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病毒性心肌炎是青壮年较常见的心肌疾病 ,也是儿童和健康青年猝死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对心肌炎研究较多并受到高度重视[1] 。作为临床医生 ,对心肌炎能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对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十分重要。1 病因许多病毒均可引起心肌炎。世界卫生组织监测研究报告显示 ,柯萨奇病毒在人群中感染最为常见。在新生儿、儿童突发死亡病例中 ,2 0 %为病毒性心肌炎所致。病毒性心肌炎在新生儿、儿童中的发病率为 36 0 / 10万 ,病死率为8% [5] 。2 发病机制病毒进入咽部大量繁殖后进入血中引起病毒血症。由血流进入心脏毛细血管侵入心肌纤维繁…  相似文献   

2.
张寄南  马文珠 《江苏医药》2000,26(10):750-750
1999年 8月 ,全国心血管有关专家及医师们在江苏省召开了“全国心肌炎、心肌病学术研讨会”。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依据病毒性心肌炎 (VMC)基础和临床研究资料 ,经过充分讨论 ,提出并通过了“成人急性VMC诊断参考标准”[1] ,今后发表有关VMC的文章 ,均须依此标准诊断的病例方能被接受。由此 ,临床心血管病医师尤其是基层医院同仁在诊断急性VMC时 ,有了可参照的标准。病原诊断 :成人急性VMC最多由柯萨奇病毒、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流感病毒及肝炎病毒侵犯心肌引起。近年发现数种病毒侵犯心肌的证据 ,从活检或尸检心肌、心包…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发的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上易被忽视和误治,已有引起心脏各种并发症的报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此,对本病的预防和规范化治疗工作已经引起世界医学界的重视。中医中药对病毒感染性疾病尤其是慢性期的治疗有良好疗效,并在病毒性心肌炎的防治工作中取得了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4.
1 病因和发病的情况 新生儿病毒性心肌炎可由多种病毒引起,1956年首次报道了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以后文献陆续报道了柯萨奇病毒B3、B4、Bc型,巨细胞包涵体、风疹及水痘等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引起心肌炎的病毒感染,可发生在宫内、产时或产后,孕妇宫内感染时,病毒可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于出生3至4天内发病;产时感染多由于吸入阴道内含病毒的分泌物,于出生一周许发病,多由新生儿接触母亲、婴儿室工作人员等途径感染,引起心肌炎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5.
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及分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及分型进行探讨,以冀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喜进  朱魁宇 《河北医药》1990,12(6):352-354
病毒侵犯心肌引起细胞变性、坏死和间质炎症称为病毒性心肌炎。轻者可无临床症状,重着可呈爆发经过,甚至猝死,一些不明原因的心肌病和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有些可能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慢性阶段或后遗症。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本病预后转归有着重要意义。病因及发病机理近年来由于病毒学及免疫学的迅速发展,通过大量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证明多种病毒可引起心肌炎。早在1952年,在死于心肌炎婴儿的心脏中分离到柯萨奇病毒后,出现了许多婴儿患柯萨奇 B 组病毒心肌炎的报道。1956年出现了柯萨奇病毒引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分析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80例,对其临床诊断、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患者中治愈49例(61.25%);显效23例(28.75%);有效7例(8.75%);无效1例(1.25%);总有效率98.75%。治疗后各种心电图异常表现均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心理及生理压力。  相似文献   

9.
10.
黄希正 《河北医药》1998,20(4):220-221
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国内已有统一标准[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研讨会组委会,临床心血管杂志 1995;11(6):325]。本病大多数是由肠道病毒感染(主要是柯萨奇病毒B_(1~6)),近年来本市大力开展了柯萨奇B病毒抗体测定,所以得到确诊的病例有增加趋势,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理改变主要是心肌细胞坏死、炎性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浸润和心肌细胞退行性变三种改变,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则纤维化逐渐增多。因此病毒性心肌炎的急性期治疗主要是应用自由基清除剂维生素C静脉注射为主,而抗病毒药物治疗则疗效很小(因为抗病毒药物多不能进入细胞内)。急性期应尽早卧床休息,但对康复治疗很少提及,本文目的旨在介绍本病的规范治疗及康复便于临床医师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哈医大微生物教研室提供的CBV试剂盒,对三江地区1994-08~1996-08月1530例疑诊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进行检测,结果为成人阳性率47.1%,患儿阳性率42.2%,与国内外报道相似,这为临床早期快速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齐建立 《河北医药》1999,21(1):32-33
病毒性心肌炎的防治至今尚无十分有效的措施。现将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在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抗炎药非甾体类抗炎药曾经验性地应用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经研究动物模型证示,疾病早期使用吲哚美辛、水杨酸钠、布洛芬会加重病情;后期应用未加重病变,但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88例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及实验组(n=44),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27%(P<0.05);实验组的心肌酶水平为(9.0±7.8)U/L,对照组的心肌酶水平为(16.3±9.5)U/L(P<0.05);实验组轮状病毒转阴率为77.27%,对照组轮状病毒转阴率为54.55%(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疗法能够显著提高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的有效率,提高治疗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临床8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均获满意疗效,无并发症及后遗症发生.结论 为卧床休息;增强心肌营养;抗心力衰竭治疗;心源性休克治疗;抗心律失常治疗.  相似文献   

15.
心肌肌钙蛋白T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M)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临床意义及在VM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TnT测定试剂盒,对56例不同病程的VM患者及43例健康者(对照组)检测cTnT。结果VM患者cTnT的阳性率35.7%,随着病程的延长,cTnT的阳性率降低,对照组全部阴性。结论cTnT是心肌细胞急性损伤的指标,对拟诊VM的患者检测cTnT,有助于提高诊断的敏感性,为VM的治疗转归和预后判断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6.
病毒性心肌炎(简称心肌炎)是由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侵犯心肌所致的一种炎性病变.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到目前为止,在非创伤性的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中尚未见到有关该病的特异性报道,现将我院1988~1993年临床诊断为心肌炎住院治疗的90例患者资料中二维超声心动图变化归纳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病毒性心肌炎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治疗的研究进展。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整理总结。结果 VMC是儿科常见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尽管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但目前临床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结论本文就VMC治疗的国内外最近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首都医药》2001,(6):63-63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引起的,以心肌坏死和间质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一种常见病。自1899年首次报道此类病例以来已有百年历史。然而,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证明这类疾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引起,以后陆续发现许多病毒可致心肌炎。  相似文献   

20.
综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所致的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的可伴有心包和心内膜炎症改变[1]。少数可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