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提高额颞部除皱术的效果,延长有效时间,从理论与实际观察探讨额颞部老年化改变形成的原因,并采用相应的手术术式进行矫正.方法肿胀麻醉下,通过颞部发际缘切口入路,在颞深筋膜浅面剥离,内达颞肌前缘及眶外缘,下达颧弓上缘,后达耳屏前线.额部切口入路在帽状腱膜下剥离,下达眶上缘外至颞线后至枕外隆突.口腔内上颊龈沟入路在颧骨及颧弓骨膜下剥离.上述各剥离区域相互贯通,最后将颞区皮瓣上提,并将颞浅筋膜与颞深筋膜缝合固定.结果本组共32例,术后眉外侧平均上提8mm,鼻唇沟变浅,获随访的7例为术后3~24个月,除皱效果满意.结论本术式旨在通过广泛剥离解除了额颞部皮肤筋膜上提的羁绊,同时减少上面部降肌的作用,相对增强提肌的作用,再辅以筋膜及皮肤上提固定达到除皱的目的,效果确实、可靠、安全、持久.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提高额颞部除皱术的效果 ,延长有效时间 ,从理论与实际观察探讨额颞部老年化改变形成的原因 ,并采用相应的手术术式进行矫正。方法 肿胀麻醉下 ,通过颞部发际缘切口入路 ,在颞深筋膜浅面剥离 ,内达颞肌前缘及眶外缘 ,下达颧弓上缘 ,后达耳屏前线。额部切口入路在帽状腱膜下剥离 ,下达眶上缘外至颞线后至枕外隆突。口腔内上颊龈沟入路在颧骨及颧弓骨膜下剥离。上述各剥离区域相互贯通 ,最后将颞区皮瓣上提 ,并将颞浅筋膜与颞深筋膜缝合固定。结果 本组共 32例 ,术后眉外侧平均上提 8mm ,鼻唇沟变浅 ,获随访的 7例为术后 3~2 4个月 ,除皱效果满意。结论 本术式旨在通过广泛剥离解除了额颞部皮肤筋膜上提的羁绊 ,同时减少上面部降肌的作用 ,相对增强提肌的作用 ,再辅以筋膜及皮肤上提固定达到除皱的目的 ,效果确实、可靠、安全、持久。  相似文献   

3.
经颞部骨膜下剥离面中部提紧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种经颞部矫正面中部老化征象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方法经颞部头皮切口在颞浅筋膜和颞深筋膜间剥离,下达颧弓,内达眶外侧缘。在颧弓上约2cm,平行颧弓切开颞深筋膜浅层约3cm,在颞深筋膜浅层下剥离至颧弓上缘进入骨膜下剥离。松解面中部。将已充分活动的面中部全层组织上提,缝合固定于颞深筋膜表面。结果自2000年以来,临床应用21例,术后效果满意,外观自然,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本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剥离层次深,耳前无切口,术后恢复快,效果自然,维持时间长的优点。选择合适的病例,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种经颞部矫正面中部老化征象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方法经颞部头皮切口在颞浅筋膜和颞深筋膜间剥离,下达颧弓,内达眶外侧缘。在颧弓上约2cm,平行颧弓切开颞深筋膜浅层约3cm,在颞深筋膜浅层下剥离至颧弓上缘进入骨膜下剥离。松解面中部。将已充分活动的面中部全层组织上提,缝合固定于颞深筋膜表面。结果自2000年以来,临床应用21例,术后效果满意,外观自然,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本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剥离层次深,耳前无切口,术后恢复快,效果自然,维持时间长的优点。选择合适的病例,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额颞部除皱术的方法改进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对轻、中度皮肤松驰患者选用改进的额颞部除皱术治疗的美容效果。方法:在额颞部小切口除皱术的基础上,将颞部切口延长至耳屏前,于颞部、颧部皮下充分分离,将眶部眼轮匝肌外缘向外上提升缝合固定于颞深筋膜层,同时将颧弓处颞浅筋膜也向外上方提升缝合固定于颞深筋膜层。结果:自2000年以来,采用此法治疗12例,术后随访1个月-2年,效果满意,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此手术方法既消除了额纹、鱼尾纹,又减轻了鼻唇沟的深度,是一种疗效较好的除皱方法。  相似文献   

6.
