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作为小儿麻醉前用药口服给药法和肌肉注射给药法的优缺点。方法选择小儿择期手术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术前口服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0.03mg/kg)、咪唑安定(0.5mg/kg)和500g/L葡萄糖混合液,对照组肌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0.01mg/kg)和咪唑安定(0.1mg/kg)混合液。观察用药前后各时段患儿的心率、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观察组93%的患儿给药时合作,对照组仅1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给药30分钟后唾液腺分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和咪唑安定混合液作为小儿麻醉前诱导用药安全可靠,比肌注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和咪唑安定混合液更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2.
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单纯氯胺酮及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两种方法在小儿麻醉中的比较。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小儿86例,随机分为A组、B组,每组43例。A组使用氯胺酮,B组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比较两组在入睡时间、术中血流动力学改变、术后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组患儿入睡快,术中平稳,不良反应少,与单纯使用氯胺酮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苏醒时间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是较单纯氯胺酮麻醉更为安全可靠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儿麻醉前口服咪达唑仑氯胺酮混合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小儿择期手术30例,麻醉前口服眯达唑仑(0.5mg/kg和氯胺酮(5mg/kg)混合液,观察给药时反应、入手术室时的镇静情况及用药前后患儿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90%的患儿给药时合作,83%入手术室时安静、合作,入手术室后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与给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口服咪达唑仑氯胺酮混合液作为小儿麻醉前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氯胺酮混合液施行小儿静脉复合麻醉的可行性。方法:对心肺功能(ASA)1-2级、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的1-6岁小儿采用氯胺酮、咪唑安定用量0.3-0.4mg/kg;用20mL注射器将两种药物吸入并稀释成15-20mL,从静脉内缓慢推入(2-4mL/min),推至手术开始后改为1%氯胺酮溶液维持麻醉。依据麻醉深浅度调整麻药滴速。结果:患儿术中安静,咽喉反射存在,无躁动及恶心、呕吐,无明显呼吸抑制,心率、脉搏无明显变化;血氧分压(SPO2)保持在97%-99%。大多患儿术毕30min可苏醒。结论:咪唑安定、氯胺酮混合液用于小儿全身静脉麻醉,缩短了诱导时间,增加了麻醉效应,是小儿静脉复合麻醉可供选择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麻醉在小儿疝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方法拟行疝高位结扎术患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成3组,I组患者麻醉诱导予氯胺酮2mg/kg缓慢静脉注射,术中间断静注氯胺酮1mg/kg维持麻醉:Ⅱ组患儿先予氯胺酮和异丙酚各2mg/kg诱导,麻醉维持予异丙酚8mg/(kg·h)连续泵注:Ⅲ组患者麻醉诱导用芬太尼μ恤g/kg,异丙酚2mg/kg,麻醉维持以异丙酚8mg(kg·h)连续泵注。观察3组患者在麻醉前(TO),诱导后(T1),手术时(T2)以及术毕(T3)时的HR、MAP、Sp02以及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I组患者HR、MAP在T1、T2、T3时间点均较T0明显上升(P〈0.05),Ⅲ组HR、MAP、Sp02在T1时间点较T0明显下降(P〈0.05),Ⅱ组各参数于T1、T2、T3与T0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组呼吸抑制和呛咳明显(P〈0.05),I组惊厥明显(P〈0.05)。结论氯胺酮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能提供较完善的镇静镇痛,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小儿疝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和/或氯胺酮麻醉诱导的临床效应。方法全麻气管插管患者72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24例。分别静注咪唑安定0.1mg/kg联合氯胺酮1mg/kg(Ⅰ组)、氯胺酮2mg/kg(Ⅱ组)或咪唑安定0.2mg/kg(Ⅲ组)诱导。分别记录诱导前后各组的BIS、SEF、HR及MAP等变化。结果①Ⅱ组诱导后BIS、SEF值低于其他组,而Ⅰ组诱导2min后的数值≥麻醉前值;②Ⅰ、Ⅲ组诱导后MAP和HR值比Ⅱ组平稳;③Ⅱ组术后3例出现恶梦。结论①咪唑安定与氯胺酮联合诱导可导致BIS、SEF值升高;②咪唑安定能有效预防氯胺酮引起的心血管兴奋作用及恶梦;③咪唑安定0.1mg/kg可使氯胺酮的诱导剂量减少。  相似文献   

7.
