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总结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切除脑桥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脑桥海绵状血管畸形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颞下经小脑幕入路手术切除病灶。采用常规马蹄形切口15例,耳前弧形切口8例。结果全切除21例,近全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术前面瘫、眼肌协同性运动障碍完全恢复,无新出现的面瘫,术后出现一过性语言障碍5例。GOS评分:恢复良好21例,重度病残2例。结论颞下经小脑幕入路能够充分显露并切除脑桥海绵状血管畸形,同时可避免出现面瘫等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方法、疗效、手术指征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均选择内镜下经鼻入路。结果 SimpsonⅠ级切除5例,SimpsonⅣ级切除1例。术后视力减退改善4例,加重1例;视野障碍改善1例,无变化4例;视力视野术后未查1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2例,暂时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1例,死亡1例。随访5例,时间6个月~3年,经MRI复查肿瘤均无复发。结论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是鞍结节脑膜瘤外科治疗方法之一,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及可达SimpsonⅠ级切除的优点。但本方法并不适合所有鞍结节脑膜瘤,需有严格的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3.
经脉络裂入路切除三脑室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经脉络裂入路处理三脑室病变8例,并介绍了手术方法。该入路的优点是:(1)脉络裂系侧脑室壁最薄弱的部位,经此甚易进入三脑室;(2)不切断穹窿,术后无记忆缺失之虞;(3)显露好,特别适用于三脑室中部,也适用于三脑室前部或后部病变。作者认为,对三脑室前中部病变,可分别通过脉络裂和室间孔这一“8”字形入路处理,而无需将二者之间的室间孔后缘切开,从而避免了结扎切断丘纹静脉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4.
2010-06—2012-06我院对128例自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经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清除血肿,现将两种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对比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临床资料回顾分析2010-06—2012-06入住我科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128例患者,术前行急诊颅脑CT扫描明确诊断,男74例,女54例;年龄33~74岁,平均49.1岁。2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及年龄分布、术前意识状态(按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量计算以术前急诊CT为依据,按照多田公式(血肿体积V=长径L×宽径W×层厚S×1/2)简易计算血肿体积,其中侧裂入路组血肿体积45~90mL,平均(63.8±14.5)mL;颞部  相似文献   

5.
采用改进的 Al-Mefty 颧颞入路进行了3例海绵窦内肿瘤及1例颈2~3颈内动脉瘤切除。该手术方法的要点是截断颧弓,切断喙突使颞肌向上翻起并形成低位颞部骨窗。由于暴露良好,术时只需轻轻抬起颞叶即可获得良好的暴露。3例肿瘤中,1例行肿瘤完整摘除,2例行分块全切除;术后1例外展神经麻痹消失,1例眼外肌麻痹好转,1例无变化。动脉瘤患者行瘤颈夹闭及动脉瘤体切除,术后曾有短暂的病变对侧肢体乏力,数日恢复,眼外肌麻痹同术前。4例病人均于术后短期内恢复原来工作或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6.
内镜的引入使得经鼻腔入路手术的适应症得到了极大的扩展。目前,内镜经鼻腔入路已可用于前颅底、鞍上、海绵窦、斜坡等部位病变的治疗,且严格把握适应症,能够取得比开颅手术或显微镜下经鼻腔手术更高的全切率和更低的并发症率。器械的改进和计算机术中导航、彩色超声多普勒等技术的应用,使手术的安全性得到了极大提高。术后颅底的修补是该入路进一步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目前倾向于使用多层材料进行修补。内镜经鼻腔入路治疗颅底中线区肿瘤今后必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经翼点外侧裂入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对象与方法 2004年2月~10月,我们对23例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采用经翼点小骨窗外侧裂入路治疗,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49~70岁,平均59.1岁。高血压病史1~20年,平均10.2年。入院时血压均增高,平均收缩压183mmHg,平均舒张压119mmHg。出血至入院时间〈7h15例,7~12h7例,12~24h1例。急诊CT示左侧基底核区出血10例,右侧13例;其中内囊型15例,外囊型5例,混合型3例;同时破入脑室7例。按多田公式计算,出血量30~59ml 4例,60~99ml17例,≥100ml2例。GCS评分8分以上6例,8分以下17例。不完全偏瘫4例,完全偏瘫19例;伴单侧瞳孔散大3例。  相似文献   

8.
介绍最近在Neurosurgery杂志(http://www.neurosurgery-online.com/)上发表的一些关于内窥镜经鼻蝶窦入路的新进展,主要包括脑脊液漏修补及鞍底重建、导航系统及经蝶窦手术范围的扩展。1脑脊液漏修补及鞍底重建Cappabianca等[1]回顾了连续170例病人的蝶鞍修补的指征及修补方法。发现仅27.6%(47/170)的内窥镜经蝶手术病人需要蝶鞍重建,其中修补指征主要是术中脑脊液漏(14.1%)。术后有4例发生脑脊液漏,其中3例经过手术治疗、1例经过腰大池引流治愈。在经蝶窦手术过程中发现脑脊液漏,通常用自体脂肪、筋膜或肌肉组织进行鞍底重建,美国学者Kel…  相似文献   

9.