面神经分支在颞区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明确面神经在颞区的分布层次和范围,指导面部年轻化手术的操作入路。方法 12具(24侧)成人尸头标本,于5倍光学显微镜下行颞区的解剖观察。结果 颞区包含面神经的颞支和颧支:由面神经的上支分出,出腮腺上缘,颞支发出3~8个分支、颧支2~4个分支,行于颞浅筋膜深面。颞支越过颧弓至颞区,分布于额肌、眼轮匝肌、皱眉肌和耳周围肌等组织,主导其运动;颧支由腮腺上缘向前上方越过颧弓至外眦,支配眼轮匝肌和颧肌的运动;两支之间以及与眼神经的眶上神经和泪腺神经之间.都有交通支。结论 面神经的颞支和颧支分布在颞浅筋膜的深面和颞深筋膜的浅层之间的组织内,支配额部、眼周和耳部的表情肌运动;面部年轻化手术在分离颞区时.应避免在此层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颢深筋膜浅面分离,硅胶假体置入的颞部填充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单纯的颞部填充术采用局部肿胀麻醉,经颞部发际内小切口达帽状腱膜下,紧贴颞深筋膜表面行置入腔隙分离,接近眶外侧缘和颧弓上缘时谨慎钝性分离,将修剪好的硅胶假体经切口置入,准确定位固定,切口缝合后局部加压包扎.结果 应用于47例(94侧)的颞部填充术患者,术后效果满意,并发症少.无一例发生永久性面神经颞支损伤.结论 采用硅胶假体作为填充材料,置入颞深筋膜的浅面腔隙,手术操作简便,效果确切,安全可靠,不易出现面神经颞支损伤,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额颞部小切口多层次剥离除皱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一种矫正额颞部老化征象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方法 采用额、颞部头皮发际内小切口、多层次(额部:骨膜下,额肌与皮肤间;颞部:颞浅筋膜眼轮匝肌与颞深筋膜间,颞浅筋膜眼轮匝肌与皮肤间)剥离,向上提紧额肌骨膜瓣和颞浅筋膜眼轮匝肌瓣,采用折叠缝合内固定(额部缝合固定于骨膜;颞部缝合固定于颞深筋膜表面)。不去除头皮,待其自然收缩恢复。结果 从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于临床应用20例,既获得满意的额颞部年轻化效果,又避免了冠状切口的并发症。结论 小切口多层次剥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额、颞部除皱术,既可单独应用于额部或颞部,也可额颞部同时进行手术。本方法具有时间短,损伤小,康复快,效果可靠等优点,同时避免冠状切口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内窥镜在额颞部除皱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额颞部除皱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接受内窥镜下额颞部除皱术的36例患者,采用额颞部发际内小切口,在内窥镜下通过去除部分眼轮匝肌、皱眉肌、降眉肌、额肌等去除额颞部皱纹;在帽状腱膜下和颞深筋膜浅层剥离,颞部用丝线固定于颞深筋膜上。结果:与传统大切口除皱相比内窥镜下去除额颞部皱纹效果确切,提升效果好,术后会有额部麻木感,但一般在3~6个月后恢复,手术无明显瘢痕,无脱发,就医者满意率达100%。大切口除皱可见瘢痕、脱发等并发症。瘢痕相比P〈0.05、脱发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窥镜下额颞部除皱效果好、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避免传统的额颞部冠状除皱手术造成的瘢痕、脱发、头皮麻木、血肿等并发症,探讨和解决内镜下额颞部除皱手术的相关问题。方法采用额颞部发际内3(或5)个小切口,额部在骨膜下或者帽状腱膜下以及颞部在颞深筋膜浅层剥离,额颞部剥离腔在颞嵴处贯通。在内镜下显露并处理皱眉肌、降眉肌、额肌以及眼轮匝肌。在眶周骨膜下充分剥离,游离并上提额颞部皮肤,在额部和颞部分别固定。结果186例,除3例出现单侧面神经额支暂时性麻痹,5例出现眉问以及外侧眼角局部凹陷,经过注射脂肪处理以外,其余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内镜辅助下额颞部除皱手术具有微创、出血少、并发症少、手术效果稳定等优点,与传统冠状切口手术方法相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内窥镜额颞部除皱术中内固定的重要性.