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寻找鼻息肉组织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肠毒素发挥超抗原作用的证据,为鼻息肉发病的超抗原假说提供佐证。方法在42例主要由不伴哮喘的鼻息肉、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和对照组构成的人群中,运用UniCAP系统检测鼻黏膜组织中抗金葡菌肠毒素(staphylococcusaureusenterotoxins,SE)A和B的特异性IgE(SIgE)、总IgE、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iccationicprotein,ECP);以及外周血中总IgE和抗SEA和SEB的SIgE(仅在8例中)。同时对中鼻道分泌物进行需氧菌培养。结果在所有组织样本中(42例)和部分(8例)患者的血清样本中,没有明确证据支持抗SEA和SEB的SIgE存在。组织中的总IgE(以每2mg组织蛋白中的含量表示)范围为4·59~70·21kIU,平均(x-±s,17·85±14·31)kIU;血清中总IgE为7·44~344·00kIU/L,平均(88·65±80·03)kIU/L。金葡菌培养阳性3例(鼻息肉1例,单纯鼻-鼻窦炎2例)。在鼻息肉组、慢性鼻-鼻窦炎组和对照组之间,SIgE的荧光值、总IgE、ECP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在不伴持续性哮喘的鼻息肉患者中,没有发现金葡菌超抗原作用的证据,提示对超抗原假说仍需要大量的临床调查和研究来论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葡萄球菌肠毒素A(staphylococcal endotoxinA,SEA)和喉癌来源的黑色素瘤抗原A3(melanoma-associated antigenA3,MAGE-A3)基因共表达的真核表达载体,检测、鉴定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分别用RT-PCR方法 及人工化学合成法获得MAGE-A3和SEA基因片段,然后依次将MAGE-A3和SEA基因克隆至含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的真核表达载体IRES序列的上、下游,构建成重组质粒pMGEA3-IRES-SEA。经脂质体转染至293T细胞以后,用荧光定量PCR、蛋白免疫印迹分别鉴定SEA和MAGE-A3基因的表达。结果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证实MAGE-A3和SEA基因均正确地克隆在pMAGEA3-IRES-SEA中,基因测序结果与GenBank公布的MAGE-A3、SEA序列完全一致,实现了双基因的正确重组。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后能检测到MAGE-A3、SEA基因的高水平的有效表达。稳定表达双基因的293T细胞上清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增殖有促进作用,与细胞中SEA的表达和分泌有关。结论成功地构建了pMAGEA3-IRES-SEA真核表达质粒,并能在293T细胞中有效表达MAGE-A3和SEA蛋白,由此奠定了其作为抗喉癌DNA疫苗应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和表皮生长因子(EGF)表达载体。方法:利用PCR及RT-PCR技术分别克隆出SEA基因及EGF基因片断,以经过改良优化的桥式PCR将2个基因融合,再转入表达载体pET-44,经诱导剂诱导后分泌SEA-EGF融合蛋白。结果:所得SEA、EGF基因测序结果示与GENEBANK中公布的标准序列一致,且成功融合SEA-EGF基因并成功导入表达载体。结论:该研究成功构建了SEA-EGF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SEA-EGF融合蛋白抗头颈肿瘤靶向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鼻息肉是一种累及鼻和鼻窦的、严重的慢性呼吸道嗜酸粒细胞性炎症,经常并发哮喘和对阿司匹林敏感。最近,通过对多种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的动物模型进行研究,人们逐渐了解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黏附受体的作用。尽管人们对嗜酸粒细胞性炎症的调节机制的了解有了很大进步,但目前鼻息肉病的病因仍不十分清楚。近来有研究发现,细菌及其产物与本病的发病或演变有关,更确切地说,来源于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超抗原可能会增加炎症的严重程度和长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慢性鼻窦炎伴和不伴鼻息肉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taphylococcus aureus enterotoxins,SEs)A、B、C型的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探讨SEs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包括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RSsNP)患者3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40例和健康对照组30例,应用ImmunoCAP100E系统检测血清SEA、SEB和SEC特异性IgE水平,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1.0进行分析。结果 CRSsNP和CRSwNP患者的血清SEB特异性IgE水平较之对照组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SEA和SEC特异性IgE水平未见明显升高(P0.05)。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产生的肠毒素B(SEB)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际上针对慢性鼻-鼻窦炎病因学提出“超抗原”学说,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泌的肠毒素作为一种外源性超抗原,仅需微量即可刺激多种非特异性T细胞大量增殖,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结构、作用机理及与慢性鼻-鼻窦炎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超抗原在鼻息肉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对42例双侧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组)、27例单纯慢性鼻窦炎患者(鼻窦炎组)和12例无鼻窦疾病史的鼻外伤患者(对照组)的鼻腔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的鼻黏膜或息肉组织中的金葡菌超抗原;在组织学上,对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进行嗜酸粒细胞计数。结果:鼻腔分泌物中金葡菌阳性率鼻息肉组为7.1%,鼻窦炎组为3.7%,对照组为0,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LISA结果显示:鼻息肉组金葡菌超抗原阳性率为54.76%,鼻窦炎组和对照组阳性率均为0。嗜酸粒细胞计数平均值:鼻息肉组23.94±13.88,鼻窦炎组0.29±0.51,对照组0.08±0.28,3组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鼻息肉组中ELISA结果阳性者嗜酸粒细胞水平比阴性者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葡菌超抗原与鼻息肉的发生存在相关性,有可能在鼻息肉的致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喉上皮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免疫组化技术对11例喉上皮单纯性增生(SHE),32例非典型性增生(AHE)及42例喉鳞状细胞癌(LSCC)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进行了原位检测。结果表明:在SHE、AHE及LSCC中,PCNA指数为9.57%、27.33%、68.05%,差异极有显著性意义(P<0.001)。在轻、中、重度AHE中,PCNA指数分别为13.79%、30.84%,39.94%,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  相似文献   

9.
