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肺癌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西医治疗以手术、化疗、放疗,以及靶向药物为主,中医药在肺癌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扶阳理论因其理论完整、疗效显著越来越受到关注.基于对扶阳理论的认识与理解,认为肺癌发生的关键因素在于阳虚,阳气亏虚则推动温煦力量不足,瘀血、痰浊、热毒等病理产物易堆积.故肺癌的基本病机为"阳虚...  相似文献   

2.
卢崇汉是卢氏第三代传人,深受"重阳思想"影响,临床擅用姜附桂等温性药物。卢氏提出"阳主阴从"论,并强调"人身立命在于以火立极,治病立法在于以火消阴;病在阴者扶阳抑阴,病在阳者用阳化阴",始终保持阳气通畅,扶先天肾护后天脾胃,使阴阳合德。  相似文献   

3.
扶阳法作为火神派的代表治疗方法,近些年来备受医界重视和关注。对“扶阳”的扶字,清·阮元解释为:助也、护也、治也,意指“扶”有帮助、保护、调节治理之义。而扶阳指宣通、保护、温助、调理阳气,从而使人体阳气宣通、强盛之义。扶阳法的核心就是重视阳气,认为阳气是维系生命的根本,扶阳以阳为主导,基于重阳,或温阳,或通阳,  相似文献   

4.
本文撷取郑钦安扶阳思想治疗盗汗,思考扶阳法治疗盗汗的理论基础,以从"扶阳"角度获得对盗汗症的治疗启示。笔者认为运用郑钦安扶阳法治疗盗汗宗其"万病之分阴阳",万病总"在先天立极之元阴元阳上探求盈虚消长"的思想,治疗思想独树一帜,对临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古代医家围绕"扶阳抑阴"的学术观点,衍生出针锋相对的争辩,这为后学者带来不少的困惑。因此,"扶阳抑阴"的学术内涵亟待明确。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古代医家的相关论述进行梳理与归纳,结果发现争辩双方"阴"、"阳"内涵不在同一层次。明晰"阴"、"阳"的层次与内涵,明确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将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扶阳抑阴"和看待历史上的各种争辩。  相似文献   

6.
焦虑抑郁症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危害全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扶阳学派重阳气,强调阳主阴从是其理论核心及用药宗旨;治病立法,在于扶阳抑阴,用阳化阴。笔者从扶阳结合六经少阴病论治焦虑抑郁,每于临证,获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中医学理论最核心的内容是阴阳学说,阴为体,阳为用。阳气生,阴亦随之长;阳气衰退,阴亦随之枯萎。阳气不仅对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也参与众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中应重视阳气。心血管疾病属中医学"胸痹""心痛""心悸""水肿"等范畴,基本病机为"阳微阴弦"。故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应以扶阳为本。中医心脏康复尤为重视扶阳,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导引、针刺、灸法、推拿等扶阳措施综合治疗心血管疾病,以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促进心脏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扶阳理论作为扶阳学术流派的理论核心,在治病救人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后世医家在扶阳学术思想指导下,主用及重用温热药调整人体阴寒之偏性,以附子为首,作为"扶阳第一药";外治理疗手法有艾灸、温针、按摩及熏蒸等,此处取艾灸法,艾叶被称为"扶阳第一草",艾灸以艾叶为原材料,以明火引之,温阳之效倍增.文章介绍内服温热药联合艾灸法治疗...  相似文献   

9.
2007年首届扶阳论坛在广西南宁召开,在行业内外引起强烈反响.2008年,恰逢第二代"火神派"传人卢禹臣先生开办"扶阳讲坛"100周年.  相似文献   

10.
导师郭立中教授治疗颞骨肉芽肿善于从内而治,从扶阳论治,辨治颞骨肉芽肿以阴阳为纲、阳气为本,以"阳虚阴盛"立论,治疗以扶阳为大法,治分次第。先以桂枝法开表,打通阴邪外出之道路,消阴、透阴;若中焦不通者,继以丁蔻理中法调畅中州;最后以"扶阳填精"收工。用药颇有火神风格,自立桂枝方发汗开肌表、祛邪气,重用四逆汤以扶阳化阴,加用淫羊藿、巴戟天、菟丝子等药以扶阳填精、引阳交阴。  相似文献   

