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娟  孔晓光  卢彬  缪冬梅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0):1429-1430
目的:探讨采用Rees呼吸回路对婴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进行呼吸管理,以提高麻醉的安全性。方法:40例婴儿按给氧方式随机分为A组(20例)和B组(20例),两组麻醉用药相同,A组置镜后通过气管镜侧壁孔给氧3-5ml/min,B组通过气管镜侧壁孔连接Rees呼吸回路.当呼吸慢或SpO2下降时行辅助呼吸。记录术前(T1)、诱导后(T1)、置入气管镜后2分钟(T3)、退出气管镜时(T4)、手术结束后5分钟(B)时的SBP、DBP、SpO2、PR、HR。结果:B组婴儿T3、T4时间点SpO2明显高于A组(P〈0.05),其余指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采用Rees呼吸回路对婴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进行呼吸管理可根据需要对患儿进行辅助或控制呼吸,取得了呼吸的控制权.保证了良好的通气和氧供.较大地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小儿气管异物发生突然,病情危急,异物堵塞和刺激气道常引起缺氧、气道痉挛及呼吸困难,重者甚至窒息,必需紧急手术取异物:然而小儿支气管镜取异物的麻醉危险性极大,术者与麻醉者共同占用气道,呼吸管理较困难,术中气管镜刺激气道易引起憋气、气道痉挛,造成缺氧,重者危及生命,现将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处理21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七氟烷吸入麻醉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咽喉镜暴露声门,以1%地卡因进行咽喉、声门、气管内表面麻醉,面罩吸入氧及七氟烷混合气体(氧流量6~8L/min.七氟烷浓度8%)进行麻醉诱导,并观察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中喉痉挛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所有患儿均成功取出异物,术中均无发生呼吸衰竭及呼吸道梗阻等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徽 《淮海医药》2003,21(1):43-43
目的 分析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处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8年~ 2 0 0 0年采用高频射呼吸机供氧 ,氯胺酮 -异丙酚复合麻醉实施 80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病例资料。结果  76例顺利取出异物 ,4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本组麻醉处理不仅具有镇静、肌松作用 ,且对呼吸循环抑制轻微 ,适用于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指导临床工作,提高小儿异物取出术的成功率。方法:术前准备好急诊用物,术中配合术者调整好体位并顺利完成手术操作,同时协助麻醉医师完成麻醉及术中抢救。结果:气管异物均顺利取出,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结论:采用此配合方法,利于手术医生顺利取出异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有效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 选取本院60例行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A组(30例)采取七氟醚吸入诱导,B组(30例)采取丙泊酚静脉注射诱导,术中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均顺利手术,两组麻醉诱导后、插入气管镜后、清醒后的MAP、HR均有改变,组间插镜后的MAP、H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手术时间、气管镜出入次数、麻醉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较于丙泊酚,七氟醚吸入诱导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麻醉效果更佳,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和氯胺酮复合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以来所做的40例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术中术后病人的反应进行观察,并记录SpO2及HR变化情况。结果40例患者中有37例顺利完成手术,有3例因出现异常情况又行二次手术。结论舒芬太尼和氯胺酮复合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取得满意效果,是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丙泊酚全麻加高频正压喷射通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方法将20例小儿气管异物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0例),分别采用γ-羟基丁酸钠(γ组)和丙泊酚(P组)进行麻醉,并均辅助高频喷射通气。结果两组麻醉方法均能满足手术要求,但丙泊酚全麻方法诱导迅速、平稳,术后清醒时间及SPO2P组均明显优于γ组(P〈0.01)。结论丙泊酚全麻加高频正压喷射通气是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是临床常见急症,手术取出异物是治疗的唯一方式,但小儿呼吸道由于异物的堵塞和刺激,常见缺氧、气道痉挛、呼吸困难,重者处于严重窒息状态,术中憋气、气道痉挛时有发生,甚至可导致严重缺氧,甚至危及生命。