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效果,探讨最佳麻醉方法。方法选择单胎足月剖宫孕妇8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43例)与观察组(n=43例)。对照组采取硬膜外麻醉方式,观察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方式,比较两组孕妇术中情况、麻醉效果及术后不良情况。结果两组孕妇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和术中辅助用药例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效果优秀与较差例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体上优于对照组;术后不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法,可显著提高麻醉效果,且不增加术后产妇的不良情况,安全可靠,适合在剖宫产术中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和硬膜外麻醉(EA)在剖宫产术中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把我院2004年12月~2005年5月所行的400例剖宫产随机分成两组:A组用CSEA,B组用EA。观察新生儿出生时、1min、5min、10rain Apgar评分。结果 A组与B组在新生儿出生时、1min Apgar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CSEA可快速解除胎儿宫内窘迫状况,减轻对新生儿的影响,可视为急诊剖宫产首选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肾移植术患者连续腰麻(CSA)的效果。方法择期肾移植术患者24例,ASAⅢ级,随机分为3组(n=8),DCEA组:L1-2与L3-4间隙硬膜外穿刺,注入2%利多卡因试验剂量5ml,初始剂量10—20ml(0.75%布比卡因+2%利多卡因,1:1混合液);CSEA组:L1-2间隙硬膜外穿刺,L3.4间隙经硬膜外针行腰麻穿刺,注入重比重0.5%布比卡因10~13mg,调节体位和硬膜外给药量(0.75%布比卡因+2%利多卡因,1:1混合液);CSA组:L3.4间隙经硬膜外针行腰麻穿刺,注入重比重0.5%布比卡因10~13mg,根据阻滞平面给药2—4mg,次。3组目标阻滞平面k,记录入手术室后(基础值)和首剂量局麻药注入后1、5、10、15minSP、DP、MAP、HR。于麻醉前(T1)、移植肾植入髂窝后即刻(T2)、手术结束(T3)测血糖;记录开始注入局麻药至出现满意阻滞平面的时间、肌松程度、肾脏植入髂窝后患者不适感和局麻药总量。结果与CSEA组比较,阻滞平面达T6时间DCEA组延长(P〈0.05),局麻药总量DCEA组增多,CSA组减少(P〈0.05)。3组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效应及肌松程度CSA组优于DCEA组和CSEA组。结论与硬膜外阻滞和脊椎.硬膜外联合阻滞相比,肾移植术患者连续腰麻产生较好的镇痛、肌松效果,且局麻药用量较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对剖宫产母婴肾素-血管紧张素-醋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方法 将60例ASA Ⅰ级行择期剖宫产的健康产妇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EA组,n=30)和CSEA组(n=30)。分别于注射局麻药前(T0)、切皮后即刻(T1)、胎儿晚出后即刻(T2)、术毕即刻(T3)和术后24h(T4)取母体静脉血和胎儿娩出后胎儿脐动、静脉血测定血清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醛固酮(ALD)浓度;评定麻醉效果,记录痛觉阻滞平面达T7水平的时间,注射局麻药至胎儿娩出时间(I-DI)及新生儿娩出1min、5min的Apgar评分。结果 两组术中SP、DP、HR、SpO2的变化及新生儿娩出1min、5min的Apgar评分。结果 两组术中SP、DP、HR、SpO2的变化及新生儿娩出1min、5min的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EA组相比,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缩短(P<0.01)。两组母体于T1、T2、T4的PRA、AT-Ⅱ、ALD值均比T0、T3值明显降低(P<0.01),胎儿脐动、静脉血中三者值差异不明显,但明显低于母体T0、T3值(P<0.01)。结论 CSEA用于剖宫产手术时,只要运用得当,不会对母婴AAS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罗比卡因用于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0  
目的:比较长效局麻药罗比卡因应用于单侧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和硬外麻醉时临床麻醉起效和恢复时间、术后镇痛效果及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34例临床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NER,n=17)和硬膜外麻醉(EPI,n=17)两组,分别施行单侧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和硬膜外麻醉。NER组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刺激器电流频率2Hz,起始强度1-2mA,正确定位后两点分别给予0.5%罗比卡因20-30ml;EPI组则选择L2-3或L3-4间隙行硬膜外麻醉,予0.75%罗比卡因15-20ml。记录麻醉前,手术开始,手术开始后15、30、45、60分钟,术后1小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以及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及恢复时间、镇痛维持时间及效果(术后1、4小时VAS评分)、局麻药和辅助药物用量、术中输液量、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手术开始后15分钟,EPI组病人DBP降低明显(P<0.05),随后30、45、60分别及术后1小时EPI组病人SBP、DBP均明显低于NER组;NER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均小于EPI组(P<0.05),EPI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恢复较NER组快(P<0.05);NER组罗比卡因平均用量大于EPI组(P<0.05)。NER组术后镇痛维持时间明显长于EPI组(P<0.05)。