应用流式细胞测量术、蛋白斑点杂交及Northern blot分析在蛋白和RNA水平研究了不同浓度γ-干扰素(IFN-γ)作用48小时及去除IFN-γ作用后48小时的喉鳞癌细胞系(Hep-2)细胞相容性抗原(HLA)的表达情况。发现不经IFN-γ自理的且的Hea-2细胞表达HLA_1类抗原,不表达Ⅱ类抗原。加IFN-γ作用小时后HLA-I灰抗的表达增强,与IFN-的剂量呈量效关系,HLA-Ⅱ类抗原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是全球健康问题,因其易复发且症状较重,而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细菌超抗原学说有可能解释其发病机制。本荟萃分析旨在研究金葡菌超抗原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发病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CBM和VIP中关于金葡菌超抗原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病例对照研究,时限为从建库到2013年1月。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价与提取资料,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荟萃分析。统计学分析应用RevMan 5.0软件和和GRADEprofiler 3.2.2软件。结果共纳入12篇病例对照研究。荟萃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的鼻腔金葡菌培养阳性率[OR=5.16,95%CI(2.44,10.90),P〈0.0001]、金葡菌超抗原阳性率[OR=11.79,95%CI(3.69,37.63),P〈0.0001]、特异性IgE阳性率[OR=12.67,95%CI (5.08,31.61),P〈0.0000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中金葡菌超抗原或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相比较,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WMD=36.75,95%CI(-8.09,81.60),P=0.11]。结论金葡菌超抗原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具有相关性,金葡菌超抗原可能是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真核生物蛋白合成启始因子4E(eukaryoticinitiationfactor4E,eIF4E)在18例喉癌和7例喉咽癌手术切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25例病例中,喉癌18例,喉咽癌7例,采用Westernblot分析eIF4E在喉癌和喉咽癌手术切缘中的表达,并与自身正常黏膜和肿瘤核心组织的表达相比较。结果eIF4E在癌肿核心组织的表达为75.81±20.77,手术切缘为12.90±5.88,正常黏膜为12.20±5.56,其中7例手术切缘eIF4E表达高于正常黏膜2倍以上,为26.42±1.81。本组病例随访3年以上,共6例局部复发,其中4例切缘eIF4E过度表达。结论eIF4E过度表达与喉癌和喉咽癌组织恶变有关,eIF4E的表达可被考虑作为判断喉癌和喉咽癌切缘安全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LSAB免疫组化方法,用单克隆抗体PC10和DO-1对30例喉鳞癌及10例对照组(声带息肉)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p53蛋白表达进行研究,探讨其生物学意义。结果表明;1)喉鳞癌组织PCNA阳性表达率为100%(PCNA-Lls16%~92%),强阳性率为36.7%(11/30),对照组6例阴性,4例弱阳性表达(PCNA-LIs〈10%),试验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13.
