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报道1例隐匿性左外侧游离壁旁路参与的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O-AVRT), 在心室起搏下消融过程中, 冠状静脉窦A波激动顺序由冠状静脉窦远端最早突然变为近端最早, 并可诱发以心房激动顺序存在的心动过速。于右心室反复行希氏束不应期心室刺激(RS2)均未提前下一A波, 似乎不支持旁路参与, 左心室RS2证实为经第2条左侧房室旁路逆传的O-AVRT;消融成功。  相似文献   

2.
左心室穿孔是射频导管消融术的罕见并发症 ,本文报告 1例在消融左侧房室旁路过程中发生急性心包填塞 ,经外科手术证实为左心室穿孔 ,并抢救成功。供临床医生借鉴。1 病例资料患者男 ,64岁 ,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史 10余年 ,常规检查未发现其它器质性心脏病。 2 0 0 2年 1月行电生理检查及射频导管消融术 ,常规放置冠状静脉窦、希氏束和右心室电极 ,心室刺激和心动过速时室房逆传顺序一致 ,冠状静脉窦电极CS 12记录的心房激动最早 ,诊断左前侧壁房室旁路。采用主动脉逆行法 ,先后用绿把和蓝把 7Fr大头消融电极在左侧房室环标测并试…  相似文献   

3.
3条房室旁路患者临床中非常少见 ,同时合并休眠旁路者更少。本文报道 1例 3条房室旁路并休眠旁路的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 ,2 0岁。阵发性心悸病史 6年。常规检查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窦性心律心电图示预激综合征 (图 1)。射频消融术中常规放置导线电极于冠状静脉窦、右心室心尖部以及高位右心房。程序刺激后诱发顺向性和逆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以及短暂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伴旁路前传。消融导线电极经右股动脉置于二尖瓣环下 ,距冠状静脉窦口 1 5cm处标测窦性心律时AV最近 ,右心室刺激标测逆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快频率依赖性室房逆传特性左侧隐匿性房室旁道的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方法对8例心电图显示窄QRS波群心动过速的患者行电生理检查,分析房室、室房传导情况、心动过速特点、旁道定位,并行射频消融。结果8例患者均证实存在快频率依赖性室房逆传特性左侧隐匿性旁道,在较慢频率起搏右心室时旁道逆传发生阻滞,而以中等频率起搏时表现为间断旁道逆传,较快频率起搏时才表现为旁道1:1传导且均诱发了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于快频率心室刺激下标测消融靶点,消融均获成功。结论左侧隐匿性房室旁道有时可发生快频率依赖性室房逆传现象,并伴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在射频消融中需注意分辨,以免漏诊。  相似文献   

5.
报告23例存在房室结特殊逆传现象的室上速患者行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表现为室房逆传时间缩短、文氏点后移、心室逆传心房平均时间49.13±7.17ms。此时易与希氏束旁及左后间隔隐匿性旁路相混淆,并可延长标测及消融时间,影响消融效果的判定。认为右心室RS2起搏及ATP试验等有助于二者的鉴别和特殊电生理现象的辨认。  相似文献   

6.
周聊生 《山东医药》2003,43(28):53-54
房室旁路是室上性心动过速中最常见射频消融治疗的内容之一 ,目前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方法。但迄今开展的旁路射频消融术中仍存在盲目消融、不成功消融、消融后房室传导阻滞及心包填塞等问题。因此 ,规范其方法学仍十分必要。1 左侧旁路1.1 左侧旁路部位的标测 消融术前规范的电生理检查和精确的旁路定位仍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其中冠状静脉窦和希氏束导管的定位必不可少 ,这对于确定旁道是否参与心动过速、确信消融结果和避免希氏束损伤都是必要的。冠状静脉窦导管标测对左侧旁路部位的确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旁路在心室和心房的附着…  相似文献   

7.
左侧隐匿性斜行旁路的标测及消融靶点定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左侧隐匿性旁路(AP)构成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时,冠状静脉窦电极导管(CS)是极为重要的参照路标;但偶尔也会遇到二尖瓣环处消融部位CS的逆行心房波最早但放电不能阻断AP,而成功消融部位的逆行心房波反而不足最为领先的情况;有作者认为这是一种斜行AP,即AP行走的方向与房室环之间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8.
位于希氏束上、下0.5cm以内的右侧间隔旁路称为希氏束旁旁路,为避免射频消融时损伤希氏束,大头导管标测定位应在窦性心律,心室起搏及诱发心动过速三种方式以确定.消融时应密切观察体表QRS波形态及逸搏情况.需在心室起搏下消融时,确信旁路中断后应停止或间歇心室起搏,以观察逸搏情况确定是否希氏束受损.如果自然发作和诱发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均为旁路下传,心内标测为多旁路间折返,房室结构均为旁路者时测不能确认患者房室结传导是否正常,应首先消融其逆传旁路,对正传旁路消融应慎重,以避免消融后的房室传导障碍.  相似文献   

