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9 毫秒
1.
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因心血管疾病在流行病学、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表现上存在着性别差异,如在Framingham Heart及INTERHEART的观察性研究中均发现,在全世界的诸多国家,男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平均年龄较女性早10年,且在动物模型试验中也得出相同的结论[1]。但是对于女性2型糖尿病这种特殊的人群,这种性别差异则显得很微不足道,女性随着绝经后体内雌激素的分泌减少,使心血管疾病及代谢紊乱(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疾病的发生率均较绝经前提高。研究表明,在校正了其它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后,2型糖尿病使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3-4倍,而使男性只增加2-3倍。因此,如何降低女性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一直是国内外临床医生的实验研究课题。英国的一项前瞻性研究中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单独降低血糖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因为体内诸多危险因素参与了心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且最常见、最重要的是血脂紊乱。本文针对血脂异常与女性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2.
包春春 《陕西医学杂志》2013,(12):1676-1677
<正>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但这并不能由传统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所解释。纤维蛋白原作为心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素,与传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有关。本研究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集88例患者资料,其中22例糖尿病患者,22例冠心病患者,22例同时患有糖尿病和冠心病,22例健康对照。结果发现糖尿病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和冠心病患者纤  相似文献   

3.
<正>心血管疾病已经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女性患者的生命健康~([1]),在我国女性患病呈现明显增长趋势。目前国内外公众与医护人员均未意识到女性患心脏病的严重性,失去了早期诊疗及急救机会。本文通过对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提高公众对女性心血管疾病危害的认识降低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1.可能的致病因素(1)年龄的增大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年龄高于45岁以后,女性患病  相似文献   

4.
142例糖尿病患者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我国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寿命的延长以及糖尿病检测手段的普及与改善,同世界上大多数从贫到富的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糖尿病患数量也在急剧增高。本对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患1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糖尿病患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DM)呈全球流行趋势,在发展中国家尤为显著。并已迅速成为全世界最普遍的慢性疾病之一,它带来的健康问题和经济负担都是巨大的。心血管疾病(CVD)与2型糖尿病(T2DM)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是T2DM患者死亡最常见的原因。肥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在T2DM患者中非常常见,使他们患心脏事件的风险增加。此外,许多研究发现与糖尿病相关的生物学机制可独立增加糖尿病患者的CVD风险。更年期是女性生殖生命的终结,是卵巢老化的结果。它的特点是内源性雌激素浓度显著降低,并伴随着体重、脂肪重新分布、能量消耗以及胰岛素分泌和敏感性的改变等,这些都容易导致T2DM的发生和发展。而女性在绝经前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低于男性,绝经后逐渐赶超男性。因此,本综述旨在探讨女性T2DM患者,雌激素水平与CVD的相关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中老年女性肥胖患者运动处方的特点及制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大问题,特别是中老年女性肥胖患发病率更高。肥胖症不仅会影响患的形象,给患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更会导致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及冠心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为了指导广大中老年女性肥胖患正确减肥,特制定运动处方供广大中老年女性肥胖患参考。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心血管疾病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与没有糖尿病的患者相比较,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显著增加。同样,在已经确诊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不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近些年来,由于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的迅速发展,使得不合并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显著下降。然而,对于合并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男性  相似文献   

8.
山丹  时青云 《医学综述》2022,(3):558-562
妊娠是女性心血管压力的测试窗口,与未来健康密切相关.妊娠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早产、产后出血、胎儿生长受限等)不仅会导致不良妊娠结局,还可显著增加女性产后远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妊娠期的这一窗口作用能够确定女性中的心血管疾病易感人群,对易感群体进行早期筛查,提供相关咨询服务和健康教育,劝导其改...  相似文献   

9.
背景:不同资料提示,2型糖尿病的某些病因有赖于患者性别,而内源性性激素可能在其中发挥着一定作用。举例而言,高水平的雄激素可增加女性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男性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 目的:很多研究观测了血浆睾酮、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exhormone-binding globulin,SHBG)以及雌二醇水平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系,对这些相关研究进行系统评估。资料来源:采用关键词diabetes(糖尿病)、testosterone(睾酮)、sexhormone-binding globulin(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和estradiol(雌二醇)系统检索EMBASE和MEDLINE(1996年至2005年6月)收录的英文文献,检出文章的参考文献,并与作者直接联系。 研究选取:在检出的80篇文献中发现43篇前瞻性、横断面研究,这些研究共纳入6974名女性和6427名男性,均提供了病例和对照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s,RRs)或激素水平。 数据提取:由两名研究者运用标准方案分别提取有关研究设计、参试者特征、激素水平和危险评估的资料。数据综合:采用随机效应和汇总回归分析、汇总研究结果。横断面研究显示,与对照组(平均差异,6.1rig/dL;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2.3-10.1)相比,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睾酮水平显著下降(平均差异,-76.6ng/dL;95%CI,-99.4-53.6),而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睾酮水平升高,性别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前瞻性研究还发现,睾酮水平较高的男性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可下降42%(RR,0.58;95%CI,0.39—0.87),睾酮水平升高可增加女性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性别差异P=0.06)。前瞻性横断面研究发现,与男性相比,SHBG更能有效保护女性,避免后者发生2型糖尿病(性别差异P≤0.01)。前瞻性研究显示,SHBG水平较高的女性其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可下降80%(RR,0.20;95%CI,0.12—0.30),而SHBG水平较高的男性其患病风险可下降52%(RR,0.48;95%CI,0.33—0.69)。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男性患者和绝经后女性患者雌二醇水平明显升高(P=0.007)。 结论:该系统综述表明,内源性性激素可能在特异性调节糖代谢状态和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方面存在性别差异。睾酮水平升高可增加女性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可降低男性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SHBG水平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呈负相关,女性的相关程度比男性密切。  相似文献   

