胸和假体隆胸的塑形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月于 广州远东美容医院行隆胸手术的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假体隆胸手术,研究组采用自体脂肪颗粒移脂隆胸手术,比较两组入院时、术前 1 d、术后1 d、术后2 d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情况、手术时间、胸围增加量、临床疗效、术后 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塑形效果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术后1、2 d 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 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胸围增加量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 66.67%(P<0.05);研究组塑形效果满意度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 症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25.00%(P <0.05)。结论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隆胸手术的塑形效果优于假体隆 胸效果,不但能增加患者胸围,还能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强化患者对塑形效果的满意度,且术后并发症 较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李超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2):50-53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在自体脂肪移植隆胸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 1月-2023年3月于我院行自体脂肪移植隆胸术治疗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 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心理状 况、疼痛程度、治疗依从性、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 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服务 在自体脂肪移植隆胸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调节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减轻疼痛,提高其 依从性,同时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红外线治疗对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隆乳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68例小乳就医者,施行自体脂肪颗粒注射隆乳,随机分组,每组34例,治疗组就医者术后24h开始给予红外线照射,每天2次,每次30min,连用5~7天;对照组不予照射。记录两组就医者手术前后乳房体积、乳房形态学变化、医患双方满意度、手术并发症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两组就医者手术前后乳房体积变化差值、满意度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无明显并发症,经2次脂肪注射移植后乳房形态良好;对照组就医者术后疼痛较明显,有3例5侧乳房出现局部红肿,1例脂肪液化,2例纤维结节。结论: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隆乳术后配合红外线治疗,疼痛轻,并发症少,乳房增大效果好些,就医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赵娜  黎冻  周翔  莫海燕  韦洁  王琪海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4):1469-1471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A型肉毒素对假体隆乳病人术后乳房形态变化的影响。方法:40例小乳症患者行硅胶囊乳房假体隆乳术。试验组术中在胸大肌中下段注射A型肉毒素,对照组直接行隆乳术,术后两组采取照片测量进行形态评估。结果:在整体乳房形态上,试验组术后3个月大部分乳房乳头位置基本位于乳房中部,术后6个月可稍上移,幅度不大,对照组于术后3月乳头位置基本固定,大部分乳房乳头位置集中于乳房分区中部靠下,P<0.05。结论:A型肉毒素在早期可以使乳房形状更自然。  相似文献   

16.
提高颗粒脂肪注射隆乳移植成活率和减少并发症的方法   总被引:32,自引:15,他引:17  
目的:探索提高颗粒脂肪注射隆乳移植成活率和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以肿胀法抽吸不同部位脂肪颗粒,经过分离纯化后,加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分多层次扇形线状注射。结果:自2003年7月以来,应用脂肪抽吸,颗粒脂肪注射移植隆乳术48例,均获得良好效果,无一例出现感染、液化、硬结等并发症。结论:控制颗粒脂肪注射量、分离纯化、应用细胞生长因子、采用多层次多点注射以增加脂肪颗粒与受区组织的接触面积,是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自体脂肪联合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隆乳的疗效,探索隆乳更安全的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的单纯自体脂肪隆乳20例(A组)及自体脂肪结合ADSCs隆乳患者20例(B组),分别应用排水法对两组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术后18个月乳房体积进行测量,并计算每个患者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乳房体积的差值,将差值应用SPASS13.0软件进行处理,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术后效果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满意度。结果:A、B两组间各个相对应时间点的差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组内,A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其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12个月与18个月体积差值无统计学意义。B组术后1个月与3个月差值有统计学意思,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术后18个月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脂肪结合ADSCs组的隆乳效果优于单纯自体脂肪隆乳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