结论:应用罗比卡因在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下行外周神经阻滞,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小,麻醉起效快,术后镇痛维持时间长,术后对病人的活动能力限制少,是外周神经阻滞较为适宜的局麻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单纯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以及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本院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67例,分为硬膜外麻醉组(EA组)31例和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36例。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及相关麻醉指标,产妇入室时(T0)、手术开始时(T1)、胎儿剖出时(T2)、手术结束时(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IS),以及新生儿娩出后1、5分钟的Apgar评分。结果 CSEA组的麻醉优良率为100%,明显高于EA组(P<0.05);CSEA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至手术开始时间及麻醉平面达T6时间明显短于EA组(P<0.05),痛觉恢复时间明显长于EA组(P<0.05);两组产妇入室时、手术开始时、胎儿剖出时及手术结束时的HR、MAP及BIS值及两组新生儿娩出后1分钟、5分钟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优于单纯硬膜外麻醉,且能维持产妇生命体征平稳,对胎儿呼吸无抑制作用,是较为理想的剖宫产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术要求麻醉诱导迅速,效果确切,肌松好,镇痛完善,药物对胎儿影响小,目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以一种新型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术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观察小剂量等比重的布比卡因CSEA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并与硬膜外麻醉(EA)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EA)和腰-硬联合麻醉(CSEA)用于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无麻醉禁忌证的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EA组和CSEA组,比较2组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注射局麻药开始到胎儿娩出的时间(I-D).腹肌松驰优等率以及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的Apgar评分的差异.结果 CSE...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氯普鲁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芬太尼的硬膜外腔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剖宫产手术产妇1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A组为对照组,硬膜外腔注射单纯的3%氯普鲁卡因;B组在硬膜外腔注射3%氯普鲁卡因加入芬太尼1.5μg/ml复合液;C组在硬膜外腔注射3%氯普鲁卡因加入芬太尼2.0μg/ml复合液;D组在硬膜外腔注射3%氯普鲁卡因加入芬太民2.5μ/ml复合液。分别观察和记绿阻滞起效时间、阻滞持续时间、麻醉效果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A组的阻滞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C、D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麻醉效果在A组,优者占40%,良占60%:在B组优占60%,良占36%,差占4%;在C组优占92%,良占8%;在D组优占96%,良占4%。四组新生儿娩出后Apgar 5min评分均大于7分.未见新生儿窒息。结论:氯普鲁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的硬膜外腔麻醉,阻滞起效时间缩短,阻滞作用时间延长,麻醉效果增强,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CEA)和腰硬联合麻醉(CSEA)用于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旨在选择一种最为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随机选择无麻醉禁忌证的剖宫产手术病人200例,随机平分为CEA组和CSEA组.术中监测BP、HR、SpO2、ECG和手术牵拉反应,比较麻醉显效时间、阻滞效果、血压变化、不良反应、同时观察新生儿评分.结果:两组新生儿Imin、5min的Apgar评分均>8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麻醉起效时间差异有显著性,阻滞效果Ⅱ组明显优于Ⅰ组(P<0.05),两组麻醉平面上界差异无显著性;CSEA组低血压的发生率为25%高于CEA组13.3%(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确切,起效快,肌肉松驰好,对新生儿无影响.腰硬联合麻醉更能满足手术的各方面求,是剖宫产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腰-硬联合麻醉在80岁以上高危老年病人骨科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5  