异丙酚复合异氟醚与氯胺酮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淼  陈明 《中国药业》2009,18(13):65-66
目的比较异丙酚复合异氟醚与复合氯胺酮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ASA评分为Ⅰ~Ⅱ级的小儿外科胸部、腹部、腹股沟或四肢手术患儿20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PI组采用异丙酚2mg/kg缓慢静脉注射至患儿入睡后,再通过Bain’s回路或加压面罩半开放吸入纯氧和异氟醚至手术结束,KT组予地西泮0.1~0.2mg/kg、氯胺酮1~2mg/kg缓慢静脉注射至患儿入睡后,再用0.1%的氯胺酮液以15~45μg/(kg·min)连续静脉滴注在术中维持,总量不超过10mg/kg,直至术毕前10min停摔。结果PI组麻醉时间与KT组相似,但苏醒时间明显短于KT组(P〈0.05);PI组呼吸抑制较明显,麻醉期间血压、心率和术后恶心呕吐、烦躁、精神副作用等并发症明显低于KT组(P〈0.05),麻醉效果优于KT组。结论异丙酚复合异氟醚静吸麻醉法可替代氯胺酮静脉麻醉法应用于小儿麻醉。  相似文献   

8.
氯胺酮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氯胺酮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中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短小麻醉择期手术患儿300例的麻醉效果。结果麻醉1组麻醉前HR、MAP、SpO2与麻醉II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麻醉II组麻醉后5rain、10min、15rainHR、MAP、Sp02均优于麻醉I组(P〈0.05)。另外麻醉1组麻醉效果的优良率为88%,麻群II组的优良率为99%。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麻醉I组,有2例出现气道分泌物增加,吸痰时有喉痉挛发生,18例患儿术后出现烦躁不安、噩梦等精神症状;麻醉II组均无气道分泌物增加和精神症状出现。结论氯胺酮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麻醉用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给药方法在结肠镜检查中的镇静、镇痛作用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将结肠镜检查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Ⅰ组静脉注射异丙酚2mg/kg+芬太尼1、5μg/kg,Ⅱ组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3mg/kg+异丙酚1mg/kg+芬太尼1μg/kg。结果Ⅰ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比Ⅱ组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Ⅱ组术中镇静、镇痛效果明显优于Ⅰ组(P〈0.05),而两组术后苏醒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咪唑安定、异丙酚复合芬太尼辅助结肠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李明祥  刘士红 《中国药业》2009,18(17):67-6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咪唑安定预防全身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的效果。方法选择全身麻醉手术150例,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均分成3组,即对照组(A组)、观察组(B1组和B2组),B1组和B2组分别在诱导时加用咪唑安定0.05mg/kg和0.10mg/kg静脉注射,记录麻醉用药量、麻醉时间、手术结束至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拔除导管至患者完全清醒时间,术后24h随访患者术中知晓情况。结果术中首次追加药物和用药总量、追加肌松药时间及用药总量、术后24h随访术中知晓情况,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咪唑安定能有效预防术中知晓,但随注射剂量不同而效果各异;在诱导同时注射咪唑安定0.1mg/kg效果最理想。  相似文献   

11.
全身麻醉与局部麻醉下小儿肾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在全身麻醉与局部麻醉下小儿肾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方法:应用自动同步负压活检装置在氯胺酮全身麻醉,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分别进行小儿肾穿刺21例(全麻组),264例(局麻组),结果:全麻组和局麻组肾穿刺的成功率分别为95.2%、98.8%,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肉眼 尿发生率分别为4.8%,3.8%,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肾周血肿发生率分别为0%,0.4%,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自动同步负压活检装置在氯胺酮全身麻醉下能安全进行年儿肾穿刺。  相似文献   

12.