翼点入路为神经外科常用手术入路之一,也是我们近年来处理前、中颅窝病变的主要手术入路。但该入路在分离皮瓣时可有30%同侧面神经颞支损伤。我们遇到3例报告如下。 病例报告 例1男,55岁。因视力下降2月于96年3月7日入院。查体无面神经功能障碍。CT扫描示:垂体腺瘤。3月19日行开颅垂体瘤切除术。取右侧翼点入路皮肤弧形切口,帽状腱膜下解剖分离皮瓣,向颞下翻开肌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脊髓背根入髓区切开术治疗脊髓和马尾神经损伤后慢性疼痛之疗效。方法 采用脊髓背根入髓区切开术治疗2例脊髓和马尾神经损伤后慢性疼痛患者,观察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术后2周时1例症状明显减轻但仍需口服卡马西平(300 mg/d)、1例症状完全消失且随访3年6个月未出现疼痛,术后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脊髓背根入髓区切开术是治疗脊髓和马尾神经损伤后慢性疼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颅脑术后表皮葡萄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颅脑术后表皮葡萄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细菌耐药性特点,探讨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收集1999年8月至2007年8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颅脑术后脑脊液培养证实表皮葡萄球菌生长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887例颅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表皮葡萄球菌感染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2~72岁,平均37.5岁.颅内肿瘤手术4660例,术后感染10例;脑外伤手术787例,术后感染5例;颅内置管性手术577例,术后感染10例(脑室体外引流和脑脊液分流,其中2例为合并脑肿瘤患者);颅内其他手术863例,术后感染4例,其发生率分别为0.21%、0.64%、1.73%、0.46%.置管性手术组与其他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总体检出率为70.4%,未有耐万古霉素菌株出现.结论 表皮葡萄球菌是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且耐药性逐年增强.其感染好发于颅内置管性手术及污染手术,万古霉素是治疗的首选药物.术前预防性用药疗效不确切,严格无菌术是重要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初步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伴慢性疼痛的发生与分布情况、与疾病发展的关系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113例原发性PD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简易疼痛量表(BPI)、统一PD评分量表(UPDRS)、Hoehn-Yahr(H-Y)分期、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等评估.将患者分为无疼痛组、PD相关慢性疼痛组及非PD相关慢性疼痛组,其中PD相关慢性疼痛组再分为直接相关组和间接相关组.对各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PD相关慢性疼痛的发生率为42.5%(48/113).与无疼痛组相比,PD相关慢性疼痛组患者的起病早、病程长,且UPDRS Ⅲ评分、H-Y分期、HRSD、HAMA分值以及左旋多巴剂量均高于无疼痛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D相关慢性疼痛组患者与非PD相关慢性疼痛组相比,其起病年龄(57.4±9.6与65.9±8.7,t=-2.596,P=0.012)、HRSD(12.9±7.9与8.7±3.7,t=2.605,P=0.014)以及疼痛强度VAS(61.6±25.9与38.0±30.1,U=-2.290,P=0.0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PD直接疼痛及间接疼痛相关组的BPI 7项指标进行比较,除行走与交流能力外,其余5项指标的分值在直接相关组更高,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疼痛在PD患者中很普遍,其中绝大多数为PD相关慢性疼痛,患者起病早且生活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冠状切口经额下入路患者术后眶上神经痛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并探讨有效的术中神经保护策略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照组为132例择期行常规冠状切口额下入路的神经外科患者,排除切口局部疼痛后记录眶上神经痛的发生时间、程度和性质,同时探讨药物和神经阻滞的治疗效果;神经保护组为27例采用改良皮下分离技术的冠状切口开颅患者,术后亦观察眶上神经痛的发生.结果 对照组术后发生眶上神经痛13例(9.8%),除1例药物治疗有效外,其余12例经神经阻滞治疗后治愈;眶上神经痛出现于术后第3-4天,呈持续性伴阵发性加重,向同侧额部、顶部、颞部或眶周放散,查体眶上切迹处压痛明显.神经保护组无术后眶上神经痛发生.结论 冠状切口经额下入路患者术后出现头痛时应注意鉴别眶上神经痛,一旦确诊应行以神经阻滞为主的综合治疗.同时改良的皮下分离技术可以有效防止术后眶上神经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开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神经肿瘤六病房行择期手术后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占同期择期手术患者的0.6%(22/3667)。根据切口愈合不良的累及范围和有无皮肤缺损进行分组,分别为切口愈合不良但无皮肤缺损组(A1组)、切口愈合不良伴脑脊液漏但无皮肤缺损组(A2组)、切口愈合不良且存在皮肤缺损组(B组)、复杂切口愈合不良伴骨髓炎组(C组)、复杂切口愈合不良伴骨髓炎以及硬膜外积脓或脑脓肿组(D组)。A1和A2组给予探查切口并一期缝合;B组给予切口换药并二期缝合;C组和D组给予清创、去骨瓣后缝合切口。定期通过电话或门诊复查的方式随访患者切口愈合情况。结果22例患者中,A1组7例,A2组7例,B组4例,C组1例,D组3例。22例患者中,D组1例复发颅咽管瘤患者因继发皮下积脓、脑脓肿死亡,余21例患者均完成3~60个月的临床随访。A2组1例经枕下远外侧开颅术后患者脑脊液漏持续2个月,因脑积水在外院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至末次随访,21例患者的切口全部愈合,中位愈合时间为14 d(7~42 d)。