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梁海梅  于化鹏  夏虎  易丽  方泽葵  李忠丽 《热带医学杂志》2013,13(5):570-572,594,F0003
目的研究NLRP3、IL.33在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模型中的表达及格列本脲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RAW264.7巨噬细胞,将其分为空白对照(A)组、NLRP3抑制剂格列本脲预处理+LPS(B)组,LPS模型(C)组;B、C组采用LPS刺激RAW264.7巨噬细胞建立炎症模型,B组在LPS刺激前30rain给予格列本脲处理.空白对照组只给予培养基培养。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Mot)检测细胞中NLRP3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1L.33的含量;四氮唑盐(MYr)法测定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C组中NLRP3蛋白表达均高于A组、B组(均P〈0.05),B组NLRP3蛋白表达高于A组(P〈O.05)。C组IL-33含量比A、B组高(P〈0.05),A组和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1T试验中C组细胞增殖率高于A组、B组(P〈0.05),而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LRP3、IL.33在LPS诱导RAW264.7的巨噬细胞中表达升高,而格列本脲干预后可抑制NLRP3的表达及IL-33的分泌。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槐定碱预处理对LPS刺激RAW 264.7巨噬细胞表达TLR4、JNK和c-jun mRNA及分泌TNF-α的影响,探讨槐定碱抗内毒素机制。方法培养RAW 264.7巨噬细胞,实验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槐定碱对照组、LPS组、槐定碱预处理组,用RT-PCR技术检测RAW 264.7细胞TLR4、JNK和c-jun的mR-NA表达量,放免法检测细胞培养液TNF-α分泌量。结果槐定碱对RAW 264.7巨噬细胞TLR4、JNK、c-jun的mRNA及细胞培养液中TNF-α基础表达无影响,但对经LPS激活的巨噬细胞的TLR4、JNK mRNA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均P〈0.01),c-jun mRNA表达亦降低,但与LPS模型组比较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槐定碱预处理组细胞液中TNF-α含量显著低于LPS模型组(P〈0.01)。结论槐定碱抗内毒素机制与其抑制LPS引起的TLR4、JNK的mRNA高表达,并减少TNF-α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脂氧素A4(LXA4)对RAW264.7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脂多糖(LPS)组和LXAt组。各组处理预设时间后,RT-PCR检测PIR-A和PIR-B基因表达水平,总一氧化氮检测试剂盒检测一氧化氮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MHC-Ⅱ分子、CD80(B7-1)、CD86(B7-2)的表达量。结果 LXA4显著上调PIR-B,而几乎不影响PIR-A的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促进一氧化氮分泌(P〈0.01);抑制LPS活化巨噬细胞表达MHC-Ⅱ和CD86(P〈0.05),但对CD80的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LXA4促进巨噬细胞表达免疫抑制分子PIR-B和一氧化氮,抑制巨噬细胞的抗原提呈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极化表型改变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在六孔板孵育12 h ,分为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LPS(100 ng/mL)组、LPS(100 ng/mL)+白藜芦醇(30μmol/L)组,LPS+白藜芦醇组在加入LPS前预先加入白藜芦醇孵育12 h;上述细胞在LPS刺激12 h后分别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液;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经典的炎症活化型巨噬细胞(M1)型相关基因iNOS、TNF‐αmRNA表达,以及替代活化巨噬细胞(M2)型相关基因IL‐10、PPARγ和Arg‐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iNOS、Arg‐1蛋白表达,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炎性因子IL‐12 p40、IL‐10和 TNF‐α的水平。结果 RT‐qPCR检测结果显示,与LPS组相比,M1型相关基因iNOS、TNF‐αmRNA较LPS+白藜芦醇组显著上升(P<0.05),而M2型相关基因IL‐10、PPARγ、Arg‐1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Western blot检测发现,LPS组iNOS蛋白水平显著高于LPS+白藜芦醇组(P<0.05),而Arg‐1蛋白水平显著低于LPS+白藜芦醇组(P<0.05)。ELISA检测发现,LPS组培养上清液中炎性因子IL‐12 p40、TNF‐α水平显著高于LPS+白藜芦醇组(P<0.05),而IL‐10和水平显著低于LPS+白藜芦醇组(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能促进了LPS刺激的RAW264.7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改变。  相似文献   

5.