温再和  陶利军  韩志强 《河北医药》2011,33(17):2601-2602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诱导方法应用于小儿等离子刀扁桃体切除术的安全性及麻醉效果。方法600例择期行小儿等离子刀扁桃体切除手术的患儿,ASAⅠ~Ⅱ级,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和七氟醚组(S组),每组300例。麻醉诱导:K组采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0.4mg/kg,咪唑安定0.1mg/kg,丙泊酚2mg/kg,罗库溴铵0.6mg/kg,瑞芬太尼1μg∥kg。S组以8%七氟醚诱导入睡,再以2%浓度吸入,其他诱导药物及剂量同K组,插管后关闭七氟醚。麻醉维持:静脉泵注丙泊酚4mg·kg-1·h-1,瑞芬太尼0.2μg·kg-1·min-1。预计手术结束前10min停止丙泊酚泵入,调整瑞芬太尼为0.1μg·kg-1·min-1至手术结束。分别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结束时(T4),拔管前(T5)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记录术毕停药后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术后躁动、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诱导前、诱导后、手术开始、术毕、拔管前HR、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诱导后HR、血压低于诱导前(P〈0.05),插管时和术中HR、血压基本保持平稳。2组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和七氟醚诱导,以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应用于小儿等离子刀扁桃体切除手术比较舒适,诱导迅速,维持平稳,苏醒迅速,并发症少,麻醉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3.
肌肉注射咪唑安定术前用药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肖素华  李招湖 《河北医药》2001,23(8):588-589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术前用药的安全剂量和用药方法。方法:择期胸部、腹部、骨科等手术病人80例,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4个咪唑安定剂量组:A组0.025mg/kg、B组0.05mg/kg、C组0.075mg/kg、D组0.1mg/kg。病人进入手术室手,于左上臂三肌内注射相应剂量的咪唑安定,分别于肌肉注射前(基础值)、肌肉注射后5、10、15、20、25、30min一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镇静催眠评分。结果:肌肉注射咪唑安定后30min时,MAP:D组12.3kPa降至11.0kPa(P<0.05),其余各组无显著变化(P>0.05);VT分别下降12%、16%、19%和27%(P<0.05);催眠发:A组最高为2分,D组最低为2分,4组达到2-3分的百分率分别为53%、86%、95%和100%;术后24h随访知晓发生率;4组分别为25%、11%、9%和8%,A组与其它3组相比,(P<0.05),B、C、D组间相比P>0.05。结论:术前30min咪唑安定0.05-0.075mg/kg可以达到良好的镇静、抗焦虑、术中遗忘效果,且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很小,是术前用药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对老年和肥胖病人剂量要减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小儿氯胺酮麻醉前如何用药,才能更好地避免患儿术前的恐惧和哭闹不安。方法选择1~8岁手术患儿9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30例,咪唑安定0.2 mg/kg鼻注;B组:30例,咪唑安定0.1 mg/kg肌注;C组:30例,术中静注0.05 mg/kg。观察用药前后的镇静程度、遗忘效果以及氯胺酮麻醉前后的血压(BP)、心率(HR)、呼吸(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咪唑安定鼻注与肌注效果无显著差异,但鼻注优于肌注,同时两者明显优于术中静注咪唑安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门诊内镜治疗小儿结肠息肉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于本院肠镜下行息肉切除术患儿的静脉麻醉方法,将患儿按不同的麻醉方法分为单纯丙泊酚麻醉组(P组)、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组(K组)、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组(S组),每组各30例。麻醉诱导P组患儿静脉滴注丙泊酚2.5mg/kg;K组先后静脉滴注氯胺酮1mg/kg,丙泊酚2mg/kg;S组先后静脉滴注舒芬太尼0.15μg/kg,丙泊酚2mg/kg。术中按需追加丙泊酚0.5~1mg/kg。观察记录3组患儿的麻醉效果、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中发生体动次数及丙泊酚使用总量:观察呼吸抑制、苏醒期躁动、呛咳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K、S组麻醉效果的优良率明显高于P组(P〈0.05),K、S组的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组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K组(P〈0.05),K、S组的体动次数及丙泊酚使用总量均明显少于P组(P〈0.05);P组术中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K、S组(P〈0.05),K组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P、S组(P〈0.05),3组患儿呛咳、恶心呕吐及肌肉僵直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门诊小儿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能为手术提供较好的镇静、镇痛效果,在临床应用中不失为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小儿骶管麻醉复合氯胺酮、丙泊酚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徐忠厚 《安徽医药》2010,14(3):343-343
目的观察骶管麻醉复合氯胺酮、丙泊酚与单纯氯胺酮、丙泊酚静脉全麻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ASAI级、年龄6月-5岁,行下腹部、会阴部手术患儿,随机均分为I组(单纯氯胺酮、丙泊酚静脉麻醉)和Ⅱ组(骶管麻醉复合氯胺酮、丙泊酚)。结果两组麻醉均能满足手术要求。其中,肌注氯胺酮后5min,两组MAP、HR较麻醉前显著增高(P〈0.01),而手术开始后10min,Ⅰ组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Ⅱ组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显著。Ⅱ组苏醒期短,术中术后躁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明显少于Ⅰ组(P〈0.01)。结论小儿骶管麻醉复合氯胺酮、丙泊酚,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麻醉效果满意,呼吸循环稳定,术后苏醒快。其临床总体效果优于单纯氯胺酮、丙泊酚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17.