结论对开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根据切口的累及范围和有无皮肤缺损进行个体化治疗,总体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开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神经肿瘤六病房行择期手术后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占同期择期手术患者的0.6%(22/3667)。根据切口愈合不良的累及范围和有无皮肤缺损进行分组,分别为切口愈合不良但无皮肤缺损组(A1组)、切口愈合不良伴脑脊液漏但无皮肤缺损组(A2组)、切口愈合不良且存在皮肤缺损组(B组)、复杂切口愈合不良伴骨髓炎组(C组)、复杂切口愈合不良伴骨髓炎以及硬膜外积脓或脑脓肿组(D组)。A1和A2组给予探查切口并一期缝合;B组给予切口换药并二期缝合;C组和D组给予清创、去骨瓣后缝合切口。定期通过电话或门诊复查的方式随访患者切口愈合情况。结果22例患者中,A1组7例,A2组7例,B组4例,C组1例,D组3例。22例患者中,D组1例复发颅咽管瘤患者因继发皮下积脓、脑脓肿死亡,余21例患者均完成3~60个月的临床随访。A2组1例经枕下远外侧开颅术后患者脑脊液漏持续2个月,因脑积水在外院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至末次随访,21例患者的切口全部愈合,中位愈合时间为14 d(7~42 d)。结论对开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根据切口的累及范围和有无皮肤缺损进行个体化治疗,总体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6.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加血肿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5年5月至2005年2月对经头颅CT证实、血肿定位后的82例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在24-28h内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加血肿腔置管引流术治疗,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In an acute environment pain has potential protective benefits. However when pain becomes chronic this protective effect is lost and the pain becomes an encumbrance. Previously unheralded substances are being investigated in an attempt to alleviate the burden of living with chronic pain. Oxytocin, a neuropeptide hormone, is one prospective pharmacotherapeutic agent gaining popularity. Oxytocin has the potential to modulate the pain experience due to its ubiquitous involvement in central and peripheral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and thus offers promise as a therapeutic agent. In this review, we discuss previous effective applications of oxytocin in pain-free clinical populations and its potential use in the modulation of pain experience. We also address the slowly growing body of literature investigat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oxytocin in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ly induced pain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mechanisms of its reported analgesic actions. We conclude that oxytocin offers a potential novel avenue for modulating the experience of pain, and that further research into this area is required to map its therapeutic benefit.  相似文献   

18.
神经病理性疼痛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周围和(或)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和(或)继发性损害、功能障碍或短暂性功能紊乱引起的疼痛,称为神经病理性疼痛,表现为以痛觉过敏、异常性疼痛和自发性疼痛为特点的综合征。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外科治疗经历了较长的发展过程,在疼痛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关于神经病理性疼痛外科治疗研究进展,当前主要外科治疗手术技术(神经调控技术、神经损毁术及神经减压术等)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起源于颞叶后外侧皮质癫痫的临床特征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例起源于颞叶后外侧皮质癫痫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致痫灶切除术,分析起源于该部位癫痫的临床特征,观察手术疗效。结果10例患者平均起病年龄为(14.0±7.6)岁,平均手术年龄为(18.8±6.0)岁,癫痫平均病程为(5.1±3.3)年。所有患者MRI检查病灶均为阳性。发作症状学中,4例患者有自动症表现,包括口咽部自动症和双上肢摸索症状,其中3例出现在发作早期;6例患者表现为偏转发作,均出现于发作早期,其中4例偏转方向与病灶侧别一致。致痫灶切除术后,2例患者术后1个月偶尔出现癫痫发作,3个月后完全消失;所有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8.6±5.3)个月,癫痫发作均完全消失(国际抗癫痫联盟分级1级)。结论偏转发作是起源于颞叶后外侧皮质癫痫患者的常见发作症状,部分患者也可出现颞叶内侧癫痫发作表现。临床诊断需要结合症状学、电生理学及影像学综合评估,单纯病灶切除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