9.
依赖异丙肾上腺素逆传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4例依赖异丙肾上腺素逆传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发作情况及电生理特点。方法:对4例射频导管消融前常规电生理检查未能诱发出阵发性定性心动过速及A-H间期跳跃,亦未见旁道逆传者,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右心室刺激时发现左侧旁道逆传,并均诱发出正向型房室折返性心运过速;停止注射后,左侧旁道逆传功能消失,亦不能诱发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结果: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右心室起搏下用逆行法于二尖瓣环心室侧消融,4例均获成功;术后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下再行右心室起搏,未见旁道逆传现象。结论:部分隐匿性旁道构成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发作依赖异丙肾上腺素,射频导管消融在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及右心室起搏下进行。  相似文献   

10.
在诊断间隔隐匿性房室旁路时,希氏束逆传不应期心室早搏刺激法是目前诊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重要的标准。但行此法检查时要求有持续发作的心动过速、心动过速时的周长保持恒定、心动过速时能够标测出清晰的希氏束电位,因此有时影响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国外学者Martinez—Aiday曾提出窦性心律时分别于心尖部和心底部起搏刺激,测起搏的V波与逆传的心房A波即VA间期的方法,以诊断间隔隐匿性旁路。现就我们采用此方法诊断鉴别的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射频导管消融术心脏压塞原因、临床表现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各种心动过速是近年来心律失常治疗方法的重大进展之一 ,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技术 ,心脏压塞是其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资料和方法自 1991年 1月~ 2 0 0 3年 4月连续 4 0 0 0例射频消融术(左侧旁路 16 0 0例、右侧旁路 70 6例、房室双径路 15 94例 ,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 10 0例 ) ,其中 4例发生心脏压塞 ,女性 3例 ,男性 1例 ,3例穿孔位于左心室游离壁 ,1例位于右心室游离壁。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操作程序常规放置冠状静脉窦(CS) 10极导管 ,高位右心房、右心室心尖部 (RVA)和希氏束4极导管。经RVA快速起搏和程序刺激证实…  相似文献   

12.
经冠状静脉窦射频导管消融房室旁路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冠状静脉窦低能量射频导管消融房室旁路的适应证、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2 2例左侧房室旁路患者先经心内膜射频导管消融 ,不成功改由经冠状静脉窦标测途径。  结果 :2 2例患者全部成功 ,17例 (77.3% )成功靶点与冠状静脉分支或畸形有关。 15例有效靶点记录到振幅较大的房室旁路电位 ,其振幅于 A波和 V波之比大于 1,前传 V波和逆传 A波较心内膜标测分别提前 2 6 .1± 5 .1m s和 2 2 .5±9.2 m s。  结论 :低能量冠状静脉窦射频导管消融可以安全、有效的阻断房室旁路。  相似文献   

13.
慢径消融成功靶点在Koch三角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 ,目前多采用慢径消融法。本研究通过对慢径消融成功靶点在Koch三角的分布 ,观察组成慢径传导的细胞的主要分布区域 ,指导慢径的消融。资料和方法 患者资料  2 7例患者 ,男性 15例 ,女性12例 ,年龄 2 0~ 6 2 (41 7± 9 0 )岁。经心内电生理检查符合慢 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术前测定体重指数 (体重 /身高2 ) ,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舒张期内径。X线投照 经右侧颈内静脉插入 10极冠状静脉窦导管 ,将近端一对电极置于冠状静脉窦口处记录冠状静脉窦口处A波 ,希氏束导管以远端电极记录到清晰H波为…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阵发性心慌10余年。食管电生理检查示隐匿性左侧房室旁道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5年前曾在外院行常规射频消融失败。心内电生理检查:心动过速时冠状静脉窦(CS)处A波呈偏心传导,CS3-4至CS9-10处可见高尖的冠状静脉窦肌袖电位,CS3-4处VA融合,且A波最早,CS1-2处VA分开,且A波最晚,但大头消融电极导管于二尖瓣瓣上未标测到VA融合。后于冠状静脉窦内3.5 cm处偏心室侧(靶点为小A大V)标测到旁道电位,消融成功。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 ,57岁。因阵发性心悸 10年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心电图为窦性心律 ,心悸发作时心电图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室上速 )。入院后行体格检查 ,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等均无异常。食管起搏诱发阵发性室上速发作 ,提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予以射频消融治疗。术中常规置入高位右心房、冠状静脉窦、希氏束及右心室心尖部电极导管 ,插管过程顺利。行心内电生理检查过程中 ,给予右心室心尖部刺激时不能有效起搏 ,遂调整右心室电极导管位置 ,但在右心室多个部位均不能有效起搏。后将刺激仪输出电压由 4V增大至 6V ,才获得有效右…  相似文献   