我科2006—2008年应用采取表面麻醉与静脉复合麻醉相结合的方法行气管异物取出术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麻醉处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分析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护理要点.方法:75例气管异物患儿,无麻醉异物取出8例,吸入甲氧氟烷麻醉48例,氯胺酮或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19例.手术用气管镜直视异物取出.护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配合麻醉与手术.结果:9例(12%)一次取出异物,60例(80%)两次以上才取出异物,其他多次插管,未找到异物(其中3例为糖块类异物,可能自行溶化).术中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护理配合良好有利于手术和麻醉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研究气管异物取出术的两种麻醉方法,以找出更快速、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方法选取就诊于本院行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保留自主呼吸组A组,复合肌松药麻醉机控制通气组B组。A组:入室后常规监测,给予面罩纯氧吸入。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依托咪酯、瑞芬太尼,并置入喉镜喷入利多卡因对气道黏膜进行表面麻醉,维持麻醉用瑞芬太尼、丙泊酚。手术时通过气管镜侧孔持续供氧。B组在A组麻醉诱导的基础上静脉注射琥珀胆碱。手术开始后麻醉机连接气管镜侧孔,以压力通气模式控制呼吸。术毕,面罩辅助呼吸,待患儿自主呼吸正常,完全清醒后送回病房。记录手术时间、钳夹异物次数、血氧饱和度低需要中断手术供氧次数,面罩吸氧时和钳取异物时的血气分析指标。结果 B组的手术时间短于A组,钳夹次数、手术中断次数少于A组(P<0.05);T2时,B组氧合较A组好(P<0.05),术中B组SpO2较A组高,心率和血压较A组低(P<0.05)。结论复合肌松药静脉全身麻醉在麻醉机控制下,通过侧孔控制通气可以保证患者术中的氧供,比传统的保留自主呼吸的麻醉方法有很多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李文华 《成都医药》2001,27(4):226-227
目的:总结分析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护理要点。方法:75例气管异物患儿,无麻醉异物取出8例,吸入甲氧氟烷麻醉48例,氯胺酮或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19例,手术用气管镜直视异物取出,护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配合麻醉与手术。结果:9例(12%)一次取出异物,60例(80%)两次以上才取出划物,其他多次插管,未找到异物(其中3例为糖块类异物,可能自行溶化)。术中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护理配合良好有利于手术和麻醉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环甲膜穿刺气管表面麻醉联合静脉全身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效果.方法 26例小儿行气管异物取出术,采用环甲膜穿刺气管表面麻醉联合静脉全身麻醉,分别记录麻醉前、麻醉后、置镜后、出镜后至苏醒期间血氧饱和度、HR、R的变化.结果 26例患儿麻醉前后HR和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R:( 125±8)次/min比(112±9)次/min;血氧饱和度:(91±5)%比(95±2)%,均P<0.05].麻醉后与置镜后,HR和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R:(112 ±9)次/min比(131 ±6)次/min;血氧饱和度:(95±2)%比(93±3)%,均P<0.05].置镜后与出镜后,HR和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R:( 131±6)次/min比(102±10)次/min;血氧饱和度:(93±3)%比(97±3)%,均P <0.05].而患儿的R在术中平稳[麻醉前:(26±4)次/min;麻醉后:(26±4)次/min;置镜后:(27±4)次/min;出镜后:(25±4)次/min,均P>0.05].26例患儿均成功取出异物,手术操作8~40 min.术中未发生呛咳、屏气现象.结论 环甲膜穿刺气管表面麻醉联合静脉全身麻醉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效果好、麻醉完善、患儿围手术期生命体征稳定、不出现缺氧症状,且患儿苏醒时间短,是较好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14.
安振平  孙兰兰  高琼  付学明 《安徽医药》2015,19(10):2001-2004
目的:评价使用一种新型面罩联合 Storz 硬质支气管镜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行气管及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新型面罩联合 Storz 硬质支气管镜;对照组,Storz 硬质支气管镜)。两组均实施小剂量短效肌松剂的全身麻醉,观察患者术中 SPO2变化情况及控制呼吸给氧次数,并记录麻醉前(T0)、支气管镜进入气管前(T1)、支气管镜进入气管后1 min(T2)、支气管镜进入气管后3 min(T3)、支气管镜进入气管后5 min(T4)及术毕退出支气管镜后(T5)患者的血压、心率和手术所用时间及并发症。结果组间各时点患者的血压及心率变化不大(P >0.05),组内各时点患者的血压及心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术中暂停手术行控制呼吸给氧次数及手术时间,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该新型面罩联合 Storz 硬质支气管镜控制呼吸用于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不仅能维持良好的血氧饱和度,保证麻醉的安全性,而且还为手术提供良好的操作条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何珊  孔新平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8):2780-2781