高乌甲素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乌甲素复合芬太尼用于胃肠外科手术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90例成年ASAⅠ~Ⅱ级,行择期胃肠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芬太尼7~8μg/kg+咪唑安定0.1mg/kg,Ⅱ组:高乌甲素0.35~0.45mg/kg+芬太尼3~4μg/kg+咪唑安定0.1mg/kg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以2ml/h行PCIA。记录两组在置泵后2、6、12、24、48h的视觉模拟评分值(VAS)、患者在各时间段中的不良反应(恶心、头晕、嗜睡、尿储留、皮肤瘙痒等)。结果I组、且组48h内各时间点VAPS评分差异无显著(P〉0.05),II组恶心、头晕、嗜睡、皮肤瘙痒发生率明显低于I组(P〈0.05)。结论高乌甲素复合芬太尼用于胃肠外科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丁海阳 《海峡药学》2011,23(10):132-133
目的探讨麻醉手术前使用咪唑安定对患者麻醉手术前身心应激作用。方法选取我院5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于麻醉前肌肉注射鲁米那0.1g;B组于麻醉前30rain肌肉注射咪唑安定0.06mg·kg~10分别于用药前后测定患者SBP、DBP、HR、SP02、RR、焦虑视觉模拟评分(AvAT)、血浆内皮素(ET-1)、血清皮质醇(Cor)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后各项无显著性变化(P〉0.05);A组在用药前后水平无显著性变化((P〉0.05);B组用药后水平显著低于用药前(P〈0.05)。结论咪唑安定作为宋前用药、能使患者充分的镇静,消除对手术的恐惧和紧张。降低了患者的基础代谢和神经反射的应激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氯胺酮对七氟烷麻醉下小儿分离焦虑及苏醒期躁动(Emergenceagita—tion,EA)的影响。方法:80名择期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PCNL)的2~8岁小儿随机分为4组:C组给予生理盐水,K0.5、K0.75、K1组分别在小儿入室前静注氯胺酮0.5、0.75、1mg/kg,4组患儿均接受常规七氟烷维持麻醉。评估各组小儿麻醉诱导前分离焦虑评分,记录小儿的拔管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停留时间、术后恶心呕吐、EA发生率及修正CHEOPS疼痛评分。结果:K0.75、K1组患儿术前分离焦虑评分明显低于K0.5组及C组(P〈O.05),K1组拔管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明显长于其他3组(P〈0.05),C组EA发生率和CHEOPS评分明显高于3个氯胺酮组(P〈0.05),但3个氯胺酮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75mg/kg氯胺酮入室前静注能减少小儿分离焦虑评分、术后疼痛评分及EA发生,且不影响拔管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20.
小儿腭裂修复术要求麻醉起效快、抑制咽喉反射、下颌松弛、苏醒快速且安全。近 5年来我院采用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或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全麻 ,通过对两种麻醉方法进行比较 ,选择适合于小儿腭裂修复术的麻醉方法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选择 ASA - 级腭裂患儿 70例 ,均无或已经控制呼吸道感染。 70例中 ,男 5 4例 ,女 16例 ;年龄 1712 ~ 6岁 ;体重 8.5~ 19kg。术前肌注阿托品 0 .0 1m g/ kg。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35例。 组患儿入手术室后肌注氯胺酮 5 m g/ kg、咪唑安定 0 .1mg/ kg;气管插管前可追加氯胺酮 2 mg/ kg,咪唑安定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