16.
间隔旁路定位及射频消蚀的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射频消蚀间隔旁路56例。前间隔显性旁路肢导心电图δ波及主波均为正向(aVR除外),旁路距希氏束1cm左右,心内标测需准确判断希氏束位置。后间隔显性心电图Ⅰ、aVL的δ及主波正向,Ⅱ、Ⅲ、aVF负向;左后间隔V1的R/S≥1,V2呈大R波,右后间隔V1的R/S≤1。左后间隔旁路心动过速时VA为80~120ms,置冠状窦导管近极于窦口,可在中极标测到EAA,逆A中极较近、远极早10~30ms。右后间隔旁路高右房部逆A与希氏束比较提前不明显,冠状窦导管近极较中、远极早20~30ms,定位需粗标整个三尖瓣环,细标冠状窦口周1~2cm处瓣环。仔细分析旁路逆传激动顺序可以精确定位,成功消蚀。  相似文献   

17.
左室起搏对判断左侧旁道射频消融终点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左室起搏对判断左侧旁道射频消融终点的价值。 6 4例左侧旁道患者进行了常规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按消融终点不同分二组 :A组消融后显性预激以delta波消失、右室心尖部 (RVA)起搏无旁道逆传 ;隐匿性旁道以RVA起搏旁道无逆传作为成功标准。B组除了A组标准外 ,再加上左室消融电极 (ABL)直接起搏 ,如旁道也无逆传 ,则终止消融。所有患者术后随访 1个月~ 1年。结果A组 5 0例 :显性预激 17例、隐匿性旁道 33例。显性预激即刻成功消融 16例 ,因反复发作心房扑动、心房颤动而未消融 1例 ;隐匿性旁道即刻成功 31例 ,因未诱发出心动过速及导管无法到位而未消融各 1例 ,术后 1~ 35天复发 5例 ,再次消融成功。B组 14例 :9例显性预激、5例隐匿性旁道。 9例显性预激消融后ABL起搏发现 4例残存隐匿性旁道 ,巩固消融后消失。 1例隐匿性旁道RVA起搏偶尔经左侧旁道逆传 ,而ABL起搏则旁道显示逆传 ,消融成功。B组术后无复发。结果提示 :左室起搏可揭示右心室起搏不显示的左侧隐匿性旁道、对判断旁道消融是否彻底以及减少旁道消融术后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左中间隔隐匿性房室旁道消融成功提示 ,应认真做好术前准备 ,规范放置标测电极 ,当冠状窦口内外与His束之逆传A波等距时应考虑左中间隔旁道。消融时宜选 7F黄把大头电极 ,操作应轻柔高效 ,消融困难时可行冠状静脉造影。终止心动过速以置入临时起搏电极为佳 ,术后应严密监测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在左侧游离壁房室旁路(AP)射频消融中发生沿二尖瓣环心房激动顺序明显改变,且能排除多条AP和其它机制所致心动过速病例可能的电生理机制。方法 240例左侧AP患者,经逆行主动脉途径行射频消融,对在消融中发生明显心房激动顺序改变,且能排除多条AP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在240例左侧AP患者的消融中,5例(2%)出现沿二尖瓣环(冠状静脉窦电极导管)心房逆传顺序明显改变,此5例患者均为左后上AP(距冠状静脉窦口≥5.0cm,以往称为左前AP),占全部58例左后上AP消融病例的9%。尽管消融中出现沿二尖瓣环心房逆传顺序明显改变,但左后上AP仍然存在,5例均可诱发心动过速,酷似多条AP或房室结快径逆传。5例均有经主动脉逆行途径在二尖瓣环左心房侧反复消融的过程,而在消融中发生心房逆传顺序改变,5例最终消融成功靶点距冠状静脉窦口5.5~7.0cm(平均6.4cm)。结论 在左后上AP射频消融中阻滞左侧峡部(二尖瓣环和左下肺静脉之间)可以导致明显的沿二尖瓣环心房逆传顺序改变,在二尖瓣环更靠后上侧可成功消融此AP。  相似文献   

20.
右侧房室旁路导管射频消融经验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预激综合征患者进行导管射频消融,左侧房室旁路的成功率较高,右侧旁路较低。尽管影响因素很多,但通常认为主要是由于导管与右房室环心内膜组织贴靠不紧密所致,并建议选用加硬导管以提高成功率。为了探讨操作技术对右侧房室旁路消融效果的影响,我们对54例依次相续的病例进行了回顾分析。  方法 在左前斜45°透视体位上,将三尖瓣环分为从瓣环顶点到希氏束的前间隔、从希氏束到冠状静脉窦口的中间隔、从冠状静脉窦口到瓣环底部的后间隔和从瓣环底部到顶点的游离壁。先用大头导管从瓣环顶点开始顺时针或逆时针标测1周,确定旁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