槐定碱对小鼠巨噬细胞TLR4及JNK/c-jun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槐定碱预处理对LPS刺激RAW 264.7巨噬细胞表达TLR4、JNK和c-jun mRNA及分泌TNF-α的影响,探讨槐定碱抗内毒素机制。方法培养RAW 264.7巨噬细胞,实验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槐定碱对照组、LPS组、槐定碱预处理组,用RT-PCR技术检测RAW 264.7细胞TLR4、JNK和c-jun的mR-NA表达量,放免法检测细胞培养液TNF-α分泌量。结果槐定碱对RAW 264.7巨噬细胞TLR4、JNK、c-jun的mRNA及细胞培养液中TNF-α基础表达无影响,但对经LPS激活的巨噬细胞的TLR4、JNK mRNA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均P<0.01),c-jun mRNA表达亦降低,但与LPS模型组比较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槐定碱预处理组细胞液中TNF-α含量显著低于LPS模型组(P<0.01)。结论槐定碱抗内毒素机制与其抑制LPS引起的TLR4、JNK的mRNA高表达,并减少TNF-α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内毒素休克大鼠肾组织Toll样受体2(TLR2) mRNA和TLR4 mRNA的表达变化,以及血管活性肠肽(VIP)和甲基泼尼松龙(MP)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大肠杆菌脂多糖(LPS)(E coli O55:B5)10 mg/kg静脉注射,建立大鼠内毒素休克模型(LPS组,n=16);LPS+VIP组(n=16)建模后注射VIP(5 nmol/kg),LPS+VIP+MP组(n=16)注射VIP(5 nmol/kg)和MP(3 mg/kg);另设生理盐水对照组(n=8)。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LPS注射6 h和24 h大鼠肾组织病理学变化;RT-PCR测定肾组织TLR2 mRNA和TLR4 mRNA的表达。结果 建模后6 h,电子显微镜下见LPS组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线粒体空泡变性;建模后24 h,可见LPS组肾小管细胞线粒体肿胀、空泡变性,细胞核轻度固缩;LPS+VIP组及LPS+VIP+MP组肾组织病变轻于同期LPS组。LPS注射6 h,LPS组、LPS+VIP组及LPS+VIP+MP组肾组织TLR2 mRNA和TLR4 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LPS注射24 h,LPS组TLR2 mRNA和TLR4 mRNA表达高于其他组(P<0.01)。结论 内毒素休克大鼠肾组织TLR2 mRNA和TLR4 mRNA表达增强;VIP和MP干预可减轻肾脏损伤,可能与其下调TLR2 mRNA和TLR4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氯胺酮对内毒素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氯胺酮对内毒素(LPS)诱导大鼠肺损伤的影响和作用机理。方法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LPS组(5mg/kg),低剂量氯胺酮治疗组(5mg/kg),高剂量氯胺酮治疗组(10mg/kg),每组12只。建立内毒素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于注射LPS后4h处死大鼠,测肺湿/干重比,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蛋白浓度,测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NO水平。RT.PCR测肺组织中.NOSmRNA表达,Western-blot测肺组织中NF-κB蛋白表达。结果LPS组大鼠肺湿/干重比、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蛋白浓度均明显增加(P〈0.01),肺组织中TNF-α、IL-8、NO水平显著性升高(P〈0.01),同时肺组织中iNOSmRNA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均增加。而氯胺酮治疗组的各项指标均较LPS组减轻,大剂量组作用更明显。结论氯胺酮通过抑制NF-κB表达,减少炎症性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对内毒素(LPS)诱导的大鼠肺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下谷氨酰胺(Gln)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株RAW264.7热休克蛋白(HSP)72表达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释放的影响。方法将RAW264.7细胞与含Gin(0、0.5和8mmol/L)的培养液分别进行下列处理:①共同培养165min后,加入脂多糖(LPS)刺激0、1、4、12和24h;②共同培养的同时行热应激预处理45min,370C培养2h后加入LPS刺激4h;③共同培养的同时行DON预处理,165min后加入LPS刺激4h;④两者与含LPS的培养液共同培养1h,改用含0.5mmol/L Gln和LPS的培养液继续培养4h。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TNF-α的浓度,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HSP 72蛋白表达。结果①LPS刺激后4h,RAW264.7细胞均有HSP 72表达,经8mmol/L Gln培养者较经0和0.5mmol/L Gln培养者HSP 72表达显著增加(P〈0.01),而24h时三者HSP 7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ln促进TNF-α释放,与Gln呈时间和浓度依赖关系。②热应激显著促进Gln诱导的HSP72表达(P〈0.01),抑制Gln诱导的TNF—α释放,但TNF—α释放仍随Gln浓度增加而增加。