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中药注射剂是我国特有的剂型,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发展于60年代,结果于90年代,反思于本世纪初,是中医药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中药注射剂与其他剂型相比较有作用迅速、给药方便、疗效高的优点,临床应用广泛,是中国特色医疗体制下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本文对中药注射剂临床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以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中药注射剂是运用中医药理论,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从中药中经提取后制成的无菌制剂.中药注射剂除具有注射剂的优点外,还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中医药的特色,以药效迅速,作用可靠,为急症重症的中药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中药注射剂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溶液、混悬液或临用前配成溶液的灭菌粉末,供注入体内的制剂。实践表明,中药注射剂具有作用迅速,疗效确切,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在临床上,尤其是在抢救危急重症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中药注射剂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无菌溶液、混悬液或临用前配成溶液的灭菌粉末供注入体内的制剂。本文通过对几种常用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案例分析,探讨常用中药注射剂在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成因,从而为临床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探究重要注射剂与其他药物配伍时应注意事项,才能安全运用中药注射剂.方法:查阅有关中药注射剂配伍运用案例以及配伍禁忌症的文献,总结归纳重要注射剂与其他药物配伍时应注意事项.结果: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药物配伍时观察到溶液中不溶性微粒、颜色、沉淀有增加,就应提高警惕,查询两种药物是否可以配伍.结论: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药物进行配伍时应多查阅资料,观察两种药物混合后有无不良反应,提高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药物配伍时警惕性,更好地保护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我院中药注射剂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提高药品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2012年我院中药注射剂的种类、年销售金额、用药频度和日均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呈明显上升趋势,丹红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居前列。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量增长迅速,必须加强用药管理和不良反应监测。  相似文献   

7.
田培虹  郑颖 《河北中医》2011,33(1):99-99,103
中药注射剂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从中药、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有效物质,制成可供注入体内(包括肌肉、穴位、皮内、皮下、静脉以及其他组织器官)的灭菌制剂以及供临床前配制溶液的无菌粉末或浓缩液。  相似文献   

8.
一、对中药注射剂应予充分肯定中药注射剂对于传统中药来说不仅是剂型,而且是给药途径的改变。这种剂型药物直接进入机体组织和血管。在短时间内达到很高浓度,作用迅速疗效确切,对处于昏迷状态或严重消化道功能障碍的病人的治疗尤为见长。按中医清热解毒、活血化淤、温阳通脉、保津养阴和回阳救逆等治则组成的方药,都可以进行中药注射剂的研制。特别是围绕中医内科急症三关:高热、休克、救阳补液,对传统方药作适宜的化裁取舍研制成注射剂更为必要。这方面已有成功的例证。由安宫  相似文献   

9.
中药注射剂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无菌溶液、混悬液或临用前配成溶体的灭菌粉末供注入体内的制剂。中药注射剂的出现增加了中医治疗的给药途径,有效拓展了中医治疗范围[1]。近年来,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不良反应时有发生,有必要研究制订输液环节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药品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探讨中药注射剂的安全使用。中药注射剂是我国特有的中医药创新剂型,它具有作用较强、危害程度小、疗效确切等特点,在很多方面弥补了西药注射剂的不足,极大地推动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胡彦兴  陈珊珊  卓彩琴 《光明中医》2008,23(11):1811-1813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日趋广泛,在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本文从临床几个角度评述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中应注意若干问题。强调目前情况下应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中药注射剂,其质量的提高和说明书的完善利于指导临床、减少不良反应、防止“中药西化”、“废医存药”情况发生,使中药注射剂保持中医药的特色,促进中药及整个中医药的现代化,使几千年历史的中医学得到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2.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们普遍认为中药及其制剂比较安全 ,无不良反应 ,但近年来 ,随着对传统中医药的开发 ,中药注射剂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有关不良反应也逐年增多。它的安全性已引起医药界的关注。本文简述其不良反应因素。1 中药注射剂成分因素1.1 中药材中的毒性成分中药注射剂中含有某些成分毒性较大时 ,可致毒副作用、后遗效应、继发反应等。如洋地黄类强心苷 ,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若用药量掌握不当 ,易致上述不良反应。1.2 中药注射剂的提纯《中国药典》对注射剂不溶性微粒含量有明确规定 ,但现行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没有作不溶性微粒限度检…  相似文献   

13.
中药注射剂是现代药物制剂技术与传统中医药相结合的产物,包括单方注射剂和复方注射剂。目前,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据统计,近年来中药注射剂的年销售额超过200亿,全国每年约有4亿人次使用中药注射剂[1]。由于注射剂是直接注入体内,质量要求很高,组成药味越多越难研制,若以有效部位尤其是有效成分组成,  相似文献   

14.
赵萌  乔宝安  何建伟 《陕西中医》2013,34(5):607-610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药学技术支持及参考。方法:针对是否按中医药理论体系用药、用法用量、给药途径是否正确、疗程是否合理、配伍禁忌、溶媒选择、滴速等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及结论:要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及《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等规定使用中药注射剂,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及疗效。  相似文献   

15.
重视药物警戒在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安全性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药注射剂是近几年中药新药研发的热点之一,但其临床发生的严重不良反应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其开展上市后安全性监测具有紧迫性。本研究根据中药注射剂发生安全性问题的原因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发展趋势,阐述了药物警戒在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安全性监测中应用的必要性,并简要介绍了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自发呈报系统数据库进行快速信号检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40年代起,中药注射剂因其剂量可控、疗效迅速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中医药改革的深入,与之伴随而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并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与研究.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从中药注射剂的起源、研究现状、不良反应分析与思考等方面,深入探索适合中药注射剂发展的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药注射剂的现状和发展,该文从"理论"、"制剂"和"临床"3个方面揭示中药注射剂的科学内涵,指出中药注射剂是中药传统剂型的创新与突破,是传统理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是具有中医药特性的现代剂型,符合去杂存精的中药制剂要求,满足中医药速效救急的临床需要,并已成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方向之一。同时,该文还对关于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现代临床应用、特殊的给药途径、成分与组分的多样性等关键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65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注射剂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在传统的中药剂型基础上,利用现代制药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型制剂,在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大量使用,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例数逐渐增多,应该引起注意。我院从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各临床科室上报了65例中药注射剂ADR病例,现对这些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对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药注射剂是我国中医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现代中医药创新取得的成果.已经成为临床疾病治疗的独特手段.正在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不断发生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使中药注射剂的发展前景再次令公众忧虑。2009年2月.青海发生了3例疑似双黄连注射剂使用不良反应.导致1名患者死亡。据报道.在142例中药不良反应中注射剂占76%.而国家药监局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的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20.
中药注射剂是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为基础,应用现代技术研制而成的中药新剂型,它结合了传统中药和现代西药的优势,使中药也具有了起效快、疗程短等特点.但随着中药注射剂的不断开发和广泛应用,不合理用药现象日益增多.如何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成为医务工作者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