目的 探讨儿童气管异物取出术中采用静脉复合麻醉和高频通气的方法.方法 46例患儿在氯胺酮基础麻醉后,静脉给予咪达唑仑和芬太尼、喉头喷雾充分表面麻醉,术中应用高频喷射通气供氧.结果 46例中,44例术中麻醉均平稳,异物全部顺利取出.2例因反复多次置镜,导致血氧饱和度低于40%,经吸氧、气管喷雾麻醉、气管切开后,均顺利取气管异物.无1例呼吸暂停、心跳骤停等.结论 采用静脉麻醉、充分表面麻醉和高频喷射通气等麻醉方式,可有效抑制咽喉、气管对置入气管镜的不良反射,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七氟醚联合异丙酚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七氟醚联合异丙酚静吸复合全麻下行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效果。方法46例拟施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七氟醚组(S组),羟丁酸钠组(R组)。观察支气管镜置镜条件满意度;记录麻醉至手术开始时间、手术时间及麻醉苏醒时间;观察各项生命指标的变化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都能够达到良好的置入喉镜满意度;七氟醚组苏醒时间短且苏醒效果佳,与羟丁酸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在急诊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应用七氟醚及异丙酚麻醉,可以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三种静脉麻醉法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常用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并探讨肌肉松弛药和控制呼吸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110例,采用三种麻醉法。A组33例,肌肉注射硫喷妥钠10mg/kg或氯胺酮5mg/kg,入睡后静脉注射γ-羟基丁酸钠(γ—OH)100mg/kg;B组42例,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mg/kg、γ—OH 80mg/kg;C组35例,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丙泊酚2mg/kg、阿曲库铵0.25mg/kg。A、B组保留自主呼吸并辅助高频喷射通气,C组采用高频喷射通气或麻醉机控制呼吸。结果110例全部成功取出异物。术中呛咳和(或)屏气例数、术中SpO2〈90%的例数C组显著低于A、B组,手术医师满意度C组显著高于A、B组(P〈0.01)。而A、B之间上述数据均无显著差异(P〉0.05)。麻醉恢复时间C组明显短于A、B组(P〈0.01),B组又短于A组(P〈0.05)。结论三种麻醉方法均适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但C组由于选择了短效麻醉药物、中短效肌肉松弛剂和控制呼吸,麻醉更平稳,生理干扰小,术后苏醒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并评价七氟醚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36例ASAⅠ~Ⅱ级气管吸入异物患儿实施气管异物取出术,术前采用七氟醚吸入进行全麻。结果本组全部36例患儿呼吸道异物均被成功取出。患儿在诱导期的意识消失速度较快,仅1例患儿出现哭闹现象,并有少量的呼吸道分泌物;患儿从吸入七氟醚直到入睡平均用时(1.17±0.37)min;术中HR与RR略有增加,SpO2与PETCO2未见显著变化,肌松程度及镇静效果理想,插入支气管镜过程顺利,全部36例患儿均一次性完成手术,用时5~15min,术后患儿停药直到苏醒平均用时(3.50±0.61)min。结论七氟醚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作为吸入全麻药,具有理想的镇静及肌松效果,麻醉效果安全可靠,可作为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麻醉方法的选择。方法:138例分成两组,麻醉组8例,非麻醉组130例,对患儿术中的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进行监测。结果:两组比较:术中患儿SPO2、心率变化较大,非麻醉组更利于术中患者SPO2、心率的稳定。结论:4、儿气管异物取出,不用麻醉也能顺利进行手术,但术中应加强监测,用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石凌云  郑素文  王信云 《海峡药学》2011,23(11):142-143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适宜的麻醉方法。方法 40例气管或支气管异物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入室后均肌注氯胺酮6mg.kg-1,A组给予咪唑安定0.1mg.kg-1,异丙酚4mg.kg-1缓慢推注,给药5min后置入气管镜;B组给药同A组,在置入气管镜前行环甲膜穿刺注入2%利多卡因2mL。麻醉过程中严密监测脉搏氧饱合度(SpO2)、心率(HR)、血压(BP)、心电图(ECG)、呼吸的变化。记录入室(T0)、放镜前(T1)、置入气管镜时(T2)、退出气管镜时(T3)、清醒(T4)等5个时间点的呼吸、心率、血压、SpO2值,以及术中屏气次数和氯胺酮总用药量,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清醒时间、屏气次数、总用药量、最低SpO2值,以及各时间点血压、呼吸、心率的情况。结果 B组屏气次数、氯胺酮总用量、清醒时间、手术时间明显低于A组,最低SpO2明显高于A组(P〈0.01)。结论异丙酚复合静脉麻醉加环甲膜穿刺气管内局麻可使麻醉完善,术中呼吸循环稳定,苏醒时间短,是较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