10.
T2DM合并甲状腺肿患者心血管疾病患病情况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甲状腺肿的发病情况及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对235例T2DM患者及对照组103例(健康查体)进行甲状腺B超检查,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sTSH水平。结果:T2DM患者甲状腺肿大的发病率为39.6%,高于对照组(26.8%),其中T2DM组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中年人的发病率高于老年人。血清sTSH水平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r=-0.867,P=0.000)。T2DM甲状腺肿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明显增高。T2DM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sTSH水平显著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TSH与心血管疾病显著相关。结论:T2DM患者甲状腺肿患病率增加,特别是老年患者可能会出现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T2DM患者甲状腺的损害可能进一步加重了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61例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与60例健康老年人进行血脂、脂蛋白A1与B测定结果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血脂升高,表现血清TG显著升高,TC轻度升高,而HDL-C明显降低,LCL-C明显升高。提示在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动脉硬化的发生中脂蛋白代谢紊乱起了重要作用。结果还表明糖尿病患者血清apo-B水平及apo-B/apo-A1比值,女性明显高于男性,提示女性比男性的糖尿病患者更易患冠心病,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12.
John  PD  Reckless  杜昕 《英国医学杂志》2006,9(5):261-262
中青年发病和死亡多由心血管疾病引起,吸烟、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而这些危险因素都是可以控制的。糖尿病与心血管风险直接相关,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与无糖尿病而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相同。由于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10年内患心血管疾病的绝对危险≥20%,指南推荐采取积极措施来干预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包括他汀类药物治疗,使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降低至2mmol/L以下。本期杂志发表了Costa等对降脂治疗临床试验汇总分析的结果(见第291页),这些临床试验评价了降脂治疗在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冠心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妇女常患的一种生殖内分泌疾病,往往与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及血脂紊乱等代谢紊乱相关。PCOS患者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子宫内膜癌等的发病率增加,严重影响女性的健康。大部分研究认为PCOS患者存在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水平与PCOS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代谢紊乱存在相关性,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可能在其中起重要作用。补充维生素D可能有利于PCOS患者的症状及代谢紊乱的改善,但具体结果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中6种骨标志物水平与患心血管疾病(CVD)风险的相关性,将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有无CVD,分为无CVD患者(n=100)和CVD患者(n=100),采用多重试剂盒检测血中6种骨标记物,Cox多因素分析评估2型糖尿病骨标志物与CVD风险的关联性。结果显示,骨桥蛋白增高与患CVD风险呈正相关,其他骨标志物与CVD风险无相关性。骨桥蛋白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骨密度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03例2型糖尿病患及109例健康用单光子骨矿物质密度测定仪测量尺、桡骨骨密度,并测定糖尿病患的血糖,尿白蛋白/尿肌酐比率等。结果:①年龄大的男性糖尿病患骨密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女性糖尿病患骨密度较对照组均降低。②男女糖尿病患骨密度与病程、年龄及尿微量白蛋白呈负相关。结论:糖尿病患存在骨密度降低,年龄大、病程长、绝经后及有大量白蛋白尿的患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心血管系统疾病是困扰和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而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则加剧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临床致残率、致死率。深入剖析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探索辨证治疗的中医疗法,已成为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由于糖尿病内分泌失调引起的长期、慢性的高血糖可  相似文献   

17.
付贵琴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5):677-678
近年来,女性心血管疾病引起了医务界的广泛关注。根据2004年美国心脏病学会最新资料统计表明,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女性致死和致残的第一疾病,而且2/3女性猝死患者死于生前未曾发现心血管疾病,因此女性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已逐渐转变成为女性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预防,且提高对女性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意识成为临床心血管医生的工作重点。女性由于特殊的生理特性其患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特点有别于男性。一般而言,女性患冠心病的发病年龄较男性推迟10年左右,即一般发生在绝经后5~10年。但是临床上未绝经女性急性心肌梗死也时有发生,本文总结了8例女性绝经期前急性心肌梗死病例,通过复习有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就其临床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绝大多数脑血管病的患者患有不同程度动脉硬化或心血管疾病,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往往可出现脑心综合征。近年来,脑钠肽(BNP)、新型心肌标志物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血管领域,  相似文献   

19.
中药的降血糖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是代谢紊乱造成的全身慢性进行性疾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全世界糖尿病患人数与日俱增,已成为继恶性肿瘤及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近年来研究发现,中药的降低血糖作用温和持久,副作用小,且作用机理具有多效应、多位点及多功能等特点.本概述了中药的降低血糖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为数不少。肌钙蛋白的测定对临床判断心肌损伤程度意义很大。肌钙蛋白(Troponin,Tn)是横纹肌收缩的重要调节蛋白,由3个亚基组成:肌钙蛋白C(TnC)、肌钙蛋白T(TnT)和肌钙蛋白I(T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