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西医学杂志》2017,(1):27-29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过程中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n=62)与对照组(n=58)。研究组患者以SVV为目标导向进行液体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液体管理方法进行液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各种指标值并观察患者治疗安全性。结果:1研究组患者输血量、输液量、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手术前,两组患者各指标值无明显差别(P>0.05),而在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各指标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3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急性肺水肿、急性肾功能不全、脑水肿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食道多普勒超声(TED)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在老年患者胸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8例行胸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TED指导的GDFT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压(CVP)指导的GDF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晶体输入量、胶体输入量、尿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对择期行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实施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颅内压及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3年9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择期全麻下行开颅肿瘤切除术的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与对照组(25例)。观察组给予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治疗,对比两组液体管理方式对患者颅内压及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结果观察组T4、T5时刻氧摄取率、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输出量指数、平均动脉压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2时刻心率、心输出量指数、平均动脉压指标均低于T1时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颅内压在T2时刻明显高于T1时刻,T3时刻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4、T5与T1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能有效改善脑组织氧代谢指标,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优化心脏前负荷,保持脑灌注量,调节颅内压,从而改善大脑微循环,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2):88-91
目的评价早期目标导向液体复苏治疗对重症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0月~2018年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早期目标导向液体复苏治疗,对照组采用重症急性胰腺炎常规液体治疗72 h,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实验室检查等。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72 h复苏液体总量分别为(14500±930)mL、(12400±825)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实验组腹内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乳酸、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ICU住院日、需要手术减压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ICU病死率、28 d生存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早期目标导向液体复苏治疗能达到较好的液体复苏效果,改善患者的循环状态、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腹腔内高压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老年腰椎手术患者组织氧代谢和局部脑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老年腰椎手术患者60例,年龄65~80岁,ASA分级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干预组以每搏量变异度(SVV)、心指数(CI)为容量指标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液体治疗。于麻醉诱导前(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后1小时(T3)、手术结束时(T4)、麻醉苏醒后30分钟(T5),采集两组患者动脉血、中心静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两组患者总输入量、术中晶体液和胶体液用量、出血量、尿量、低血压出现次数、血红蛋白浓度(Hb)、乳酸含量(Lac)、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及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计算氧摄取率(O2ER)。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晶体输入量、总液体输入量、尿量、低血压出现次数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O2ER、Lac较低,rSO2、ScvO2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早期目标导向液体复苏对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2-06~2014-07间收治的113例脓毒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早期目标导向液体复苏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液体复苏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每小时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脓毒症的治疗过程中采用早期目标导向液体复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APCHEⅡ评分情况,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有益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胶质瘤手术治疗中应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的效果。方法将74例行手术治疗的ASAⅡ-Ⅲ级的胶质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37)与对照组(n=37),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15 min(T1)、术中60 min(T2)、术中120 min(T3)、术中150 min(T4)及术毕(T5)时刻脑氧饱和度(rSO2)均较术前30 min(T0)升高,且观察组T2-T4时刻升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目标导向液体辅助行手术治疗的胶质瘤患者,可提高患者术中脑氧饱和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经食道超声多普勒(TED)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策略在活体肾移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择期行活体肾移植手术患者,ASAⅢ~Ⅳ级,随机分为以TED为导向的TED组和以中心静脉压(CVP)为导向的CVP组.记录患者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10 min(T1)、肾动脉血流开放前(T2)、肾动脉血流开放后15 min(T3)、手术结束时(T4)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术中出血量、输液量、手术时间.记录麻醉前和术后1、2、4、10 d及1、3个月的尿素氮、肌酐及术后相应日期的尿量及转归情况.