目的 评价布比卡因等比重液腰-硬联合麻醉用于80岁以上高危老年骨科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180例ASAⅢ或Ⅳ级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病人,年龄80~100(86±12)岁,随机均分为硬膜外组(EA组)、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全麻组(GA组),分别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腰麻加硬膜外麻醉和七氟醚丙泊酚静吸复合全麻.术中输液按8~10ml·kg-1·h-1输注明胶和复方乳酸钠(1 :1),出血量大于400ml,酌情输红细胞悬液和血浆.观察EA组和CSEA组局麻药用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平面、阻滞完善时间、痛觉恢复时间及改良Bromage评分.同时观察三组的麻醉效果、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恢复、不良反应.结果 CSEA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明显快于EA组(P<0.05或P<0.01).下肢改良Bromage评分CSEA组优于EA组(P<0.05或P<0.01).CSEA组和GA组麻醉效果优于EA组(P<0.05).EA组和CSEA组术后镇痛效果优于GA组.GA组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大于EA组和CSEA组(P<0.05).术后恢复及不良反应EA组和CSEA组少于GA组.结论 只要控制好麻醉平面,术中精心管理,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高危病人骨科手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腰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子宫切术中的效果,并与硬膜外麻醉作比较。方法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作子宫切除100例(称CSEA组)。硬膜外麻醉作子宫切除100例(称EA组),两组作效果比较研究。CSEA组的麻醉方法是:患者左侧卧位,选择L2~3或L3~4间隙,用16号硬膜外穿刺针,待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用G25腰椎穿刺针,通过硬膜外穿刺针达蛛网膜下腔,见脑脊液流出后注入1∶1∶1混合液2.5ml,向硬膜外头端置管3~4cm,患者平卧,若10min后麻醉平面低于T8,再向硬膜外导管追加2%利多卡因3~5ml。在100例施行硬膜外麻醉的病例中,经L1~2或L2~3穿刺,头端置管,用2%利多卡因10ml+0.75%布比卡因10ml,混合后,分次注入。结果两组比较;CSEA组用药量显著减少(P<0.05),麻醉起效时间和麻醉作用完全时间显著缩短(P<0.05)表1。麻醉效果比较;CSEA组麻醉效果比EA组好,但术中低血压亦高于EA组。结论CSEA组的优点是:起效快、作用完善、肌松好、无内脏牵拉痛、用药少、可任意延长手术时间和术后镇痛,可以推广应用。其缺点是术中可产生低血压、呕吐和术后头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次全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4年2月,在本院进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的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腰-硬联合麻醉(CESA)组33例患者,硬膜外麻醉(EA)组33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牵拉反应、低血压及辅助用药的发生率,以及麻醉起效时间、痛觉完全消失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效果。结果 E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8%(26/33),CSEA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20/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83,P〉0.05)。CSEA组的麻醉起效时间、痛觉完全消失时间及手术时间均显著性低于EA组(P值均〈0.05)。EA组麻醉优患者20例,占60.6%显著性低于CSEA组的87.9%(29/33)(χ^2=6.418,P〈0.05),EA组的麻醉优良率为81.8%(27/33)显著性低于CSEA组的100%(33/33)(χ^2=6.600,P〈0.05)。结论与硬膜外麻醉(EA)相比,腰-硬联合麻醉(CESA)麻醉效果确切,可作为子宫次全切除术的首选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在经皮穿刺^125Ⅰ植入治疗前列Ⅱ腺癌中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 手术患者40例,年龄58~81岁,平均73.5岁,ASAⅡ~Ⅳ级。随机分为CSEA组(A组)和EA组(B组),每组20例,A组蛛网膜下隙注入布比卡因7.5mg,平卧测麻醉平面,在硬膜外逐加2%利多卡因达麻醉平面T8,B组常规用药麻醉平面达T8。结果 A组麻醉起效快,麻醉效果满意,无牵拉痛,BP平稳;B组有8例(40%)患者出现麻醉阻滞不全及牵拉痛,血压下降≥30%。结论 CSEA术中麻醉效果满意,用药量小,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是老年患者首选的麻醉方法之~,尤其在经皮穿刺植入^125 Ⅰ治疗前列腺癌方面便于操作。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不同麻醉方法对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在硬膜外麻醉和全麻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的变化。方法将40例拟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全麻(GA)组和硬膜外(EA)组,每组20例,监测麻醉前、气腹前10min、气腹后及放气后5min各时点血浆NE、E浓度。结果EA组术中各时点NE浓度无明显变化,气腹前及气腹后E明显增高(P〈0.05),术毕基本恢复(P〉0.05);GA组气腹后NE和E均明显增高(P〈0.05),术毕E仍未恢复(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术中均存在明显应激反应,硬膜外麻醉下施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应激反应较全麻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和单纯全麻下胃癌根治术中血糖、部分糖代谢激素和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方法 30例选择性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G+E)和单纯全麻(G)两组,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手术前、切皮后30、60、90、120、150和180min、拔管后10min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皮质醇和白细胞介素6的浓度。结果 术中G+E组血糖升高迟于G组,但两组均于拔管后10min达高峰(P<0.01);整个术程血糖水平仅于切皮后60minG+3组低于G组(P<0.05)。