11.
冠脉介入治疗或冠脉搭桥后又出现心力衰竭者并不少见,本文介绍了笔者对血运重建后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经验,强调“扶阳”为主,据证分别治以扶阳益气、扶阳利水、扶阳和胃与扶阳宣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扶阳方法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的应用,以期丰富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手段。方法:以扶阳理论为基础,结合彭江云教授应用扶阳法诊治强直性脊柱炎经验,参考各中医学者应用扶阳方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报告,从扶阳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理论依据、扶阳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应用两个方面分析。结果:彭江云教授认为"肾亏督寒"为本病关键病机,治疗以补肾强督为主要原则。经分析各中医学者文献报道及结合彭江云教授多年临床发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寒证更为多见,即使急性发作期以湿热瘀等实证表现为主,待缓解后亦常表现为寒证,临床采用扶阳方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结论:扶阳理论指导强直性脊柱炎治疗具有参考价值,值得学习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扶阳思想"指导下的三焦次第治疗中风病之治疗思路。方法:以中医典籍论著为参考,以现代研究为依据,解析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论述扶阳思想与中风病的关系,对莫雪妮运用"扶阳思想"次第治疗中风病学术思想进行探讨。结果:莫雪妮运用"扶阳思想"次第治疗中风病,在临床上取得疗效显著。结论:莫雪妮运用"扶阳思想"次第治疗中风病的学术思想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4.
学术流派,是中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鲜明特色。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其间的相互争鸣与渗透又进一步促进了中医学术的发展,最终形成了中医学"一源多流"的发展格局。回顾中医学的发展史,各学术流派以其鲜明的学术观点和理论主张丰富着中医学的理论和运用体系,在中医学的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但关于学术流派,无论其推崇的是滋阴、泻下,抑或温补,我们都要认清这些流派在解读生命时皆崇尚"顺应自然"、"致中和"的哲学观点,并始终围绕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这两大核心思想。"扶阳学派"崛起于清末,宗岐黄仲景之学,治病立法重在扶阳,善施热药起沉疴于桴鼓之间,犹在川滇地区影响深远。近年来,以其辨证用药见解独到,激发了众多的中医学者的探索热情。为此,本刊组编一期"扶阳专题",从历史、文化、学术、源流等多个层面对扶阳学派进行全面解析,以期让更多的人沿着它的发展之路,探寻中医学那充满生命力的源头清流。同时,本刊也努力为广大学者创造一种百家争鸣、自由交流的学术氛围,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到对中医学的研究和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15.
郑钦安中年设帐授徒,桃李众多,其入门、私淑者甚多,均继承和发展了其学术思想。最典型的传人如卢铸之主立命重在以火立极,立法重在以火消阴;卢永定认为阳光一照便阴霾自灭,扶阳同时则精血津液自生;卢崇汉倡导"阳主阴从"观;吴佩衡强调阴阳辨证,善用经方,擅用附子;祝味菊证实了扶阳方法并无地域之限;徐小圃早年用药多寒凉,后因其子之病虚心向祝氏求教,亦成擅用附子名家;范中林善用经方,尤其擅长疗愈虚寒证;唐步褀撰成《郑钦安医书阐释》一书,其弟子遍及海内外;李可常用破格救心汤,其有起死回生之神效。扶阳派传人对疑难杂症、急危重症常有惊人的疗效,故对其深入研究将极大推进中医临床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列举临床验案对应用"扶阳"理论治疗眼科疾病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医"扶阳"理论,遵循"贯穿以阴阳为总纲,万病不出六经宗旨,不出一元真气"的学术思想,为一些疑难眼科疾病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扶阳学说源于《周易》《黄帝内经》及《伤寒杂病论》,经过后世各朝各代诸多医家不断地探索和发展,至清代达到顶峰,形成了一套完备而成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体系。最著名的由清末四川著名医家郑钦安开创的“扶阳学派”——即“火神派”,其临证善用大剂量的姜桂附,也深刻影响了其嫡传弟子卢氏一门以及包括吴佩衡、祝味菊、范中林、李可等扶阳学派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机错综复杂,虚实夹杂。脾肾阳虚为病机的关键,水湿、痰浊、瘀毒则为标。治疗应当以扶阳为主,扶阳不能单纯的理解为温阳,扶阳包括温阳和通阳,通阳就是疏通郁遏的阳气,恢复其正常的升降出入运动。因此温阳和通阳疗法都是扶阳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中医临床研究》2012,(20):2-F0002
<正>各有关专家: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和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和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二届国际扶阳论坛暨第五届扶阳论坛"定于2012年11月26日  相似文献   

20.
傅文录 《河南中医》2011,31(5):473-475
<扁鹊心书>署名为宋·窦材.窦材在学术思想上重视扶阳,扶阳思路为保护阳气,反对使用寒凉之剂,提出了"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弟三"的治疗方法,对完善火神派扶阳理念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