方法 自2003年1月至2010年9月,采用内窥镜技术对58例患者进行额颞部除皱,在额部和颞部分别做双侧旁正中切口和双侧颞部切口,将额颞部颞深筋膜浅层剥离后,于颞肌缘骨膜下行广泛剥离,采用钻入颅骨外板的钛合金短螺钉栓挂、固定3条悬吊线拉紧筋膜.结果 对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至7年,随访1年以上者54例;术后3个月对效果满意者57例,术后1年对效果满意者50例.结论 采用钛合金短螺钉行内固定悬吊除皱方法切实可靠,术后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额颞部除皱的同时行额肌帽状腱膜瓣折叠隆额术的新方法,评价其优缺点。方法:选额颞部皮肤老化、皱纹增多、伴有额头较扁平、要求同时行除皱及隆额的患者8例,采用冠状切口,在帽状腱膜下间隙剥离达眶上缘,在双侧额结节水平以上部位的头皮瓣下分离出额肌帽状腱膜瓣,将之折叠并垫于额结节水平以下部分,增加额部的高度;再将额颞部皮肤提紧,去除多余皮肤后缝合。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术后效果均满意,未出现神经及毛囊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额颞部除皱的同时行额肌帽状腱膜瓣隆额术,不仅可以增强额颞部除皱的效果,还可有效地利用额部多余的自体额肌腱膜组织,无排异反应的发生,手术可以一次完成,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一种可以整体上提面中、上部,并解决睑袋、颧部皮肤软组织松弛、鱼尾纹、额纹、鼻唇沟过深的复合除皱术.方法 自2008年2月至2011年5月,共对30例患者施行全面部复合除皱术.额颞部选择发际缘切口与额部切口入路,颞部在颞深筋膜浅层剥离至颞肌前缘及眶外缘,额部在帽状腱膜下剥离至眶上缘及鼻根部,并在眉上1.0cm处及两侧眉峰间离断额肌、皱眉肌和降眉肌.联合应用耳前、耳后切口,行面中、下部超过鼻唇沟的广泛皮下及SMAS下剥离,分别向上、后、乳突3个方向悬吊,对松弛的眼轮匝肌进行悬吊,并将颧脂肪垫向外上方悬吊、固定于颧骨体表面.对于睑袋及颧部松弛严重者,辅以睑袋切口,在面中部骨膜下分离颧骨上分离至鼻唇沟外上1.5cm并悬吊.结果 本组30例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额纹、眉间纹、鱼尾纹、鼻唇沟过深、面中部组织松弛等问题均得以改善,无血肿、面瘫等并发症发生,效果满意.结论 全面部复合除皱术可从根本上改善老年患者面部组织松垂问题,效果持久,只要严格手术操作,避开重要血管、神经及其分支,可作为一种安全、可靠的面部年轻化手术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颞深部眶颧骨膜下除皱及SMAS剪力除皱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笔者报告1993 ̄1996年46例面部除皱的经验,其中12例颞深部眶颧骨膜下除皱(内含6例颧弓缩小整形),有或没有合并SMAS剪力除皱的,34例进行两个层次的除皱及剪力SMAS除皱。颞深部眶骨膜上除皱术采用颅面外科手术进路,在颞窝前方,眶周,外眦韧带区,部分眶内,颧弓周围及上颌骨前、外侧方分离骨膜、将其与帽状腱膜,颞浅筋膜及上半面部的皮肤,头皮同时提紧,有的病例同时进行颧弓缩小整形,术后使上半面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颞区的血管神经分布,为内窥镜辅助颞部切口中面部提升术提供详细的颞区解剖层次。方法:收集10具24h内死亡的新鲜尸体头标本,将标本随机分为2组,分别进行血管造影和神经解剖染色等处理。结果:颞区位于颅顶的两侧,为颞肌和颞筋膜在头部的分布区域。此部位的组织层次由浅入深有血管的层次可分为:颞浅筋膜、颞浅脂肪垫、颞肌、颅骨,共4层。无血管的层次为:皮肤、皮下组织、颞深筋膜深浅层、颞深脂肪垫、颅骨骨膜,共6层。颞浅筋膜层有颞浅动静脉、面神经的颞支、颧支和颞浅神经分布。颞深筋膜分为浅、深两层,两层之间有颞浅脂肪垫和颞中静脉。结论:颞部切口常被应用于颞部除皱术和面部提升术,较安全且有效的解剖层面需要分区描述。切口的分离层次在颞深筋膜深层;眶外缘注意哨兵静脉彻底止血;向下在融合线处走在颞脂肪垫的浅层,注意保护颞中动静脉;触及颧弓则进入骨膜下;穿过颧弓后面中部的分离层次在SMAS层深面,SMAS层深面剥离后,在颧弓处向浅层纵向分离保护面神经分支。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性,术中避免损伤面神经及血管,需要注意切口,融合线,颧弓位置的不同层次。  相似文献   

16.