血皮质醇升高G+E组也较G组迟,切皮后180min时两组均达高峰(P<0.01),拔管后10min时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术前水平(P<0.05);皮质醇升高幅度于切皮后30minG+3组比G组小(P<0.05);胰高血糖素和白细胞介素6在两组均于切皮后90min时明显升高,于拔管于10min时达高峰,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术中胰岛素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血糖与胰高血糖素和IL-6密切相关(r=0.72和0.63,P<0.01);白介素6与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5和0.44(P<0.05或0.01),与胰岛素变化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对胃癌根治术程早期的伤害性刺激消除效果比单纯全麻好,但术程后期均不能消除由IL-6等体液介质介导的应激性内分泌和代谢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儿外手术中应用丙泊酚靶控麻醉复合单次硬膜外麻醉的过程,并与氯胺酮全麻相比较,评价丙泊酚靶控加单次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儿外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拟施手术年龄2~12岁的患儿42例,随机分为两组:K组(n=21)为氯胺酮组,P组(n=21)为单次硬膜外加丙泊酚靶控输注组,观察两组基础麻醉后入室时R、切皮时T0、结束时T2各时点患儿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术中肢动挣扎、肌松满意度、苏醒时间、苏醒延迟等指标。结果K组SBP、DBP、HR在T1、T2与T0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P组SBP、DBP无明显改变,但在T1、T2均较K组低(P〈0.05),P组HR在T1、T2较T0降低(P〈0.05),较K组同时点显著降低(P〈0.01)。P组肢动挣扎例数明显少于K组(P〈0.01),肌松满意度好于K组(P〈0.05),苏醒时间明显缩短(P〈0.01),苏醒延迟等指标明显少于K组(P〈0.01)。结论单次硬膜外加丙泊酚靶控用于儿外手术麻醉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小,具有麻醉效果好、术后苏醒快、安全可靠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适合胰肾联合移植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 选择30例胰肾联合移植的患者,根据其术中麻醉方法分为硬膜外阻滞复合持续静脉镇静麻醉(EA组)和静脉输注联合吸入复合全身麻醉(GA组),每组15例。观察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液体出入量、以及血管活性药、葡萄糖和胰岛素的用量,监测术中的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动脉血气和血糖水平,术后观察移植物功能和肺部并发症。结果 胰肾联合移植术中,EA组胰岛素用量较GA组少,但其葡萄糖及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较GA组多(P〈0.05);EA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大,与G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A组术后有5例患者发现明显的肺部并发症,GA组有8例。EA组有8例患者术后1d内使用胰岛素,而GA组仅有4例。结论 胰肾联合移植手术中选择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镇静麻醉,可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有利于胰腺功能的恢复,但须注意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扩容治疗对老年患者血液动力学和血管外肺水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目的 探讨术前扩容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外肺水的影响。方法 40例ASAⅠ~Ⅱ级的老年择期肝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术前扩容组(A 组,n=20)和非扩容组(B组,n=20),均选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诱导前1.5h,A组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液20ml/kg,羟乙基淀粉氯化钠(6%HES)10ml/kg,B组输注8-10mg/kg乳酸钠林格液。两组全麻诱导前经硬膜外导管内注入0.5%布比卡因4ml,待阻滞平面确切后静脉诱导。采用PiCCO监护仪连续监测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脏指数(CI)、周围血管阻力(SVR)、胸内血管容量(ITBV)和血管外肺水(EVLW)。结果 硬膜外麻醉后,两组的MAP、HR和CI无显著性改变(P>0.05),而SVR则降低(P<0.05),B组的EVLW和ITBV显著减少(P<0.05),A组扩容后,EVLW和ITBV无显著性改变(P>0.05);气管插管前后,A组的MAP、HR、CI、SV和SVR与基础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B组的上述指标则明显降低(P<0.05)。手术结束时,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和血管外肺水无差异(P>0.05),与基础值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术前扩容有利于维持麻醉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术前增加的液体量,并未造成术中和术后血管外肺水的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患者髋部骨科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70岁以上ASAⅡ~Ⅲ级的高龄髋部骨科手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和对照组硬膜外麻醉组(CEA)。观察术中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麻醉阻滞效果、药物不良反应、术后并发症和患者安全程度等。结果 CSEA组血压、心率、氧饱和度、心电图和呼吸变化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最高感觉平面出现时间明显快于CEA组(P〈0.05),CSEA组麻醉满意率100%,明显高于CEA组75%(P〈0.05)。结论 CSEA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高龄髋部骨科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