结果 T3时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均降低(P<0.01),两组患者术中不同观察时间点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VP组CVP在T2、T3、T4时都高于TED组(P<0.05).TED组患者术中输液量少于CVP组(P<0.01),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无明显差异,TED组术后组织水肿、拔管后需面罩吸氧发生率低于CVP组.两组患者术后肾功能指标无差异.结论 TED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策略可安全应用于活体肾移植手术,与传统的以CVP为导向的液体管理方案相比,术后肾功能的恢复无差异,但术中输液量更少,液体超负荷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有助于改善肾移植患者术后转归.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目标导向液体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并创伤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重症胸部创伤并创伤性休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目标导向液体复苏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液体复苏治疗方案。观察2组在不同液体复苏治疗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和每搏变异度(SVV)及补液量,并观察急诊手术后2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核心体温、pH值,比较2组治疗总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伤口恢复时间。结果 2组患者经过不同液体复苏治疗后,两组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SVV和补液量低于、CI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PT及APTT优于对照组(P<0.05),但2组核心体温及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14%(其中2例炎症反应,1例ARDS,3例术口渗血),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71%(其中4例炎症反应,2例MODS,3例ARDS,7例术口渗血),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伤口恢复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重症胸部创伤并创伤性休克患者采取目标导向液体复苏治疗措施,可有效增强临床治疗效率,改善凝血功能,缩短伤口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为患者预后恢复创造良好条件,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脊麻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输液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及治疗组G,治疗组患者依据Vigileo系统监测的SVV、心搏量指数(SVI)、CI将氧输送指数(DO2I)〉600ml/(min·m^2)作为目标进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晶体液量、胶体液量、尿量及出血量。记录入室建立监测后(T1)、脊麻穿刺后即刻(T2)、手术开始即刻(T3)、手术开始后1h(T4)、术毕(T5)的MAP、HR、CI、SVV的变化,计算术中氧供指数(DO2I)。结果 与C组相比G组患者在手术期间输注的总液体量明显高于C组(6 032±1 388ml vs2 635±346ml),另外G组患者手术期间血液输注量高于C组(565±332ml vs 0±0ml),G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能够增加脊麻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中氧供需平衡,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择期神经外科手术中对颅内压和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开颅肿瘤切除术的患者24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输液组(C组,n=12)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n=12)。C组按经典输液方案进行术中液体管理;G组在Flortrac/Vigileo系统监测下,以每搏量变异度(SVV)为导向行液体治疗。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即刻(T2)、切开硬脑膜时(T3)、切开硬脑膜后1 h (T4)、术毕(T5)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输出量指数(CI)、颅内压(ICP)、SVV、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jvO2) ,并计算脑氧摄取率(CERO2) ,同时记录手术时间、晶体液量、胶体液量、输血量、尿量及出血量。结果与C组比较,G组患者尿量、术中胶体液量及液体总量均增加(均 P<0.05)。T4、T5时点G组的MAP、CI均高于C组,且SjvO2增高、CERO2下降(均 P<0.05)。与C组比较,G组ICP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能够优化心脏前负荷,不增加颅内压,改善脑氧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12.
冯帅  肖玮  王天龙 《北京医学》2018,(6):513-516
目的 探讨术中脉压变异度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小儿癫痫病灶切除术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行癫痫病灶切除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应用以脉压变异度为指导的目标指导液体治疗分为目标导向液体组(G组)及传统输液组(C组).比较2组患儿术中液体使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天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G组24例(63.2%),C组14例(36.8%).2组手术时间、切除3个及以上脑叶的比例、术中出血量及胶体液输注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儿晶体液输注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 904±689)mlvs.(1 353±878)ml,P=0.039].2组患儿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各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采用脉压变异度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可能对小儿癫痫病灶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转归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近期疗效。  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月于衢州市人民医院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8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输液,观察组采取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术中尿量、晶体液用量、胶体液用量及液体总入量[(367.19±113.80)mL、(1 307.14±332.68)mL、(869.48±245.13)mL、(2 368.50±515.34)mL]较对照组[(489.80±145.28)mL、(1 535.62±408.69)mL、(1 060.54±276.39)mL、(2 876.80±664.16)mL]减少(t=4.306、2.810、3.352、3.919,均P < 0.05)。2组间平均动脉压、心率、局部脑氧饱和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观察组术后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均P < 0.05)。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半流食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 < 0.05)。  结论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术中液体出入量,维持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且对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重度子痫前期围手术期采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6月-2012年7月间收治的100例重度子痫前期的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的常规组和加入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的液体组,各50例。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和新生儿相关情况、胎儿的Apgar评分情况。结果:液体组患者产生并发症的情况显著于常规组的患者(P〈0.05)。液体治疗组患者的新生儿的生长受限例数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液体组新生儿重量高于常规组的新生儿(P〈0.05)。液体组胎儿Apgar评分大于7分的胎儿显著多于常规组胎儿(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采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可以有效的遏制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对胎儿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樊迪  刘晓芬  李云  张野 《安徽医学》2019,40(8):852-857