③DON预处理不影响HSP 72的表达,但显著抑制TNF—α释放(P〈0.01)。④短时间不同浓度Gln处理,与0.5和8mmol/L Gln共同培养者较与0mmol/L Gln共同培养者HSP72表达显著增加(P〈0.01);TNF—α的释放随Gln浓度增加有升高趋势,但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ln可诱导RAW264.7细胞表达HSP 72,但并不足以抑制其TNF—α释放。除诱导HSP 72表达外,Gln在脓毒症时调节机体炎症反应还可能存在其他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巴马汀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一氧化氮(NO)的分泌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作用。方法:采用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建立细胞炎症反应模型,加入不同浓度的巴马汀,采用Griess法测定NO的分泌量;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iNOS蛋白的表达。结果:巴马汀能明显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NO的分泌,以及iNOS蛋白的表达,并呈现出浓度依赖性。结论:巴马汀可通过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NO的分泌及iNOS的表达,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Tan B  Li YY  Nie YQ  DU YL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0):2140-2143
目的:观察靶向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在体外对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表达TNF-α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化学法合成针对TNF-α mRNA不同位点设计的3条siRNA序列(siRNA1~3)和1条带有荧光标记的BLOCK—IT^TM荧光Oligo(修饰的荧光标记的dsRNA,siRNA4)通过脂质体包裹后将其分别转染至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同时设立1个无任何靶基因的siRNA作为阴性对照(siRNA4)。荧光显微镜下观察siRNA的转染效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分别检测siRNA对TNF-α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内毒素刺激后6h,巨噬细胞表达TNF-α mRNA和合成分泌的TNF-α量均增加,于9~12h达高峰。利用荧光标记的Oligo观察到siRNA转染效率达72%~80%。siRNA1~4转染巨噬细胞后,siRNA2、3可见内毒素刺激的TNF-α mRNA(0.158±0.030、0.114±0.028)和TNF-α蛋白表达[(1355±348)pg/ml、(817±138)pg/m1]均明显少于未转染组[TNF-α mRNA0.294±0.147,蛋白(2104±32)pg/ml,均P〈0.05],其中siRNA3的抑制率非常显著,达61.2%(P〈0.01)。阴性对照siRNA4对细胞基因及蛋白表达无影响。结论:内毒素可刺激小鼠巨噬细胞TNF-α的合成。化学合成siRNA转染小鼠巨噬细胞能有效抑制TNF-α mRNA及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OMT))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一氧化氮(NO)释放量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LPS诱导RAW 264.7细胞建立细胞炎症反应模型。实验分组:空白对照组、LPS组(1μg/mL)、OMT组(100μmol/L)、LPS+OMT小剂量组(20μmol/L)、LPS+OMT中剂量组(50μmol/L)、LPS+OMT大剂量组(100μmol/L)。采用Griess试剂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NO释放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测定RAW 264.7细胞iNOS mRNA的表达。结果:OMT显著减少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NO的释放(P〈0.05,P〈0.01);同时减少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iNOS mRNA的表达(P〈0.05,P〈0.01)。结论:OMT可能通过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iNOS mRNA表达,减少NO的释放量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脂氧素(1ipoxin A4)对脂多糖(1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中相关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环加氧酶-2(COX-2)、前列腺素E2(PGE2)、血红素氧化酶-1(HO-1)和白介素-10(IL-10)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内在分子机制。方法:以1mg/L LPS刺激体外培养的RAW264.7细胞作为炎症模型,分别用脂氧素A4或脂氧素A4和ZnPPIX干预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24h后,收集培养上清并提取细胞总蛋白,酶联免疫法测定上清中TNF-α,IL-10和PGE2浓度,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COX-2和HO-1的蛋白表达量,分光光度计分析HO-1的活性。