额颞部小切口埋线悬吊固定除皱术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总结额颞部小切口除皱的临床效果,选择术后有效的固定方法。方法 采用专用器械经小切口分别在额顶部帽状腱膜下颞部浅筋膜层分离,并切断部分额肌、皱眉肌、降眉肌,用埋线法拉紧头皮,悬吊固定并加压包扎。结果 本组52例,其中48例效果满意,4例基本满意,本组并发头皮血肿2例,头皮点状脱皮3例。结论 额颞部小切口除皱疗效肯定,采用了埋线悬吊固定,可保证及巩固术后效果,因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是值得推广的一种除皱方法。  相似文献   

17.
眼轮匝肌悬吊法眶周除皱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眶周除皱术式.方法 在肿胀麻醉下,通过眉区切口入路,在眼轮匝肌眶部外侧深面向下剥离1 cm,将眼轮匝肌上提固定于颞深筋膜或额骨骨膜上;于内侧显露降眉肌和皱眉肌并离断之.然后,通过皮肤入路睑袋成形术切口,在行睑袋成形术的同时,在眼轮匝肌与其下脂肪组织间分离眼轮匝肌眶部外侧,形成眼轮匝肌肌皮瓣,向外上方提紧,固定于眶骨骨膜上.对于颧颊部丰满、鼻唇沟明显者,可同时悬吊固定颧脂肪垫.结果 65例中年女性,术后随访3~16个月,切口瘢痕不明显,静态时鱼尾纹、眉间纹消失,上睑松弛及眉下垂完全矫正,鼻唇沟纹明显减轻,95 %的受术者对手术效果满意.并发球结膜水肿者4例,经热敷治疗,1个月内均消退,无面神经损伤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眼轮匝肌悬吊法采用新的切口入路,完全避开面神经,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切口隐蔽,疗效可靠持久,创伤小,恢复迅速,是一种较好的眶周除皱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种单一切口、能减轻手术后瘢痕性脱发和鬓角不对称的颞部除皱方法。方法:将手术切口设计在颅后中线上,从帽状腱膜深层钝性分离,进入颞区在颞浅筋膜深分离至眶外侧,充分上提颞部组织后切除多余头皮组织,最后分层缝合。结果:经手术后1~12月的观察,患者的眉、外眦上提效果明显,减少瘢痕性秃发和鬓角不对称并发症出现。结论:后置切口式颞部除皱术是一种有效的颞部除皱方式。  相似文献   

19.
内镜额颞部上提与面中下部多层次剥离除皱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1995年8月以来,我们对18例面部老化明显者,采用内窥镜技术额颞部上提与面中部行广泛多层次剥离悬吊术,取得良好效果。1手术方法1.1麻醉及切口设计 均在全麻下,于额部发际后2~2.5 cm,在正中及左右颞线上各设计长2cm纵向小切口,耳前切口紧邻耳轮上脚、耳屏及耳垂。1.2额颞部(面上部)剥离 额颞部切口深至帽状腱膜下层,盲视下钝性剥离顶枕部,直到枕骨粗隆;前方剥离额部至眶缘上3 cm,向左右侧掀起颞部头皮,到达颧弓上2 cm处。将内窥镜从其中1个切口放至眶缘上,用内窥镜剥离子在内窥镜监视下充分…  相似文献   

20.
经直接眉上提术综合矫治眶周区域老年样改变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为提高直接眉上提术的效果,延长有效时间,从理论与实际观察探讨眶周区域老年样改变形成的原因.采用相应的手术术式进行矫治。方法肿胀麻醉下,通过直接眉上提术眉区切口入路,在眼轮匝肌深面向外剥离.离断眶韧带并完全剥离开眼轮匝肌外侧眶部;分别暴露降眉肌和眉肌并离断;将眼轮匝肌上提分别固定于颞深筋膜及额骨骨膜上;最后缝合皮肤。结果本组患者共62例,术后眉外侧平均上提8mm,眶睑沟重新显现或加深,静态时眉间纹、鱼尾纹不可见。随访30例3~24个月,效果满意。结论利用直接眉上提术切口入路,减少上面部降肌的作用,相对增强升肌的作用,再辅以肌肉上提固定及皮肤拉紧而达到眶周区域年轻化目的,且手术入路瘢痕不明显。效果确实、可靠、安全、持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