目的评价以不同阈值脉压差变异率(PPV)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胸腔镜肺切除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1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择期行胸腔镜肺实质切除患者17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标准血流动力学管理组(C组) 57例、低PPV组(G_1组) 57例及高PPV组(G_2组) 57例。C组根据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尿量指导输液; G_1组以低PPV(3%≤PPV≤6%)为目标指导输液; G_2组以高PPV(10%≤PPV≤13%)为目标指导输液。比较3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液体出入量、术后1周肺部并发症(PPCs)、术后肺功能、住院时间等差异。结果 3组患者HR在不同时间点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分组效应及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 0. 05)。3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在不同时间点有随时间及分组变化的趋势,时间效应及分组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 0. 05),G_1组、G_2组术中各时间点MAP值较C组更稳定。3组患者的乳酸值(Lac)在不同时间点有随时间及分组变化的趋势,时间效应、分组效应及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 <0. 05),G_1组术中各时间点Lac值更稳定,优于C组、G_2组。3组患者的氧合指数(PaO_2/FiO_2)在不同时间点有随时间及分组变化的趋势,时间效应及分组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 0. 05),G_1组、G_2组术中各时间点PaO_2/FiO_2值更稳定,优于C组。3组患者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在不同时间点有随分组变化的趋势,分组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 0. 05),G_1组、G_2组术中各时间点PaCO_2更稳定,优于C组。C组、G_1组、G_2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发生率分别为35. 09%、14. 04%和28. 07%,3组患者PPCs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 855,P=0. 032)。C组、G_1组、G_2组住院时间分别为(14. 56±5. 52) d、(11. 42±3. 83) d、(12. 91±3. 77) d,G_1组患者住院时间与C组、G_2组患者相比明显缩短(P<0. 05)。结论胸腔镜下肺切除术中运用GDFT时,以低PPV为目标的液体输注方案为好,能够改善氧合,降低PPCs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急诊颅脑损伤开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清华大学附属北京垂杨柳医院自2017年8月—2019年2月收治的急诊颅脑损伤行开颅的患者61例,根据治疗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应用常规输液进行治疗,观察组(31例)应用目标导向液体输液进行治疗.通过对两组治疗方法下患者住院时间、尿量、输液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行单侧股骨头置换术患者60例,年龄65~80岁,随机分为常规液体治疗组(C组)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每组30例.C组术中采用经典输液方案进行术中液体管理,G组在LiDCO-rapid系统监测下,以每搏变异度(SVV)指导术中液体管理.分别于气管插管术后即刻(T1)、安装人工假体后即刻(T2)、缝皮后即刻(T3)及离室前(T4)记录两组患者脑血流量/脑氧代谢率比值(CBF/CMRO2)异常例数,分别于术后1 d和3 d进行简易智力量表(MMSE)和疼痛数字评分(VAS),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液体输入量.结果 术中液体输入量G组明显低于C组(P<0.05);T2及T3时刻CBF/CMRO2异常例数C组明显高于G组(P<0.05);术后1 d和3 d的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C组明显高于G组(P<0.05);两组术后1 d和3 d的VAS评分无差异(P>0.05).结论 全身麻醉下老年患者术中实施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能够改善患者术中的脑氧代谢,并降低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影响。方法选取感染性休克患者9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49)。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临床监测方式,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目标导向治疗以及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每天补液量、休克时间、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与肺水肿发生率、二次复苏率以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每天补液量为(5321±1889)mL、休克时间为(57.9±17.5)h、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二次复苏率为14.29%、死亡率为10.20%,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开展液体复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过程中给予目标导向护理干预措施,可准确判断出患者各种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能够提高液体复苏的实际效果,降低并发症与死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椎管内麻醉下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和常规液体治疗组(C组),每组各30例.G组给予患者胶体冲击,C组给予常规补液.观察并记录在蛛网膜下腔阻滞前(T0)、蛛网膜下腔阻滞后5 min(...  相似文献   

20.
廉平 《中华全科医学》2014,(11):1772-1774
目的 探讨延迟液体复苏在创伤性休克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堰桥医院接诊的创伤性休克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即刻液体复苏方案,观察组采用延迟液体复苏方案。对比2组患者液体复苏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红细胞压积(HCT)、血乳酸(BL)、血pH值和碱缺失(BD)的检测结果,同时对比2组患者休克第1小时的补液量和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后的HCT、BL、pH值和BD水平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HCT为(16.93±2.07)%,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后的BL、PH值和BD水平和治疗前对比,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PT、APTT延长的患者各有8例,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休克第1小时的补液量为(486±291)ml,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病死率为15.38%,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存活患者液体复苏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8.18%,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5.29%。观察组存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伤性休克早期采用延迟液体复苏有利于保护患者的凝血功能,改善脏器组织的缺氧状态,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