结果:1mg/L LPS明显诱导TNF-α,COX-2和PGE,的生成,也适度增加IL-10及HO-1的产生;脂氧素A4可抑制LPS诱导的TNF-α(P〈0.01雠LPS组),COX-2和PGE2(P〈0.01伽LPS组)的生成,却进一步增加IL-10(P〈0.01 vs LPS组)和HO-1表达量和活性(P〈0.01 vs LPS组);ZnPPIX可减弱脂氧素A。对LPS诱导TNF-α(P〈0.05 vs LPS+脂氧素A4组),COX-2和PGE2(P〈0.05 vs LPS+脂氧素A4组)的生成抑制作用,同时也下调IL-10的生成量。结论:脂氧素A4可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中致炎介质TNF-α,COX-2及PGE2的生成,同时也促进IL-10的产生,这种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上调HO-1表达和活性实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对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增殖及TNF-α、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三组:RAW264.7对照组、SEA组和细菌脂多糖(LPS)对照组。培养巨噬细胞株RAW264.7,用20μg/ml SEA分别作用巨噬细胞3、6、9、12和15 h后,荧光定量PCR检测炎症因子TNF-αmRNA和TGF-β1 mRNA的表达;倒置显微镜观察SEA作用12 h后巨噬细胞的形态;Western blot检测炎症相关蛋白TNF-α和TGF-β1的表达;MTT比色法检测SEA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SEA作用RAW264.7细胞3 h起,TNF-αmR-NA和TGF-β1 mRNA的表达逐渐增高,在第12 h时,其相对表达倍数分别达23.07±3.172和9.83±1.45,与其他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EA作用12 h巨噬细胞体积明显增大,细胞拉长且形态不规则;SEA作用巨噬细胞24、48、72 h时,A_(490)值分别与RAW264.7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与LPS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SEA作用RAW264.7细胞12 h时,TNF-α和TGF-β1蛋白表达均高于RAW264.7对照组(均P〈0.05)。结论 SEA能促进巨噬细胞的增殖并诱导TNF-α和TGF-ββ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多壁碳纳米管(MWCNT)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常规细胞培养技术培养RAW264.7巨噬细胞;用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RAW264.7巨噬细胞吞噬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大肠杆菌(FITC-tagged E.coli k-12)的情况.结果 MWCNT剂量依赖性地抑制RAW264.7细胞吞噬大肠杆菌,随着MWCNT浓度的增加,RAW264.7细胞吞噬大肠杆菌的量(用平均荧光强度表示)降低.此外,MWCNT抑制RAW264.7细胞吞噬大肠杆菌亦呈时间依赖性:用MWCNT(75 μg/ml)孵育RAW264.7细胞12h后,RAW264.7细胞吞噬大肠杆菌的量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约70.4% (P <0.01),同时参与吞噬活动的RAW264.7细胞的百分比也从对照组的98.6%降低到了92.4% (P<0.05).即使用低剂量的MWCNT(25 μg/ml)孵育RAW264.7细胞较长时间(24h)后,RAW264.7细胞吞噬大肠杆菌的量与对照组相比仍降低了约77.1% (P <0.01),同时参与吞噬活动的RAW264.7细胞的百分比也从71.2%降低到了43.4% (P <0.01).用脂多糖(LPS,10μg/ml)激活RAW264.7细胞后,其吞噬能力明显增强,而MWCNT仍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PS激活的RAW264.7细胞的吞噬能力,与LPS组相比,MWCNT(75 μg/ml)和LPS共孵育组吞噬大肠杆菌的量降低了70.9% (P <0.01).结论 MWCNT可明显抑制RAW264.7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Ima)在体外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表型的影响。【方法】RAW264.7细胞在LPS(0.1μg/mL)或/和Ima(1μmol/L,5μmol/L)处理后,通过Q-PCR方法检测细胞因子IL-1β、IL-10、CCL2、iNOS、TNF-α和Arg1的mRNA表达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iNOS蛋白表达变化以及NF-κB和MAPK信号通路活化情况;利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IL-1β、CCL2、IL-10和TNFα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LPS刺激8h后,RAW264.7细胞内的炎症指标IL-1β、CCL2、iNOS和TNF-α的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01)以及抗炎指标IL-10的mRNA水平也明显升高(P<0.001);LPS刺激24h后,细胞上清中IL-1β、IL-10、CCL2和TNF-α的蛋白水平显著上升(P<0.001),细胞内iNOS蛋白表达以及p65,p38,ERK和AKT的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和LPS组相比,Ima提前处理后,IL-1β、CCL2、iNOS和TNF-α的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1,P<0.001)而IL-10的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01),这种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Ima的预处理抑制了LPS诱导的p65,p38,ERK和AKT磷酸化。