串珠素在喉癌细胞Hep-2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串珠素(perlecan)在喉癌细胞Hep-2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喉癌细胞的生长、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培养Hep-2和正常永生化表皮细胞系(Hacat),提取总细胞RNA,应用RT-PCR方法检测串珠素mRNA在Hep-2和Hacat细胞中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串珠素在Hep-2细胞和Hacat细胞中的表达。结果:串珠素mRNA在Hep-2细胞中高表达,平均相对积分吸收度(A)值为:0.831 0±0.050 4;串珠素mRNA在Hacat细胞中低表达,平均相对积分A值为:0.274 3±0.062 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684,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明串珠素在Hep-2细胞中高表达(A=0.255 7±0.028 7),在Hacat细胞中低表达(A=0.073 0±0.011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82,P<0.01)。结论:串珠素与喉癌细胞的生长、浸润及转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用免疫组化技术对11例喉上皮单纯性增生(SHE),32例非典型性增生(AHE)及42例喉鳞状细胞癌(LSCC)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进行了原位检测。结果表明;在SHE、AHE及LSCC中,PCNA指数分别为9.57%、27.33%、68.05%,差异极有显著性意义(P<0.001)。在轻、中、重度AHE中,PCNA指数分别为13.79%、30.84%、39.94%,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PCNA表达程度与非典型性增生程度密切相关,是反映细胞增殖状态的生物标志,PCNA组化研究有助于认识喉癌前病变的本质,发展趋势及喉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杨海良  屠规益 《耳鼻咽喉》1997,4(2):102-105
从喉鳞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中提取的可溶性抗原具有免疫活性,在抗CD3单抗和rIL-2的协同作用下,能刺激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增殖产生CD8^+细胞毒T淋巴细胞为主的杀瘤细胞,称其为TAK细胞。它是异质性细胞群,其细胞表型以CD8^+细胞为主,具有活化的淋巴母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常形成集落,并表达活化的淋巴细胞的表面标记,如IL-2受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葡萄球菌肠素素B(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B,SEB) 对兔上颌窦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30只兔上颌窦黏膜在手术显微镜下活体取出后装于亚森室,测定上皮的短路电流、电导和通透性以及黏膜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结果 葡萄球菌肠毒素B刺激引起上颌窦黏膜上皮的短路电流、电导和对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的通透性增高。用TNF-α在体外刺激窦黏膜可引起上述同样的变化。SEB刺激窦黏膜可引起其中TNF-α含量升高。经抗TNF-α抗体预处理可以阻断SEB引起的窦黏膜上皮的上述病理改变。结论 SEB可影响上颌窦上皮层的屏幕功能,可能是通过引起其中免疫细胞的功能变化,在上颌窦炎症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的病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喉癌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及意义季文樾,关超,费声重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是近年新兴的原位检测增殖细胞活检的免疫化学探针。我们用抗PCNA的单抗和免疫组化技术,对喉鳞癌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和慢性鼻黏膜炎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早在上世纪70年代,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以其毒素激活外周血细胞引起的外周血循环衰竭、脱水、发热及多器官衰竭的中毒性休克引起临床学家的重视。虽然上述病理改变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凝血酶密切相关,但其含有的具有超抗原性质的细胞性抗原和毒素也是主要原因。近年研究证实,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staphylococcal superantigens)对免疫活性细胞和促炎细胞(Pro-inflammatory cells)有明显的激活作用,因而提示其在慢性炎性疾病病理机制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克隆人Hath1-cDNA基因,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pIRES2-DsRed2-Hath1。方法从人的全血标本中提取DNA模板,经PCR获得Hath1-cDNA,将Hath1-cDNA和pIRES2-DsRed2质粒用限制性内切酶XhoⅠ、EcoRⅠ双酶切,酶切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割胶纯化,前者回收1065 bp大小片断,后者回收大片断,再将回收的2个片断用T4 DNA连接酶连接,转化DH5α,挑选单克隆,提取质粒,所提质粒进行双酶切鉴定并测序。结果成功地从人全血中克隆出Hath1-cDNA,并构建了其真核表达载体pIRES2-DsRed2-Hath1。结论pIRES2-DsRed2-Hath1的构建为Hath1基因转染致聋小鼠耳蜗的实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LSAB免疫组化方法,用单克隆抗体PC10和DO-1对30例喉鳞癌及10例对照组(声带息肉)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p53蛋白表达进行研究,探讨其生物学意义。结果发现:1)喉鳞癌组织PCNA阳性表达率为100%(PCNA-LIs16%~92%),强阳性率为367%(11/30),对照组6例阴性,4例弱阳性表达(PCNA-LIs<10%),试验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p53蛋白在喉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67%,对照组全部阴性,有显著差异(P<005)。3)在喉鳞癌组织中,PCNA和p53蛋白表达与临床分型、T分期及病理分化程度无显著关系(P>005),与淋巴转移及术后生存率关系密切(P<005)。4)PCNA与p53蛋白表达正相关。提示:1)喉鳞癌的增殖活性显著增强,p53基因突变与喉鳞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2)检测PCNA和p53蛋白有助于喉鳞癌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帮助治疗决策及判断预后。3)p53对PCNA有调节作用,为研究肿瘤的发生机理和寻找防治对策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