单独用Ima处理RAW264.7细胞后,细胞的功能状态未见明显的改变。【结论】伊马替尼可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表型,这种作用与抑制NF-κB和MAPK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g-LPS)对巨噬细胞中铁死亡相关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阐明铁死亡相关因子在牙周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培养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10 mg·L-1P.g-LPS 分别处理6 、12 和24 h,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2组RAW264.7细胞中长链酯酰辅酶A合成酶4(ACSL4)、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和转铁蛋白受体1(TfR1)mRNA表达水平,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2组RAW264.7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检测2组RAW264.7细胞中丙二醛(MDA)水平,亚铁离子荧光探针(FeRhonox-1)法检测2组RAW264.7细胞中亚铁离子(Fe2+)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组RAW264.7细胞中ACSL4、GPX4和TfR1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处理6、12和24 h后,实验组RAW264.7细胞中GPX4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处理12和24 h后ACSL4和TfR1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处理12和24 h后,实验组RAW264.7细胞中ACSL4和TfR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GPX4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RAW264.7细胞中ROS、MDA和Fe2+水平升高(P<0.05),且随时间增加呈上升趋势。 结论 P.g-LPS诱导下RAW264.7细胞中铁死亡相关因子ACSL4和TfR1表达水平升高,而GPX4表达水平降低,并且呈时间依赖性,提示上述铁死亡相关因子的变化可能与牙周炎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下瘀血汤药物血清对脂多糖(LPS)诱导活化后RAW 264.7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2)的影响,以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100 g/L LPS刺激RAW264.7细胞,ELISA法分别测定0.5 h,1 h,2 h,4 h,6 h,12 h细胞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选择模型时间点;生化法测定RAW264.7细胞培养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分析10%和20%的正常大鼠血清和下瘀血汤药物血清的细胞毒性;Western blot法检测RAW 264.7细胞MMP-2、MMP-9、TIMP-1、TIMP-2的蛋白表达。结果:与10%浓度的正常大鼠血清相比,10%下瘀血汤药物血清对RAW264.7细胞的无毒性作用。LPS刺激细胞培养1 h时,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含量开始增加;4 h时达到最高;6 h时开始下降。与相应时间点正常组相比,4 h、6 h模型组RAW 264.7细胞MMP-2、MMP-9、TIMP-1和TIMP-2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相应时间点模型组相比,4 h、6 h下瘀血汤药物血清组上述指标均降低,其中6 h组RAW 264.7细胞MMP-2蛋白表达、4 h与6 h细胞MMP-9、TIMP-1和TIMP-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下瘀血汤可能通过抑制枯否细胞(KCs)活化,抑制其MMP2,9/TIMP1,2的表达而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2’,5,6’,7-四羟基二氢黄酮醇(THF)对内毒素(LPS)刺激巨噬细胞ST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别检测不同浓度LPS刺激对RAW264.7细胞ST2 mRNA表达的影响及不同浓度THF对100μg/L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ST2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LPS(10、100、1000μg/L)可显著上调RAW264.7细胞ST2 mRNA的表达,依LPS浓度升高ST2 mRNA表达增强,呈剂量-效应关系;而以20~160mg/LTHF干预后,则可显著下调LPS(100μg/L)上调的ST2 mRNA表达。结论THF可在基因水平上拮抗LPS对巨噬细胞ST2 mRNA表达的诱导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